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 经典教育与生命教育关系

经典教育与生命教育关系

字号:T|T

 

经典教育与生命教育关系

 

关键词:道德教育;生命教育;经典教育;经典阅读;生命超越;灵魂建构;读书讲座

 摘    要:道德教育应涵盖“道育”与“德育”,“道育”即“规律教育”包含诸多层面,而针对处于“第二次降生”生命时段的大学生,高校“道育”首先应注重“生命(规律)教育”。人类生命存在的精神性、超越性特征,又决定了生命教育的核心使命应是灵魂生命的建构塑造。经典阅读是每个个体生命获得文化学意义上的人的资格必须接受的“文化哺乳”,是大学生构建自我灵魂生命、提升自我生命境界的必经之途;因而经典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读书讲座则是目前高校实施经典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引导大学生经典阅读、灵魂建构与生命超越的具体手段与最佳方式。

 引    言:道德教育与读书活动是滨海学院两大办学特色,这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是我自入滨海近一年来一直在思考探究的问题。2007年5月与11月,我根据基础文科部德铁婴主任的安排,在学院3号报告厅举办了两场面向全院读书协会学生代表的读书讲座,题为《经典阅读与生命超越——与当代大学生谈经典阅读》,学生反响强烈,效果较好。2007年9月至12月,我分别被吸收加入了三个科研课题小组或机构:基础文科部思品教研室杨洁老师主持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校本大学生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础文科部德铁婴主任主持的校级科研课题“读书活动指导”;滨海学院德育研究会基础文科部分会。作为一名从教18年的高校文科教师,我怀着一种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与对滨海德育理念的深深认同感,开始将自己近些年对大学德育的感性思考与初步实践逐渐上升到理论层面,想对“经典教育与生命教育(道德教育)”这一课题作出自己的探究和成果。现结合自己两次读书讲座的心得体会,对经典教育、读书讲座与道德教育、生命教育的辨证关系谈谈自己初步的思考与感悟。

一、道德教育:“道育”与“德育”

“道德”是一个宽泛的大概念,广义的“道德”应包含两个层面“道”与“德”,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篇即分为“道”篇与“德”篇。老子认为,“道”是存在的方式,“德”是存在方式之目的性,“道德”是一个存在论的概念,表明生活本意的性质,它不同于伦理,伦理表明的是社会规范的性质。老子主张遵从“道”的生活,而反对遵从“礼教”(伦理)的生活。但长期以来,我们既把“道德”与“伦理”混为一谈,又把“道德”狭隘的理解为“德”而抛弃了“道”。所以,“道德教育”也应涵盖两个层面“道育”与“德育”,而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有“德育”,即品德(伦理规范)教育,而忽略乃至摈弃了“道育”,亦即“(生命存在)规律教育”。更有甚者,某些德育工作者把“品德教育”更狭隘的界定为“行为规范教育”与“时事政治教育”,这种笼罩在浓厚“官方意识形态”之下的“正统”德育观,使得我们多年来的德育工作一直处于一种空洞说教与生硬灌输的低效状态,学生的德育或思想政治工作也始终是教师尤其是政治课教师最为头疼的课题,当然也基本是学生最不感兴趣乃至于厌倦排拒的课程之一。

究其实质,德育手段与方式的单一老套生硬刻板是原因之一,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德育内容的狭隘单调与老生常谈,往往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笔者以为,德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教师,从根本的和终极的意义上去重新理解和界定。严格讲,广义的高校道德教育至少应涵盖品德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审美教育、生命教育、经典教育等,即“道育”与“德育”两大层面的所有教育。对生命的尊重应是最大的“道”与最高的“德”,因而生命教育应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涵与最高境界。

二、           经典教育与生命教育:

“道”是老子《道德经》中一个核心概念,笔者在此不想追本溯源的去纠缠这个玄而又玄的本体概念,简言之,“道”即规律,宇宙所有规律的集合:宇宙自然规律、人类社会规律、生命规律、文化规律、思维规律、人生规律、艺术规律等等。尽管我们的学校“道育”不可能同时涵盖所有的规律教育,但是,根据18-22岁大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和理解感悟能力,至少应让他们接受最基本的“规律教育”,笔者以为应是“生命规律教育”或简称“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近些年一些有识之士提出的一个教育和德育理念,广义的生命教育其实涵盖上述所有规律教育,狭义的生命教育则包括“肉体生命教育”和“灵魂生命教育”两个层面,它“关注生命的完整,凸显生命的灵动,张扬生命的个性,建构灵魂的超越性”(1),尤其强调对人的精神和灵魂层面的深度关注和人性润泽。笔者以为,对处于“第二次降生”年龄段的大学生而言,即应主要对其进行灵魂生命的教育与唤醒,因为灵魂生命的唤醒与塑造关乎学生一生的生存质量与生命境界。本文中的“生命教育”概念也主要是在灵魂层面上来讨论使用。

