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忠坛:二、471
爱国,出自汉荀悦《汉纪·惠帝纪》:“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晋书·刘聪传》:“臣闻古之圣王爱国如家,故皇天亦佑之如子。”
爱国是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一定程度上是保证人的生存自由权利的需要。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现在有的人反而不爱自己的祖国,爱别国,什么都是外国好,什么都用外国的。我们不排斥外来事物,但是我们的根不能忘,我们要善于利用别国的优点,克服自身的缺点,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而不是一味批判祖国的缺点,甚至移民国外。正是中国人的不团结,导致别国肆意侵犯我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近年来的“苹果热”完全暴漏了国民的弱点,无论别国怎么对待我们,我们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
“我希望大家别黑日本了好吗?再黑你们就去死。说句实话,中国以后属于日本。”
“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记仇,什么南京大屠杀啊。不就是死了三万人吗?打仗就是这样。接受事实好吗?”
……
如此言论竟然出自一个中国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希望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拥有一颗爱国之心,只有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才能让别国看得起我们。如果中国倒下了,你还会有立足之地吗?到那时,你还认为别国会无条件接纳你吗?
2、智坛:八、153
儒家”仁智统一“的思想
当代社会在倡导科学精神之时,出现了一个错误的倾向,即贬低人文精神。在儒家这里,有一种非常可贵的思想,即仁智并重,仁智统一。《论语·里仁》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孟子·离娄》也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孔子和孟子都将以“仁”为核心精神、人文精神同理性认识、科学精神统一起来。仁与智是相互依存的,孔子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人”。(《论语·里仁》)有智慧的人,能够明智行事,能做出有利于人道的事情,同时也能看到人道的价值。孔子又说:“未知,焉得仁。”将智作为践行仁道的重要条件。当然,孔子在这里所讲的智,主要是指道德理性认识,但同时也具有认识客观规律的含义。中国古代有“医儒同道”的说法,中医是科学和理论合一的科学,充分体现了仁智相统一的思想。宋代著名大儒范仲淹自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所以,中国古代就有“仁心仁术”的说法。
最能体现仁智相统一的思想的理论是内圣外王的理论。内圣是以“仁”为核心的高尚的道德品性,而外王则是以生命个体对外产生积极的作用,产生利国利民的成果。在现代社会,科学与民主,都首先必须植根于人的质量之上,在人的善良动机之下去运用,才有正确的方向。同样,内在的道德质量如果不借助科学民主外向发生作用,就不可能产生经世济用的效果,就会流于玄与空谈。
真正的孔子儒家思想非但不是科学发展的障碍,而且是科学发展的积极动力。这不仅在理论上,也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中国以孔子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在17世纪中叶之前,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古代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和造纸术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两个时代特别重要:一个是独尊儒术的汉代,是各门学科初具规模、奠定体系的时期;再一个是儒家复兴的宋代,是传统科学走向高峰的黄金时期。自清朝后期淡化儒家仪礼,及后来五四运动,及“文化大革命”打倒孔子儒家思想之后,中国产品占世界GDP的比例由33%不断下滑至约5%。从横向对比来看,尊重孔子儒家思想的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港台地区,科学技术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而祖国大陆在否定孔子儒家思想的时期,科学技术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3、孝坛:二、504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间带给我们的是成长,带给父母的却是衰老。孔子也曾说过:“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一个子女对生他养他的父母的爱,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懂得的。
尊崇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人的一生中,对自己恩情最深的莫过于父母。父母从孕育我们生命开始,母亲艰辛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把我们生出来,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父母辛勤劳作,供我们吃喝,勤劳的培育了我们,我们在父母的关爱下茁壮成长。可以说,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最无私的,最伟大的爱。
父母这样无私的付出,我们作为子女的也要懂得知恩图报。这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也即是一个人的良心。一个人如果对赋予自己生命和辛勤哺育自己长大的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报答,不知孝敬,那他就丧失了人生来就该有的良心,那是没有道德可言的。试想一下,一个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爱,怎么可能指望他去爱别人呢?进而去热爱别人呢?可见,人世间一切的爱都需要从孝敬父母开始。
古有包拯为了孝敬父母,弃官回家,照料父母;近代有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只为见母亲最后一面;现代有大学生罗桂红为了照料生病的父母,背父母上学。这一个个例证,都是孝敬父母的典范,值得我们做儿女的去学习。
常常听有人说,等自己长大了以后、等自己有钱了以后再去怎样孝敬父母。也许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颗敬老爱老的孝敬之心。相信等自己功成名就的时候再回来孝敬自己的父母。殊不知,父母随着时光的流逝会一天一天的老去。等我们功成名就的那一天,父母真的能够等到那一天吗?就算是等到我们真正能够孝敬父母的那一天时,可惜他们忘记了生命的短暂,能够孝敬父母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
