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 荀子:“终身学习”观的首倡者

荀子:“终身学习”观的首倡者

字号:T|T

荀子:“终身学习”观的首倡者
                 -----荀子学习观对我们的启示

石耀辉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又名荀卿、孙卿,战国时赵国(今山西安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一书三十二篇,其中论述学习的除了《劝学》篇外,还有《儒效》、《修身》等篇。荀子关于学习的思想,特别是在《劝学》一文中所表达的学习观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在大力提倡“终身学习”理念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今天,对我们仍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学不可以已”---树立正确的终生学习观。
   《荀子》开篇第一句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学习,是不可以终止的,只有不间断地去学,才能够有所进,也才能够成材。荀子还进一步阐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观点:“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意思是说,学习要踏实积累,持久努力,才能钻研进去,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荀子还特别重视官员的学习,他指出:“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大略》)意思是说,学习的人不一定都要做官,而做官的人一定要学习。荀子这一系列经典表述,堪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终身学习的观点。
为什么荀子首先提出学习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他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习,而说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这一表述不仅继承了《论语》的第一句的说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注意:《论语》也是第一篇第一句,可见儒家对学习的重视)而且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荀子在“学不可以已”后接着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正是指出了学习对于一个人的终身重要作用。每一个人只要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就会像“青”像“冰”,从原来的“蓝”、“水”,转变成“青”和“冰”,从而发生本质的变化。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由“蓝”向“青”、由“水”向“冰”的转变过程中,只有经过长期量的积累,就会发生质的飞跃。这个观点,正是我们建立学习型组织继“终身学习”之外的另一个要求,即“创新学习方式”。面对信息时代的冲击,一个人只有不断的积累,不断的飞跃、超越,才有可能适应社会及时代的需求,才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
去除内因外,《劝学》还从外因方面论述了学习对于人的重要作用。荀子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其中,外力的“輮”,可以把一直木变为“轮”,用比喻的方法,强调外界条件对于一个人的本质的改变所起得作用,完全符合辩证法。一个人正是在内因、外因的共同作用之下,才能发生本质的变化,才能达到新的飞跃,才能到达“知明而行无过”的人生境界。
二、“君子贵其全”—学习的目的在于塑造健全的人格。
荀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要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双全的社会有用之才。他在《劝学》篇的最后指出:“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其意是说,我们已经懂得了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要常用朗读和训释去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把良师益友作为效法的榜样,设身处地去做,从而达到排除所有干扰去潜心修炼。使眼不再看不该看的、耳不再听不该听的,嘴不再说不该说的,心不再想不该想的,以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一门心思就只想着如何造福天下。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你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你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你的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具备了这样的德行和操守,才能够坚定不移,能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变。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变,那就是完美的人生了。到那时上天会为你显现它的光明,大地会为你显现它的广阔,因此,君子最应该珍惜的就是人格的完美和纯正。
不仅如此,荀子还提出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的著名论题。他在《儒效》篇中说道:“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在荀子看来,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由卑贱到高贵、由愚笨到聪明,由贫穷到富裕,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荀子还指出:“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岂不至尊、至富、至严至情举积此哉!”也就是完全靠“学习”才能做到。直到两千年后的十八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才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观点;本世纪初,李嘉诚提出的“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了全体中国人的共识,一代中国青年,正是在这一理念的鼓舞下,通过努力学习,取得了成功,改变了命运。
三、“始乎诵《书》,终乎读《礼》”---重视经典教育。