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追问生命意义、提升生命境界的教育。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人应当怎样活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应当追求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哲学家冯友兰将人生划分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美学家宗白桦说人生有六个境界: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艺术境界和宗教境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则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尽管分类存在差异,但他们都把超越生理的、物质的、功利的和政治的境界,而向道德的、艺术的、宗教的境界攀升,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作为人之为人的精神标识。对现代人而言,解放自己的心灵,摆脱对物质和金钱的贪欲,回归生命的本真,融入自然,融入宇宙,与天地万物对话交流,培养博大深沉、悲天悯人的情怀,确认良知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培养健康和谐的心智人格,释放自我生命潜能,实现自我生命价值,无疑是生命意义的首选价值。

教育是塑造灵魂、完善生命的事业,雅斯贝尔斯(K.Jaspers)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动其自由天性。”在这里,“生命内涵的领悟”无疑就是“生命教育”;“意志行为的规范”则是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而“文化传递”与“文化遗产”则可认为是“经典教育”的使命和功能,因为经典是人类千百年智慧的结晶载体,是人类代代传承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所以,从某种程度说,经典教育应是学校教育尤其是高校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一个核心手段和重要内容,经典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应是“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教育能否以人为本,能否给人带来一种终极关怀,采取何种教育方式,将制约着教育的成效。”(2)卡西尔说,人是一种“符号动物”,而语言文字符号的创造和运用,即是人区别于低等动物的根本性标志之一。语言文字相对于其它符号形式和艺术手段,如音乐、美术、雕塑、舞蹈、戏剧、摄影等,对人的灵魂意识层面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更为深刻和持久,其对读者心智人格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塑造终生难以磨灭。教育是塑造灵魂的事业,教会学生阅读经典好书应是唤醒塑造其灵魂生命的一条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捷径”。因为经典著作是人类几千年智慧的积淀和载体,是全人类共有共享的宝贵文化遗产和永恒的精神资源,是最优质的“文化母乳”,应是一代代青年灵魂发育不可缺少的精神养料。其价值的普世性、信息的全息性、内涵的超卓性、魅力的恒久性、全民共享性、雅俗共赏性等特征,使其虽经千百年的淘洗而历久弥新,拥有一种强劲的话语力量和持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经得起不同时代的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去思考诠释和解读,从中汲取人格生成和灵魂发育的优质养料,获得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和灵魂建构的价值导航。因而,我们可以说,经典阅读是个体生命获得文化学意义上的人的资格必须接受的“文化哺乳”,是青年大学生进行灵魂建构自我超越的一条必经之途,而涵盖人类生存和生活所有领域和层面的经典(阅读)(与经典教育)则堪称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的“全能”“工具”与“高效”手段。

三、经典阅读与生命超越:

人类生命区别于低等动物一个根本特征,即在于人的生命具有超越性。生命的本质就在于它能够“有意识”的支配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使生命体现为永不停滞的自我超越与自我发展,实现自我追求的发展和确证。舍勒说:“人,只有人——倘使他是人本身的话——能够自己——作为生物——超越自己。”(3)布洛赫(Ernst Bloch)在《希望原理》一书中指出,人借助于自身的主动性和超越性,为自身创造他的未来,他的生命进程就是不断的走向一个他所期待的目标,即永远“指向前面的意向”,亦即不懈的自我超越。保罗.蒂利希(Paul Tilich)在《存在的勇气》一书中也指出,人是一种渴求无限超越的存在物,他既有物质的、世俗的需要,又有精神的、天国的渴求,而精神性存在是人的本质特征,人的生存就是不断超越物质的世俗的存在,从无限的可能性中不断“站出来”的过程。弗洛姆(Frich Fromm)说:“人除了通过发挥其力量,通过生产性的生活而赋予生命意义之外,生命就没有意义。”(4)人如果没有来自生命深处的超越性,人就降格为动物。而超越性对人来说,追求的是生命的意义。“意义”成为哲学家衡量人之为人的根本。赫舍尔(A.J.Heschel)指出:“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涉到意义,它不能脱离意义而存在。”(5)蒂利希把人能否发现生命的意义,获得生命的意义,看作人的存在的最后依据:“人最关切的是自己的存在及其意义”。我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教授更是强调意义对人的本体价值:“人之为人的本质,就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价值性实体。人的生存和生活如果失去意义的引导,成为‘无意义的存在’,那就与动物的生存没有两样,这是人们不堪忍受的。”(6)

