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典教育 > 网友:国学"毒害论"偏颇 家长:学国学有助成长

网友:国学"毒害论"偏颇 家长:学国学有助成长

字号:T|T

 

 

网友:国学"毒害论"偏颇 家长:学国学有助成长

 

 

对于现在有的学校、家长让孩子读背《三字经》、《弟子规》的做法,我持坚决反对意见。说严重点,我认为这是毒害青少年心灵!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彭富春表示,他将就此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国学教育必须和现代科学民主的公民教育相适应,而且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要警惕和防止一些人假国学之名宣传封建迷信。彭富春的言论一经报道,立即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国学热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孩子们到底需不需要国学教育?长沙的国学教育情况如何?学生和家长对此有何反映?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连日来进行了深入调查和采访。

网友热议

九成网友认为毒害论有失偏颇

截至前晚,腾讯网上相关的评论达到2529条,新浪网上也有1912条。记者发现,90%的网友认为国学毒害论有失偏颇。

网友渝水耕夫认为,国学热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与现代文明和现代教育是不矛盾的。网友水晶美女认为, 现在重新抓起青少年传统美德的教育,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精华,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网友晓梦认为,现在社会上不少人不讲诚信,缺乏爱心,不孝敬父母,学学国学经典中的诚实、孝顺、礼让的道理,没有什么不好。

也有网友认为,如果让孩子死记硬背《三字经》等蒙学书籍,不加分辨地学习,确实对孩子有害。网友江山说,国学的确到了需要重新评估和甄选的时候了,传统文化必须在重新评价和不断创新中传承才有实际意义。网友杜绝空谈认为,学国学没错,至于怎么学,需要老师正确引导,不能断章取义。

长沙现状

近百校、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长沙在全国是最先开展青少年经典教育的城市之一,现在已在近百所幼儿园、中小学开展经典教育。湖南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中华文化经典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刘孝听介绍,如八一路小学、沙湖桥小学、市六中、市一中、诺贝尔摇篮幼稚园、人之初幼儿园、宁乡黄材中学、城北中学、国防科大附小等,都已开展国学教育,尽管形式各有不同,有的列入了课程,有的只是课外形式,但基本内容都是《三字经》、《论语》、《大学》、《道德经》等传统经典篇目。

3日,记者先后来到位于井湾子的精瑞·华夏之星幼儿园和韭菜园路的八一路小学,了解孩子们在国学方面的学习情况。华夏之星幼儿园园长彭紫甄介绍,该园是中华经典文化诵读示范幼儿园,小班学习《弟子规》,中班教的是《三字经》,大班教《论语》,每天一节课。记者发现,他们的经典课本是由湖南中华文化学院专家选编的,标注有拼音。我们不强求小朋友理解,而是通过生活细节和主题活动,与民族舞蹈、音乐、武术相结合,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彭紫甄说。

八一路小学校长唐冬梅介绍,经典诵读是该校教育的特色。该校将国学经典列入校本课程,一年级学习《弟子规》,二年级学《声律启蒙》,三、四、五年级是《论语》,六年级是《老子》和《诗经》。我们从2003年开始试验国学经典教育,每周一节课,不考试。记者看到,他们的课本是本校教师集体节编的,免费供学生循环使用。这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并不影响其他课程的教学。那种孩子学国学会成为老古董的担心是多余的。唐冬梅说。

家长看法

国学教育对孩子成长有帮助

据科技部研究中心对国学教育改革的评估报告显示,73%的家长和87%的老师认为国学教育对孩子起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近90%的家长和96.7%的老师认为对孩子的个人修养和人格发育起到了良好作用。

记者前日在长沙街头随机采访了数十位学生和家长。多数学生和家长表示,学习国学对孩子养成诚实、懂礼貌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很有帮助。华夏之星幼儿园中班3岁小朋友张子涵的父亲说: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家里一般只有一个孩子,难免任性、娇气。学习了《弟子规》等经典,孩子在这方面改变了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更礼貌,还学会了一些生活自理的技能,如洗脸刷牙、清理自己的书包等学习用品。

田玄立小朋友的爸爸说,孩子学了国学经典,不但自己有进步,有时还会教育大人。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在喝酒,期间高谈阔论,互相劝酒,孩子突然对我们冒出《弟子规》里的几句: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我们都为孩子的懂事而感到高兴。

八一路小学五年级的何浩龙对记者说:这些经典我一点不觉得难学,背了《论语》后,我的作文也写得更精彩了,爸妈说我说话更有水平了。虽然现在有些句子我还不太懂,但我长大了慢慢会懂的。

易欣是一名腼腆的小姑娘,今年才7岁,却已经是八一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她给记者读《弟子规》里的章句,非常流利。问她喜不喜欢读这些经典时,她有点害羞地说:喜欢,因为这些句子很押韵,读起来蛮有味,像唱歌一样。

专家观点

学习经典要取精华弃糟粕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是现代先进文化的基石,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青少年国学经典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刘孝听说,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非常重视,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推出了以亲近经典、承续传统为主题的中华诵·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在此基础上,从2010年起,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共同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让中华文化经典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可见在当前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情况下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

刘孝听同时表示,传统经典里也有糟粕,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我们要摈弃。如《弟子规》中的丧三年,常悲咽事死者,如事生,父母去世要守孝三年,这种对孝道的苛求,现在来看是过时了。

正在长沙访问的香港国际经典文化协会副主席温雪珍女士说,中华经典文化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财富,是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目前,海外孔子学院已经达到329所,读诵中华文化经典,已经在海外蔚然成风。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国学、学习国学。

市民建议

编写统一规范的国学教材

有家长表示,孩子学国学是被动的,国学经典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他们不敢贸然让孩子学习这些经典。

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肖先生说:我承认,国学经典的精华,对改变一些人的懒惰、浮躁、没礼貌等有一定的作用,我本人也在学习,但我对老师的国学水平有所怀疑。我的孩子读三年级,老师可能自己对国学经典都不太了解,无法区分哪是精华,哪是糟粕。因此,我暂时不打算让孩子学习这些东西,等他年龄大一点,再慢慢引导他去学习。

长沙市民黄某说:原来我让孩子上过一个私塾式的国学馆。这个国学馆在招生广告中说是某某国学大师授课,后来我了解到,老师根本不是什么国学大师,而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只是让孩子死记硬背,我孩子上了几堂课就没兴趣了。而且,老师发的教材很贵,要300多元一套。他表示,希望国家教育部门组织专家编写统一、规范的国学教材,并培养一批专门的国学教学人才,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接受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培养健康的人格。

来源:长沙晚报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