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民俗 > 中学语文教学与四大传统节日文化

中学语文教学与四大传统节日文化

字号:T|T

中学语文教学与四大传统节日文化

赵贵延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风俗民情”“可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丰富而不同的四大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使每一个节日展现出独特的风采,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融入四大传统节日文化因子,构建中学语文教育的节日文化育人理念,有利于深层次挖掘作品内涵,有利于拓展语文教学的思路,更着眼于文化传薪火、教育创未来。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四大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  民俗

20071214,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更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规定自200811起将清明、端午、中秋定为法定假日,清明、端午、中秋当日放假一天。这样,民间风行与政府首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与此汇合,形成了四大传统民族节日。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四大传统节日。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这一方案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其中最为主要的背景就是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缺失。今天,人们在物质生活较为丰富,而且物质生活背后给人们的诱惑和选择性增多,这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人们精神生活的贫乏。特别是在标新立异思想引领下的精神生活,在直观层面以扬弃传统文化为代价,把传统文化看成是阻碍新思想发展的障碍。大多数青少年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抱着一种抵触的情绪。语文教育在这种背景之下,显得尴尬、徘徊不定,甚至在多数人的眼中,语文教育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语文教育必须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文化密码,这个密码就是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渗透。语文教育以这四大传统节日作为切入点,为重塑传统文化的地位提供舞台责无旁贷。本文就四大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及其如何融入语文教育进行探讨,以期对语文教育重新认识。

一、       挖掘四大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我们华夏民族历史悠久,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五六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留下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我国第一大节日,是华夏民族文化的心结。清明节,人间佳节唯寒食,是四大传统节日中唯一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等,从古至今,端午节的习俗流传下来且影响最大的当属“挂系艾蒿、菖蒲”“吃粽子”和“赛龙舟”,悼念屈原。中秋节,“人月两圆”,睹月思人、思团圆,“团圆节”由此而生。

四大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尤其是融入了儒学的实践(实用)理性的文化—心理结构。李泽厚言,在长久的中国社会中,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广大人们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之中,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物、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和性格特征。但我们挖掘的不够,发挥的不充分,其实只要我们抱着一种对祖先的尊重和对先民文化的认同,就可以挖掘出更多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这对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都有极大的帮助。与语文教育结合起来挖掘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是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师肩负的重担之一,把四大传统节日文化因子融入到语文教育中,是一个长期的课题,任重道远,这一课题将引起我们思考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如何把四大传统节日文化因子融入到语文教育中。

 

二、       语文教育与四大传统节日

(一)语文教育很重要的任务是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重要报告中说:许多国家重视功利而不重视文化的教育,艺术和诗歌应该在学校里重新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文化熏陶,而文化熏陶正是现代语文教育体现人文关怀的基本途径。所谓人文关怀,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表现为对人的发展、对人的心灵的关怀,为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奠定基础。教育手段越是高科技化,人文关怀越是显得迫切而重要。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适时调控,随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等的变化而处理好主体性的问题,即师本,生本, 师生主体间性的问题。人文素养是现代社会要求一代新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从人文情感、人文价值、人文品位等方面着手,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人文熏陶,形成人文素养。语文教学应当弘扬人文精神,以接受多元文化因子为前提。文化品种越多,要求对文化内容研究应越有深度,进而要求改变语文教学长期“千里走单骑”的弊端。《新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课堂有这样的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语文课堂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语文课堂要有开放意识,只有开放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才能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给予积极的作用:“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4] 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节日文化,其中以四大传统节日文化为代表。2005年,国家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文件提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战略主题小结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5] 200912月中央文明办发出通知, 2010年将在全国继续大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课题为《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尤其是《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近日颁布。《纲要》强调,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

