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仁坛 八 践行仁道 1#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译:孔子说:“富和贵是人们所需要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即便有了富贵,也不能安处;贫和贱是人们所嫌弃的,不通过正当途径,即便处于贫贱之中,也不自我嫌弃。君子离开了仁,怎么成就名声呢?君子任何时候都不违背仁,匆忙急迫中必定如此,颠沛流离时也必定如此。”(恶:同“乌”,相当于“何”,怎样,如何。造次:匆忙。颠沛:穷困,受挫。)
践行仁道对当今的社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诱惑摆在我们的面前,践行仁道在当代显得尤为重要。在各种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我们需要去反省,反省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的心。自己是变成了自己越来越讨厌的人?还是变成了自己越来越喜欢的人?自己要爱自己,要尽量免于精神上的困惑。
2.义坛 七 爱护生命 715#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孟子?梁惠王下》)
译:年老而没有妻子叫做鳏夫,年老而没有丈夫叫做寡妇,年老而没有子女叫做孤寡老人,年幼而没有父母叫做孤儿,这四种人是世界上穷苦而没有依靠的人。周文王施政讲仁义,必须先安顿好这四种人。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的生命并不只是自己的,我们既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又要对爱自己以及自己爱的人负责。为了让自己晚一点成为以上所述的四种人,就要爱护自己,爱护爱自己以及自己爱的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智。
3.智坛 十 学习之道 318#
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清]李惺《西沤外集?药言剩稿》)
译:在境遇上不要埋怨我不如别人,不如我的人还很多;学问上不要讲我胜过别人,胜过我的人还很多。
学习不可以存有嫉妒,也不可以存有极大的竞争之心。嫉妒会无意中伤害了他人和自己。强烈的竞争心理又会使人陷入被动的漩涡不易自拔,一直不断的追逐,很容易失去自我。有容易使自己不经意间伤害到身边的人。当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不如其他人的时候,不要失去信心,要勇往直前,告诉自己慢慢来,只要坚持学习就好,不能破罐子破摔,任自己放纵。当自己身边的人不如自己的时候也不要骄傲、自满,人生在世,你自己厉害的人数不胜数。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的心,不骄不躁,稳步向前。
4.信坛 四 信的行为 570#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译: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见多识广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奉承的朋友、谗媚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是有害的。”(谅:诚实。便辟:即便嬖,善于逢迎献媚的人。便佞:用花言巧语逢迎人。)
生活中,我们会遇上各种各样的人,我们要学会辨别身边的朋友,朋友的选择对自身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好的朋友可以在生活上给与我们极大的帮助,一个对我们有害的朋友可能会使我们走很多的弯路。所以,在生活中谨慎交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自己也要尽力作为一个好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人的身边,这样才能在社会交往中使自己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5.忠坛 六 互尽忠诚 189#
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都需要互尽忠诚,忠诚是需要双方面的,单方面的忠诚是不容易长久的。首先,人与社会之间要互尽忠诚,形成人与社会之间良好氛围的良性循环。一个社会事件的发生,我们要给与合理的回应。产生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人与人之间也要互尽忠诚,夫妻之间,情侣之间,朋友之间,亲人之间都要互尽忠诚。不要认为一方理所应当为自己做什么,没有任何人亏欠自己,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同时也对对方忠诚。朋友之间要互相讲信用,真诚以待,日久见人心,时间久了再厚的面纱也会揭开。人与自然之间也要有个忠诚度,人不能无限度的索取,要回馈大自然,保护大自然,顺应大自然,如此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
6.孝坛 八 真诚孝亲 389#
一谈到孝这个话题,未免心中有一丝惭愧和有心无力。父母是生活中很伟大的人物。如今我已长大成人,渐渐的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用心良苦之处。母亲从小对我们管教很严格,小时候不懂事,觉得母亲很讨厌。长大之后母亲病逝,常年在外读书的我没能侍奉床前,内心一直充满了愧疚。对此更加珍视父亲,父亲工作很辛苦,作为女儿的我回家后努力为父亲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曾无数次劝说父亲做一些容易的工作。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父亲还是很辛苦。对于父亲的坚持,我深深的感觉到有心无力。父母总是想着为了自己的孩子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如此之用心良苦。在这里愿天下的父母也为自己考虑一些,你们的孩子长大了,是时候自己承担责任了。在此,祝天下的父母身体健康。
7.廉坛 十 反省 229#
