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湖北大学
学院:哲学学院
专业、年级:哲学专业2013级
姓名:吴金翠
学号:2013221115110026
孝坛:五、77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这句话让想到了: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第十三》
常言道:大义灭亲,当正义和亲情相悖时我们该如何做出选择呢?我们都知道孔子提出的“父子相隐”与当今的法治思想是相悖的,那么孔子的这一观点是如何提炼出来的呢?首先回顾一下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法治的思想已经比较流行,再想一下孔子所主张的思想,“仁”,孔子提倡仁爱的思想,所以他倡导以德治国而不是以刑治国。尽管孔子的思想与现实背离,但是他仍然想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为此他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第二》)”。孔子所倡导的德治,在于通过道德教化让仁德深入百姓内心,这样,百姓就会在自己内心道德判断的指引下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人人如此,则天下治矣。另一方面孔子强调尊重人性的天然取向,不匿不曲,内心坦诚率真地决定行为,以此充分培育人格,发扬人性。人的天性中肯定是更加看重亲情,父子间的爱凌驾法律之上。因此从孔子的仁德思想出发,父子相隐才会出现。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被当今严苛的法律思想所影响,父子相隐的思想已经不能被接受,我们仍然要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创建和谐社会.
义坛:八、104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生活当中,还是有不少人受利益所驱,不择手段,来满足私欲,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最终的结果就是走向毁灭。近年来时常看到某某官员因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原因被撤职,这必须引起我们的思考,义与利,利与欲我们该如何看待?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有欲望,正当的欲望可以促使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但是在利益面前,人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欲望的膨胀,而深陷其中,做出违背道义的事。因此,我们应当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但是人不是完美的,没有人能禁止自己有欲望,但是要能够把欲望控制好,不能随着自己的升迁而使欲望过分膨胀,超过了道德的底线,做出违背道德的事。著名的道德哲学家曼德维尔甚至认为,通过政府和智者“巧妙的管理”,个人的恶德也可以成为公众利益,个人对于名誉、权利,利益的欲望甚至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采用这种方式,个人欲望看起来便不那么可怕了,合理利用个人欲望追求利益,便可将它的含义纳入“公认的习惯”之中,最后变成自我满足的活动的一种有用的委婉说法。合理的运用欲望和利益固然会取得良好的结果,但是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万劫不复,所以我们要时刻警惕,心中存一份正义,警醒自己,不需要像朱熹所说的那样“存天理,灭人欲”,但至少我们要“制人欲”。
仁坛:二、284
古语“仁”字的最开始出现我们很难弄清楚,但是仁的意义生成与发展却已有漫长的历史。现在我们就这个字来看的话,会发现“仁”可以拆成“人、二”,意思是不仅是我一个人,还有我以外的很多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需要我们将心比心对待每一个人,这样就是孔子所说的仁爱。另外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三代表天、人、地三才。仁即为从,要遵循天地的发展规律,即要化掉人心,只怀天地心,以天性善良、地德忠厚的心来为人处事,即有博爱心、包容心,自会产生仁爱之心,这也是个人自我提升之道。我想孔子之所以把仁作为自己的思想核心一定也是因为他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换句话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孔子生活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他希望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于是孔子从春秋时代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使仁真正成为一个范畴,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体系,也就是我们现在所了解到的仁爱思想。我们不仅要了解字面意义更重要的是用它来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仁可能就在我们每一个小小的行动中。
孝坛:九、156