而“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构建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7)教育必须超越功利主义和极端的现实主义,教人思考“为何而生”的意义,而不是仅仅教给其“何以为生”的技能。教育是最具生命的事业,教育的使命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超越意识,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建构丰富高贵的灵魂,释放生命的潜能,实现自我生命价值,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大写的人”。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8)然而,我们的当代教育却是日益的走向市场化和功利主义,不是成“人”的教育,而是成“材”、成“器”的教育,正如西方学者达拉里(M.Dallaire)所言:“教育成为制造劳动者的一台机器,通过教育的塑造,人被变成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掌握生产技术成为受教育的全部目的,这样,人愈是受教育,他就愈被技术和专业所束缚,愈失去作为一个完整人的精神属性。”(9)理查德.利文斯通(Richard  Livingstone)一针见血的指出:“教育的职业性和社会性诚然重要,但舍掉其精神性则是致命的,它之所以致命,是因为可能长时间都看不到缺少精神性,就如同一种不知不觉加重的病患一样。一个国家会因此受苦,直到病入膏肓才认识到病情的严重。”(10)而经典阅读与经典教育恰好能够弥补我们的狭隘专业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对生命的割裂和对灵魂的冷漠,给学生以生命的价值导航和灵魂的深层润泽。

梭罗说:“经典作品是什么?它是人类思想的最崇高的记录。”高尔基说:“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塞缪尔.斯迈尔斯说:“书籍(经典)具有不朽的力量,它们是人类活动的寿命最长的果实。伟大的思想不受世间的侵害,世间的唯一的影响,是它把人类心智恶劣的作品淘汰掉,过滤掉,因为在文学中,只有美好的东西才能永远传下去。”国学大师季羡林特别强调要读国学经典:“有一个平凡的真理,直到耄耋之年,我材顿悟:中国是世界上最喜藏书和读书的国家。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有极大一部分是通过书籍流传下来的。到了今天,我们全体炎黄子孙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每个人都回避不掉的。我们必须认真继承这个在世界上比较突出的优秀传统,要读书,读好书(经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上无愧于先民,下造福于子孙万代。”冰心给年轻人的读书忠告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朱光潜说:“书籍(经典)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11)周国平说:“使灵魂丰富高贵的途径就是读书,读好书,读经典,非最好的书、非一流的经典不读。你首先要相信要认识到这些千古不朽的经典巨著的巨大价值,你可以不相信一个时代的人的智慧,但你能怀疑人类几千年来的全人类的智慧吗?你能怀疑几千年世间的残酷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吗?”(12)培根那段著名的论断“阅读使人充实,……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即是强调不同学科领域的经典阅读对人生命的提升作用:我们可以在哲学名著中体悟生命的本质,关怀人类的终极价值;可以在历史名著中感悟时空的浩淼、生命的短暂,进行历史的解读与还原;可以在文学名著中窥测人性的善恶,建构生命的超越和“诗意的栖居”;可以在美学名著中探讨美的真谛,培养对美的敏感和创造能力;可以在科学名著中上穷宇宙之碧落,下及万物之奇观,体味科学精神的庄严和力量;可以在诗词中吟咏,在戏剧中沉醉,在散文中沉思,在小说中品味人生的苦辣酸甜……《老人与海》、《鲁宾逊漂流记》让我们感悟人类生命的伟大与战胜自然和自我的勇气;《三国演义》、《水浒传》给予我们处世权谋与人生智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我们挑战生命极限、创造生命奇迹的巨大震撼;《论语》与《道德经》让我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恒久魅力;《毛泽东诗词》、《鲁迅全集》让我们领略政治伟人的雄才大略和民族脊梁的灵魂呐喊……