从国家的提倡到素质教育全面的实施,人们越来越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而传统节日中的传统文化,也是现在的中学生所缺失的。传统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要结合学生成长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掘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文化内涵,突出教育重点。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告诉学生在现今社会或文学著作里面的传统文化现象,从而提升学生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语老师要有效地利用拓展课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内外文学作品,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感悟能力和文化敏感。当一个人有了较丰富的文化素养后,观察生活、思考问题、语言表达能力都会相应增强,同时,通过文化拓展课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能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化的热爱,让学生构筑起健康的民族文化心理,这一点尤其重要。语文拓展教学中强化文化性、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既能听到、看到传统的节日文化,又能在之后有所感受,然后才能有所传承、有所作为、有所不为。

(二)将四大传统节日民俗因子渗透于中学语文教学

1. 化整为零

中学语文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融入四大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尤其是在初、高中语文课本中以此为写作背景的文本,要多加注意。如鲁迅的小说《祝福》,祥林嫂死于“祝福”时。 “祝福”作为一种习俗,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小说《药》中描写华大妈、夏四奶奶清明节上坟的习俗;《社戏》,以绍兴民间的祭社活动为背景而展开的;《阿长与<山海经>》里的长妈妈在除夕教导“我”一些礼俗,送给“我”福橘以及告诉“我”大年初一要说吉祥话“恭喜”之类的祝福语,显出长辈的关爱,如母亲般,有真心实意地爱;《阿Q正传》中写阿Q在社日的活动情景;鲁迅通过描写人物在特定节日里的言行来塑造她(他)们的形象。《兰亭集序》开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一开始就指出写作时间“修禊”日,即三月三、上巳节,是古代清明节的一部分。参加这次集会的文人雅士挥毫抒怀,王羲之在这样一个节日的氛围中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其书为“天下第一行书”,其文如文中所言“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边城》中对端午节日的描写。《端午的鸭蛋》一文,五月初五端午节,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成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当然还有一些文章仍然可以拓展到四大传统节日文化,在此不再赘述。 一言以蔽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进行适时迁移、拓展讲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与义务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四大传统节日文化因子,多角度深层次地解读作品。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给力。迁移默化中完成了四大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使学生很好地接受了四大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这样不留大教学目标痕迹的教学,日积月累,定会使传统文化的力量厚积薄发,最终实现对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传统文化润泽我们。

2. 化零为整

1)讲座、活动

讲座是集中学习传统文化很重要的途径,学校应定期请一些专家挖掘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了解这些节日,这些节日到底蕴涵着怎样的文化因子。以清明节为例,清明节是四大传统节日中唯一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她的地位仅次于春节。讲座主要从起源变迁、习俗形式、当下发展三方面谈起,着重讲介之推的故事与一些清明、寒食诗歌。探讨其内涵及外延,从三种时态中了解清明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把握清明的发展趋势。当然围绕在这一话题下,还可以向其他专题和学科延伸拓展,但始终统归于传统节日文化之中,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四大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语文课堂上的适时穿插,已经使学生在各个传统节日的点上有了一定的认识。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把这些点串起来,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四大传统节日文化面。具体的做法可以是每学年分两学期四个板块专题活动月。三、四月份的清明文化;五、六月份的端午文化;九、十月份的中秋文化;十一、十二月份的春节文化。这四大板块专题活动应该先有一个范式,使其条理化、可控化、通俗化,但又不变语文味,不失文学味,不变文化味。活动应减少空洞的理论说教,增加有语文含量的活动,真正做到四大传统节日文化的近距离真实感,祛除四大传统节日文化的远距离神秘感,使学生有攀登四大传统节日文化的前驱力,有“传统节日文化在哪里”的信念。