孟子说:“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孝乃为人之本,从“孝 ”字的结构来看,上半部分是“老”指父母;下半部分是“子”,指子女。父母在子女的上头,意思指子女应有责任奉养父母。孝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尊守的行为规范。当我们迷失在烦恼的海洋中,找不到出路时,心中却总有一片晴空给我们无限力量,那便是父母。何以解忧?唯有孝心!“百善孝为先,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治天下”。进一步说明了孝在我们生活中的现实作用。《诗经》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他们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满头白发换来了我们的整个世界。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的今天,尤其要多关心父母,营造一个融洽的氛围,那么自然老少和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顺,家庭和谐。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你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奋斗未来,为社会做贡献。所以,孝不仅是为亲解忧,更重要的是它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氛围,一个和谐的社会。
礼坛:一、42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礼节礼貌只是礼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现代社交离不开这些礼节行为,那么关于礼的更深层次的精神方面呢?在《论语》中,礼是泛指一些社会秩序礼仪规范,孔子就十分强调要遵循各方面的礼仪,尤其是祭祀之礼。在那个法律、社会章程并不健全的时候,人们用各种礼来中和社会矛盾,用礼来缓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的交流。随着社会的发展,礼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内在的精神却没有改变,现在有些人却滥用礼,把它变成只是一些虚有的形式更有甚者把礼变成一种谋求利益的手段,请客送礼成了贪污腐败,还有一些压迫人权的封建礼教,这些都是礼的错误表达。
礼起源于人类的自然情感,但又对此自然情感进行合理的调适与人文的安顿,故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我们生活中的礼貌礼节那只是礼的一种表现而已。我们知道,现代外交、社交都离不开礼节行为。“礼”在《论语》里是指社会秩序之礼,封建社会那时没有宪法,没有法律,没有社会章程,所以用礼来中和社会矛盾,用礼来缓解人们的彼此生疏,促进交流,达成共识。人现人之间会有偏差,事与事之间会有矛盾。中和这个矛盾,调整这个偏差。就是用礼融合调整。用礼来规范人的行为准则,用礼来约束人的荒昧无知。随着时代的发展,礼节规范也进一步进入道德品质范畴。礼的作用越来越强性化,越来越规范化。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礼的精神,做真正的礼尚往来,彬彬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毅坛:十、139
舍生取义这个词大多数时候都是出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现实中能够真正地舍生取义的人却只是少数,因为仍然存在贪生怕死的人,我们把它视作一种高尚的品格来鼓励人,可是为什么却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有人却步了呢?用康德的话说,每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都是自由的,在意志自由的条件下他一定会按照道德法则的规律行动,可是现实中仍然有一些人不遵守道德规范,做出违背道德的选择,为什么呢?因为人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性存在者,他是一个有限的理性存在,他在受到理性驱使的时候同样要受到感性的刺激,所以感性刺激促使我们去满足自身的肉体欲望,我们之所以称一些人为圣人,并不是因为他没有感性是一个纯粹的理性存在者,而是因为他的理性作用超过了感性欲望,使得自己克服感性的诱惑做出理性的选择,而一般人很难做到。同样的地,在道德规律的影响下,每个人都是向往正义的,毫无疑问,一个纯粹的理性存在者一定会选择舍生取义,而我们人则不能做到那么干脆,我们可能要经过思想的斗争才能慎重的作出决定。尽管我们不能做到纯粹的理性,但是我们仍然应该从精神上追寻这样精神。
义坛:七、631
爱护生命我们知道,但俗话说“舍生取义”生命和道义站在对立面时我们应该选择道义,那爱护生命和舍生取义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完全不矛盾。“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从孝义的角度来讲,我们的生命并不只属于个人,还要肩负起对父母、亲人、社会的责任,因此我们要好好爱护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自杀的行为更是不可。舍生取义只是倡导一种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并不是要我们不珍惜生命,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隐忍,卧薪尝胆未尝不是一种维护正义的手段。至于有的人提出舍生取义值不值得的问题,我觉得这都只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看问题,还记得好几年前轰动一时的长江大学18个学生搭人梯救溺水的小孩的事情,最后3名大学生不幸丧生挽救了那两个溺水的孩子,有评论就觉得这样做是十分不值得的事,3个大学生的命换来了两个小孩的命不划算,我对此感到很惊诧,生命的价值怎么可以这样衡量?实际上那18个大学生都算是舍生取义,现实中大多数人都把舍生取义理解为用生命换取正义,虽然有时候也确实是这样,但我认为舍生取义真正要传达的是一种不怕牺牲的精神,18个大学生明知道救人会给自己带来生命危险还是选择了救人就是不怕牺牲,他们完成了道义的选择。尽管最后还是有人失去生命,但这样的行为并不能叫做不爱护生命。
和坛:四、47
