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0年上半年三等奖 王旭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0年上半年三等奖 王旭

字号:T|T

姓名:王旭

专业:新闻与传播

班级:专硕1905

学号:201902210714

电话:18339692390

邮箱:1845205680@qq.cam 

 

仁坛

1.何为仁?

关于人之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是绝对之命令。

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一定应该做之事,必须为做而做,因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之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之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之行为,用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蔑视之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也是后来儒家所说之"义利之辨",他们认为义利之辨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

义之观念是形式之观念,仁之观念就具体得多,人在社会中之义务,其形式本质就是它之"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之事,但这义务具体之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真正爱人之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之人,故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之总和,"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

《论语》记载:"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由此看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言之,"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之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之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实行仁之方法。

 

忠恕之道同时也是仁道,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之责任和义务,就包括义之性质,因此忠恕之道就是道德生活之开端和终结,《论语》说:"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每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行为之"系矩",随时可以用它,实行仁的方法既然如此简,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孔子提出来的仁具有怎样的内涵?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一个变化中的概念。

最初,孔子所说的仁是一种处世之道,一种怎样受人欢迎的与人相处的办法。用现代一点的话说,就是一个人的情商。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学问不同、见识不同,所以每个人的仁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仁没有统一的答案。

所以,仁并不高尚,而是理智。仁的目的是让人适应社会,而仁者就是适应社会者。所以,孔子回答学生们有关仁的问题,多半就是针对这个学生的弱点,告诉他要改正什么,然后就能与人和善相处,就能适应这个社会,这就是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子逐步为“仁”增加了更多的内涵,“仁”的地位逐步抬升。有的时候甚至超过了礼。

要做到仁,这需要结合自己的处境、性格、实际情况,适时而动。

仁者,人也!脱离了人的仁是死物。

人有所欲,仁亦有所欲,然仁能欲之而无过无不及。

人之喜怒哀乐,仁亦喜怒哀乐,然仁能发而皆中节。

人有食、色之性,仁亦有食、色之性,然仁能率性而不逾距。

 

 

义坛

3.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见梁惠王时已有五十三岁,惠王见到孟子就问:“先生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何以利吾国?”孟子回答道:“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他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重视人民,“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君主如有大过,臣下则谏之,如谏而不听可以易其位。至于像桀、纣一样的暴君,臣民可以起来诛灭之。他反对实行霸道,即用兼并战争去征服别的国家;而应该行仁政,争取民心的归附,以不战而服,也即他所说的“仁者无敌”,实行王道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要以“礼义”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放弃礼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主张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个人应该先爱自己的老人和孩子,再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再爱自己的家乡父老,再爱自己的国家同胞,再爱外国人,对动物的关爱则被排在最后。

 

4.义与利

论语中讲义与利的关系的内容很精彩,有很多“语录”。譬如,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它们把义与利的关系说得很清楚了:(1)并不是否定利,而是否定不义的利,例如富贵;(2)义应该是君子的行为准则,利、惠(好处)是小人的思维方式。按照因材施教的思想,对君子(不要以为是今天的道德圣人,其实就是统治者或欲成为统治者的人,比如他的学生,未必出身富贵之家,但可以出来做官,为天下谋)要从义(宜,就是对不对,这件事本身对不对?例如犯上作乱对不对?当盗匪对不对?“德”就是社会正常运转的规则;“刑”是行为的规范,除了义,既没有特别想追求的,也没有特别不想要的)来考虑,对小人(也就是庶民,不是指奴隶,而是自由民,可能有自己的土地,手艺等;“土”是乡土,)来说,你要用有没有好处或坏处来教化他们。

怎么处理义、利的关系?(1)对于个人而言,不是利不好,但违背了义的利自己要斟酌,要把义看得比利重要,但不是说利是坏的。至于什么义,只能是自己认同的义。在黑社会可能是同袍之义;在公共场合,可能是公德之义;在家庭,则是父子、夫妇、兄弟、姻亲之义;(2)如果一切都以有没有好处来做决策的标准,会产生很多的怨(恨)。所以,即便是面对小人,也要通过利来讲义。不义的富贵,是浮云,来去都很快,是守不住的;(3)如何处理不同义之间的冲突?这是个难题,需要自己去追问这个问题的答案。

 

礼坛

5.品读《礼记》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礼,是成长为成熟之人必须学习的思想规范,《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和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俗话说:君子有所言,有所不言。作为一个成熟之人在某些场合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无论是说多话,或是说错话,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其他人对自身的人格褒贬。

