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 经典与力行

经典与力行

字号:T|T

经典与力行
                                   ——与学生一起读《论语》
谢耀亭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4
我所在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有一学生读书团体名曰“春秋读书会”。老师利用假日义务指导,无任何报酬;学生依兴趣去留,绝不强求。一位老师指导若干学生读经典著作,所读之书,教师选其长,学生选其喜。兴致而来,踏乐而归,在会读中汲取文化之营养,在交谈中感悟文化之魅力。既是读书,经典是最好的选择,依本人所长,遂指导诸生一起会读《论语》。儒学确确实实地在古代乃至现代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影响。喜欢它,就读原典,去深入了解它;不喜欢它,就读原典,去深入批判它。喜欢或者批判,前提是我们需要对经典做些切实的工夫。
从经典读起,实践经典的理念,并且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经典,这是与学生一起读《论语》的初衷。

儒家思想,在求知与践行的关系上,更注重践行。不论从孔子一生的努力还是从儒家的经典记录,我们都能体会到践行为儒者所重视。“内圣外王”一词虽最早见于《庄子•天下》篇,但用其来指代儒家精神,最为恰当,儒者以实现“内圣外王”之道为最终的奋斗目标。
孔子的思想奠定了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基础。《论语•雍也》载: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扰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如果能广泛地施惠于民众,使民众能生活的更好,这已不仅仅是“仁”,应该是“圣”。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在孔子看来,恐怕尧舜都有些为难。“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由此可以看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孔子所认同的奋斗目标。通过加强自己的修养,最后实现社会的治理,这是修养与事功的统一,也即是“内圣外王”的统一。《论语•为政》载孔子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也反映出内与外,圣与王的统一。在内修德,且以德行政,便会产生众星环绕北极星一样的效果,社会也就得以治理。相同的论述也见于《论语•宪问》,其文云: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修己”为“内圣”之功夫;“安人”、“安百姓”为“外王”之事业。“安人”、“安百姓”是在“修已”的基础上完成。这体现出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基本面貌。
《礼记•大学》为曾子一系儒者的作品,其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家“内圣外王”之道有了完整清晰的表达。《礼记•大学》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在《大学》篇中,“明明德”是“内圣”之工夫,“亲民”是“外王”之事业,“止于至善”是“内圣外王”之道的实现。同孔子“安百姓”以“修身”为本一样,《大学》篇也以“修身”为实现“内圣外王”之本。“正心”、“诚意”、“格物”、“致知”都是为了“修身”,而“修身”则又成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所以《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虽然“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都是为了达到“修身”,但“修身”本身不是最终的目的。“修身”的最终目的在“止于至善”,即“明明德于天下”,也即实现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明明德于天下”,对内而言,个人达到了修身之最高目的,实现了成“圣”的目标;对外而言,完成了“外王”事业,“家齐”、“国治”、“天下平”,社会的治理达到最好的效果。儒家“内圣外王”之道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其中“修身”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根本,且在修身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向内探求。思孟学派在《礼记•大学》篇的基础上,对儒家“内圣外王”之道进行了系统完善地阐释(详见笔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从出土简帛看思孟学派的内圣外王思想》)。在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体系,内圣与外王密不可分,内圣是实现外王的基础,外王是内圣的归宿,要实现外王,离不开实践,这也是我们看到儒者勤于实践的原因。
人类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构建人类精神家园时,往往借助于宗教得以完成。现实世界无法满足人类所有的欲望,宗教却可以通过唤起人们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从而缓减人们对此岸世界的紧张和无奈。
儒学是否是宗教,学界曾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们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但儒学的类宗教的情结,即在功能上有与宗教相同的功能,可以安身立命,为人类建立精神家园。儒家的内圣思想在理论上讲,通过个人充分扩展其与身俱存的善端,逐步形成真正的善,进一步层层扩充,便会达到圣人的境界。理论上是如此,但现实中很难达到,即使是孔子也并不以圣人自许,理论与现实的紧张性,恰恰使儒学显示出宗教的向度,且由此建立自身的精神家园。
当儒学失去其官学地位后,尤其是传统儒学受到批判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信仰体系的崩坏,以至西方宗教在当今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并非排斥西方宗教,但我们也不主张人类全都信仰上帝。既然世界文化有其差异性,因而在建立精神家园时,各个民族也并不一定要建立一个相同模式的精神家园。民族的传统与民族的文化对精神家园的建立关系密切,传统的儒学可以在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作出贡献。


