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藏》出版与新子学研究
一、《子藏》出版情况概述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继起,百家争鸣,是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次高峰。九流十家,蔚为壮观,影响所及,绵延千年。对于这段辉煌历史的原始记录及相关研究,形成了专门之学——子学。从先秦至今,子学研究,代不乏人,经典著述,汗牛充栋,这些著述典籍堪称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至今仍是滋养亿万华夏子孙心灵的精神渊薮。当下,方勇教授提出,子学正再一次与社会现实强力交融,呈现出全新的生命形态——“新子学”。华东师范大学组织实施的《子藏》系列图书编纂工程,整合了以国家图书馆为代表的海内数十家图书馆及其他文献收藏机构的善本资源,真正做到了内容系统全面,底本择优择善,是一项系统梳理历代子学文献的重要文化工作。
《子藏》的“子”,指的是“诸子百家”的“子”,而非“经史子集”的“子”。在底本使用上,注重善本、古本、稿本、抄本和名家批注本,既全且精。如先期出版的《庄子卷》,便是如此。《庄子卷》共搜辑海内外所存先秦汉魏六朝庄子白文本和历代(大致截止于1949年)庄子注释、研究专著共302部,比此前台湾严灵峰所辑《庄子集成》初编、续编和《老列庄三子集成补编》中庄子部分的总数超出130部,已做到了竭泽而渔,可使庄学专家和《庄子》爱好者免却遗珠之憾。《庄子卷》在底本使用上,十分注重善本、稿本、抄本和名家批注本。如北宋吕惠卿所著《庄子义》十卷在历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学术地位,但现在一般人所能见到的唯有宋末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所引录的文字,和民国时陈任中据褚著引录及黑水城出土的吕著残页整理而成的《宋吕观文进庄子义》十卷,无缘一睹深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金大定十二年(1172)刊本《壬辰重改证吕太尉经进庄子全解》十卷之真容,而《庄子卷》将其予以收入,使明文彭、吴元恭朱笔题款等一同公布于世,无疑会使得庄学研究者大开眼界。
《庄子卷》还弥补了以往所编丛书的一些缺失。如明张位著有《南华经标略》,严灵峰《庄子集成》初编所收仅有杂篇,而《庄子卷》则辑得上海图书馆所藏明万历十八年刊足本《南华经标略》六卷。又严氏《庄子集成》初编收近人张栩《庄子释义》,仅至内篇《齐物论》“万物一马”而止,并于《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二“张栩《庄子释义》”条下云:“在《古学彚刊》第二、四、五、六、七各期内。”而《庄子卷》从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古学丛刊》第一至九期(民国二十八至二十九年)辑得张栩《庄子释义》,排印至《养生主》“道大窽”止,从而弥补了严氏《庄子集成》初编的缺失。
二 《子藏》出版便于清理诸子学发展脉络
方勇先生结合历史经验与当下新理念,加强诸子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将散落在序跋、目录、笔记、史籍、文集等不同地方的资料,辨别整合、聚沙成塔;同时,深入开展诸子文本的整理工作,包括对原有诸子校勘、注释、辑佚、辑评等的进一步梳理;最终,则以这些丰富的历史材料为基础,缀合成完整的诸子学演进链条,清理出清晰的诸子学发展脉络。依据子学发展的完整性,再进一步验证晚清民国以来将《论语》、《孟子》等著作“离经还子”的观点,复先秦百家争鸣、诸子平等之本来面貌,并重新连接秦汉以后子学的新发展。目前,《鬻子卷》、《关尹子卷》、《文子卷》、《鹖冠子卷》、《子华子卷》、《列子卷》等也正在出版中。方勇先生指出:“《子藏》工程的启动,标志着诸子资料的收集和文本的整理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也意味着以文献整理为主要工作的传统子学将走向终结,子学转型已势在必行。”
三、《子藏》出版为新子学研究提供文献基础
文献资料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子藏》的出版将为新子学研究提供坚实的文献基础。著名学者陈鼓应先生指出:《子藏》“是文本资料的集合,而文本资料正是一切学术研究的基础。”(《光明日报》2011年11月5日15版)《子藏》工程的顺利完成,从文本资料的层面看,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如此大规模、大范围的专门针对诸子学的文献整理活动。《庄子卷》已于2011年12月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庄子哲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毋庸赘言。庄子不仅开创了中国古代深察物我、傲立于世俗的文人传统,也开启了艺术化的皈依自然的人生模式,在后代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上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即便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庄子哲学仍然散发着诱人的光彩。庄子哲学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德国明斯特大学教授赫伯特·曼纽什在《中国哲学对西方美学的重要性》中写道:“中国哲学是我们这个精神世界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公正地说,这个世界的精神孕育者,应当是柏拉图和老子,亚里士多德和庄子,以及其他一些人。”他把庄子誉为世界的精神孕育者,无疑是对庄子哲学所具有的思想魅力的认同,也是对庄子哲学世界性地位的承认。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大部分就依托在这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本资料之中。历史留给我们浩瀚的文本资料,我们有责任进行搜集整理,担起重振传统文化的重任,从而促进新子学研究。
- 上一篇:《群书治要?后汉书治要二》注释辩订
- 下一篇:北大汉简《老子》的某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