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资讯 > 国学经典走进高中课堂,且看专家如是说!

国学经典走进高中课堂,且看专家如是说!

字号:T|T

国学经典走进高中课堂,且看专家如是说!

导读:据“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介绍,由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承担资源整合和编著,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预计将于今年9月出版,四册分别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道德经》。于是,社会各界关于国学教育的系列问题的讨论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一言以蔽之,无外乎还是围绕以“为什么要学国学?”、“怎样教国学?”和“怎样学国学?”等问题在争吵。然而,对于这些问题,专家如是说,您是怎么看?

近日,一则“国内首套高中国学通识教材将于今年9月出版”的消息引发了关于国学教育的讨论。另外,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秘书张健表示,目前各地高考改革的几个信号均指向国学,但考什么、怎么考尚未确定。国学越来越受重视,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目前的国学教育存在什么样的问题?真正切实可行的国学教育方法是什么?带着种种疑问,晶报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郭齐勇,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景海峰教授,深圳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兴国,深圳育才中学语文教师严凌君,青年学者徐晋如先生等。

一、为什么国学教育越来越受重视?

—— “遭遇精神危机,国人自觉需要国学”

近日有报道称,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预计今年9月出版,四册分别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道德经》,这些教材将在全国各地成规模地展开使用。如今,整个教育界和社会对国学越发重视,再度形成一股热潮。您对此持什么样的态度?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郭齐勇先生称,由他主编的中小学《国学读本》于2011年2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在湖北省400多所中小学校使用,所以,在他看来,所谓“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说法不太合理,只能说这四本书是官方的教材。在他看来,《道德经》对高中生来说,不容易理解。但他还是希望青少年能趁着年轻记性好,多读些经典,最好能背诵一些,意思可以慢慢领悟。

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景海峰教授对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即将进校园表示认同,他在接受晶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能空喊口号,应落实到实际教育工作中去。目前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的内容远远不足,这就导致很多高校要开设大学语文等课程来补课,这一举措切实地弥补了这一点。”

深圳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兴国先生认为,国学热不是现在才有的,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形成了一股中国传统文化热潮。在他看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热”的后续表现,说明我们的社会热烈呼唤、迫切需要以国学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他认为,这种热潮的形成,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社会出现了深重的精神危机。“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社会现象,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崇拜权力和金钱的心理,为了获得权力和金钱可能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犯罪,以身试法。至于诚信缺失,公德意识贫乏,早已是全社会的问题了。这些问题也谈论了一些年头了,但并没有多少显著的改善,说起来也一点不新鲜了。此外,一个最令人忧虑的现象是,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到研究生,一直轻视甚至忽视对‘做人’的教育,导致很多孩子不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如果一个社会的学校不是把人当人来教育,那么哪来的高素质国民呢!”

王兴国指出,到了今天,国学再次火热,是人们自觉地需要国学了。人们发觉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有很丰富的宝藏,其中的思想智慧仍然在发光,可以满足我们今天的需要,弥补我们在精神上的许多缺失或不足。现代人与国学相违太久,在铸成了太多的历史错误后,发现我们自己的国学虽然古老,但并没有成为完全过时的东西,依然对我们今天的人有不能估量的重要启发,于是,我们在抛弃国学太久以后重新找回了国学。“我们今天当然有学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必要,从学校教育抓起是应该的,但是也需要有开放的心态,同时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最好的方向与方法是融汇中外文化,培养出最好的学生与最好的公民。”王兴国如是说。

深圳育才中学语文教师严凌君于2004年选编出一套7卷14本300万字的《青春读书课》人文读本,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认为,这套书中《成长的岁月》、《心灵的日出》、《世界的影像》三卷,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生命读本”,是和学生一起讨论成长中的各种精神命题。谈及今年9月即将推出的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他认为,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应该有所传承,而古代典籍是传承的方式,此举尤具必要性,但希望不要仅仅成为一阵风。“我们要认识到经典读物有价值的地方,但也要甄别其中糟粕的部分,所以,编教材的人首先要做好这种工作,纯粹的复古肯定是不行的,教材的定位和编纂方向尤为重要,要懂得正本清源。古代典籍是古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体现,但是其中许多恶劣的例子是值得警惕的,比如所谓‘头悬梁,锥刺股’,将求知的快乐变成痛苦之事,非常不值得提倡。”他认为,国学要复兴,不仅仅体现在有几本书进入校园,民间认同也同样重要。

青年学者徐晋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个人非常反对这种增加通识教材的方法,在他看来,这是增加学生和老师的负担,效果也未必好。他说:“我认为最好的手段是修改语文课,让语文回归为国文,一切白话文都不要教,国文课就是教文言诗文。这是因为只要会说话,就会写白话文,白话文实在没有必要在国文课上教。而且国文课全教文言,必然也会大量从经史中选取优秀的文章。”

二、目前的国学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学不得其要

就您了解到的情况,现有的中小学以及社会上的各种培训班在教授国学课程时存在什么问题?