儒家强调实践,而且在实践过程中,能更好地体会儒家经典言论。以下从《论语》中的几句话谈起。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就“学而时习之”的“时”字,早些时候解释为“在一定的时候,在适当的时候”后来又有人解释“时”含有三种意思,如一:身中时。二:年中时。三:日中时。作为指导实践的经典而言,似也不必如此细分,简单地理解为时常也不错。
“习”,以前人们常谓应做“温习”讲,后杨伯峻释为“实习”,含有践行意,此后获得众多赞词。因杨氏之书,流传颇广,此后习《论语》者常从之。以前笔者也曾接受这种解释,后来觉得还是做温习讲好,此在《论语•为政篇》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此可补证“学而时习之”的“习”当温习讲,温故而知新,故悦也。
其实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其能从不同向度展开。有的话,有不同理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而且许多时候谁都不能拿出百分之百的证据说我的解释便是正确的。之所以能称之为经典,便有许多文字之外的东西。有些问题,古人讨论了两千多年,最后也是后人各有遵从者,对于经典,我觉得只要你认为是正确的,而且能给出你的合适的解释,又能从中找到对自身有点滴作用、影响的,便足矣。
重归“温习”之义,也是后来体会所得。古人读书,并非如现代人读书,所读之书,其实不多,就那几本书,这也就是说,古人经常温习读过的书,这种概率是非常大的。如何能“悦”呢?此自然是一种读书的快乐。有的书,尤其是古代经典之作,可能读两三次,不会完全弄明白其中精义。在多读的同时,由于不同的年龄、心境,知识等等因素对同一句话的理解可能有不同的感受,新感受的获得也会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不能以我们现在的眼光和现代的书籍去考量古人,而且现在的书门类太多,有的书根本没有读第二次的必要。但对于经典,则应重温。举一例:《孝经》曾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很久以前读到此,真的不太理解,以为儒家至愚,谨慎小心,发肤都不也有所毁伤。现在我们天天理发都可以,甚至剃光头都行,何来不敢毁伤!后来觉得经典不能如此读,及至后来远离父母,才开始有了更近一步的体会。在刚离开时,心情不好时、生病时、想家时,给父母说时,总是实话实说。后来发现,尤其是生病时,其实也没什么大病,但父母的那种担心远远要大过病痛给自己的震动,乃至下次和父母说时,父母还会惦记着上次病的情况。以后慢慢地开始对父母报喜不报忧了。如恰遇生病,父母问是否病了,此时也会说个善意的谎言,说已经好多了……尤其是当自己有了孩子的时候,对父母给孩子的那种无私的爱更是体会至深,这时再读《孝经》此话,便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何为孝,绝对不是能养便是“孝”,孔子曾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孝经》此语更加强调的是从父母的角度来理解自己的行为,此即自己身体发肤的损伤,可能对自己本无所谓,但父母会为自己的损伤而忧伤,自己的行为导致父母忧伤,这不是孝,这是孔子创立儒学学说的一个心理原则,也正如我们今天所说的换位思考,如果真能从此角度去思考、行动,孝便在其间了。
儒学是实践学问,也是生活的学问,随着经历的增多,当反过来再重读经典时,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当有了新的理解、或者经典中的话与自己行为、思想产生碰撞时,这时心情是愉悦的,也能感受到读书的快乐。 以上皆为一已所得。或者说,对经典的解读,本身便很难说对错,只是看那种解释更加合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不可走的太近,也不可太远。真能称得上朋友的,从远方来,那是相当让人心悦的。空谷足音,知音难觅。在现代到处是朋友的时代,却是朋友最难觅的时代。但不要为了朋友而找朋友,真正的朋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真正的朋友不受地域的限制,或近或远,朋友就是朋友,不在喝酒吃肉!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而不愠。这是一种非常难做到的境界。世人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才华、能力、志向、抱负……恨生不逢时,恨天生我材,而又无用武之地……因此,如真能人不知而不愠,绝对是活在超越生活之外,处于大化之中!是一种真正的超然,那将是一种平和的心态,而现代社会,平和心态是我们最缺少的,也是我们最需要的。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名若,字子有,孔子著名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史记》载有子在相貌上特别像孔子,因此当孔子去世后,孔门弟子曾想让有子来代替孔子的地位,但最终这次努力失败。从有子的言论来看,在众多孔子弟子中,有子思想是与孔子思想最接近的一位弟子,此恐也是孔子去世后,孔门弟子推崇有子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句从字面理解,并不困难。难在孝悌与犯上之关系。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弟即“悌”也。有子的意思是讲,如果一个孝悌之人,是很难会做出犯上之类的行为;一个不好犯上的人作乱,这是从来未听说过的。
