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直属专案 > 洛阳知行文化教育中心教师培训

洛阳知行文化教育中心教师培训

字号:T|T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洛阳知行文化教育中心教师培训
 
 
 
 
 
 
洛阳知行文化教育中心
 
二零一零年八月三十日
 
 
 
 
 
 
 
尊敬的冯主席、鲍秘书长:您好!
 首先感恩基金会对洛阳知行文化教育中心的支持关注。本次汇报从教师培训、家长培训、学生培训三个方面阐述: 
一、教师培训:
洛阳知行文化教育中心今年下半年举办了2次教师幸福人生讲座,每次150人,具体情况并报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遵照温家宝总理关于“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要建设一支献身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规划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指示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精神,为了进一步做好教师德育素养,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弘扬高尚师德,增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推进洛阳中小学校德育文化建设。
由洛阳市洛龙区教育局主办,洛阳知行文化教育中心承办共两期的暑期教师幸福人生讲座于2010年8月24日落下帷幕。由于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的领导的配合,两期教师培训都获得了圆满成功。现将培训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师幸福人生讲座基本情况
本次教师幸福人生讲座共分为两期进行。第一期于7月20日到7月25日结束,培训老师150名。第二期于8月15日到8月20日结束,培训老师150名。二次共培训老师300名。培训对象为洛龙区各中小学校80后年轻教师。地址在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多媒体教室进行。
蔡礼旭老师在讲课 了李显锋 李显峰老师在授课
本次幸福人生讲座的主讲老师是蔡礼旭老师、周咏杉老师、李越老师、靳雅佳老师、肖陈颖老师、李显峰老师、鲁献启厅长等。他们均为当前在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方面拥有丰富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每节课程都很精彩,内容深入浅出。老师们从每节课程中都有不同的收益。
这次讲座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方人士的无私奉献。与来自哈尔滨、杭州、南京、大连、湖北、焦作等全国各地还有洛阳本地的义工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第一期义工人数为48人,第二期义工人数52人。这些义工老师他们身体力行,不要报酬,倾情奉献,用自己的言行直接演绎着《弟子规》,影响和感化了与会老师们的心灵。
图为义工老师在拣地上的米粒
大雨中,义工老师们淋湿了自己为老师们撑起一条伞路
在课程结束后的反馈问卷中,很多老师都写到:印象最深刻的是知行文化教育中心所有义工老师们真诚的态度、细致周到的服务、兢兢业业的工作让我震撼!还有老师写到:印象最深刻的是各位老师和义工的谦恭有礼的行为、温柔和气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态度,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让我倍受感动和震憾,让人从内心接受了一次从内到外的洗礼,他们是我今后工作、做人处事的榜样,让人重新认识了人的真诚。还有老师写到: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义工老师们吃大家剩的饭菜。
二、主题突出,课程设置合理
本次讲座因为是以各中小学校年轻的80后老师为培训对象,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安排了以下课程:《家和万事兴》、《新世纪健康饮食》、《礼在生活中的应用》、《中国文化与管理科学》、《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道与人生》,还有专门针对教育现状的困惑和解决方法的《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如何在学校落实传统文化的《爱心伴孩子成长》。以及《在学校如何用弟子规教学》、《弟子规与我的教学活动》、《弟子规救了我》等个人分享也让各位老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找到了方法并升起了信心。课程内容层层递进,内容涵盖了德、智、体、美四方面的内容,讲解精辟,通俗易懂,操作性强,老师们听课非常认真,虽然每次课程时间长达一个半小时,可是大都能坚持至终。每一节课程都让老师们很受益。让参加培训的老师们能从整体上清晰把握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的脉络,理清了今后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图为老师们在认真听课
三、服务到位,效果显著
最好的教育是无为而教,用身教去感染周围每一个人。我们相信,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舒适的环境可以让每一位老师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良好的服务可以净化德育环境,发自内心的真诚服务可以感化每一个人。我们坚信这一理念,也努力地去实现。为此我们组织了阵营强大的会务后勤队伍,切实保障每一个与会代表都得到温馨的服务,有任何事都及时能找到义工予以咨询解决。这也是本次幸福人生讲座最大特色和成功之处。
为了更好的为老师们提供报务,我们成立了房务组,在老师们上课期间打好房间开水,整理房间卫生,打造一个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餐饮组每天负责在餐厅迎宾、餐厅卫生及洗碗。餐点茶水卫生组负责卫生间清扫及茶水和上下午加餐水果的供应。会务组负责会场清扫、引领、会场学习秩序等、辅导员组负责从学员报到至离开全程为学员服务,尽己所能解决学习期间所有的问题。因为分工合理,组织有序,在入场形式和义工服务等方面营造了浓浓的中华传统文化氛围,对整个讲座产生良好的引导的教育作用。良好的组织管理和真诚的会务服务,加上专家老师的倾情讲授,这两期讲座都取得了显著效果。