王兴国教授认为,现在中小学的国学教育并没有完全开展起来。一些中小学试验性地开设过国学教育课程,但不能持之以恒,更没有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与没有得到教育部门的承认有关。还有的学校急功近利,在短期内不见成效,就废止了。诚然,中小学的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提倡国学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升学要求是不一致的。因此,严格地说,国学并没有真正地进入中小学的教育大纲与教育实践之中。

王兴国教授指出,现在社会上的国学班非常多,从好的方面来说,他们为国学之“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满足了部分人对“国学”的好奇与学习需要。不过,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首先,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很多国学教师没有经过国学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对国学了解不够,既不深入也不系统,对国学难有准确与恰当的把握与讲授。其次,很多国学机构与个人教学以利益为主,以赚钱为目的,并不是在真正地教授与推广国学。总之,社会上的国学教育,真正做得好的并不多。

严凌君告诉记者,他曾经采访过梧桐山的两家私塾,结果发现对方就是让孩子听录音背诵《论语》等。在他看来,作为国学教育的实验,这种方法无可厚非,但是这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教育,只是在播种,没有想过收获问题。他认为,孩子既要背诵,也要理解,要将价值观融入文字当中,要训练孩子对语言的敏感,让孩子学会对对子,学格律诗,等等。严凌君指出,读书与写作是并行的,写作就是一种实践,在写作之后,才能够慢慢地让古人的思想成为自己的人生态度,让自己与古人的灵魂相通。

徐晋如则指出:“国学的意义在于它的‘无用’。庄子说,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国学正因其无用,才最有用,因为它针对的是人的性情,它是让人的性情成长、人格完善的学问。”他指出,孔子早就说过,他的教育的三步骤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二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教育一直是从诗教开始的。现在一提国学教育,就是读《弟子规》、《三字经》,那些不是国学,而是教小孩子识字的蒙学。“国学教育,一定要从诗教开始,教学生辨析平仄,学对对子,学作诗,才是真正的国学教育。”徐晋如强调道。

三、怎样学习传统经典?

——“了解汉字的特性和构造规律是基础”

在传统经典阅读方面,您有什么好的经验分享?又,在如今应试教育环境之下,孩子们应该如何学习经典,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王兴国教授以台湾学者王财贵为例指出,对方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国学教育,自己培训教师、编写教材,用两年的时间发起“读经运动”,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为我们分享与借鉴。不过,他认为,个人或单个小团体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真正要把国学教育做好,必须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推动,从幼儿园和中小学着手,要推广到城市的社区与乡村的邻里之间。而重中之重是要培养这方面的教师和人才,要请最好的专家来编写高质量的、可靠的教材。

王兴国认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以及普通大众,不同的人其学习方式也是不同的。他说,古代的文化是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下来的,尤其是我们中国的古代文化与汉字之间具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因为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汉字的构造也很特别,这就是以“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方式)来造字的方法,要懂国学就必须懂汉字。只有懂得汉字的特性,才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学习与把握国学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说,汉字和国学血肉相连。而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在对汉字的教学上主要教习汉语拼音,至多让孩子查《新华字典》,完全弃汉字自身固有的特性而不顾,“六书”的造字法完全被忽略或抛弃了。

对此,王兴国说:“我认为,汉字的教育,除了教学拼音认字之外,还要了解中国汉字的特性,回到‘六书’造字的基本方法,把握汉字构造的基本规律与形音义的表现特征。知道了汉字的特性与结构,大致上就可以知道一个字的形、音、义的特征。这对于我们理解汉字文本的意义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恢复中国的正体字。正体字绝大多数是以繁体字书写的。文字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要人为地改变,以强力推行简化字体。人为地简化汉字是对汉字结构与汉字造字规律的巨大破坏与摧毁。这实质上也是对中国(汉)文化的毁灭。如果没有做好以汉文字工夫为基础的工作,要学好国学是有很大难度的,因为汉文字与国学紧密相连,是国学的基石与基因。而现在教国学的人,根本不会考虑这些。据我所知,台湾教育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他们也学习拼音,他们更注重‘小学’,从汉字的特性与构造规律为基础,把学习古代典籍与训诂学、音韵学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义理、辞章与考据不偏废,培养学生独立自觉地深入学习、理解和消化国学经典的能力。”

至于学习的方法,王兴国认为,幼儿时期用反复诵读的方式加深孩子的记忆与美感,让孩子以后复习回忆,再慢慢理解,会终身不忘,受益无穷,这个方法很重要,是古人教育总结的结晶;而成年人学习国学,一定要懂得“涵咏”的方法。什么是涵咏?简单地说,就是要心平气和地读经,要去掉功利心,从容闲适,全神贯注,只是纯粹凭兴趣阅读,反复吟咏体会,不仅要揣摩其字里行间蕴涵的深意,还要能神会其字外言外之意,要有美感体验。

在国学学习的推广普及上,王兴国教授认为,采用适合现代人的灵活多样的形式,除了传统的图书以外,将国学的精华以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段来施行,比如可以将有关的国学内容做成新颖奇特的动漫、富有想象力与美感效应的电影等等。

有意思的是,对于上述问题,徐晋如答道:“我自己的经验是因为喜欢金庸先生的小说,自然就亲近古典了。”而严凌君认为,学习国学最为重要的是要遴选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重现古典生活,还原古人的日常以及内心遵守的价值观,达到每个人都成为君子的效果,而不要简简单单地学所谓的遣词造句,求标准答案,这是最浅薄的对待国学的方法。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