如果一个人真能像曾子所说的做到“三省”:在为人谋划事情的时候,反省自己有无私心;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反省言语有无虚妄;在跟随老师学习的时候,反省有没有按老师的教导去身体力行,那这个人就很容易获得成功。如果失去了自我反省的能力,就会随波逐流,堕落而不知。(摘自经典学习 反省中的原文)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反省自己,对他人所做的事情进行反省,对自己的所做的事情进行反省。虽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处事方式,事情的对与错也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但是还是有相对的标准的。人在社会的生活中会形成一个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在生活中,遇上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情,我们要进行反省,是否自己也曾如此。自己犯了错误,当然更需要反省,以后避免发生类似的错误。要自己时刻警醒自己,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8.和坛 一 和谐原理 327#
适度的存在也是一种和谐的原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有一个成语说的好“过犹不及”,过分的自由等于放任,事情做的超过了限度,便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像学习一样,学习不能每日每夜的一直学,要使大脑得到适当的放松,才能以高的学习效率来进行下边的学习任务。父母管教孩子也不要管的太严格,这样孩子也会没有自己的空间,使孩子形成一种对父母的依赖,没有自己的主见,听任于父母的现象。所以说,所有的事情都要有一个度的把握。在合理的范围内各种事情才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9.中华义理总坛 三 中华经典教育的现代价值 1#
通过学习陈杰思老师的中华经典教育中的现代价值,使我明白了改良社会风气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性。谈到改良社会风气使我想到了之前写的一些随笔性的片段。下边拿过来分享一下。这篇随便主要是对当代消费异化问题的反思。消费不单单是一个经济的问题,并且同人的存在状态和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自由的、真正满足人类需求的消费是人类走向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西方的消费文化的传播和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行为表现出了病态的趋势。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我们是否反省过自己?为什么我们终日忙碌?权利、地位、金钱是我们 幸福的必要条件吗?我们要如何真正做一个自由人?在技术和经济的洪流中,我们好似没时间去想这些问题,过度性消费、炫耀性消费、情绪性消费等各种异化的消费行为出现,我们终日忙碌追逐着各自心中不同程度的权利、金钱、地位,进而用权利、金钱、地位去进行自己心中的“自由”消费,然而却没有意识到一直以为的“自由”消费却是给自己套上一具重重的枷锁,越陷越深,无法摆脱。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行为也逐渐发生变化,人们的消费行为会直接影响着自身、自然、社会的发展。在巨变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当前我国人民的消费行为存在着过度性消费、炫耀性消费、情绪性消费等病态现象。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获得了显著的成就,生产力发展水平取得了极大的提高,社会的物质产品由以前匮乏的状态变为了丰富的状态,物质产品不管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无疑是改善了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然而,伴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的消费主义观念如潮流般的进入中国,中国人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大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人们的消费行为表现出病态的趋势,过度性消费、炫耀性消费、情绪性消费等各种异化的消费行为出现,这些病态的消费行为定会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产生重大的危害。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现在的消费行为是异化的,有了意识才能去改变。如果我们对此消费行为不给予重视,那么我们将会走进消费的瓶颈。当代消费异化出现一下几种不良消费现状。第一,过度性消费。过度消费是同经济的发展水平不相符合的一种消费,超出了自身需求和支付能力的消费,是一种病态消费。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我们虽然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强调对环境的保护。但是,有些领域并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过度的使用自然资源,为了经济的发展不断地破坏环境。以致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比如,能源资源约束强化,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情况严重;全国一些地区持续遭遇雾霾袭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在经济和生态面前,人们眼里只剩下了经济,只剩下了钱,在消费和技术的洪流中,人们的理性思维被冲散了。享受着眼前的利益带来的短时期的快感。丝毫没有考虑快感之后要付出的代价。在过度消费中人们戴上了重重的枷锁,越来越重,越陷越深。面对如此的境况,是时候该醒悟,该反思此问题出现的根源了!第二,炫耀性消费。炫耀性消费是指富裕者为自己带来名誉和荣耀感的一种消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物质产品由以前匮乏的状态变为了丰富的状态,物质产品不管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无疑是改善了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然而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把消费的目光投向了象征“享受生活”的高档的消费品上,比如说时尚高档的车辆、豪房、稀有的珠宝、奢侈的化妆品等等。