赶快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吧!报答父母的恩情,作为子女的我们付出再早再多也不为过。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我们父母健在的光阴,赶紧去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吧。
4、孝坛:四、315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高松,那就当棵山谷里的小树吧,但要当一棵溪边最好的小树;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麝香鹿, 那就当尾小鲈鱼吧,但要当湖里最活跃的小鲈鱼。我们不能全是船长,必须有人是水手,这里有许多事让我们去做,有大事,有小事,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你。
做一个最好的你,是一种自尊自爱的表现。自尊就是尊重自己,自爱就是爱护自己。自尊自爱是一种对自我的关注与肯定,是一个人的快乐之源,更是成功之始。
自尊自爱就是要肯定自己,认同自己。就是要告诉自己“我能行”,就是要表现出自信。自信是自尊自爱的前提,有了自信,你会更加有激情,也就更快乐。当然,自信也是成功的一半。我们不难看到,不管是商海大潮中的弄潮儿,或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或是奥运会领奖台上的运动健儿,他们的成功之花都少不了自信的浇灌。
自尊自爱就是要发现自己,完善自己。“古之圣人,其出人也亦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古人留下的虚心求教、取长补短的风气,我们不能丢,这是在肯定自己后的必要补充,能保证我们取得成绩后,在鲜花与赞美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会迷失方向。人要有傲骨,更要虚心。保持一颗平常心,正视自己的成绩,发现自己的不足,能让你取得更大的进步。
自尊自爱就是要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要不断奋斗、不断进步的。当人们问球王贝利哪一个进球最精彩的时候,他回答“下一个”,这是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也是对已有成绩的超越;张海迪身残志坚,掌握多门外语,还学会了针灸,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对残疾病痛的抗争,也是对坎坷命运的超越;越王勾践含羞忍辱,卧薪尝胆,最后一举打败吴国,这是对自己过失的反思,也是对惨痛失败的超越。超越自我,给我们以动力去战胜困难,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做我自己,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它让你明白,自己很平凡,也很优秀。朋友,鼓起勇气,把自己当作自己,你会发现,成功在向你招手。
自尊自爱就是要珍爱自己,尊重他人。每个人都希望受人尊重,但受尊重的前提是尊重别人。其实,尊重很容易就做到,因为它是得到帮助时道声谢,妨碍别人时道句歉,为自己的努力加油,为他人的进步鼓掌,为团队的成功喝彩。一句亲切的问候,一声诚挚的祝福,一个支持的眼神……都是尊重的表现,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自尊自爱就是要成为一个心灵的富翁,就是要从现在开始,像一个富翁一样行动,以一个成功者的姿态出现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人的一生正如他一天中所设想的那样,你怎样想象,怎样期待,就会有怎样的人生。只要你坚信自己拥有“无限的能力”与“无限的可能性”,你就可以创造出和谐的内心世界,建立起自己理想的“自我心像”,体现自己人格行为应具有的魅力。
对自己的自信决定对自己尊重、爱护的程度。只有先尊重、爱护自己,才能尊重、爱护别人,而别人也才尊重、爱护你。
5、总坛:四、230
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文化积累以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形式世代延续,已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甚至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
而如今的市场经济,已将经典置之脑后,趋功近利、投机取巧仿佛成了“经典”,致使市场经济混乱,人情冷淡。所以,中华经典教育也显得尤为迫切。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时效性,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中华经典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文化背景。
因此,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不言而喻。
6、智坛:知行合一、2
明武宗正德三年,王守仁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我们现在所讲的“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7、廉坛:二、252
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语出先秦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德经》说:“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现实生活中,人生的道路充满坎坷,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是每个人都一帆风顺的。有的人有的人面对挫折和失败,常常怨天尤人,怪自己怀才不遇,为什么他的命运那么好?金钱、荣誉、地位都有!要知道,人生没有十全十美的,有得必有失,外表光鲜的背后,你不知道蕴藏着多少艰辛。正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情愉快,金钱并不是惟一追求的目标,还有其他重要的东西!比如,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知心的爱人,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这些并不是用多少金钱来衡量的。俗话说:“贪心不足蛇吞象。”只有知足,才能尽情享受人生,才能永远快乐。
8、和坛:幸福
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
快乐的人善于发现自己的幸福。幸福不是你开多豪华的车,而是你开着车平安到家;幸福不是你存了多少钱,而是天天身心自由,不停地干自己喜欢的事;幸福不是你的爱人多漂亮,而是你爱人的笑容多灿烂;幸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恰到好处;幸福不是吃得好穿得好,而是没病没灾;幸福不是在你成功时喝彩有多热烈,而是在你失意时有个声音对你说:“亲爱的,加油。”幸福不是你听过多少甜言蜜语,而是你伤心落泪时,有人对你说:“没事,有我在。”等到风景都看透,依然有你陪我看细水长流。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9、毅坛:磨练、1
