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燊均 志在复兴中华道统
中华儿女报刊社
文 颜炳伟
慈善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凸显出来的是传统的士大夫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在当今的华人文化圈内,这一理念更是被发扬光大,因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甚为必要。
而在香港,就有这样一位老先生,他的思想和人格,行为与善举,就如同他一生所钟爱的国学一样,其质温润,其心高洁,其情纵然。他,就是大成国学基金创办人、香港广义和船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燊均。
▲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袁贵仁给冯燊均颁发捐赠证书
与传统文化结缘
冯燊均对国学的热爱是一种骨子里的感情,他从小就和传统文化结缘,在《三字经》与《弟子规》的滋养下长大,后来留学英国,晚年又遍游内地,目睹种种之怪现状,誓要联合各界力量,共同复兴中华传统义理文化。为此,他踏上了一条漫长的慈善公益之路,寒来暑往,不辞劳苦。而就在今年6月,他刚刚与夫人鲍俊萍女士一道,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5亿元人民币,用于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教学、研究与活动。
还在冯燊均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已经以身作则,把爱心与慈善的种子播撒在他的心田,告诉他要多帮助别人。1990年代,他在香港捐建社会服务大楼,以父亲的名字命名,算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美德的传承——忠诚、吃苦、助人。而父亲所教给他的,远不止于此。
那么,在冯燊均人格养成的过程中,父亲的影响何在呢?最主要的,就是从四岁开始,把他送进私塾,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启蒙——《千字文》《中庸》《大学》……让他明白了“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父亲虽然没上过学,但极其重视他的学业,除了检查功课外,还督促其每日练习毛笔字,读报与他听。
当然,在1930年代,能够塑造冯燊均人格的,也绝不仅父亲一人——他所就读的小学校长出身黄埔军校,常利用课余时间灌输爱国思想,学生大受裨益。而当此之时,恰逢日寇侵华,卢沟桥事变爆发,一个个鲜活的抗敌故事,让冯燊均下定了“绝不当亡国奴”的决心,树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正确价值观。不久,香港沦陷之际,父亲仍葆有崇高的民族气节,放弃船厂优厚待遇,不做汉奸,因此入狱,受日寇折磨,身体日衰,不幸早逝。
为了子承父业,冯燊均于1950年代留学英国,学习造船技术,以重振“广义和”船厂。而“广义和”这三个字,顾名思义,都与传统文化有关,广即广结善缘,义即义理,和乃儒家核心思想,可见在冯燊均的思想深处,国学的渊源何其深厚。
需要提及的是,母亲在他的青年时期撑起了整个家,虽然不认识几个字,却深明世事,掌管财政,顶住压力送其留洋,奠定了“广义和”日后的繁盛。后来冯燊均捐款大屿山宝莲禅寺天坛大佛,也是为了寄托对母亲的哀思。
家国情怀行大爱
▲ 冯燊均与夫人观看捐赠给北京大学的从海外回归的珍贵秦简牍
1960年代,在母亲与姨丈的辅佐下,“广义和”船厂生意兴隆。达则兼济天下,冯燊均开始践行他的慈善理念,并把主要方向指向教育领域——香港浸会大学,便是第一家受捐助的对象。
实际上,早在抗战初期,冯燊均便已参与“伤兵之友”募捐活动,为击退日寇尽绵薄之力。到了1980、1990年代,财富日益增长,冯燊均的目光开始投向内地,关注面渐广——华东水灾,亲身视察,捐“西湖冯镒学校”;大西北,恰逢97盛事,以“庆回归”命名所捐中学;大西南,继捐校十余所;安康计划,捐建住院大楼……
物质扶贫之余,冯燊均发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沦丧,精神迷茫,故痛心非常。为挽救西化之年轻一代,重塑国人价值观,遂发起“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成立“国学基金会”,广聚有识之士,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冯燊均希翼一代接力一代,中港台联手,永久传承,并计划捐出全部财富,分文不留子女。
推广前期,艰辛前行,仅有缘人聚于研讨会,冯燊均亦到过青岛、榆林、兰州等地,与师生们零星沟通;直到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国学中心,具有里程碑意义;继而开启国学推展计划。支持香港浸会大学,合作创办珠海联合国际学院;并从幼儿抓起,做好基础教育;开办互联网视频栏目《轻谈国学歌风雅》,面向大众讲解孔孟之道;为让更多人接受正规化教育,捐资1.5亿元启动“大成国学人才培养计划”……
大成者,至圣先师孔子也!冯燊均一生热爱传统文化,希翼国学经典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贯穿整个国民教育系统,这一次算是得偿所愿了。
