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儒家文化 > 關於夷夏之辨的問答

關於夷夏之辨的問答

字号:T|T

  關於夷夏之辨的問答


                        
                  作者:吳飛
                   
                   
                  問:夷夏之辨的標準是什麽?
                  答:王道也,禮樂也。夷夏之辨,猶小人君子之別也。
                  今人有解釋為血統者,那是牽強附會。公羊甞以秦為狄,榖梁曾以衛為戎,但並不是說公穀以晉衛為異族。事實上,古代只有五方之民異性的概念,並無内外種族之分(不獨我們沒有,古代異族也沒有。西方民族觀是在文藝復興時期,因爲反抗教會的控制才產生的。此前固然有類似宋朝遼宋之辨的意識,但與現在大行其道的民族主義還不是一碼事)。所以公羊曰:“《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曷為以外內之辭言之?言自近者始也。”天下皆王之子民,夷狄亦然。只是,禮樂之化有遠有近,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所以,政治不是理想,區別對待而已。
                  今人有解釋為文化者,也是盲人摸象。夷夏之辨,不是一角斗場,誰文化高誰就是華夏。文化本來多元,制度只是因民族而異的平衡策略,又豈是浪說高下的?夷夏之辨建立在王道中心的基礎上:我們本著忠恕之心,把一切文明,都納入九服體系;從而既保證各文明自身的延續,又協調文明閒的分歧;保合太和,各正性命。所以,只有寬容而廣博,奉天而厚理,悠遠而無疆的文明,才可能擔當華夏的重任。
                  
                  問:今天的英美是否夷狄?
                  答:當然是夷狄。消費經濟,天地為之變色;男女無別,親情淡漠不安,不是夷狄是什麽?我承認中國今天比他們更差。但這種情況在公羊叫做“中國亦新夷狄”。但夷夏之辨並不能因爲沒有華夏而降低自己的要求。
                  中國人談論世界,應當革除弱國心態。因爲我們被打敗過,所以就不敢進行思考了,說什麽都得聼著西方點,免得被人罵我們不自量力了——何必呢?華夏之道,不過君子之道而已。君子之道,始於正心找狻P挠兴鶓崙粒ū热缈偸窃骱弈匙澹兴謶郑兴脴罚ū热缈偸窍勰侥硣兴鶓n患,則不得其正。只有擺正心態,認真觀察世界,反思自己,才能找出強國之路,才能找到發展方向。總之,夷夏之辨不是連自己祖宗都敢罵;提起保家衛國,還要看看是和誰打的弱國的談資,也不是妄自尊大唯利是圖,整天準備著應付文明衝突世界大戰的政權的課題。
                  
