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典教育 > 大力开展国学教育,为岛城传统文化普及做贡献

大力开展国学教育,为岛城传统文化普及做贡献

字号:T|T
大力开展国学教育,为岛城传统文化普及做贡献
 
姜汇峰 (青岛市国学学会副会长)
 
青岛市国学学会是青岛市文化建设队伍中一支新生力量。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思想与道德建设,青岛市国学学会自2006年成立以来,在青岛市委宣传部和青岛市社科联的领导下,连续四年举办了“国学教育进万家”系列活动,推动了青岛市国学教育的普及,为提高市民素质和青岛市精神文明程度做出了贡献。
一、加强组织建设,为普及国学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为搞好国学教育普及工作,学会不断健全工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充实力量,保障
了工作的健康发展。
1、建立健全学会领导机构
设立常务理事会和秘书处,有秘书处负责各项国学教育普及活动的组织和协调,保
障工作健康发展。
2、组织讲师团队伍
学会成立以来,不断吸收有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专家企业家等高层次国学人才加
入学会,为学会开展国学教育普及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为了满足渐趋高涨的社会文化需求,我们以学会会员为基础,组织了30多人的专家讲师团,深入社会各界,义务讲授国学知识,基本做到了有求必应。保证了国学教育普及活动顺利展开。
二、广泛开展国学教育普及活动,为岛城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为增强活动的针对性,提高普及效果,学会分层次展开工作
1、深入高等院校,加强理论研究,大力提升国学教育普及的层次和水平。
为推动国学理论研究,学会在驻青高校建立了国学教育基地和学术研究基地。分别组织了青岛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2007年7月,成功举办了“”中国青岛2007博士论坛,邀请全国各地的国学研究专家研讨国学教育工作。
学会在各高校积极开展国学教育工作,在青岛大学成立了学生国学会,在青岛科技大学成立了大学生国学读书会,发展了会员300多人。学生国学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青岛大学国学会组织了“国学大讲堂”,每月或每两周一讲,共举办讲座50余场。青岛科技大学读书会已经举办国学讲座50余场,听讲人数2000多人。2008年下半年,学会还邀请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肖先生先生在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青岛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巡回演讲吗,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
2、深入中小学校,让经典润泽生命,培育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为了加强青少年的国学教育普及工作,我们在中小学开展了国学讲座、国学诵读活
动。先后在青岛市市北区、四方区、市南区、城阳区所辖各学校举办讲座120余场。约计6000学生受益。2007年举办了“国学经典千人大诵读”活动,学生代表1000余人参加诵读,场面宏大,气氛感人。
3、依托国学培训机构,进行长期国学教学
2007年和2008年,与德馨居文化公司所属茶社开办每周一次的儿童国学经典公益课堂,举办学生学唱唐诗班。深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在全市影响很大。
4、深入社区,弘扬传统文化
国学会以社区教育为平台,大力开展国学教育进社区工作。
2007年,在青岛市福彩艺术学院为老年朋友举办公益国学讲座十几场。受众约1000
多人。有七八十岁的白发老人前来听讲,他们虚心的记录和请教,让老师非常感动。
2009年,学会与青岛市四方区社区教育指导中心联合举办了“社区大课堂,文明传四方”系列活动,举办了25场国学讲座。听课社区居民达1500多人。2009年至2010年6月,学会在青岛市南区、城阳区举办国学讲座16场,听课居民2000多人。学会还在市南区盐城路社区常设公益国学读书班,每周四上课,已经连续开课三年之久。先后开设了《论语》、《周易》、《孟子》、《弟子规》、《中华十大义理》等课程,深受老年学员欢迎。
5、国学教育进企业
为了更好的在企业弘扬传统文化,国学会与青岛3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企业开展活动。2008年10月,国学会与青岛大洲运动用品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了“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第一届全国企业家论坛,来自全国的近千名企业家参加大会。他们围绕如何用中华文化创建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强化企业家责任等课题进行了交流探讨。甚至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如何应对都做出了回答和商讨。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院长助理肖先华先生应邀出席大会,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等专家、企业家做了分享交流。
国学会在青岛成龙智慧园、青岛海风书院(乐川文化有限公司)建立了国学教育基地,定期举办国学讲座。
2009年协助青岛明珠监理有限公司创办了青岛明珠国学专修学校,并委派教师担任义务讲师。定期参加明珠监理公司的员工的培训工作。
6、组织文化考察
2010年春节期间,学会与半岛都市报共同组织了30余人的“徒步黄河、弘扬国学”文化考察队,跟随肖先华先生徒步黄河20余天。考察了黄河两岸的民风民俗,并在到达开封时与河南大学的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特别请专家介绍了开封的文化风情历史沿革、以及开封的旅游文化,特别是开封名胜“清明上河园”的构想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肖先华先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与来自于洛阳、太原、榆林等地的国学教育热心人士进行了多方交流。到达河泽后,与菏泽市的国学教育者共同探讨了如何学好和落实《弟子规》的问题。到达济南时与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济南市社科联专家进行了交流。
7、参加义工讲师团
国学会的部分教师走向社会,参与公益活动。他们被聘为青岛市慈善总会义工讲师团、青岛市南区专家讲师团成员、青岛市北区国学巡讲团成员,积极参加慈善总会所属爱基金会的活动,为青岛市慈善事业做出了一些贡献。
三、开展国学教育的几点经验和体会
1、领导重视、多方协作是开展国学教育普及工作的有力保障。
学会的国学教育工作得到了市社科联领导的高度重视,把“国学教育进万家”活动
列为青岛市重点社科普及活动,并给予经费资助。各高校、中小学、新闻单位和有关企业,对我们都给予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青岛日报、青岛、半岛都市报、青岛早报、青岛财经日报等媒体都多次报道国学会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及其成果。
2、以高效为依托,以基层为重点,是开展国学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我们充分认识到,要搞好国学教育普及工作,必须依托高效,依靠专家学者。他们
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可使国学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层次。另外,国学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大中小学生和社区群众,所以我们必须深入基础教育界、深入社区。两方面密切结合才能使国学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3、有的放矢,注重实效,是国学教育工作前进的巨大动力
我们始终把活动的实效性放在首位,普及的内容、形式都针对不同的受众做灵活的
调整和安排。我们组织的各种讲座、广场咨询、经典诵读大赛、礼仪表演活动等,都迎合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工作岗位人员的需要。这些活动激发了市民的热情,吸引他们踊跃参加。所以也充分证实了传统文化教育适的其时。需要大力进行。
青岛市国学学会在市社科联的领导和支持下,做了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上级领导给我们很多赞誉,学会连续三年被评为市优秀社团。2009年,学会应邀参加了省社科联的经验交流和总结表彰大会。同样是2009年,我们受邀参加在桂林召开的第二届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研讨会,受益匪浅。由国学会成员负责的受冯燊均先生基金会资助的大学和老年大学教学点先后成立,开设《中华十大义理》课程。在此深表谢忱!
今后,国学会要戒骄戒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进取,为推进青岛市文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0-6-12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