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與當代文化建設-大同之願景
潘樹仁 董事
馮燊均國學基金會
關鍵字:
國學,當代,文化,大同
人文心心常懷抱,大德生生普施濟;
去蕪勤習古今理,體用內外兼一氣;
文化多元共融樂,互為觀摩開新路;
大同之道攜手創,天地穹蒼頌和平。
前言:
有部份人認為,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始,中國的文化和國家力量,才真正躋身在國際大舞台上之前列位置,雖然仍舊不在最佳座位,但總算有了好開端。中國之學術文化水平,在清朝以前,都在領先位置,居世界之前茅,李約瑟這樣說:「在現代科學技術登場前十多個世紀,中國在科技和知識方面的積累遠勝於西方」,十九世紀西方文藝復興,引發科技進步,產生民主和科學精神,科技令人類生活有所改善,直至眼前的生態破壞,科學家才醒悟自然環境之重要。中國文化之長處,正是人倫之道德關係和天地之關懷,建設當代文化,必須以國學人文精神為磐石,西方客觀精神為支柱,兩者融和結合,才是人類永續延綿,大同和平之遠景。
(一)國學之人文關懷
簡單來說,國學是中國華夏文化之總稱,在核心方面是「天人合德」或「天人合一」之思想綱領,德,是善良而恰當正確之行為,人們之行為互相影響,甚至改變環境和自然生態,因而人要把持著道德操行。人是宇宙的點滴生物,但「人類在宇宙中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個開放的生命工程系統」(1),很明顯人類的道德活動和生命活動,都不能脫離天地的包圍和直接影響。《周易》作為群經之首,包含道、儒兩派的哲理根源,有著哲學邏輯性的思辨展現,包括「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否定之否定」(2)等三大基本規律,開創後來中國墨學的思辨邏輯哲學,成為世界三大邏輯哲學之源頭。在學派來說,是道、儒、釋三家是國學之主軸,蘊藏諸子百家之邃智。傅佩榮這樣解說先秦聖賢之學問特色:「孔子的真誠;孟子的向善,老子的智慧;莊子的逍遙」(3),其中都是以人文關懷為出發點,以下概述三家人文哲思的重點:
(1.1)道家:「道」或大道這個名詞,早在甲骨文時代已經出現,道之最簡單意義是地面上之道路,道也理解為道理或價值之核心,但隱藏著宇宙運行和星球之天道,土地上生物成長至死亡之循環地道,人類一生中之經歷,是生命中之無形人道。道家著眼於紛亂之社會和萬物之變遷,如何領悟大道,順應自然,修煉心身之真諦,正如《莊子˙人間世》提出「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4),要有清理心靈之功夫,最後發揮叡智,把持著身心之逍遙自在。
(1.2)儒家:儒家思想從人出發,希望每個人都成為仁德之君子,《論語˙顏淵》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5)由自己出發,彰顯生命之高尚品德,綻放人生之正能量,做與不做全憑自我之抉擇,而最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逐步完成,當然現實充滿著挑戰和誘惑,不容易達到理想之目標,故儒家著重教與學,老師在敎授之中不斷學習新事物和更廣闊之道理,又要引領學生在趣味當中求知識悟真理,「三人行必有我師」充分展現客觀追尋真理,不分人我。
(1.3)佛家:人生雖然苦多於樂,佛家提示人要接受生命之現實,要「隨緣應化」,不能執著過去之種種智慧和經驗,更要「解決生命價值意義之終極問題」(6),佛學有非常博大之哲學範疇,細緻透澈,佛陀也用簡單之義理引導人們開悟,三法印: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涅槃寂靜,四聖諦,十二因緣等,都離不開人類之生活起居,「只有我們在實踐性地學習佛陀之教法時,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佛法」,所以有「佛道無邊誓願學」之提示。很清楚明白,道、儒、釋三家,都有共同之人文關懷,而且基本上都有開闊之空間,並不掛斥,並且互相補益,由此而融化成國學之三大支柱。
(二)大道之德育常新
上節約略提到,國學之核心部份,便是人文關懷,希望每個人都完成生命之道德,雖然人間之道德難有統一標準,但天地大道,確實有一個無形之準則。起碼人類不能互相殺戮,不能殘害其他生靈,不能破壞居住的地球及宇宙,令萬物生生不息之行為就是德,故《周易˙繫辭》提到:「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從不同方式和途徑認識自己,了解周圍環境,提升自己的德行操守,都須要建構自我在現實生命中之位置,「根本建構主義認為,認知的目的是要建構出能夠適應環境的知識」(7)。現代生命教育之四大進路是:知、情、意、行,用國學之理解便是:一切善知識,自然之人性情感,正面而恰當之意念和慾望,正確之道德行為。無論用什麼方式演繹,國學都有深厚之文化,加以調節後可歷久常新,經過智者之感悟,成為人們修養道德之階梯。
《淮南鴻烈˙原道》:「是故無所私而無所公,靡濫振盪,與天地鴻洞;無所左而無所右,蟠委錯紾,與萬物始終。是謂至德。夫水所以能成其至德於天下者,以其淖溺潤滑也」。(8)用水作為道德之比喻,因為水能夠在地球之內循環不息,水文圈有氣態、液態、固態等三態同時存在,有如大道週流不斷滋養萬類,水看似柔弱、處下、不定形、強韌,卻能夠大公無私,不分高低左右任何地方,用盡所有方式,潤澤天下萬物,讓牠們生生不息地繁衍,達到「潤下」之高尚至德。