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梦见彩虹。”“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没有磨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人生永远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经历或大或小的磨难,这是生活赠与我们的宝贵财富,这也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在磨难面前望而却步,他们从小养尊处优,一经历波折就感觉世界坍塌了。作为家长,是不是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呢?作为我们,是不是应该勇往直前,用双手编织美好人生呢?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十全十美的人生只存在于童话,我们要做的就是以高昂的姿态面对生活,面对生活的磨难,将这一切当作生活的恩赐,当成人生的调味剂。
10、总坛:一、337
总在各处听说弘扬传统文化,回归经典,但是几乎没有看到实际行动,更没有对传统一个准确的认识。中华十大义理真是让我开阔了眼界,不得不佩服陈教授的远见卓识,不得不佩服陈教授所做的努力。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是我们当代最缺乏的最基本的行为标准,我们不仅仅要知道十大义理,更重要的是去学习,去践行十大义理。写过许多关于义理的帖子,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真正知道自己懂得的是少之又少,自己做到的更是屈指可数。不说做到十全十美,但求做到问心无愧。
11、总坛:133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历史积淀的结晶,它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犹如人体中的血液和水份。
传统象一个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它似乎无声无臭,无影无踪,却又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人们总是能强烈地感觉到它的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受它的制约或支配,它总是把它的触角伸向各个领域,使人们想摆脱它却又无法摆脱它。这是一个我们人类面临的困境。
然而,人们要超越这种困境,就只有探索、研究、认识、掌握它。在分析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开创出新的传统。
中华义理就是人们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陈教授就从根源上给我们提炼出义理的精华,给我们学习义理提供了很好的教材,其中的独特见解也值得我们学习。我相信,有陈教授做先导,加上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可以弘扬我们的义理文化。
12、总坛:一、341
党的十六大报告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理论创新,就是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创新的思想主旨,提到了比以往更加突出的显著地位上来,甚至作为我们民族命运攸关的重大问题。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13、总坛:一、342
中国精神,是指贯穿于中华民族文明、积蕴于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显示。“中国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体现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精神”塑造了民族之魂,中国之魂塑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精神”凝聚的是人民力量,挺立起一个民族的脊梁,铸就了人民共和国的辉煌。
14、总坛:三、224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财富。对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首推民族精神。它可以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思想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培育了中华民族精神,而中华民族精神又促进了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精神的民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千百年来,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越是困难的时刻,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15、 总坛:四、233
现代社会属于多元价值的社会,在这种文化多元的是社会中。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来复兴传统文化?由于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不可避免的会接受价值多元。因此,我们应该对于自己的文化前景保持一种危机感,以免在主权上独立了,在文化上欲成了西方国家的殖民地。中国文化本来有强大的兼容能力,但我们所面对,是形势相当强大的西方现代文明,而我们年轻的一代,对自己的文化相当疏隔,崇洋者多,自信者少。因此,政府必须把中华文化放在主导位置,同时让其他文化存在,以维持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特色,而形成主流与交流的体系;主流永远不失其主导的性质,由之而体现我们文化道并行而不悖的磅礴精神。
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着五大冲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由这五大冲突,造成了生态、社会、道德、精神以及价值的五大危机。这些五大冲突和五大危机时时刻刻在困扰着我们的社会和我们每一个人,尽管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人们还是感到困惑和迷茫,焦躁和烦闷,压抑和忧虑,孤独和自卑,感到精神空虚、心浮气躁,感到无所适从。解决这些矛盾冲突和 危机,我们很难从西方文化中寻找到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恰恰可以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和帮助。