                  問:如何看待清末的夷夏之辨。
                  答:公羊曰:“夷狄相誘,君子不疾也。曷為不疾?若不疾,乃疾之也”。我們大可不必為那段歷史懂什麽感情。我們所有的,只能是“乃疾之也”的尷尬。
                  1、華夏治國,講求設官分職,立冢宰以佐王。王則“罔攸兼於庶言、庶獄、庶慎”。以明朝爲例,雖廢宰相,猶首輔領百官,發票擬,是冢宰之任在也。下官上書,科道封駁,是宰夫、太僕之政猶在也。朝廷任官,低品聽吏部,高品自廷推,是六屬專達猶在也。明帝立嗣,皆廷臣決以嫡庶,是猶守《春秋》之制也。明朝瓊州嘗貢宰輔,雲南曾有重臣,朝鮮、蒙古、女真世為外藩,是猶有五隸、九服之制也。而清帝皆乾綱獨斷,凴一人之喜怒,無世臣之制衡。高官旗漢各半,而機要皆待滿洲;兵丁區分蒙、滿,綠林、鄉勇有差。至於民族政策,則尤其夷狄陋習。用今天話說,就是推行殖民統治,破壞民族融合。對北方,清廷禁止旗人與漢人通婚,禁止蒙古、回族與漢人雜居。禁止漢人出関、出海,禁止蒙古人出旗、入關,通過宗教限制蒙古族、藏族人口。維持留守滿
                  族的原始狀態。禁止北方民族學習漢語。完全違背了“大一統”的最低信念,滅亡了“神之聼之,終和且平”(毛詩)的理想,至今留有隱患。對漢族和南方少數民族,則剃髮易服。甚至改土歸流,驅逐出村落,採取佔領區統治,至今大量南方民族流落境外。嚴重違背了“五方之民異性”(王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王者,往也”的施政原則。
                  2、夷夏之辨,是寄予朝廷奉行王道。無論自己出身如何,是楚人也罷,赤貧也罷,都要以君子之心治理國家。所以漢以來南方興起,並不因吳楚之民,而對春秋心存芥蒂;反而是志在春秋,明辨夷夏。永嘉之亂,靖康之恥,士夫或孤守江南,或曲全中國,何曾有分南北?這纔是對《春秋》的正確理解,纔是君子治國的態度!正是基於《春秋》的這一特點,纔會使當年的鮮卑,仰慕華風。從太武帝肇基,到孝文帝升堂,把自己從一個落後民族,發展為一個倫常有序的政權。最終,其血統融入中華,而其制度(法典、兵制)則為隋唐所繼承。然而清廷不然,一開始便曲解春秋,自居夷狄。遼金的滅亡,本是由於公羊所說的“離于夷狄,而未能合于中國……中國不救,狄人不有,是以亡也”。只要看看當年金國對蒙古的長城,聼聼蒙古對金大都的態度,就可以感到遊牧民族的可怕。然而清人把這一切歪曲為金人漢化亡國。那麽遼國是怎麽滅亡的呢?他們倒是沒有完全漢化,完整保留了對北方的遊牧民族統治。而女真的崛起,正是因爲契丹的殘暴!每一個民族都有保留自己特色的權利,但爲了本色而反對文明,則未免太膚溋恕;哆@種誤解,清廷一直對《春秋》耿耿於懷,廢除元明時通用的注解,借對古注、漢學的恢復,和同時大張旗鼓的文字獄,而控制讀書人的思想。可笑的是,“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待中國知識分子被奴化之後,已經不知防夷的中國,卻遇到了比蒙古還強大的夷狄。此時的清廷,卻又妄自尊大,僣稱華夏了。迨泰西艦船利炮打開國門,中國的鄉軍團練登上舞臺的時候,這個朝廷卻又不惜出賣中國,以根除亂民,以維護其“天朝”。
                  3、縱觀清史,皆小人戚戚以求,行險僥幸之道也。雖一時登峰造極,然終究害人害己。
                  
