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第2学期
《中国传统文化》讲课小结
2008-2009学年第2学期我共为两个大班的会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法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259人(每班36学时,共72学时)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
通过一学期的授课,感想多多,收获多多。下面就围绕着“如何才能讲好《中国传统文化》课谈点心得。
中国传统文化乃儒、佛、道、法的合成,儒之精髓在于“仁”,佛的核心在于善,道家讲大同,法家重在强调社会的有规有序。我认为中华义理教育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学生们去“爱众”,去“向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认为讲授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老师,就是义理教育的“新闻发言人”。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璀璨的明珠,儒家思想所构建的伦理道德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本身,就课程的名字而言,就含着一种文化,所以,一个重任就自然而然的落到了义教的肩上----弘扬传统文化。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1、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纪各国都在不断的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智慧开始风靡世界。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孙子兵法》--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更是威震世界。当世界都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更是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
2、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哲学思想上的著作,和西方截然相反。先哲们几千的文化与思考的积累是最好的人生指南针,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我们的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相结合后,衍生出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如武术、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能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
如何才能讲好《中国传统文化课》?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想让学生们爱听,首先必须做到你自己觉得有意思,要想让学生们记住你说的话,首先你自己必须先记住。在讲授这门课之前,请大家先问下自己,你爱不爱这门课?只有你自己深深爱着这门课才能用满腔的热情把它出来!
2.充分准备,激情讲授。我们讲文化,首先得自己懂文化,我们不是博学鸿儒,但至少对那节课的内容得研究的很透。我们一直主张根据老师来定课,而不是根据课来定老师,要的就是把我们最精华的思考拿出来。我们讲40分钟,但你准备的东西至少得有四个小时!学生们无论从哪各方面引出问题你都能够做到对答如流。
3. 讲求语言的表达:传统文化课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要求极高,授课时要充分抓住汉语的魅力,不仅要行云流水般流畅,更要抑扬顿挫,幽默风趣。
4.根据不同的课题把握不同的课堂气氛,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讲课过程中可以考虑随机加入一些配乐诗文朗诵,音乐(古典民乐,现代励志歌曲),美术(书法,国画,中国结,葫芦,剪纸,草编……),话剧(弟子规),武术,太极,数学……;使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和浓郁的学习热情及激情。
5.重视互动,结合各种视听效果,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适当放点与讲授内容有关的短片,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任秀芹
2009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