传统文化所关注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群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心灵世界的和谐关系,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说,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之学、是人际和谐之学、是身心平衡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种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它所注重的是生命的存在问题,个人的德行问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因此,它是生命存在之学、是道德践履之学、是理想人格之学、是内圣外王之学、是安身立命之学、是人生智慧之学。如关于对待物质利益的态度,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认为富与贵,都是人们所希望得到的,但是,对待物质利益,不可放纵欲念,没有节制,要做到“欲而不贪”,要掌握中和适度的原则,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大思想大智慧,它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生死、富贵、夭寿并不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而道德学问的提升、人生境界的升华才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传统哲学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不朽”的三件大事,把“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作为人生值得忧虑的大事。主张道德自律、修身养性、慎独,它要在纷繁多变的世界中寻找一处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要在功名利禄、醉生梦死的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孔颜乐处”。在传统文化看来,只有寻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本,才能实现平治天下的宏伟目标,因此,我们说,传统文化追求的不是一种有限的、狭隘的功利之用,而是一种人生之妙用、人生之大用。它对于慰藉人的心灵,变化人的气质,涵养人的德性,纯洁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神,开阔人的视野,都有极大的帮助。只有文化意识的觉醒,我们才会尊重自己的文化,才会支持其精神而为自己生命的价值。我们要对自己的政治有自信,要在世界上站稳,在国际上不为强权所欺凌,则必须为自己的文化传统充实自己,这才是中国最大的道德资源,有此而后有力量,有原则,有决断,中国才能在维持世界秩序方面起到正面的作用,才能成为万邦敬仰的泱泱大国。
16、仁坛:十384
“良知”最早由孟子提出来,而且只有一句话:“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以后,儒家思想虽然有很大发展,但没有人专门讲良知,直至明代,才有阳明子重提良知。(王守仁因他曾在阳明洞修道,故自号阳明子,人称阳明先生。)这是由于自明代中叶以来,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过程(当然也有人说中国的近代化应追溯至南宋)。阳明心学及其后学的思想,是与时代潮流相吻合的。阳明心学的兴盛,被满清入关所打断,政治高度专制,回到了中国的中世纪,阳明学因此衰落。再次的兴盛,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再次启动。阳明子的学术思想虽然有变化,但比较一贯的主要讲是良知。他文治武功,戎马倥偬之际,随时不忘讲学,也就是讲良知。有一个乡绅请他讲学,问他:“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他用原话回答:“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他认为那个时代所缺乏的就是良知。
17、仁坛:十、385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重提良知?余平教授有一句名言:“如果哲学没有意义,十年前我就卖烟去了。”哲学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对于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是极为重要的。今天的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当今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机,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我想把它们归结为两点,就是我们今天已经失去了两种最重要的感觉:羞耻感和敬畏感。
18、仁坛:三672
“仁”是儒家所宣扬的最高原则,同时也是儒家伦理哲学的基础。何谓“仁”,儒家对此并没有清晰、明确、完整的定义,大儒们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不可否认,“爱”是“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仁”中也含有一定程度的泛爱思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又说“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孟子说:“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孟子•尽心上》)韩愈的《原道》开始就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 即“泛爱”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儒家的泛爱,并不是针对于所有人的,而是针对精英的。“爱”人对于孔子来说,只是一部分精英人士的要求,是超道德的要求,而不可能成为普通人的道德要求。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而不仁者有矣乎,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论语·阳货》。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儒家在社会中的角色式微,统治者也不再强调“仁”了。但是,代之起来的主流主义、思想,却多了阶级,出现了“阶级人权论”,爱似乎也是只能在阶级内部进行,对其他阶级,则是专政。又有所谓“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器”,“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等等。进入新世纪,阶级很难找到对象,就开始划分阶层、新阶层。我们的文化,是否需要增添更多的平等、博爱思想,增添更多对永恒真理的敬虔,少一些等级、差别观念。
19、仁坛:一、664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20、仁坛:“仁”字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仁”字:“亲也。从人二。忎,古文仁,从千心作。外“尸”内“二”,古文仁,或从尸。”按照《说文解字》本书的解释,这里的“亲”就是亲密之意。清朝段玉裁认为“仁”表示两个人之间的亲密,所以“仁”字“从人二”。梁启超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也将“仁”训作“相人偶”。但是“从人二”的“仁”不是最早的“仁”,《说文解字》说明比第一个“仁”更早的古文“仁”,还有两种:从千心的“忎”和从尸的“