很多老师们用心写了五天的心得体会并积极填写反馈表,从与会老师反馈表中统计得出,超过九成的老师对本次讲座整体相当满意,老师们在反馈表中都写下真诚的留言,绝大多数老师都从本次讲座中收益很大,有很多老师认为这是他们参加的所有培训中最有意义也是收获最大的的一次培训。很多老师对“孝”、对“感恩”、对以后的教学都有了重新的认识。有位老师说:最大的收获是自己对“孝”的反思,对教学的反思。“孝”我们做得远远不够,教育违背了教育的根本。如何进行教育,要从德开始,如何进行德育,要从“孝”开始。还有位老师说:此次培训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有了方向。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把我所学到的感悟到的教给我的学生,同时我也要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的文化能够传承下去。
还有很多老师在分享中,不断的在感恩:我学会的感恩,感恩洛龙区教育局组织了这么好的一次培训,感恩学校领导给了自己这次学习的机会 ,感恩主讲老师们的精彩讲解,感恩义工老师们的无私奉献。感恩自己的父母和亲人,还学会了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有位老师这样写到:这次培训使我受益终生,这是三十年来我第一次接受的传统教育,它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对《弟子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本次学习为了今后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有不少老师建议:这样的培训所有的老师都要参加,还有最好也有相应的家长的培训和针对学生的培训。
……还有很多的心灵感悟之语和溢美之词,在此不一一列举。
总之,这两期幸福人生讲座的气氛营造出浓烈的中华传统美德,就像一场及时的春雨滋润老师们的心灵。每一份心得体会和每份反馈意见表都是与会老师真心的回应,也是与会老师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从一份份心得体会中,从一份份反馈表中可以看到,这两期幸福人生讲座是成功的,也激励着我们再接再厉,在今后把老师培训办得更好。
四、总结经验,再接再厉
这次活动之所以能够获得圆满成功,取得良好的效果,得益于洛龙区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第一实验小学的紧密配合;得益于各成员单位的全力以赴、协调联动;得益于每个细节的充分考虑、认真落实;得益于全体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不辞辛苦。
1、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为活动的圆满成功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学习期间,只要局领导有时间,每天都会到学习会场来看望各位老师,询问有没有困难需要解决,在各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保证了本次培训的圆满完成。
2、本次讲座是在第一实验小学多媒体教室进行的。在讲座期间,一实小的王校长和许书记每天都在学校加班,每天很晚才离校,每天都要主动询问有没有困难,有没有问题,只要有问题随时联系、随时都能得到解决。当时有二个房间的空调出现问题,还有水管破裂,二位领导亲自联系空调及水电维修人员,当天就维修好了。还有学校的门卫和保安老师以及厨房的师傅们积级配合讲座的各项工作,每天都尽职尽责的工作,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工作,为活动的圆满成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们的积级配合和默默无闻的付出为这次活动安全、有序、平稳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让组织这次活动的各位老师们深深为之感动、感恩。
3、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不推诿,不怕苦,主动配合,为活动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活动筹备阶段,提前十天,各地义工都已经开始了准备工作。在工作最紧张的时期,不辞艰苦,坚守岗位,全力以赴为此次教师培训筹备方方面面的工作。为了拿出一个既科学又详细的活动流程,几经修改,不厌其烦地讨论;演练活动内容,调试各种设备,保证活动万无一失;还有许许多多的同志,舍小家,顾大局,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无私忘我,克服困难,为活动的圆满成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由于这是第一次举办如此大型的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德育活动,还存在不足之处:
1、      此次讲座时间短,课程安排很紧张,上课时间长,老师们的活动时间太少,以后要多增加活动时间。
2、    视频教学过多,以后尽量多请专家现场讲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本次教师幸福人生讲座通过专家的讲述与体验分享,让我们的学校、老师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并运用中华文化开启智慧,集中探讨、交流学校的德育工作,这对于深刻理解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营造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这两期举办幸福人生讲座,我们进一步积累了做好教师培训的成功经验,锻炼了意志,培养了队伍。相信在基金会的的关注领导下,再接再厉,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会为全区学校德育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作出一些的奉献。
依照基金会通知,建立了洛阳知行文化教育中心的博客,地址如下;
 
 
洛阳知行文化教育中心      李宇平   敬呈
                                    2010-8-30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