儒家理论皆从血缘关系讲起,由此可见一斑。孝悌与犯上之关系,也应从“孝”入手理解。如何能做到“孝”?绝对不是“能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给父母以物质的供应,以保证生命的延续,这在儒家来看,并非是“孝”,尽管在现代社会,能做到此,便会得到许多人的认同!孝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心理。在父母与子母的关系上,在心理上,“孝”更强调以父母为主,即能养父母,更要使父母心情愉悦。再以《孝经》为例,《孝经》曾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自己身体发肤的损伤,可能对自己本身本无所谓,但父母会为自己的损伤会忧伤,自己的行为导致父母忧伤,这不是孝!如能考虑至此,真正行孝,便不会让自己的父母为已忧伤,也便不会“犯上”,更不会“作乱”,因“犯上”、“作乱”的结果,会使自己受到社会的惩治,自己遭受苦难,也会让父母为之忧伤,这不是孝道所认可的。
“本”与“道”,皆古人常用之语,本与末相对,道与器相配,而有时本与道又可互替。“本”即根本,最重要的;“道”在此,即是孔子认可的价值体系,或曰人道,皆可。此句大致讲,如果把最根本的抓住了,那么大道也便会流行起来。什么是根本呢?孝弟也。这也再次看到儒家理论是基于血缘关系而展开,血缘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同时也是三代社会建构的基本支撑。在孔子时代,从血缘关系展开讨论,进而构建理论,是再自然不过之事,而在今天,基于血缘关系的某些理论,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在与学生一起读《论语》的过程中,虽然阅读进度很慢,但收获颇丰。与我自己而言,虽然《论语》读过几遍,但要指导学生,我又须认真查阅相关资料,这样的过程,也更加深了我对《论语》的理解。对于学生,也能把《论语》中的一些思想实践于自己的生活,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对经典有了更深的理解。如一学生写读书笔记: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读到此,想到一句广告词:“别让你的老人感到孤单”……忙碌了一辈子的们们是否可以在晚年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呢?我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求子女或孙儿辈用行动来满足长辈的需求。确实,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是“皆能有养”,但是若仅仅是维持着生存而没有“敬”,何以区别父母与犬马?父母要的或许不是儿孙能给自己多少存款或多大的房子,而是“常回家看看”。“孝”应是“养”与“敬”的结合体。何为“敬”?“敬”不是“惧”,不是反背着手面对拿着细棍的父亲背三字经,也不仅仅是坐上位,泡好茶,面是进门时帮忙打一下帘子,开一下门,坐下时擦一下凳子,拉一下椅子,高兴时多陪他们乐一会儿,愁苦时尽力为他们分忧。我理解的“敬”更近似于一种出于亲情的爱与关怀,而这种爱与关怀要求心到、行到,不仅仅有意向、意愿,更要有行动……
另一学生写道:
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读完了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学而篇》,现就自己对其感兴趣的部分谈谈自己的感受.
儒学文化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历经风雨,沉沉浮浮而不衰,其精湛、独到之处可想而知!儒学的核心是什么?是“仁”。国人也在践行着“仁”。“5•12”汶川地震,国人用爱感动了灾区人民,也震撼了全世界,中国是一个拥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国家。将“仁者,爱人”发挥到了极致!近期日本接二连三的灾难,我们国家派出了自己的救援队。因为当面对那脆弱的生命,敬畏生命之情油然而生,我们无法拒绝。历史是历史,政治是政治,自然灾害没有国界,请热爱生命,活着就是一种奇迹。让我们为死者祈祷吧,愿他们在天国得到安息!
    儒学的关键是什么?是实践。只说不做是不可以的。“巧言令色”是令人唾弃的!儒学再三强调“谨而信”、“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日本的核爆炸给世界人民带来恐慌,这不由使我们想起1986年惊天地、泣鬼神的切尔诺贝利核爆炸。因为核污染,美丽的切尔诺贝利寸草不生,荒无人烟,参加那次救援的英雄人物也正忍受着病痛的折磨,那些本应活泼可爱的婴儿却变成了畸形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科学这把双刃剑一旦失控,就会给人带来灭顶之灾。“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科技工作者是否应考虑开发清洁、安全的新能源呢?那么其他人呢,节约能源就真的那么难吗?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请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现在开始,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吧!
     灾难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惨痛的,朋友,请敬畏生命吧,因为活着就是一种奇迹!!!
从上举两例便可看到,虽然学生对经典的理解,仍很不全面,但他们已经学会阅读经典,并以经典的精华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也是我们读《论语》的目的。
我们对经典的阅读,并非出于功利性的学术研究,而是希冀经典的思想对阅读者能产生实际的影响。从经典中汲取智慧,并实践于生活,让经典调适人心,使人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生活。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