荀子提出“知明而行无过矣”的道理,不仅仅是指文化知识层面的内容,更为强调的是人的道德品行与立身行事。所以他指出,“学,恶乎始,恶乎终”?认为“其数,则始乎诵《书》,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意思是说,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圣人就必须诵《书》读《礼》。因此,这里需“博学”的当是《书》《礼》等圣人之书了。
如何学习儒家经典呢?荀子认为,“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其意是说,学习没有比接近贤师更便利的了。《礼》、《乐》记载法度而未加详细解说,《诗》、《书》记载旧事而不切近现实,《春秋》文简辞约而不易迅速理解。只有仿效贤师而学习君子的学说,才能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的知识,从而通晓世事。荀子在这里所强调的是人的修养和道德,他勉励人们以贤人君子为榜样,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
由此可见,《劝学》的主旨并不是我们一般所讲的勉励人们学好文化知识,而是劝勉人们不断加自身强修养,以达到封建社会君子、圣人的标准。这样的“劝学”内容,尽管有其时代的局限和阶级的局限,但也给我们今天的学习以更多的启示。因此,面对新形势,我们更应把学习经典著作,特别是中华传统经典看作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同时做到知行合一,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
四、“贵师”、“亲友”——重视师友的作用。
荀子在治学上,十分重视师友的作用。他首先把师的地位看得非常重要:“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认为,君与师同样重要,都是一个社会取得大治的根本。荀子还把尊师重教上升到关系国家兴衰存亡的高度。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而法度坏。”(《大略》)有了好的老师,便可以学好,“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对于一个有志于学的人来讲,找到一个好老师是最为便捷的途径:“学经莫便乎近其人,学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在“贵师”的同时,荀子还特别重视朋友在学习中的作用。他在《劝学》篇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来说明交友的重要性。意思是说,蒿草长在麻中,不扶也直立。白沙放进黑泥,与泥俱黑。学者应“亲友”,“要防邪僻百近中正”,以求得在治学上的“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即不断地得到批评和指正,而日有所成。荀子还明确指出了朋友的作用:“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以致“身日近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朋友间的相互切磋和潜移默化的熏陶,对于学习的提高、对于学者的成长,者是非常重要的,应该特别重视。
五、“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创新学习方法
至于如何学习?荀子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对于一个人,都像博见之于“登高”,闻声之于“顺风”,“致千里”至于“舆马”和“绝江河”至于“舟楫”一样,君子能够假于“学”,就可以不同于常人而“异”了。一个“假”,道出了学习的方法。
今天,可以利用的外界条件很多,除了老师朋友之外,还有领导、同事、同学等,还有计算机网络、书籍、电视、报刊、手机等大众传媒工具,这些都为我们的终身学习提供了相当有力的条件。只要学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如果不善于利用外界条件去进行学习,就无法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在具体的学习方法方面,荀子还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1、“锲而不舍”——在学习品质上,荀子认为学习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不能“用心躁”,也不能一蹴而就。具体来说就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还强调指出,“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学习要一心一意,坚持到底。一会儿这样去学,一会儿有那样去学,这只能是街头巷尾的普通人罢了。古往今来的事实也证明,任何人的治学,只有持之以恒,日月坚持,终年不辍,才可以有成。如果没有精诚专一的志向,就不可能通达事理,不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就不可能建立起赫赫的功业。
2、“君子之学如蜕”——在学习方式上,荀子认为学习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应该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进展,日渐而月进,并且使之产生质变。他说:“君子之学如蜕,蟠然迁之。”据傅山考据、解释,“学如蜕”就是“君子学问,不时变化,如蝉蜕壳”。蝉之退壳,是其成虫的表现,君子治学,亦应不断地由量变而达于质变,正是在孜孜不倦中,才使得自己的学问臻于成熟。为了说明学习要“如蜕”的道理,荀子还用颜色变化和冰与水的关系打比喻。前文所述荀子所喻的青与蓝、冰与水,它们的辩证关系,同样很生动地表明了学习中的“进”、“渐”与质变的发展过程。
3、“学至于行而止”——在学用结合上,荀子认为学习不能仅仅获得知识,而应当把它和实践修养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没有付诸于实践的知识只能是空,必然走向空泛。具体来说就是“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而小人之学则仅仅“入乎耳、出乎口。”君子学习贯穿身心,重在应用,而小人学习只是从耳到口,不求甚解,只图炫耀。从耳到口不过四寸的距离,怎么能够修其自身。所以荀子在《儒效》中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他要求,一个学者只有立志进取,勇于实践,发挥自己学说的社会实用价值,其学说才有意义。“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心动不如行动,只想不做是不会成功的。
荀子谈到学习方法的地方还有很多,这些论述对提高和改善我们的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对于我们建立学习型组织都很有益处,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研究。
(作者系山西党校报临汾版总编、临汾市委党校副教授)
 电话:13935738169   邮箱:
51djgzs@sina.com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