言由心生,智者慎言,该说则说,适时而言,说话是一门艺术,用心揣摩和学习说话之道,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礼记》之中也阐明了许多为人之道与说话艺术,在今天仍有借鉴和警示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礼记》之中的说话艺术,做一个“会说话”的人。

1.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礼记·表记》

感悟:在日常与人交往之中,切忌说空话、假话和虚伪的话来随意取悦他人,行为举止要合乎规矩,不要轻易侵犯和侮辱他人,也不要刻意与别人假装熟稔和亲热的样子,这样别人会认为你这个人十分的虚伪。

2. 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礼记·祭义》

感悟:古人认为轻“身”就是轻父母,轻人伦,辱“身”就是辱父母,辱祖先。因此说话之前先想到父母,不要放肆言行,这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不羞其亲”的要求。

3. 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礼记·曲礼下》

感悟:高谈阔论、嬉笑打闹都是对亡者及家属的不敬,说话压低声音,举止轻缓稳重,才能显出您的诚意和风度。

4.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礼记·表记》

感悟:做人要谨言慎行,以免授人以柄,招致非议,这也是君子的个人修养。事情的成败得失,很多时候取决于说话之人能否在适当的场合说出适当的话。

5. 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杂记》

 

感悟:这几句多用于说明处于一定的职位就应该有符合那个职位的言行,正所谓“在其位谋其事”,也可用于讥讽居于一定的职位而不称职的人。

 

6.关于礼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已经有过难以胜数的讨论,其实说的就是凡事要讲规矩规范,古今中外,只要构成一个社会,都得讲规矩规范。真正让人讨论不休的是,要什么样的规矩,什么样的规范,而所有的规矩规范,又都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有主张从前好的,要发扬的,也有认为从前那套东西不行的,要因势而变的,讨论便由此而起。

作为礼的推崇者和贡献者,孔夫子最有名的说法是:“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他这里说的礼,是周礼。这里说的仁,是最高意义上的道德实现。统治者常怀仁德之心,做利民的事,

庶民不犯上作乱,互助互爱,大家都依礼而行,就能实现仁,这样的社会,就非常好了。

春秋时期,战乱蜂起,礼崩乐坏,这是孔子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出发,探索一个合理社会的思想。

按《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最初的礼是指宗教祭祀中的规矩,又历夏、商、周而形成一套典章制度,再后来,历经孔子及其追随者以及孟子及后代的儒家不断充实其内容,成为了一套别贵贱、尊卑、长幼、亲疏的社会秩序的制度,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依规矩行事,其含义与最初的宗教祭祀已不相同。

如果封建社会(现在许多学者,认为周朝为封建制,秦以后为中央集权制)的出现,是一个进步,如果封建社会本身也需要一个合理的稳定发展期,如果说春秋时期的战乱,祸及国家的稳定和黎民百姓,那么,为探求一个合理的社会秩序,孔子以及儒学的产生有其基础,也有其进步意义。后来礼的规矩规范,又得以不断发展完善,但总的来说,都是为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服务的。

同时,在其当时与统治者的主张不一致时,又势必被打扫。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而一些人主张要依旧礼,按周朝的办法,实行土地分封制,而文化上还延续着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不利于秦始皇实行集权制,于是当头棒喝,来了个“焚书坑儒”,说明礼(规矩)立得也破得,我有我的规矩,你的主张,必须得为我服务。

综上所说,我的想法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得有规矩和规范,这个规矩规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的。

 

智坛

7.理想的人是以仁为主还是以智为主?

理想的世界是世上每个存在与生灵都能妥当地维系彼此的关系。万物并做,以息相吹,互相成就依托。

理想的人,是觉悟到并有意愿呵护维系万物之间和谐关系的人。比如敬畏天地、不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的可持续发展是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相处的诚信、温柔与尊重是注重人与人的关系;懂得藏富于民、不窃取天下为私用是关怀精英与大众的关系;不去自寻烦恼,不去过度追逐世俗物欲,是晓畅调和精神与物质世界的关系。

问:理想的人若发愿去缔造理想世界,经营呵护万物间的良性关系,仁与智孰重?

仁,是向往经营万物间良性关系的愿望本身,是理想的出发点,是本源。智,是达成协议愿望所需要具备的资质和能力,是道路。

怀仁心者,将心比心,忠诚可靠,懂得饶恕。怀智心者,知进退,知人有所能更有所不能,知止,知变通。

持「以仁为重」观点者,则更看中发心向善的一点善念,固然抵达理想彼岸的路途艰辛坎坷,但即便愚钝笨拙,只要初心不改,始终心怀仁爱,纵使不智,不过若拙徐行。纵然被人辜负,被世界抛弃,依然不毁初衷,内心虔诚、坦荡、安定。这份笨拙的对仁的坚持,更为难能可贵,仁心至极,不智也智,乃素王之态。很多时候一份愚蠢而虔诚的坚持已经足够感化世间许多人,大器免成,质朴无华,夫复何求呢?