而就在捐赠仪式的现场,86岁的冯燊均坐在轮椅上由工作人员缓缓推上发言台,现场掌声热烈:“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民族的复兴,重点必在学校的正规教育,而教育的着力处又在本民族先圣先贤的智慧学问。”冯燊均说道,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发布,“读到这份文件,我心中无比振奋,久久不能成眠。我愿尽绵薄之力,支持国家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工程。”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原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亲自为冯燊均颁发捐赠证书。
据了解,支撑冯燊均慷慨解囊的源动力,便是他身上的家国情怀——当年,国家贫弱,父亲被日本人迫害致死,自己留学英国被当成二等公民;而今,国泰民安,冯燊均亦愿舍财成义,回馈国家。而他所做的一切,不图名不图利,只为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矢志报效国家和社会。
对国家慷慨的冯燊均几十年如一日过着简单而质朴的生活:旧房子,破沙发,老家电,普通汽车,就连写字楼里的家俬,也是从船厂搬过来的二手货,物尽其用。而这么一位对己刻薄的冯燊均,却喜欢与弱智人士还有幼儿呆在一起,与他们联欢,诵读国学经典。
顶天立地真国士
▲ 2018年6月6日,冯燊均在北京参加大成国学基金捐献签约仪式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冯燊均很早就养成了仁爱的思想,随缘乐助,支持香港红十字会、抗癌基金会,还有一些长者团体、幼儿团体、妇女团体、福利会的工作,在社会服务方面投入很大。在他眼里,一切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民族,有益于人民的事情,都愿意去做。
现今的冯燊均,身体每况愈下,多次入院,但仍心系国学复兴事业,希翼更多学术力量的聚集,以及政府的介入,共同来完成此千年大计。
有人粗略统计,冯燊均自1980年代捐款香港社团开始,已累计捐出3亿身家。而关于身后事,他已安排妥当,两代人的财富积累可以悉数捐出。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冯燊均是一位执着的理想主义者。与一般香港富商在内地捐楼的善举不同,他专注的领域只在国学——不仅钱到位,人也得参与进去,保证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融入学子的生命体验之中。
以北大袁行霈教授的大雅堂为例,它是一个国际汉学研究基地,学术界的权威,负责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在需要的时候,冯燊均捐赠的款项进来了,支持它做大做强。
虽不是一位学者,冯燊均却有着学者的涵养。从小熟读经典——《论语》《孟子》《日知录》,留下诸多眉批和注解,这对他日后的国学复兴事业大有裨益。现在,他知道怎么去扶持文科的研究计划,哪个地方需要用钱。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钱投进去,能够有哪怕一位“大师”产出,功德足矣!
此外,作为一位民族主义者,冯燊均也是不遗余力践行他的爱国立场:在香港街头,遇到穿着“印有外国国旗”衣服的年轻人,会上前制止,与人家理论一番;因为国仇家恨,不用日本漆,拒吃日本罐头;怒怼洋奴公知,反对以西方视角研读国学经典……真可谓顶天立地真国士。
当然,冯夫人鲍俊萍女士多年以来也是一直相伴左右,辅佐其事业。夫妻二人正如《易经》里边所说的“乾坤合德”,相得益彰,冯燊均称呼夫人为内子,夫人称其为外子。
实际上,自冯燊均体衰后,很多事情一直是夫人在操持着,包括各类研讨会、项目运作等等。而未来的国学复兴大业,夫人也会一力承当起来。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悌忍,《老子》五千字化尽沧桑,《曾国藩家书》字字珠玑,《颜氏家训》影响甚众,宋明理学博大精深。然百年以来,传统文化荒废久矣!而冯燊均团队要做的事情,就是顺应中华经济崛起的时势,复兴我们的经典义理之学,让中国人在文化层面成为真正的中国人,而不是被西方价值观所统领。这看上去难度极大,但只要各方精诚团结,定能金石为开。可喜的是,教育部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着手开发新教材,这让冯燊均倍感欣慰。
那么,传统文化之于当代国人,意味着什么呢?也许,它能代表人的一种精神寄托。学习传统文化,践行传统文化,便是一种比较高尚的人格,一个不一样的精神世界,体现出怎么做人,怎么处事,这样一来,对自己就有了要求。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中通常有着很多寓意在里面,人们受它滋养,是有着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在心底。冯燊均亦是如此,自从和传统文化相遇之后,灵魂深处便升腾起一种炽热的情怀,并长久地萦绕在周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坦言内心的一个改变是,人需要有崇高的品德和强烈的爱国心。传统文化,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他的文化修养,又对历史加深了了解。所以,现阶段我们更要提倡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冯燊均做慈善,复兴国学,让自己的财富和理念能够与社会公众分享,他用了30年时间在坚持做国学公益这个事情,亲力亲为,可谓慈善界的楷模。
编辑|薇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