2)具体活动如:名画赏鉴、法帖赏鉴、音乐欣赏、戏剧欣赏、现场作文、朗诵、演讲比赛、民俗手工展览等。

3. 注重实践教学

语文教育应当坚守课堂,固守课本,这是不可质疑的,而且也最应该在课堂上下工夫。但不是死守课堂,死守课本,最好是变守为攻,在此基础上,走出教室,走出课堂,组织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在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中,校外教育将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校外教育与优异成绩的获得,和谐人际关系的发展,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解决冲突的灵活技能的提高都有直接的关系。教育的三个面向,面向未来,实际就是面向未来终身学习社会的建立,而校外教育正是面向这一点,可以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抓手。学校仅仅是一个点,可以说是一个支点,不再追求脱离于学校的独立性,而强调更要加强学校与社区、社会的紧密联系。可以分为准接触、单接触、全面接触。准接触为学校模拟相关场所情景,然后到社区、基地接受校外教育。校外教育的多元设施,多元活动,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智力支持。以兰州为例,校外教育资源如:省市区县博物馆、烈士陵园、省市区县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秦腔博物馆等。这些文化资源都可以和传统文化(四大传统节日文化)结合起来,成为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

从以上看,教室、课堂、校园是语文小课堂,而社区、基地、社会是语文大课堂,具体化为学校、社区、基地与教育网络(家庭)四位一体的教育平台。甚至再向下铺开,与中学语文教育相结合,开发出一套完整的有指导意义、实践性强的课程系统,从低龄、小学、初中、高中建立相应的感受、探究、拓展、研究课程,形成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系统课程、系列活动。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学生身临其境,如临其境,使知识与现象结合在了一起,还原过程,还原本真,还原存在,学生更易理解。

结语

四大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学语文教育,教育,实际上就是关于人的学问,关于人与理论的学问。马克思早就指出,人在理论上认识世界是由具体现象上升到抽象的概括,而在抽象的概括中现实的多样性便“消失了”。所以列宁喜欢重复歌德的著名格言:“我的朋友啊,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6]所以要走出校园,面向社会、生活、未来,这样才能常教常新,常教常青。语文教育是完善人格的教育,语文教师要进行一次彻底的观念变革,对民族文化的肯定,是对自我的认同。“从人的天性可以看出,人类总是不断地寻求一个更加充实的自我,追求更加完美的自我实现”[7] “人的本质就是孜孜与求真、求善、求美的类特性”[8]从这一角度讲,语文教育,也是审美行为,即美育。美育的根本目标在于造就完整人格。早在1848年发表的《世界人权宣言》就指出:“教育之目标在于充分发展人格” (第26条),“个人人格之自由充分发展阙为社会是赖”(29条)[9]用人道主义、人文关怀去关注语文教育,语文教育中融入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关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是学科之学生,单向度的人,是臻于完善、自由发展、自我解放的人。“人所达到的最高目的,就是情感与理智、自由的人和理性人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去展示他所有的潜能。[10]这样,才使人成为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回到了原点,才是现实中的人,这时才真正谈人的生存、发展、自由。

四大传统节日的故事、谚语、歌谣,具有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应当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地挖掘这些文化因子与内涵。学生、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他的社会属性,更多体现在他的文化性中。个人后天获取文化性的过程可以称之为“文化孕育期”。这一时期的发展乃至成熟,关键在于对根基语言文化的吸纳,而且必须达到一定的量。如何达到?这些责任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上。四大传统节日与语文教育如何结合在一起,使青少年对我国传统文化有充分的了解,从而达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目的,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也是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师应当承担的责任。把四大传统节日与语文教育结合在一起,只是弘扬传统文化很小的一块阵地,还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中小学语文教学历来是根基文化语言学习不可缺少和无以替代的课程,就因为语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库,民族之根。我们从语文小课堂到语文大课堂,从校内到校外,建立并完善了教育绿道,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将是具有民族精神血脉的当代中国人格,在这种软实力的凝和中,少年强,则中国强。

 

                 

参考文献:

[1][2][4]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组织编.中学新课标资料库·语文卷[Z].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3] [5]以上文件引自教育部网站

[6]《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原理》上册 陆梅林等译 三联书店  1962

[7]戈希尔 《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9]《世界人权宣言》转引自《语文教育展望》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赵贵延  甘肃省兰州市第六十二中学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西固西路342  730060

zhaogy301@126.com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近日颁布。《纲要》强调,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本文从四大传统节日的角度谈在中学语文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文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