持「以智为先」观点者,更注重路途究竟将世界引导向何方。很多人空怀理想,单凭一腔血气,横冲直闯,或白白陨了性命做了烈士,或目光肤浅事与愿违贻害他人,或弃世而去只求自我了断成就,或麈谈高论不切实效终一事无成。事实上,没有大智慧的人是很难将自己仁德的理想实践出来的,仁心的质量也会受限于有限的智慧,粗粗瓦砾,未经琢磨而难现光华,到头来也许不过光阴虚度,自我满足耳。仁心,是需要智慧去开光的。

 

8.理解“知行合一”

我们经常将“知行合一”挂在口头,但其实我们可能都误读了知行合一。我们以为知行合一是指,知先行后。比如,一定是要知道,我们才能做到啊。于是我们各种学习,各种积累能力,以为有了知识和能力,我们就可以去做想做的事、该做的事。我们以为知行合一是指,知易行难。

比如,知总是相对容易的啊,但做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啦。于是我们勉励自己,在知了之后,还要在行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坚韧不拔,这样我们就能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以上两种理解,看起来合情合理、理所应当,而且积极正向、促人奋进。

但我却觉得,这样的理解人为将知和行割裂开来,并且无形中强化了知在知与行两者中的先决性和基础性作用,既狭隘又偏颇。这种误读,甚至成为许多人人生前行的最大障碍之一。

其实,真正的知行合一,指的是知和行本就是一回事。没有知先行后,没有知易行难,知和行不过一体两面。

阳明先生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是的,人生的意义重在做到。而知道,远远不是做到。

非要将知和行分开来说,不难发现:

1.知只是概念,行才能内化。有知无行,没有价值。有行无知,也是力量。

2.知框架且模糊,行明确而具体。知包含的层面太多,行却直指目标。除了原理、概念、知识层面的知,还有运营、操作、执行层面的知。行层面的知,是知,更是行。

3.知先行却未必必然,行后发却可先至。知不一定能行,行却必然知。从知到行很远,从行到知却近。

一句话,知和行本质上就是一回事。知后应能行,行后更可知。行中必有知,有知必该行。循环往复,不断更新,这才绽放出了精彩的生命和美丽的世界。

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知行之道。

 

信坛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是孔子关于诚信问题的一个告诫,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就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了,在这句话下孔子还用了一个比喻,说一个人要是真不讲信用,就像一辆车,没有了辕端跟横木连接处的插销,这车根本就拉不动,还让它怎么走呢。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正常人都必须跟其他人沟通,跟其他人交际,而有益有效的沟通,都应该以人的一种美德来保障,这就是诚信,所以孔子对诚信才这样重视。

而在中国的先秦古书中,还记录了一个孔子的学生曾子以诚信来对孩子言传身教的著名故事,说有一天曾子的太太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一边哭一边跟着,妨碍了他妈妈干正事,妈妈就哄他说,好孩子快回家,等妈妈回来杀了猪给你吃肉。孩子一听就回家了。当曾子的太太从市场上回来,看到曾子正带着猪要杀,那时一头猪是很值钱的,一般人不容易吃到猪肉,太太就阻止说,我刚才只是哄哄孩子的,曾子说跟孩子是不能开这样的玩笑的,他们智识未开,不懂事,是听从父母的教导,跟着父母来学做人的。今天你骗了他,这就给他提供了一个行骗的榜样,而你做妈妈的今天骗了他,他从此不再相信你,你也就没有办法再教他怎么做人了,所以曾子和太太达成共识,真把猪杀了给孩子吃。这个故事传得很广,说明了人们推崇这样的榜样,说明了人们对诚信的向往。当然同时也说明了,诚信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了的品德。

诚信的问题,并不是到今天才成为问题的,而是自古就天然存在的,先秦政治家吕不韦在他主持撰写的名著吕氏春秋》中就对诚信缺失给人们、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做过全面的探讨,他专门写了一篇《贵信》,就是论诚信的可贵,其中说,君臣不讲诚信,那就会招来百姓的批评指责,国家就不得安宁;当官的不讲诚信,地位尊贵的人与地位低下的人就会互相轻视;赏罚不讲诚信,该赏的时候反而罚了,该罚的时候反而赏了,百姓就会轻易地犯法,无法建立有效的秩序;朋友不讲诚信,只可能结怨,不可能亲近;工匠不讲诚信,做的器物就会粗制滥造,漆的颜料都不会达标,这 2000 多年前的话放到今天也仍然适用。