写诗的人常说:“诗言情,情不能达,则寄于景物,情景交融故有境界。”因此便有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样的情景交融,看见夏花会感觉到它的生机勃勃、多彩灿烂,看到树叶飘落会感到它的安静柔美、寂寞死寂。人的感情容易受到景物的影响,所谓触景伤情便是如此,同样景物所展现出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受到人内心情感的影响,有人觉得秋天万物凋零死气沉沉,但也有人觉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带着愉快的情感看待万物的时候,景物也会变得美好。我觉得情景相生本来就是一种互相影响的过程,情生景,景生情,共同创造了一份和谐。景在大自然当中本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无情物,但是因为有了人,于是有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情景交融。情与景一个在内,一个在外,但是只要人在这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契合点,那么就会产生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的奇妙反应。
智坛:八、161
仁智统一换句话说就是德才兼备,一般认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的确仁在儒家思想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我觉得孔子其实更注重的是仁与智的统一。儒家认为,人的仁爱之心来自于天地之心,既秉承天地之间的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朱熹也曾说:“仁者,天地万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爱的内在根源,就是人具有仁性,仁是一种内在的善本质。儒家本身也是智的代表,孔子本人也倡导要普及教育让人民多学知识长些智慧,他本人也一直践行着终身学习这一理念,儒家对于智的追求可谓从未间断。论语中“知”通“智”,孔子本人比较侧重道德认识方面的知,他认为从伦理道德价值定位而言,人有了知识就可以通过思维转换,将知识上升为智慧,逐步实现个人的理想人格,孔子的“知者不惑”“知者乐水”都是从这个角度提出来的。我们当代科学发展虽然非常迅速,知识的增长也成爆炸式的,但是却疏忽了对于人的要求,使得现在有些人有智无仁,甚至为富不仁,所以我们更加要重视对仁智的统一,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和理性主义的原则的统一。孔子最能体现仁智统一的思想是内圣外王,现代社会的发展首先应该植根于仁德基础之上,在人的善良动机之下,才会有正确的方向。
仁坛:一、725
《论语》中“仁”字出现次数高达109次,但论述的场景大多是在孔子针对子弟的提问做出指点的时候,解答也因人而异,因此很多人也对孔子的“仁”持有不同意见。有人觉得“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论语》中“子曰:何事于仁!毕也圣乎!尧舜其尤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进取譬,可谓仁之方也”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对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但若联系到孔子说这句话时的具体场景就不难发现,这些所说的实际上是为仁之方而不是仁之本质。也有人认为“仁”是“全德之名”,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的确高于恭、宽、信等一般德性,也似乎能把所有德性容于自身,但事实上,孔子还提出过三大德,即“智、仁、勇”,智和勇并不能完全被仁包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全德之名”就不是那么妥当了。纵观孔子对仁的种种表达,可以看出孔子以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是各种善的品德的概括。仁者爱人,仁是一种对人道德品质上的追求,是人的理想人格化,有爱才能有善,进而衍生出善良的品格。
孝坛:十一、347
何谓孝?孝是人类对父母生育、养育和教育之恩的感怀之情的自然流露,是天地间最可贵的情感之一。这样的回答似乎过于生硬,孔子认为,孝产生于子女对父母之爱的回报。孝的核心是爱,先秦儒家通过对人类孝意识和孝行为的反思,将孝纳入人类道德体系,使其成为人类最基本的道德之一。孝乃为人之本,从“孝”字的结构来看,上半部分是“老”指父母;下半部分是“子”,指子女。父母在子女的上头,意思指子女应有责任奉养父母。孝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尊守的行为规范。当我们迷失在烦恼的海洋中,找不到出路时,心中却总有一片晴空给我们无限力量,那便是父母。孟子说:“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孝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基础,是融合家庭的润滑剂,是凝聚社会磁芯石,更是塑造文明文化必不可少的基石。尽管由于过去条件的限制,孝存在一些诸如“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消极发展,但我觉得在精神生活越来越贫乏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批判的继承传统孝道,建立有时代特点的现代孝道和以孝为起点的家庭美德。
忠坛:三、115
从大学开始就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了,而入党必须要求的一点就是忠诚,忠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说到这里我还是会想到官员贪污腐败的事,大多数从政人员也都是党员,他们却没有履行自己入党时所宣誓的内容。而且政府所支配的经费都来源于人民,通俗的来说“来人钱财,与人消灾”,否则便是不忠不义,所以各级政府的所有机构职员也应该忠于人民,任何一名政府职员若背离了人民的意志、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就不折不扣地成了一名不忠不义的叛徒,这种一只手领着人民的钱另一只手却损害着人民的人必须受到法律的裁制。政府官员应该把忠于人民作为自己为官的首要准则,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忠于人民就是忠于国家,那些贪图钱财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官员是不是应该好好反省自己?自己为官的目的是什么?