经典阅读是个体生命建构自我灵魂、完成自我超越、提升生命境界的必经之途,笔者在两次读书讲座中将经典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归结为十个“超越”:①超越有限:经典阅读是有限人生获取最优质人类文化资源、与圣贤先哲灵魂对话的最大捷径;②超越生命:经典阅读是生命个体获得文化学意义上人的资格必须接受的“文化哺乳”;③超越人生:经典阅读是追求人生价值、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④超越苦难:经典阅读是个体生命超越死亡、孤独、苦难、虚无的精神导师;⑤超越自我:经典阅读是大学生“第二次降生”建构自我灵魂并使之丰富高贵的必然选择;⑥超越功利:经典阅读是大学通识教育、人文教育、生命教育、审美教育的核心手段;⑦超越教育:经典阅读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阅读的忠实伴侣;⑧超越同类:经典阅读是大学生提升自我综合素养与未来综合竞争力的明智举措;⑨超越世俗:经典阅读是诗意栖居、提升生存品位、获取灵魂幸福的文化选择;⑩超越当下:国学经典阅读是承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重建价值根基的文化责任。

试问,世界上有哪一所大学、哪一种教育方式能够“包罗万象”、“一劳永逸”的帮助学生完成这所有的“超越”?任何的专业教育和通常意义上的道德教育,都只是教给学生某一方面的技能或德行,而经典教育本身就是一所“百科全书”式的“大学”,唯有这所“大学”能够帮助大学生实现所有的“生命超越”,使他们的生命境界得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和完善。《思想的经典——清华北大学生必读应读的120本图书》前言中这样告诫大学生:“当代青年从古今经典名著中吸取养分,寻求大智慧,应该是全面造就自己的必经之途。”

四、           大学精神与灵魂建构:

鉴于大学生正处于18-22岁“第二次降生”的灵魂发育季节,大学及大学教师有责任引导激发其灵魂自我建构意识和自我负责意识,倡导学生追求灵魂的丰富性高贵性与生命境界的超越性。因为大学是“科学发展的火车头,文化创新的策源地,思想碰撞的自由港,社会良知的大本营”;大学是诱导青年体认生命奥秘、追寻生命意义的智慧谷;是砥砺青年独立践行“精神成年礼”的神圣祭坛;是“高贵的精神隐修院”(罗曼·罗兰赞其母校巴黎高师)。

大学不应是“职业培训所”,而应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灵魂发育”的“文化摇篮”,应为其提供最优质的思想资源和文化营养(大师与图书馆),引导学生进行意义追问、终极关怀和灵魂建构;真正的大学教育应涵盖智力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生命教育、经典教育。

实际上,广义的“生命教育”涵盖了上述所有的教育层面,因为人类所有的教育其终极目标,都是服务于人类的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两个层面的存在,使其更加健康合理、美好幸福。譬如人文教育,近些年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和呼吁已是深入人心了,其内涵包括三个层面:(1)人性,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2)理性,广义的科学精神;(3)超越性,广义的宗教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旨归即是对人的尊重,尤其是对人的精神灵魂层面的深度关怀和人性呵护。滨海学院基文系教学楼走廊上有这样一句话:“一个社会没有人文精神,就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一个人没有人文精神就是一个残缺不全的人。”一所大学如果缺乏对于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真正关注,即是对于生命的漠视和对于灵魂的遗弃。生命教育尤其是灵魂层面的生命教育,恰是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核心手段之一,或者也可以说,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正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灵魂。滨海学院的道德教育和读书活动两大办学特色,正是通过读书尤其是阅读经典好书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灵魂塑造、道德提升和生命超越的全方位人文熏陶,使其一生受益无穷。因为作为一所职业学院,专业课程设置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不可能涵盖所有的人文学科,因为人文社科又称“人学”、“人性学”、“精神科学”,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美学、教育学、逻辑学、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考古学、语言学等等,几乎涵盖人类精神层面的所有学科领域。而经典著作则几乎能够囊括所有的人类精神领域(也包括物质领域)的所有现象,所以说经典阅读是对大学生进行广泛而“系统”的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无可取替的最佳“捷径”!

再譬如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英语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其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学院应该给青年一种general 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为学生提供所有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而引导学生阅读古今各学科领域的经典著作即是其核心手段之一。西方许多国家的大学一二年级不分专业,先学习统一开设的通识课程,如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大力倡导了半个世纪的“读大书(经典)”运动,即是其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效果极佳,影响甚大。滨海学院作为一所新建的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教学型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为目标而实施通识教育实在是极富前瞻性的明智举措,当然也是其必然选择和重要使命。在滨海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五类规划中,通过读书活动考核来引导学生完成的经典名著选读即是一个核心手段和内容。

总之,经典教育应是大学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大学人文精神、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引导其自我灵魂建构的一种核心手段,也是高校实施道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五、           读书讲座与国学经典:

通过读书讲座引导学生阅读古今各个学科领域的经典著作, “活人紧紧抓住死人”(马克思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拿来主义”的汲取最优质的人类“文化母乳”,远离“文化垃圾”和“文化吸毒”,即是帮助其自我灵魂建构与灵魂成人的一条“捷径”。

鉴于大学生在读书及经典阅读方面存在的十大误区(①不感兴趣;②认为经典过时了;③看不懂;④没时间读;⑤不知道读经典有什么用;⑥不知道读什么书;⑦不知道怎么读;⑧读书范围狭窄;⑨阅读的目标与期望值太低;⑩读书意识、习惯、信仰没有确立起来),滨海学院依据为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负责的办学宗旨,及培养学生终生阅读经典好书习惯、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与综合竞争力的终极目标,自2005年开始实施读书考试活动,旨在“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合理、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高青年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活动,并作为学院的特色活动与四项基本技能同样对待”,并采取严格的“读书考试”方式“逼”学生读好书,如果读书考试不合格则拿不到毕业证。配合学院的读书考试这种“强制性”督查手段,由基文系负责同时开展面向全院学生的读书活动指导系列专题讲座,旨在从理论和终极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经典的不朽价值和恒久魅力,走近经典、亲近经典、信仰经典、敬畏经典,从大学开始树立终生阅读经典的信念与习惯,让经典阅读成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与灵魂呼吸,成为自己灵魂自我建构和提升生命境界的终生导师。

06-07学年第二学期(07年5月)与07-08学年第一学期(07年11月)笔者根据基文系部安排,举办了两场面向全院读书协会学生代表共约500人的读书讲座,学生们反响甚为强烈,效果极佳。第一次讲座,笔者主要从生命哲学层面,阐述了经典阅读无可取替的价值与意义,启迪学生思考什么是人、人性,人为什么而活,人应当怎样活,人应如何超越死亡、苦难、世俗与自我,如何在大学阶段乃至一生,通过经典阅读进行灵魂的自我建构,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提升生命境界层次,培养终身学习、终身阅读经典的意识和习惯,把自己打造成为德才学识兼备的“全人”、“通才”。最后,我给学生开列了我个人推荐的经典书目,涵盖人文社科各个领域:哲学、政治学、军事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文艺学、美学、历史学、 文学(中、外)。

第二次讲座,我又增加了两方面内容:学院推荐的50本学生限读(必读)和选读(应读)经典的“必读理由”;国学经典的阅读价值(中华传统文化的普世性价值和巨大生命力)。之所以增加这两个内容,是因为我发现我们的学生对于读书考试普遍怀有抵触和逆反心理,更有甚者,上网找“捷径”传抄考试题,考风恶劣,影响极坏。而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经典也是敬而远之,认为离我们这个时代和实际生活太遥远,是陈腐过时的“老古董”,没有阅读的必要了。鉴于此,我将学院推荐的50本限读类和选读类的“历史”、“传记”、“文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经典书目,逐一简明扼要的归结了其各自的“必读理由”。旨在使学生真正明白学院为什么给他们推荐并“考试”这些经典书目,因为这些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即使学院不举行读书考试,这些经典也是大学生“没有讨论余地”的必读书目。我把《思想的经典——清华北大学生必读应读的120本图书》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相信滨海推荐的这50本经典实在是一个“最低的书目”。如果连这50本经典都不读的话,是与自己的大学生身份极为不符的。恰如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所言:“如果一个人(大学生)没有长时间的浸淫于相当一批代表自己民族文化的旷世经典中,那他就不配说自己受过高等教育”。

在50本经典的“必读理由”中,我特别强调了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建议学生把国学经典与“母语”经典的阅读放在首位。所谓国学经典,是指中国历史上长期公认的体现着中华民族基本精神和文化精髓,及圣贤义理核心价值的中华经典古籍,乃以先秦经典与诸子学术为根基,包涵了自古及今的学术思想精神和被誉为“人文智慧”的一切宝贵遗产。国学包括经学(《诗经》《书经》《易经》《孝经》《春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子学(诸子百家)、理学(朱熹、二程、宋明理学)、心学(阳明心学)。例如,限读类15本中的文学类《论语通译》的“必读理由”是:“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中国人的‘圣经’,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书,中国两千年政治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基石,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书之一,不把这本书读懂读透,就不能深刻理解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半部论语治天下”;选读类35本中的文学类《道德经》的“必读理由”:“短短五千余言、八十一章,但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天盖地,历来被称为‘哲理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著作,深刻的影响了和影响着一代代中国和世界公民;老子及《道德经》研究已经几乎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话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统计显示,《道德经》是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已经超过了《圣经》的世界文化名著,加上中译本,无疑是当今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文化典籍”。