另外,“仁”也有第二人称的意思。“您”字应该不是“你们”的合音,而是“仁”字演化而来,其前身正是“仁”字。这种情况正如上古汉语的“尔”,后世转为“你”字一样。“仁”字原先并没有尊敬之义。其色彩意义和现代的“您”字不一样。至于双音节的“仁者”,也不是敬称,只是个普通的第二人称,和“仁”字或“你”字没有什么不同。“仁者”的性质是“人称代词”,不是一般“称呼的敬称”,和“某某先生”的用法不同,不能称为“某某仁者”。现今有人称呼他人为“某某仁者”,显然是望文生义的误用。
21、仁坛:六、183
我认为,孝为众德之本,在道德中第一之根本,不但是学佛成佛之正因,也是做人第一基础,也是中国几千年来道德的根本。孝养父母天经地义,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心,不但使之物质不溃乏,重要的是养父母之心神,在精神上有所依托,有所慰藉。
22、仁坛:五、432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 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23、仁坛:八、284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认为人要做到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才能拥有仁爱之心,然而孔子又说道:当仁,不让于师。就是仁爱是第一位,虽然孔子提倡尊师重道,可是在仁爱问题上就是老师也不能想让,我想子张若不同意孔子关于仁爱所提出的五个词语,孔子必定也会欣然接受的,因为这就是孔子的仁爱,也就是所谓的仁者爱人。
24、仁坛:二、285
论语中的"仁"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⑤,本立而道⑥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⑦与⑧” 注释:①有子:孔子晚年的学生,名若。《论语》里对孔子的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有若、冉求、闵子骞四人称子。②孝弟:孔子和儒家提倡的两个基本的道德规范。孝规定了子女对父母应有的态度;弟,同悌,规定了弟弟对兄长应有的态度。古注: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③好犯上者:好,读hào号,喜爱。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④鲜:读xiǎn险,少。⑤务本:务,专心致力。本,根本。⑥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不同的含义。这里的道是指孔子所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⑦为仁之本: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范畴。为仁之本,是说孝悌是仁的根本。另一种解释说:为仁,行仁的意思。前者从仁的内容讲,后者是从仁的实行上讲。也有人解释,为仁的“仁”字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就是“做人的根本”。⑧与:同欤。语气辞,表示疑问。古注:谦退不敢质言也。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 注释:①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古注:“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注释:①约:穷困。②安仁、利仁:安仁,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于己才去行仁,“有利则行,无利则止”。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恶②人。” 注释:①好:去声,音号。喜爱。②恶:去声,音wù误。憎恨;讨厌。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①也。” 注释:①恶:有两种解释:一,善恶的恶,与上章恶字不同。二,好恶的恶,与上章恶字同义。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能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③必于是。” 注释:①恶乎:恶,音wū乌。何;怎么。②造次:急遽;仓卒。③颠沛:跌倒,用以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
或曰:“雍①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③,屡憎于人,不知其仁④。焉用佞。” 注释:①雍:孔子的学生,冉雍,字仲弓。②佞:音nìng泞。能言善辩,有口才。③口给:言语便捷。④不知其仁:有两种解释:一,指佞人,佞人遭人憎恨,因而不知其(佞人)有仁道;二,指冉雍,不知冉雍是否仁者。
25、仁坛:四、368
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26、仁坛:九、183
“仁”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27、仁坛:七、175
孔子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导师。孔子思想的光辉,超越时空,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决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对人类精神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集中华文化之大成,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并将中华文化的精华浓缩在《论语》一书里。《论语》其实可以说是全人类的圣经。孔子建立起人类思想最完整的体系,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出仁学、人性理论、认识论、中庸论。在孔子及历代儒家那里,仁爱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观念,仁作为五常之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道德范畴。同时,在“五常”之中,“智”也是个重要的范畴。“仁智统一”是儒家最重要的核心价值,也是当代中国最为重要的青年精神。
28、仁坛:十一、176
儒家认为,人的仁爱之心来自于天地之心,既秉承天地之间的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周易·复卦》中有“复见天地之心”之说。复卦有一阳爻出现,意味着万物萌生,显透着生生之意。“天地之心”并不是讲天地中有一个实体的“心”,而是讲天地流行变化所显透出来的生命精神,是天地之大德。《周易·系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间存在着“生生”之生命精神,万物才得以化生,造就大千世界。“生生”之精神,赋予万物,内在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生长之推动力量。宇宙“生生”之理下贯与人,形成心灵生命中的“仁”之品性。朱子说:“仁者,天地万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朱子语类》)