 

10.立身处世之道——守信

中华民族历来推崇诚信和信用,在人的交往中,对诚信、信用、信义推崇备至。老子说:“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孔子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还有“一诺千金,一言百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都是强调恪守信德。

清代顾炎武赋诗言志:“生来一诺比黄金,那肯风尘负此心。”因此,中国人历来把守信做为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基本品质,言必行,行必果。自古以来,讲信用的人受到人们的欢迎和赞颂,不讲信用的人则受到人们的斥责和唾骂。

李白曾在他的《长干行》中写道:“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所谓“抱柱信”,是说一个叫尾生的男子和一个女子在桥下约会,女子还没有来,河水就涨了。尾生为不失信用,还是不走,女子还没有来,宁可抱住桥柱,被水淹死。尾生的行为是过于迂腐拘泥,但他表现出的精神却是历来受到称颂的。

讲信用,守信义,是立身处世之道,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它既体现了对人的尊敬,也表现了对己的尊重。但是,我们反对那种“言过其实”的许诺,也反对使人容易“寡信”的“轻诺”;我们更反对“言而无信”、“背信弃义”的丑行!

讲信用,是内在信德忠诚的外在表现。人离不开交往,交往离不开信用。“小信成则大信立”,不论是修身、齐家、工作、创业、治国,都需要讲信用。一个讲信用的人,能够前后一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人们可以根据他的言论去判断他的行为,进行正常的交往。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前后矛盾,言行不一,则无法判断他的行为动向,对于这种人,是无法信赖而进行正常交往的,更没有什么魅力可言。守信是取信于人的第一方法。信任是守信的基础,也是取信于人的方法。具有魅力的人,应该是守信的人,是诚实的人,是靠得住的人。

 

孝坛

11.为什么我们中国特别强调“孝”?

中国的“孝敬”是很有特点的,不但西方国家没有,就连过去长期学习中国的日本也没有将其纳入到自己的社会体系里,那么这是否说明“孝敬”是一种文化糟粕呢? 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社会影响是有待商榷的。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讲的是“母爱““父爱”,当然这也是我们中国原本的“孝敬”内容,那么孝敬是“父爱和母爱”的简称或者缩写吗,其实单纯的从缩写的角度并无此必要;但是孝敬长期被推行和提倡,他是否就意味着是母爱和父爱的总和呢?实际上不是的,孝敬是一个大于父爱和母爱总和的一个名词,也就是说:父爱+母爱<孝敬,而不是划等号的,这里你就发现了,孝敬里除了父爱母爱还有别的东西,这就是设计孝敬这个东西的诡异之处,就是为了神不知鬼不觉的往进塞东西,并且是跟父爱母爱等价其名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忠,同时鼓吹忠孝两全是为极高的美德,经过不假思索的长期复读,忠与孝成了并驾齐驱的东西,轰然不觉间忠与孝划了等号,以忠代孝,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公式: 父爱+母爱<忠,然后便是忠君,再来一个忠孝两难全,直接将人的灵魂解体,其直接结果就是将人本该着力用在父母身上的“爱之力量”转换成了“忠之信仰”,人不可以舍本求末呀,既然父爱加母爱小于忠(也即孝),那么两难全的时候自然要首先全本(即忠),而后才可全其末(也即父母之爱)。

此便是“孝敬”被极力提倡和推崇的根本出发点。

 

12.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论语《为政》

《为政》里的政,不一定就是局限于政治、参与治理国家的意思。孔子升华其含义,可以拓展到政治哲学的层次。

有人问孔子,你怎么不参与政治?

孔子说,“《尚书》中说:‘孝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朋友,这也就参与了政治了“。

孝也不只是现在理解的单存的孝敬父母的含义。

对父母孝,对朋友爱,与人之间的交往所掌握的这种礼,统称为此处的孝。

大到治理国家,小到与身边人的交往,其本质想通。

一屋不扫,如何扫天下。

不仅仅因为小事情做不了,无法做大事。

而是说,小事和大事,道理是一样的。

会做小事,而且还会有做小事的耐性,才能承担起更大的事情。

连自己的内在混乱都没有处理好,就装作知道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人,最终并不能对这个世界产生多大的价值。这只是一种狂妄自大。