既然天地大道經常變動,人們應該細心思量一下,面對不同環境情況,要用不同方法,保持道德,應付一切外來的挑戰和衝擊,因此《大學》早有提示「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用活潑之智慧去轉動,人們之才能便可以日久常新。《孔子家語˙王言解》:「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9)天地循環不息之大道,令人明悟宇宙人生之真諦,因而人們可以跟隨,故此有德行之人,一定尊重宇宙之大道。因此沒有德行之表現,顯示不了大道原則之尊貴,沒有大道之規範,德行便走著不明朗之方向。
(三)大同和平之願景
現代教育全面西化後,為著專業化之發展,在中、小學教育課程內,也做大量之分割分科,有生命教育、價值教育、德育、國民及公民教育、宗教教育、心靈教育、通識教育等等,例如將國文(國學)科,分為:講、寫、讀、聽、文言文及白話文等科目,表面上提升教學內容之質素,實際上肢解了知識學問,令學生沒法通過學習產生智慧。因為智慧之綻開,要由多元化之知識,經過學生消化理解,成為心靈之產物。這種分割學科在中、小學推行,令教師和學生都吃不消,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更要操作大量學習成效之評估,也令教師精神壓力加大。
教育是社會國家未來之明燈,不能傳承中華文化之大同和諧原則,國學之精粹,將會被逐步切割而僵化,回顧《禮記˙禮運》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整個中華民族,都必須用大同和平之歡欣心境,互相共融,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便可以快樂地交往,共同為建設家園和國家,攜手努力。
近代人蕭昌明(1895 – 1943年)老師,融合五教萬教之學理,包括道家之慈、儉(道家三寶之二),儒家之仁義、忠孝,佛家之忍辱、明心見性,耶教之博愛、寬恕,伊斯蘭教之清真、禮拜等等,化為一爐,創立廿字哲學:「忠恕廉明德正義信忍公博孝仁慈覺節儉真禮和」(10),作為正面的《人生指南》。另一個角度理解廿字哲學,是一種道德的內在修養,並非宗教戒條,可以是精神內化的最高境界,與此同時,一個人之德性彰顯,除了對他人之感化力度增加,也可以散發出真炁,成為炁功治病之功能。廿字採納各家哲理學說,中西貫通,開放容納百川之氣度,以國學為平台,作為中華文化之未來發展,融合中西文化是一個必然之朝向,全人類文化共融,開啟新思潮,維護地球這個幸福樂土,為下一代創開大同和平新道路。
(四)結語
中華文化復興,國學去蕪存菁,建設中國夢,成就普世文化,貢獻給全人類共同分享,才是這一代和下一代人之遠景目標。
(1)人文關懷,生生大德:關懷全人類之福祉,大公無私,仁愛正義,互相包融,令所有人類都生生不息,各民族攜手,自我修養道德作為生命之共同目標,每個人都成為頂天立地之真君子。
(2)去蕪存菁,體用結合:多向古代之聖賢學習,用他們之智慧啟發我們,解決今日人類面對之種種難題,不用抄襲古本,要古為今用,去蕪雜,存菁華,固守原則之不變,變化應對之各種技巧方術,以簡易直接為模式。
(3)文化共融,大同和平:多學習不同文化,互相吸納,自會擦出亮麗火花,為人類永續發展添油增光,消弭戰爭,和諧共融,減少爭鬥,全人類共同攜手,建設幸福美好之地球家園,大同和平。
注:
(1)王大有@著,《天人合一養生》,<一:生命本質與天人合一養生要義>第27頁,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ISBN 7-80169-831-2。
(2)馬恒君@著,《周易:全文注釋本》,第8頁,華夏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2007年2月第8次印刷,ISBN 978-7-5080-2453。
(3)傅佩榮@著,《國學的天空》,目錄標題,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第2版第7次印刷,ISBN 978-7-5613-4552-8。
(4)王邦雄@主講,《修真˙庄子的生命本質》,<第三講:心齋坐忘的修養功夫>第61頁,海南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ISBN 978-7-5443-2317-8。
(5)齊金江,宋冬梅,李岩@主編,《中國儒學簡史》,<第一章:先奏儒學>第21頁,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ISBN 978-7-204-10097-2。
(6)龔鵬程@著,《佛學新解》,<一:佛學與學佛>第3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ISBN 978-7-301-14837-2。
(7)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第11章: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潘世尊@著,第310頁,心理出版社,2003年3月初版2006年9月五刷,ISBN 978-957-702-573-9。
(8)潘樹仁@導讀及譯注,《淮南鴻烈》新視野,<卷一>第三五頁,(香港)中華書局出版,2013年5月第版第1次印刷,ISBN 。
(9)羊春秋@著譯,《新譯孔子家語》,<第三>第20頁,(台灣)三民書局印行出版,1996年初版,2008年3月二版一刷,書號4710660285384。
(10)潘樹仁@編著,《歷海笙歌˙蕭大宗師傳奇一生》,<十相逍遙之七:廿字弘揚-1926年>第153頁,博學出版社,2007年12月初版,ISBN 978-988-99812-4-2。
- 上一篇:国学与我们的时代
- 下一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追寻美好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