儒家认为,爱的内在根源,就是人具有仁性。仁是爱的根本,爱是仁的发用:“以仁为爱体,爱为仁用”(《论语·或问》)。“仁”作为内在的善本质,要通过“觉”的作用而在心灵生命中显发为“爱”。而这种“觉”,乃是心的作用,是生命主体的意识。仁是内涵,借“心”之“觉”而显发。如果没有“觉”,就没有心灵上的不忍与恻隐,“仁”就无法显现,就变成“麻木不仁”。通过“觉”,才能使自己的心灵生命同外物、他人的生命精神互相感通。“觉”还表现为人的主观努力,“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仁作为爱的根基,存在于爱显现之前,有此根基,爱才有不竭之源泉,若长河源远流长。朱子云:“盖仁之为道乃天地生物之心即物而在。情之未发,而此体已具,情之既发,而其用不穷。”(《朱文公文集》)这样的爱才是永恒的、无条件的,这样的爱才具有伦理价值。
29、仁坛:一、664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管仲,《管子·卷一·牧民第一》“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右国颂”,“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估计比孔子早提出礼的概念。
30、义坛:一、410
孟子则进一步阐综了“义”。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孟子·离娄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一日,请权贵祗候乾清门,出声无律。公(袁可立)引咫尺之义折之。”
31、义坛:二、78
儒家把“义”与“仁”、“礼”、“智”、“信”合在一起,称为“五常”。其中的“仁义”成为封建道德的核心。《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32、义坛:三、131
人类的行为看起来复杂多样、变化莫测,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但是,整个社会又井然有序地、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向前发展。这说明,任何一个社会都必然存在各种形式的具体约束规则来制约和控制个人和集体的行为,而且,这些不同具体形式的约束规则又服从同一个最高级别的约束规则。也就是说,人的行为受到具体众多行为准则的约束,而众多具体行为准则又服从同一个最高级别的行为准则。
虽然,人类的行为具有高度的客观复杂性和强烈的主观随意性,但是,人类的行为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和毫无拘束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对每个人、每个集体或整个社会的各种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使其产生最大的价值效应。所以,义这个行为准则就被提出来。
33、义坛:四、283
义,一般指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为。 “义者,宜也。”《释名》:“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说文》:“义,己之威仪也。从我、羊。(注)臣铉等曰:与善同意,故从羊。”《周官》注:“仪作义,古皆音俄。”
34、礼坛:二、453
在周礼所确立的全部规范和制度中,始终贯串着下述原则,即“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亲亲”指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子弟必须孝顺父兄,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分封和任命官吏必须“任人唯亲”,使亲者贵、疏者贱,并按嫡长继承制代代世袭下去。“尊尊”指下级必须尊敬和服从上级、特别是作为天下大宗的天子和一国宗主的国君;严格上下等级秩序,不得僭越,不许犯上作乱。“长长”指小辈必须敬重长辈。“男女有别”指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亲”和同姓不婚。其中最基本的是“亲亲”和“尊尊”。“亲亲”是宗法原则,“尊尊”是等级原则。“亲亲父为首”,旨在维护家长制;“尊尊君为首”,旨在维护君主制。二者都是为巩固宗法等级制服务的。从这两个基本原则出发,周礼在伦理道德上特别强调孝和忠。在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下,“亲”和“尊”往往二位一体,因此孝和忠也往往两相结合:子弟孝顺父兄、小宗服从大宗,也就是下级忠于上级。
35、礼坛:四、353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36、义坛:六、153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有着很强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论语》中就记载了他“罕言利”的行为特点。孔子把重义轻利作为自己区分君子和小人的衡量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其实,孔子并不反对追求“利”,孔子提倡“义以生利”,也重视民富,明白物质利益对国民生计之重要性。总体来说,“孔子对于义和利的基本态度是‘罕言利’和‘重义轻利’,他处理两者的基本原则是‘见利思义’或‘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继承了孔子有关“义利之辨”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去利怀义”的思想。史料记载孟子曾对梁惠王说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可见,孟子认为“怀义”和“怀利”是两种对立的价值取向,作为统治者“何必曰利”?曰“仁义而已”即可。荀子的主要观点我们可以在其著作中领略到:“义与利者,人之所两友也。”。他的义利观依然遵循儒家统一的义利思想,他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孔、孟、荀三位大思想家的智慧成果为后世儒家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到顶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7、义坛:八、93
在义与利的关系上,荀子提出“以义制利”,即以道德礼义节制人的利欲的基本准则。荀子“以义制利”的义利观,是其上面提到的“礼以养性”的道德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如前所述,荀子虽然肯定人有“好利”、“好声色”等自然情欲,但他同时又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有气、有生、有知并且有义”。正是人“有义”,才能使人类“群居和一”,进行有序的社会生活。他指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子“以义制利”的义利观,主张在以礼节欲的前提下“义利两有”,功利的获得以“一礼义”为条件,应当“先义而后利”。这样既克服了纵欲主义和极端功利主义的错误,又避免了禁欲主义和“寡欲”说的消极倾向。荀子“以义制利”的义利观,显然汲取了儒家“见利思义”说、墨家“贵义”、“尚利”说、法家的人性自然“趋利避害”说等各种学术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在先秦诸子的义利之辩中,具有批判的总结意义。