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廉坛

13.廉

“廉”,首先意味着不贪。一个人如果欲望过重,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就会去做一些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的事。《大学》上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要从格物开始。格物,是格除物欲的意思。在财色名利、各种诱惑面前,都能够把持住自己,如如不动,这样的人才能够格除物欲。但是,人的欲望一旦打开,自己都难以控制。虽然学了圣贤教诲,习气还是很重,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可能因为习惯的原因,仍会犯过失。颜回问孔老夫子什么是“仁”,孔老夫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如果你能够克服自己的欲望,回归到礼的要求,按着礼的规范、教诲来检点自己的行为,来要求自己,这样就能够达到仁了。而《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这些经典上所讲的,都是最基本的礼。

 

14.廉正

古代人看官员能不能够任用,就看他是不是有贪心,也就是说看他够不够理智,在财色名利的诱惑面前,是否能保持清醒的态度。《后汉书》上记载着杨震不受“四知财”的故事。杨震在赴任东莱太守的途中,路过昌邑县,他过去举荐的秀才王密当时正任昌邑县令。当王密知道自己的恩人路过此地时,就趁着夜色,带了十斤黄金,要呈给杨震。杨震拒不接受,并且叹了一口气说:“唉,我了解你,知道你有德学,把你举荐出来,可惜你却不了解我。”王密还以为杨震是怕这件事被人知道才不愿意接受的,所以他就说:“这件事没有人知道,您就放心地接受吧。”结果杨震回答说:“这件事有天知、有神知、有你知、有我知,这是‘四知财’,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他拒不接受这“四知财”。他这种廉洁的作风影响了他的儿子、他的孙子,乃至于曾孙,他们都做到了三公的位置,非常的显达。他的后代子孙为了纪念祖先这种廉洁的作风,把他的一个房屋取名为“四知堂”,以此来提醒后代子孙,他们的祖先不收“四知财”。所以凡是杨家的子孙走过这个匾额的时候,都能够受到提醒,时刻警醒自己,不要因为自己的言行给祖先抹黑。

“廉”有廉正的意思。《潜夫论》上有这样一句话:“夫贤者之为人臣,不损君以奉佞,不阿众以取容,不堕公以听私,不挠法以吐刚。其明能照奸,而义不比党。”贤德的人作为臣子,他不会一味地谄媚巴结君主来损害君主的威德,不会阿谀奉承众人而苟且容身,不会败坏公家的利益来任意处事,他也不会歪曲法律而畏惧权贵。他的贤明能够明察奸邪,他的道义使他不结党营私。这才是廉正的臣子。

 

和坛

15.以和为贵

和谐就像一颗种子,需要我们用真心来灌溉,用宽容来施肥,用微笑来孕育,只有这样方能开出美丽的和谐之花。和谐大到世界,小到家庭,只有人人都以和为贵,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安定、更加美好。

以和为贵,是一种将心比心的沟通。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生活中,同学间之间的摩擦,朋友间的误会,父母间的争吵,缺少的就是一种心灵间的沟通。父母之间多一份理解,兄妹间多一份宽容便会让家庭和谐;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对彼此友善些,便会让班级和谐;社会中多一份关爱,人们的关系就会和谐。

曾经在一辆公交车上,由于拥挤,一名中年男子不小心踩到了另一位男子的脚。没等那位被踩的人说话,这位就说:“真是抱歉,一不小心踩到了你的脚。”另一位笑了笑,说:“没事儿,这公交车这么拥挤,踩到脚也是在所难免的事儿嘛。”两位都淡淡地对视一笑。

曾经在回家的路上,走到电梯门口,在等待中,从一面镜子的反光中,看到了一位母亲抱着小孩,推着一辆婴儿车艰难的将楼下的大门打开。我看到这些,便会上前去将门打开,而那位母亲就会微笑着向我道谢。

事虽小,却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好事。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和谐,邻里之间的关系便会融洽许多。将心比心,换个角度,或许能拨开云雾见明月,让彼此释怀,让心灵更加亲近,让和谐充满彼此,带给彼此更大的快乐。 捡起一件垃圾,扶起一位摔倒的小孩或者给一个需要的人让座,这都是我们生活当中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时只需要多走一步路,多做一个动作便能使社会和谐。就像公益广告所说的,每个人都跨出一小步,那我们的社会就会跨进一大步。只要我们都以和为贵,我们就会发现,天空依然湛蓝,世界仍旧美好!

 

 

评价:作者能熟练地运用儒家经典作为依据,并且能在《说文解字》中查找文字的多种意义,可以看出作者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建议:三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