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文化 重建中華精神
——在香港婦女服務聯會“全方位中華文化推進社區”計畫嘉許禮上的講話
馮燊均國學基金會主席 馮燊均
尊敬的歐陽寶珍主席、各位嘉賓、各位同學:
國學是中國產生的一切學術、思想、文化之總稱,包括儒釋道及諸子百家。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在文人政客的攻擊下,國學的地位被貶低,國學從中國人民的精神生活與文化生活中退縮到少數專家學者的案頭上,成為少數專家學者研究的對象。在大陸地區,許多人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對國學特別是儒家文化抱有偏見;而在香港地區,則經歷長期的殖民統治,國學教育十分薄弱。國學走向衰落,全國真正受過系統國學教育的人不到百分之一。國學衰落導致中華民族民族精神失落,傳統道德衰微,信仰缺失,價值扭曲,人心混亂,西化嚴重,文化衰敗。我作為一個愛國愛港的公民,深感責任重大,於是成立國學基金會,以推動國學復興。
國學基金會總部設於香港,以香港為大本營。弘揚國學,應以香港為起點,向全國幅射。在香港這個自由的國際大都市,做好國學教育工作,形成獨特的理念、模式、方法,然後以點帶面,向全國推廣。本會在香港的國學教育,得到了香港婦女服務聯會、香港長者協會、香港教育學院、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等機構同仁大力支持。在此,本人謹代表國學基金會對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謝。
當前國學最迫切的任務,就是要將國學從專家學者的書齋中推向社會大眾的生活之中。中華文化應當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家庭。在本會的贊助下,香港婦女服務聯會實施“全方位中華文化推進社區”計畫,已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推進宣傳活動,開展誦經講座,舉辦傳統儀式。希望各位繼續努力,按照事先的計畫和安排,切實推進,產生實實在在的效果。
貴會弘揚中華文化的活動,重點放在推廣《弟子規》上,這是很好的一個思路。其實,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在淨空法師的帶動下,在推廣《弟子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卓有成效,特別是蔡禮旭先生對《弟子規》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值得大家好好學習。在這裏,我想告知大家的是,《弟子規》是中華文化這棵大樹上的一個碩果。學習中華文化從《弟子規》開始是對的,但不能停留在《弟子規》上,而是通過《弟子規》進入到四書五經的學習。四書五經才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任何一個中國人都應當認真學習四書五經。四書五經是中華文化的核心部分,但不是中華文化的全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四庫全書》比較全面地承載中華文化。
一般民眾不可能有充足的時間去讀《四庫全書》,那怎麼辦呢?本人認為,國學教育的首要目標,就是要引導民眾全面地認知、體證、運用中華文化精神。中華文化精神就是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毅、和十大義理,故本會長期以來在全國弘揚中華十大義理,並設立中華義理經典教育工程具體運作,現已發展了6000多名網站註冊會員,在全國開辦了近四十個教學點,連續召開六次中華義理經典教育工程全國性會議,在國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希望貴會的中華文化推進社區活動,在誦讀《弟子規》的基礎上,轉向中華十大義理的學習。
祝各位身體健康,事業發達!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