这种高档的消费品为了适应人们的心理需要,更新速度极快,不但这样,高档炫耀性消费会致使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产生倒置,人们会沉醉于炫耀性消费带来的满足,把外在物质的追求当作自己生活的最重要的内容,似乎生下来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物质的欲望而生活的。人们把时尚高档的车辆、豪房、稀有的珠宝、奢侈的化妆品作为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拜倒在了奢侈品的面前,醉在其中,极其享受。由于高档商品的不断地更新,不停的刺激人们的欲望,进而不断的去购买高档消费品,因此高档消费势必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第三,情绪性消费。情绪性消费是指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来满足内心的需求,在这里消费成为一种对感觉的追求,对情绪的发泄行为。消费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解决生活的需要,而是满足自己情绪的需要。消费者的情绪感情的扩大会激起消费者需求的内驱力,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需要强度。在商场各种营销策略和广告的影响下,疯狂的购买产品,最后发现能实际用上的却很少。从而造成了人力、财力、资源的浪费。如今,我们本身就处于一个消费的时代,到处都充满着消费诱惑,各种广告不断地宣扬产品的优点,许多人都在享受着他们购买的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在暗示我们去消费。此种情绪消费定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给生态环境增加负担。消费本来是满足我们的生活的需要,然而此时我们在消费的同时却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异化现象。这种消费是一种异化的消费。对此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反思如何去进行理性的消费。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自知的进行着各种异化的消费行为,那是因为在我们的意识中不认为它是被异化的消费行为,在社会中我们追求着自己以为的自由,然而却在不断地毁灭自身和自然,我们也许不想造成不良的现状,但是在消费洪流中我们不自觉的顺应着社会和心理的变化破坏了和谐的环境,要想拯救,首先要清醒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路边有很多诱惑,我们要认清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针对消费异化问题,核心是我们要认清自己的消费行为的本质,不能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醉在其中。我们首先要,认清何为“真实的需求”,通向自由发展之路。“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然而我们是否真正理解自由的真正含义?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使自己的日常生活不再处于一种异化的状态。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开异化消费中虚假的需求。我们必须认清楚对于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需求,认识自身真正的需求是自由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的需求不再是以了虚荣、地位被物化的外在因素所控制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的通向自由发展的道路。在当代社会中人们一直在追求着自己心目中的虚假需求,对此乐此不疲,享受着自己认为的美好,殊不知这只是被异化的自由,并不知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我们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才能从中改变自己的行为。其次,培养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提高自我的辨别能力。批判到底是什么?它是一种认识、一种否定性的判断。在哲学中,批判不是简单的否定,是辩证法的本质属性。批判构成了人类认识的载体,并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批判还是实践的内在要求,是破旧立新,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可见批判思维的重要性。批判性思维是作为人应该具有的本质特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目前,我国正在向现代化工业强国转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前遭遇的问题,也将成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所要规避的问题。现在,我们已经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正面临着人类发展的许多全球性的问题。必须要始终用批判性的思维来面对现实问题,去纠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了批判和否定,才会有改变。没有否定意见的出现,何来批判。批判不单单只是哲学的根本的特性,也是我们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所以我们要培养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提高自我的辨别能力。以上是通过学习陈杰思老师所提到的改良社会风气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性之后所联想到之前写的随笔的部分内容,思考有不到之处,还请广大读者指正。
评价意见:理论阐述结合自身体会,情真意切,引人动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上,还显不够,希望能不断扩展与深入,在认识上更进一步。
建议: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