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8年上半年三等奖李美逸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8年上半年三等奖李美逸

字号:T|T

学校:湖北大学

学院:哲学学

专业、年级伦理学专业2016级研究生

姓名:李美逸  

学号:201611120100018

1.有时读古文故事,如《二十四孝》,不禁会问自己,世间的孝,都是一样的吗?纵观《论语》,不难发现,孝的三个层次。

在《论语·为政》里:“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看一个人孝不孝,不在于能否赡养父母,而在于他是否怀着尊敬之心赡养父母,是否真正让父母心里喜乐。儿女要使父母有尊严、有体面,心宽体泰,舒适自如。

《大戴礼记》说:“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即,孝敬父母:最大的是让父母感到光荣,其次是不让父母感到耻辱,最低的,才是我们所谓的赡养父母。

最下一层是能养:“烹熟鲜香,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但是 “子云:小人皆能养其亲,君子不敬,何以辨?”小人都能够赡养自己的父母,要是对父母没有尊敬的话,那么,又拿什么来区别小人和君子赡养父母的行为呢?

孝的第二层次是不辱。就是在父母不在跟前的时候不要做什么不得体、不好的事,以致让父母的名声受到影响。最后是尊亲。“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敬父母的终点或者说最高境界是:成家立业,修德行道,在后世扬名,让父母得到荣耀,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光宗耀祖”。

 

 

2.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每件事情都可以成为一个疑问的世界,很多学说,都标榜自己能解决所谓“本源的问题”,“终极的难题”,那么备受推崇的儒学,是否解决了个体生命永生的问题呢?当然不是,甚至于儒学,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宗教。

生命个体是身体与灵魂的统一体,身体之一部分自然可以通过子孙而延续存留,但灵魂是没法继承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续集,不是孩子的前传,更不是任何人的番外,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而言,都是独特而重要的。

血脉的长存也许可能保证族类生命的延续,但不能保证个体生命之永生。谭嗣同早在百年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至于父子之名,则真以为天之所合,卷舌而不敢议。不知天合者,泥于体魄之言也,不见灵魂者也。子为天之子,父亦为天之子,父非人所得而袭取也,”

因此,孔子在《论语·八佾》里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思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这才是真正“恰到好处”的“孝”啊!

 

 

3.孝悌之道,本就是是人之常情,是人性的最初的表现。在儒学里,就是“仁之本”。

《论语》里所说的仁爱,换言之,其实可以说就是孝道。在孔子那里,孝,以自然的血亲为纽带的。但为什么我们必须要孝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利己”。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甚至于在西方的经典读物中,也有与之呼应的文段,如《圣经·以弗所书》中所言: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孝,其实也表现了中国人对永生的盼望。如《论语·学而》里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4.生活中,我们也常会听到对“孝”的质疑,例如因此而衍生出的一个词:愚孝。那么当孝遇到了问题,我们该如何处理呢?我在国学中,找到了答案。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现在看来,似乎太过绝对。儒家的孝,本源自人类对追求永生的渴望,但随着儒家的发展,孝的初始意义被逐渐省却了,其宗教意义逐渐演变为伦理意义,孝逐渐变成了孝道。这样,在理论上,就产生了一个必然要求,即要将孝的一方绝对化、权威化,而将另一方相对化、低矮化。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即:孔子说:“侍奉父母,若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要轻微委婉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的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谏,便是儒家的补救之道。孔子在此所推出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谏”。,“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5.仁,可谓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仁者爱人,就表达了仁最根本含义:即爱人,因此,后世也以仁爱并称。这两个字,言简意赅,意蕴颇丰,《中庸》里解释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仁,就是作为人的根本,它使人成其为人。

这何尝不一个很伟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把人与物,植物,动物,都区分开来了。人有爱恨情愁,人有伦理道德,有智慧理性,这些都是人与其他外物的区别,而孔子认为,其中最大的是“亲亲”,也就是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亲人。

孔子是把血缘之爱、自然之情当作了人性的根本。“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正是这种思想的明确表达。当然,孔子并没有停留于这种爱,而是将这种爱扩展开去,也就是所谓“亲亲之杀”,按照亲疏的远近不断推己及人;也就是所谓“泛爱众而亲仁”,普施爱于天下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是一种朦胧的博爱。

 

 