38、义坛:九、70
义利,是儒家关注的核心价值命题。在这个问题上,孔子、孟子、荀子等都主张以义为重、先义后利,强调“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等等。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商把“重义”视为经商的重要原则,强调宁舍利取义而不见利忘义。明代一位著名晋商在总结其经商经验时提出,商人应与士一样,讲究道德修行,做到“利以义制,名以清修”。正确处理义利关系,今天仍然是促进人的身心和谐与社会和谐所必需的。在社会分工与合作十分发达的条件下,人们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人与人之间具有高度的利益相关性。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代社会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有机统一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互助友爱等,是促进社会和谐与健康发展的“大义”所在。每个人在谋取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并有助于促进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同时是否妨碍他人合法利益的实现;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使前者服从于后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和谐社会“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39、义坛:十、382
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①赴会试。仆于途中拾一金镯。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②,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③为费。”先生怒,欲亲赍④ 付还。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⑦?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⑤,赖人解救。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急行至京,试期已届⑥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
拾金不昧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罗一峰先生为了归还失主一个金镯,却甘冒误期会试的风险,毅然喊出了“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的道德宣言,实在令人敬佩。
40、义坛:十一、78
“以义制利”是晋商特有的诚信文化,主张一守信、二讲义、三取利。孔子说过:富者可以求,就是执鞭贱职,吾亦愿为。司马迁则说:有千乘兵车的诸侯,万家大夫的侯爵,百户封地的贵族,尚且以贫穷为忧愁祸患,更何况一般的平民百姓呢?也就是说,人们为了生计,在商业活动中赚取利润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在如何赚取利润,在利和义的问题上,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与做法。这就是:狡诈和欺骗的奸商行为,公平与诚信无欺的经商之道。按伦理道德标准,人们把前者称为奸商或贪贾,后者称为良贾或廉贾。
41、义坛:十三、78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个体人的个人利益越来越多,但也造成越来越多的个人利益(私利)和公共利益的冲突。 有人出于传统的儒教观念,认为是道德堕落的表现,其实这是对孔子同志的侮辱,孔子宣扬礼的目的是统一交往规范,而不是像儒教一样限制个体人的所有行为(实际是宣传人把自己当皇帝统一所有人的言行)。 私利和公利是法律界定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抱怨道德堕落,只不过是品评他人的私德无用武之的失落。 私利是包括所有当事人的利益的统称,利益总合扣除私利部分,就是公利。所以西方人说,不承认私利的存在,也就不明白公利的存在。利益是靠当事人合作获得的,天上的馅饼属于上帝的礼物,另当别论。 问题在于,个人容易把私利等同于私欲,私欲是纯个人的利益考虑。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合作者的利益,这是私欲而不是私利观念。
42、礼坛:五、292
礼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回答说:人生本来就有欲望;如果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会有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古代的圣王厌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决不 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这就是礼 的起源。所以礼这种东西,是调养人们欲望的。牛羊猪狗等肉食和稻米谷子等粗粮,五味调和的佳肴,是用来调养嘴巴的;椒树兰草香气芬芳,是用来调养鼻子的;在器具上雕图案,在礼服上绘彩色花纹,是用来调养眼睛的;钟、鼓、管、磬、琴、瑟、竽、笙等乐器,是用来调养耳朵的;窗户通明的房间、深邃的朝堂、柔软的蒲席、床上的竹铺、矮桌与垫席,是用来调养躯体的。所以礼这种东西,是调养人们欲望的。
43、智坛:四、422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创新精神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
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例如:不满足已有认识(掌握的事实、建立的理论、总结的方法),不断追求新知;不满足现有的生活生产方式、方法、工具、材料、物品,根据实际需要或新的情况.不断进行改革和革新;不墨守成规(规则,方法、理论、说法、习惯),敢于打破原有框框,探索新的规律,新的方法;不迷信书本、权威,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同书事和权威质疑;不盲目效仿别人想法、说法、做法),
不人云亦云,唯书唯上,坚持独立思考,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不喜欢一般化,追求新颖、独特、异想天开、与众不同;不僵化、呆板,灵活地应用已有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都是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
