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阅读心得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中文系 2016级汉语言文学 201613000275 黄薇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以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的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孔子思想的核心便是提出
“仁”的思想,后世的学者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我希望通过阅读《论语》,深入体会孔子“仁”的思想,接下来为大家进行阐述的阅读心得。
“仁”在记载春秋时期史事的《左传》、《国语》中已经频繁出现,当时主要是用来做一种广义的评判。由此可见,“仁”并不是孔子首创的,但是却是孔子将其理论提升。
“仁”字概括了孔子的精神理想境界和社会秩序的追求,我们可以在《论语》中看到许多对于“仁“的叙述,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等。而对于“仁”字,它的内涵十分的丰富,从“仁”的字形与字义来看,两人作揖弯腰,互相尊敬的这种人际关系便是“仁”。《论语》中提到“恭,宽,信,敏,惠”与“刚,毅,木,讷”等,你需要给予人一种正面的效应,才有可能达到一种相互尊敬的人际关系。《论语》中提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非常好的诠释了一种人际交往中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无法预先猜测别人的想法,也无法预先规定别人的行为准则,我们只有从自身出发,保证自己的行为准则是正确的,是善意的,并为对方着想和思量,才能达到一种互相友好和尊敬的关系。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仁”的思想在人际关系中的理论层面有着十分深远的作用。而想要达到相互尊敬的关系,《论语》中孔子的“仁”的思想也向世人点明了它是需要一种理性的态度,有理性的要求在其中的。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与他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而儒家道德所关注的人伦关系有:君臣,父子,朋友等。《论语》中记载了宰我向孔子询问三年服丧是否为期久矣的问题,因为宰我认为三年不为礼,不为乐,则必礼崩乐坏,所以他提出一年就够了,而孔子反问他:“食夫稻,衣夫锦,与女安乎?”。等宰我走后,孔子说道:“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于也有三年之爱父母乎。”在孔子看来,三年的服丧不要只是在于形式,而是应该子女从内心对父母的爱。应该是一种你对我关爱,我也应关爱你一样的互换之爱,这也是存在于人际关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可以发现,由“忠”“孝”再扩而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同样的道理。
那我们是怎么做到在相互交往之中做到“仁”的呢?孔子理想的社会秩序人人都行“仁”,想要人人都行“仁”,那么就需要每个人都加强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正是因为“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论语》中记载积极的应该是“己欲立而立人,已欲大达而达人。”的方式,其消极的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方式。而这两种方式的出发点都是从自身出发去做到“推己及人”,这个时候个人的修养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这也体现了主体在人际交往之中的决定作用。这也可以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时,人应该不断战胜自己内心中的阴暗面,达到“修身正己”的效果。
最后,“仁”作为一种道德行为是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相互感染的,最终的实现还是在于人心的感召。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感召,达到孔子所理想的社会秩序。通过重视礼乐文明的制度来倡导“仁”。如果每一个人都可以将友善付诸于实践,双方都可以感受到这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尊敬,那么孔子所理想的社会秩序也是可以达到的。
通过阅读《论语》,我感受到孔子仁学思想的魅力,更加确信孔子思想对于现在人际交往是有指导作用的。同时,孔子的思想也广泛的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思想观念,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成为了人们处理各事各物的基本方针,而“仁”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也是我们遵循的某种共同的意识和存在。对于当今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来说,也是一种精神的指引和灵魂的寄托。
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雁中路3号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中文系2016,邮编:541006
评价意见:阐述内容大多有自己的思考,并且能够结合现实,可见作者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刻理解。但有些内容显得浅显了,一些部分有待商榷。望继续深入学习,阐述更深入且扩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