6.仁的另一面,是成己。在《郭店楚简中》,“仁”的字形是上“身”下“心”。在《说文解字》中,记录的古字“仁”是上“千”下“心”。于是,就有学者认为,后者是前者的变形。这样一来,“仁”字便成了“从身从心”。

身,《尔雅·释估下》:“身,我也。”可见,仁又表示对自己的爱。用那时的话来说,就是“克己”、“修己”、“成己”,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克制自己,修炼自己,成就自己。在《论语》中,这方面的教导很多:“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讲一个人对待自己应有的态度。把别人当人在于要去爱,而把自己当人在于克己。克己是什么意思呢?克己就是克服、胜过自己的私欲。仁是一种内在的要求,而礼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修己以安人”,爱人与成己是一体之两面,“成己”是“爱人”的基础,“爱人”是“成己”的实现。

自己是一个出发点,自己若没有确立,没有能力去爱人,爱人成为一句空话。爱人又是自己的需要,是自己的目标。人在对自己的体会中了解他人的需要,使爱人落到实处,也让自己的本性在爱人中得到完成。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要加害于人,不要强迫人,对人保持应有的尊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从积极方面来说,要帮助他人“立”,就是要让人成为真正的人。用朱熹的话来说就是:“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7.孔子,是不轻许仁的。在《公冶长》里,“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这段对话,以仁为标准来评价。孔子认为子路具有大将风度,可以为千乘之国的军事领袖,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冉求长于行政,可以担任公邑的长官,治理一方水土;公西赤能言善辩,锦袍玉带,倜傥风流,可以执掌外交,应对宾客。但是,他们是否达到仁德的境界,孔子不愿做出评价。孔子说这番话是就他们所具有的才干能力而说,并非说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而一个人是否达到了仁德的境界,是否为仁者,要看他的实际行为,所以,孔子回避这一问题。

 

 

8.“仁”的实际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是界限比较模糊的,但在孔子这里,却还是可以寻觅出一些标准。《子路》里:“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一个人平时的举止行为谦恭有礼,做起事情来认真负责,待人真心实意。如果能够做到这三点,便是接近于“仁”的境界了。即使到了尚未开化的地区,也不要失去这种做人的品格。

即使是孔子最欣赏弟子颜渊,也没有被称为“仁人”。《雍也》里,“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三月不违仁,就已经是是孔子对弟子的最高评价了。

在我看来,这未免也太过苛刻,但孔子对于人物的态度也并非总是那么不置可否或标杆太高,他对历史上的三个人物就做出了肯定的评价:“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总之,孔子所称许的这些人,他们所考虑的都并非个人之利,而是国家的得失、道义的损益。

 

 

9.读了这么多,关于仁者何为,其实我周围的同学,包括我自己,对于这个问题,都不敢妄下定论。但《论语》里的一些解答,却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明晰的认识。

《子张》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闻强记,善于质疑,结合实际。若能够做到这些,就不知不觉进入到“仁”的境界了。

《雍也》里,“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能够从身边的人与事来谈仁,是实行仁的有效方法。而《论语集注》里也解释道:“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状仁之体,莫切于此。”

《述而》里,“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自己也不称自己为“圣仁”,只是将之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追求的境界。

由此观之,中国哲学所传输给我们的,不外乎是这些概念:做圣人很难,但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圣人。这种积极的济世观念,直到现在都在深刻地影响着我。

 

 

10.《论语》中关于安身立命的智慧,不胜枚举,但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这句“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所针对的不是平日里就以巧言令色、阿谀奉承、哗众取宠的人而言的,并非批判他们“不仁”,因为这类人不必儒家圣人说,我们普通人都知道这类人的做法是“不仁”。

这句话出现在《论语·学而》第三节,在第二节中,讲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说的是孝悌之义是仁的表现形式之一,而这第三节“巧言令色鲜矣仁”是用反面来说明仁不是什么。所以针对的对象,恰是“求仁”之人,让追求圣人之仁者不要误解仁的含义,不要以为对人待物和善友好、和颜悦色就是仁。

 

 

11.当我们上课时,总是会因为一些词或一些抽象的概念,要求老师做出相应的解释,哪怕是一些很宽泛的描述,但就“智慧”而言,最打动我的,还是当樊迟问老师说,什么是智的时候,孔子就说了两字:“知人”。真正的智慧就是面对人心,你有什么样的的判断力。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痩哉。”意思就是:要听其言观其行,并不是看结果,而是在于他心理的动态过程。那我们要如何观察一个人呢?孔子说,那就去看一个人的过错。子曰:“观过,斯知仁矣。”就是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真君子犯错后能端正态度立马改正,而且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这是孔子所说的最高境界。