44、信坛:二、651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就很难与他人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往,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甚至最终使得自己一事无成的。因为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也不会对他讲诚信,自然他也就不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处处得不到他人认可的人,在他的人生道路中提升能力和发展事业的机会也就会很少或者甚至没有,所以他的人生也只能是平平庸庸,碌碌无为。而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讲诚信,时时事事信守诺言,人们会更加尊敬他、信任他,他也就必会获得更多提升能力和发展事业的机会,在工作和事业上也就更容易成功。进而言之,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不仅会显示他人格卑贱,品行不端,而且还有他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顾短暂不顾长远的愚蠢行为,这样势必会处处失信于人,甚至使得连原先信任他的人也变得不相信他,那么他不仅失去了诚信,还失去了起码的人格,失去了生命的意义。相对地,如果一个人讲诚信,对人对事诚恳讲信用,就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他,甚至还可能让那些原先不信任他的人变得信任他,那么他不仅赢得诚信,还赢得尊重,赢得生命的价值。我想,这就是诚信对个人而言的价值所在。
45、信坛:四、453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打造和谐校园,不仅是高校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对其加强知荣辱、树诚信的道德建设意义深远。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客观存在,其表现形式通常为:作业抄袭、考试舞弊;伪造证件、简历注水;拖欠贷款、工作违约等。究其原因,除了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还与目前高校对德育重视不足、约束和激励机制缺失、不良学术风气的负面影响有关。因此,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可从以下多方面入手。
46、忠坛:三、108
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用权、为人民解难、为人民造福,就是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干民之所盼 ,要时刻把百姓的事放心上。
从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来看,人民群众之所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是因为人民群众不但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精神生产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建设改革的主体,他们创造着并不断改造着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历史上任何重大的社会变革运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都是人民群众推动的结果。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要求、新目标。面对新目标、新要求、新期盼,我们应该更加突出地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切实把人民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贯穿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不断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47、忠坛:七、159
忠诚是什么呢?很难讲什么叫忠诚,按传统的意义上说,我们的忠诚就是象书上描述的那样,很优秀的一种道德品格,那是做人处事的原则。物以稀为贵,忠诚之所以在现在看来是很珍贵的我觉得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现在人们的忠诚相对不如以往了。 面对忠诚,我们在不断变化,忠诚在某一程度上就是义气,一义气就容易感情用事那也就是不理智了,这样一来我不知道忠诚是好还是坏,从自己角度出发,忠诚是自己决定的,我觉得自己忠诚但是也许别人从他们角度出发也许就不认同了。在我看来,忠诚是需要付出牺牲和代价的,而其中我们的忠诚是否忠诚的有价值那只有自己知道。通常我们是觉得自己值得的,而通常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是需要牺牲自己一些普遍认为的比忠诚要更值的暂时拥有的东西。 这也就是做人原则吧,没有对与错,只要问心无愧就足以。 每个人都有过不忠诚的时候,但是他们认为他们的不忠诚是问心无愧的那就是可取的。 忠诚要自己去定义,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忠诚立场。
48、廉坛:七、32
改变命运,首先就是断恶缘,熄恶念。人来到世上为人,就是带了罪业的。身上累积了累生累世的恶习。所以作恶只欠缺机会。所谓机会就缘份。如果没有遇到好的教育,那么就更多了很多作恶的机会。也就是恶缘更多了。人要断恶缘,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比如不要跟不良习气的人和环境在一起。通过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来让人知廉耻善恶,来先断恶缘。
49、廉坛:六、51
人之初,性本善,人生下来都是天使,只是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忘了。如今负面的情绪,负面的报道铺天盖地。心存善念,于人、于己、于社会似乎落伍了。其实在我们抱怨、挑剔别人的时候我们忘了看看自己,自己为社会树多少
正气,输多少正能量呢。可能这对我们有些苛刻,但一点点的,微不足道的善
良也能让我们越来越看到希望。善良分很多种,我们不能大慈大悲,那么,让
我们心存善念,做个懂得感恩的人,做个简单的人,让世界像清朗朗的天那么简单、美好。
50、廉坛:十、177
遭遇挫折、碰上低潮都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时候,反省能力和自我反省精神能够很好地帮助你渡过难关。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对创业者来说,问题不是一日三省吾身、四省吾身,而是应该时时刻刻警醒、反省自己,惟有如此,才能时刻保持清醒。我们将自我反省的能力放在最后,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它是有关创业者素质的最不重要的一项。相反,我们认为创业者需要的是综合素质,每一项素质都很重要,不可偏废。缺少哪一项素质,将来都必然影响事业的发展。有些素质是天生的,但大多数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善。如果你能够从现在做起,时时惕砺,培养自己的素质,你的创业成功一定指日可待。
建议: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