廉坛:十二、474
我觉得无论是廉洁的人还是贪污腐败的人,他们都不是天生的都不是一下子就这儿样的,都是后天环境影响与自我心理因素导致的,在一点一滴中逐渐积累而成的,清廉者严于律己,腐败者贪图己利。纵观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贪官污吏,他们都是因为无法安守自己的本分,滥用职权假借工作捞取油水,在物质虚荣逐渐满足的时候也丢失的自己的本心。其实我觉得廉洁不仅仅是对官员的要求,我们每个人也都应该奉行,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要求自己,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又该如何时时刻刻的用廉洁要求自己呢?我觉得首先要学会自尊、自爱、自律,时时警醒自己,牢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该沾染的一丝一毫都不要贪图。其次要不随波逐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清正自处,做到心正身正,日常学习工作中要自觉约束自己。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要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来“修身”,并进而通过“修身”来“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就要求我们要潜心道德修养,恪守道德规范,将“修身”作为立身处世之根本。而廉洁正是这修身养性的重要一环,个人的行为廉与不廉,取决于道德素养的高低。有道德的人往往廉洁,不廉洁的人必不道德。
信坛:三、193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与忠、孝、廉、毅、和等人文道德思想以及道家的道法自然和佛家的慈悲为怀等价值观念,它们是数千年间形成的中国人为人、为学、为政的基本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人无信而不立,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价值观念也随之而改变,但是信却一直没有变过,从古至今人们一直以诚信做人来要求自己,人在世间生活似乎本来就应该以诚为本以信为天。诚信诚信,我们一般把喜欢把诚和信连起来作为一个词使用,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诚”就有“实际、真实无妄”的意思,是个体德性和精神必须具备的内涵。“信”在中国文化中是人类交往的一种准则,是个人必备的品德,“言必信,行必果”信也是政府和国家行为准则的根本,君主失信于群臣百姓会导致国家的灭亡,正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自己的信在群臣面前毁于一旦,最后导致自己身死国灭。信与忠结合形成忠信的道德观念而被大力提倡,忠心守信成为为人处世尤其是事亲报国的社会道德规范。
智坛:九、192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主张知先行后,反对将知行一分为二。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正是因为心即理,“物理”与“吾心”得到了统一,所知的理与所采取的行才能保持一致。“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知行合一就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而今天,我们理解“知行合一”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知每个人都有,行每个人也都会,但能做到真知真行的却很难,一知半解很容易,深入研究发掘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做一件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势必不行,然而真正做到坚持不懈又十分困难。这就是说,知经过深思熟虑的思想体系一旦形成后,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加以验证,并将实践的结果反过来修正自己的思想体系。也就是说,不断的“知”与不断的“行”形成相互印证、循环往复的矛盾统一体,经过不断地推陈出新,更加地接近真理。
评价意见:一些观点的阐释能深入浅出,从文中可看出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学习。但有些观点还很有待继续深入讨论,有些理解是不正确的,一些地方有重复,学习还有待继续与深入。
建议: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