关于国学经典阅读的当代意义,以在“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庄子》而家喻户晓的北师大于丹教授认为:“中国的传统经典是经过历史证明了的,能够对中国人的生活坐标起到参考和指导作用的典籍。如《论语》的微言大义,譬如‘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等。我们这个时代价值判断呈现多元性,如果内心有准则,多元选择是一种幸福;如果没有准则,多元选择就是一种灾难,或者迷惘危机。而国学经典能提供给我们一种永恒牢固的价值根基,即立身处世最根本的准则或依据。真正的经典应该是在每一个时代这种当下解读中,去指导完成每一个生命的延伸或升华。经典的价值是永恒的。”

通过我的阐发强调,学生真正认识到了国学经典所传承的中华文化价值,是维系民族精神支柱、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根本因素,在中国政治经济强势崛起和文化多元化相伴而生的今天,重度国学经典,不仅仅是我们修齐治平以经世致用的不二选择,更是我们承传文化脉络、认同民族文化、弘扬文化传统、确认文化身份、寻求精神归宿的重要途径与文化责任。恰如朱自清所言:“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当今全球性的“汉语热”、“孔学热”、“汉文化热”等现象,即雄辩的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恒久生命力与在21世纪对于人类的救世价值。而作为一个中国人,不阅读相当一批国学经典就不配称作一个文化学意义上的中国人。

六、           学生反馈与讲座心得:

学生在我布置的书面反馈中表达了听此次讲座的感受和收获。学生普遍反映,听讲座之后被深深的震撼了,开始认真思考生命真谛与人生价值,以及自己一生究竟应怎样度过;开始真正认识到了经典的巨大价值和恒久魅力,以前自己对经典的冷漠和偏见是幼稚和无知的表现;明确了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了一生读经典的志向和意识,要尽快按照老师的推荐为自己开列一个大学及一生的经典阅读书目,先“横扫滨海图书馆”经典好书,回去立即去校图书馆借阅经典好书,把自己所有能够自主支配的课余时间全部用于读经典;认识到了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掌握了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技巧,表示要尽快建立几个读书笔记本和卡片若干,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到读书时“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并且培养思考质疑的习惯,决不作“尽信书”的“书虫”、“书橱”;还有学生表示,要开列一个大学乃至一生购买、收藏、阅读经典的庞大书目,将经典阅读当作一生的事业来“经营”。

两次读书讲座的心得体会让我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读书活动”与“道德教育”这两大滨海办学特色之间,是一种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经典阅读、经典教育是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的具体方式和有效途径,生命教育、道德教育是经典阅读、经典教育的核心灵魂和最终旨归。正是由于滨海创办者对道德教育的高度重视,对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深切关注,才会富于前瞻性和忧患意识的在全院所有专业实施读书考试活动,培养引导学生树立多读经典好书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受益终生;也正是读书考试和读书讲座这两种“软硬兼施”互为表里的举措,将一生多读经典好书的理念渗透到学生心中,满足了学生的“灵魂饥饿”与“人文饥渴”,培养了学生对经典好书的亲近与热爱,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道德素质,获得了学生的强烈认同和欢迎,从而为我院的道德教育和生命教育又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也成为了我院办学理念的又一大特色亮点。

注释:

(1)冯建军著:《生命与教育》,第8-12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陈木兰:《西方教育思想:可以反复燃烧的能源》,《中国教育报》2007-5-23。

(3)马克斯.舍勒著,李伯杰译:《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第34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4)弗洛姆著,孙依依译:《为自己的人》,第60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5)赫舍尔著,隗仁莲译:《人是谁》,第46-47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6)高清海著:《人就是“人”》,第213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7)郭元祥著:《生活与教育》,第90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赵中立,许良英译:《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第70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9)王坤庆:《当代西方精神教育研究述评》,载《教育研究》,2002(9)。

(10)冯建军著:《生命与教育》,第41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1)杨耀文选编:《文化名家谈读书》,第49页,朱光潜《谈读书》,京华出版社,2007。

(12)周国平著:《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第142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来自 http://world6.blog.163.com/blog/static/6256441020083584731370/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