                  問:春秋夷夏之辨的内容。
                  答:竊以爲要在認清楚、吳的夷夏問題。這裡我簡述一下,再附上朋友的文章。希望大家有時間好好研讀一下春秋三傳,並一點要參考漢晉注本(左氏杜注,公羊何注,榖梁范注)。夷夏之辨在宋儒的注本中更清晰,但是因爲清學的扭曲,現在沒人尊重了。所以大家先要看看漢注,看看我們國家原本(在一個沒有受到夷狄大規模威脅的時代)是如何對待這個問題的,然後才能破除迷信,有益於學。當然,最好也體會一下漢學的真精神。
                  1、楚國、吳國是否夷狄?答:易者,天下之大道也。春秋法天而筆削,不過隨吳楚之進退而褒貶之。論政治,楚為周朝封國;論血統,吳為華夏正脈。但《春秋經》確是以吳楚為夷狄。何哉?必考究歷史:春秋之時,天子禮樂尚在,故齊桓晉文定霸,皆以尊王;至於宋鄭魯衛,亦皆服從王事。然而楚國無一次尊王,吳公黃池之盟雖進,但恩澤不一世而斬。所以,楚吳雖有仁義,近於華夏,然小信未孚,是故夫子雖有入楚說越之行,而《春秋經》終不能貿然進之。同理,秦國雖東遷平王,西復故土,然而一出殽山,多行不義,後世目為鷹鷙虎狼之國,不亦宜乎?……至於春秋後,中國亦為新夷狄,當此之時,楚國尚能遵循禮樂,故至戰國,則經師不以楚(吳已亡)為夷狄,觀《左氏》可知。即便公穀二傳恪守夫子微言,亦皆言“楚王”。此應該説是“口誤”,但卻透出他們對楚國的態度。可見,戰國以降,楚國不過是保留在《春秋經》中的夷狄象徵。此後,歷朝就《春秋》而習法治平,分別夷夏,何嘗有楚人、吳人、齊人之分?
                  此一《春秋》傳承,亦可見春秋精神。本為華夏,而肆行夷狄,則夷狄之。雖出夷狄,而能行禮樂,則褒進之。雖行禮樂,出自夷狄,不敢貿然同於中國,謹也。行禮樂,遵華夏,數世繼之,人皆信之,則華夏矣,於其出身何有?
                  2、楚、吳為夷狄。何以狄之?蓋“楚有王者則後服,無王者則先叛。夷狄也,而亟病國”(公羊),“聖人立,必後至;天子弱,必先叛。故曰荊,狄之也。”(穀梁),“漢陽諸姬,楚實盡之”(左氏)。吳則“文身斷發,示不可用”(史記),春秋視之,一如杞子來朝,左傳“用夷禮,故曰子”;介葛盧、白狄來,公羊“夷狄之君也。何以不言朝?不能乎朝也”。蓋華夏者,在畿内,則有八則,一曰祭祀,六曰禮俗。在邦國,則有九服,要服以上貢貨物;又大司馬“九伐之法正邦國:馮弱犯寡,則眚之;儋t害民,則伐之;暴內陵外,則壇之;野荒民散,則削之;負固不服,則侵之;贇⑵溆H,則正之;放弒其君,則殘之;犯令陵政,則杜之;外內亂,鳥獸行,則滅之。”楚、吳不能守禮,不能安分,自當夷狄視之。
                  春秋之夷夏,猶小人與君子。夷夏之辨在禮樂,猶小人君子之分在道德。古人知之者,進於華夏;畏之者,淪於小人。
                  3、楚、吳之進爵。邢人、狄人伐衛。穀梁:狄其稱人,何也?善累而後進之。伐衛,所以救齊也。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于伯舉,穀梁:吳信中國而攘夷狄,吳進矣。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穀梁:黃池之會,吳子進乎哉!遂子矣。吳,夷狄之國也,祝發文身,欲因魯之禮,因晉之權,而請冠端而襲。其藉于成周,以尊天王,吳進矣。吳,東方之大國也,累累致小國以會諸侯,以合乎中國。吳能為之,則不臣乎!吳進矣。王,尊稱也;子,卑稱也。辭尊稱而居卑稱,以會乎諸侯,以尊天王。吳王夫差曰:「好冠來。」孔子曰:「大矣哉!夫差未能言冠而欲冠也。」
                  4、楚、吳之貶退。吳入楚,穀梁:何以謂之吳也?狄之也。何謂狄之也?君居其君之寢,而妻其君之妻;大夫居其大夫之寢,而妻其大夫之妻。蓋有欲妻楚王之母者,不正乘敗人之績而深為利。居人之國,故反其狄道也。
                  5、中國亦新夷狄。晉人及姜戎敗秦師于殽,穀梁:狄秦也。其狄之,何也?秦越千里之險,入虛國,進不能守,退敗其師徒,亂人子女之教,無男女之別。秦之為狄,自殽之戰始也。(公羊同)
                  晉伐鮮虞,穀梁:其曰晉,狄之也。其狄之,何也?不正其與夷狄交伐中國,故狄稱之也。戎伐凡伯于楚丘以歸,穀梁:戎者,衛也;戎衛者,為其伐天子之使,貶而戎之也。戊辰,吳敗頓、胡、沈、蔡、陳、許之師于雞父,公羊:此偏戰也,曷為以詐戰之辭言之?不與夷狄之主中國也。然則曷為不使中國主之?中國亦新夷狄也。(此戰吳為直,故春秋序吳於上,這是吳進則與之,而中國退則狄之的筆法。然而,若書“吳及……戰于雞父”,則有以吳爲主,夷狄主中國之嫌,故但言敗而已。)
                  6、不與夷狄之主中國。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公羊:吳何以稱子?吳主會也。吳主會則曷為先言晉侯?不與夷狄之主中國也。其言及吳子何?會兩伯之辭也。不與夷狄之主中國,則曷為以會兩伯之辭言之?重吳也。曷為重吳?吳在是則天下諸侯莫敢不至也。襄公十年,會吳于柤,遂滅傅陽,穀梁:不以中國從夷狄也。
                  7、疾夷狄,而不責夷狄。楚子誘戎曼子,殺之,公羊:夷狄相誘,君子不疾也。曷為不疾?若不疾,乃疾之也。(蓋疾其不義。然夷狄無知,不可以強求。)
                  8、夷狄有可閔者。晉師滅赤狄潞氏,以潞子嬰兒歸,公羊:潞何以稱子?潞子之為善也,躬足以亡爾。雖然,君子不可不記也。離于夷狄,而未能合于中國,晉師伐之,中國不救,狄人不有,是以亡也。
                  