知人之后,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把不同的人放在不同的位置上,让他们都能各施所长。

我和同学们经常会犯一些错误,就是明明只是拥有一些的知识,却误以为自己很有智慧,其实这是很愚昧的。智慧不仅仅只是依据知识的多少来判定的,它是需要(知识+经验+悟性),要有所学,有所思,有所悟的。这在今后我的学习中,其实是一件道阻且长却必须日益精进的功课。

 

 

12.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上,始终有着这个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如果我们不不遵守的话,今后毕业,势必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孔子曾说: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我们且看它其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义、礼、孙、信”,意思是:“道义、礼仪、谦逊、诚信”,其中道义、谦逊、诚信都可谓做人之重要品性,都可谓长期践行才能养成的君子性情,而唯有礼字似乎是一条界限,或者说是基本准则,从礼字入手,依礼而行,才能真正走在通往君子的路上。  

所以我觉得礼的第一境界是外在行为的准则。人是一个人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化的结果。康德认为是规训让人成为人。试想一个婴孩在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它对于它的欲望,是各种手段无所用之不及,撒泼打滚更是常有之事,而一旦长大,又有谁会故伎重演呢?人知道了“礼”,便学会了克制与遵守,这正是我们成长所收获的累累硕果。

 

 

13.《礼记》上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是礼仪作为一种外在行为的准则被规训这样的方式应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而一个孩子慢慢变成一个人。而缺少了这样的过程,大概我们只能说他禽兽不如。  

《礼记·经解》中也讲道:“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所自来也。故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所患。”礼就像防止洪水的堤坝,如果把堤坝推掉了,就会有水患。假如认为旧礼没有用了,是腐朽的,不要去学了,而去之者,必有乱坏。

 

 

14.其实我认为,礼的境界不光是外在行为的准则,更是内在修养的标志。“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徒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礼里有仁爱,礼里有智慧,礼里有孝悌,礼里有品质,礼里有修养。

之前大热的电视剧《甄嬛传》里德华妃娘娘,骄横跋扈,倚仗自己的哥哥年羹尧,在宫中毫无礼仪与规矩,而他的哥哥由于战功显赫,被封为“一等公,他自持有功,目中无人,骄傲自满。雍正二年十月第二次进京觐见,京城的王宫大臣都到郊外去迎接他,他竟然对这些同朝称臣的官员扫都没有扫一眼,骑着马就过去了;有一次接到圣旨,本应摆香案下跪接旨,但他就随便伸手接过来就完事了,看完后就随手丢到一边,毫无人臣之礼。正是这些不“礼”,招来了兄妹俩的杀身之祸。国学的智慧,其实是渗透到我们古今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15.对于治理国家,廉政为民,哀公曾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由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不断健全,老百姓的法制观念,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于是当老百姓对政府的或某些官员的一些做法有不同看法而又得不到合理解决时,人们就想到了上访,想到了去法院告状。这时我们的政府不应该觉得这是“刁民”,不应该只想到防和堵,而应该想到疏和导,想着如何真正为人民服务,想着如何为人民解决问题。即急群众之急,急人民之所需。

社会主义廉政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奢望它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我们只是希望我们的为官者,好好领会:“执政为民,以民为本”的精神实质。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实实在在地为人民服务。做个“思想纯正”的好官,倘能如此,人民幸矣,社会幸矣,我们的国家幸矣!

 

 

16.孔子在论语中说:“政者正也”,说的不是正义与文化的结合谓之“政”吗?当今社会,政者即为掌权者,也就是老百姓眼中的“官”。“政者正也”就是要为官者正确用权,操守官德。孔子主张“选贤任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认为领导干部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守。

正如孔子在称赞他的学生颜回时说: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一切,可能很多人说,那我们没办法选择,生活就是这样。难的不是颜回在这种境遇中捱过来,而是颜回的生活态度。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面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挑战,面对千载难逢的新机遇,作为领导干部更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永葆清正廉洁的本色。

 

评价:理论阐述结合自身体会,情真意切,引人动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上,还显不够,希望能不断扩展与深入,在认识上更进一步。

建议:三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