                  
                  附:华夷之辨---《诗经》中的蛮荆问题 (楊清楓) 
                  
                  蠢尔蛮荆,大邦为雠。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猃狁,蛮荆来威。 
                  ——《诗经 小雅 采芑》。
                  很多人把这里的“蛮荆”等同于楚国,并以此作为楚国本是异族的证明。但是,毛传明确声明:蛮荆,荆州之蛮也。而不是说的楚国!鉴于诗注过于简单,这里来详细说明一下:

                  荆为地名,请看《尚书 禹贡》“ 荆及衡阳惟荆州。”
                  请注意看《
                  禹贡》中的第一段:“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知”从这一系列祭祀来看,九州已纳入华夏之地,受华夏文化泽被。

                  “
                  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砺、砥、砮、丹惟菌簵、楛,三邦厎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从后面几句更详细的贡品说明来看,荆当时已是华夏之地无疑。

                  《尚书》中描述的年代在《诗经》之前,可以肯定,《诗经》句子中的荆,乃是地名,而非族名。
                  然而,历史沿革,原先华夏之地可能受到蛮族侵扰窃据。同样按照毛序,《采芑》是宣王时诗。而《国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篇,注:“败于姜戎氏时所亡也。南国,江汉之间。”可见当时江汉(属荆州)一带,确为戎人占据。也许大家已经习惯“南方曰蛮”,但是这是汉朝的训诂,并不是先秦的实况。《春秋》昭十六年“楚子诱戎蛮子杀之”,就是戎人称蛮的例证。所以周王南征,“蠢尔蛮荆,大邦为雠。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猃狁,蛮荆来威。”诗经中说的正是华夏之师讨伐蛮族,明王之份。

                  蛮族窃据荆地,所以诗经在前面用蛮加以特别指代,将其与“猃狁”相提并论,
                  另外,属于华夏文化的楚国在同一块土地---荆地上建立,但不等于楚人就是蛮族。楚国的源流,在史记得非常清楚。楚国贵族屈原的作品中,“帝高阳之苗裔”,也说明自己是华夏后人。楚国、吴国后来的君主僭越,自称“王”,这是不懂“礼”的表现,不懂礼,那就是跟蛮族一类。所以当时其他中原诸国,蔑称其蛮,但并不等于,楚、吴是蛮族后人。他们仍为华夏族。

                  从我读诗经的体会,《诗经商颂 殷武》也可以作为对照参考。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这段讲的是武丁讨伐荆楚。也很明显的反映了华夏之礼,天子和臣下应各安其份。从诗句推测,是殷商衰弱,荆楚借口以自己居住太远,不向天子朝贡。所以武丁讨伐。“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这句话是对比,说的是当年成汤在世的时候,即便是非常远处的氐羌,也不敢不来朝贡,那么,言下之意,就是责备属于华夏后代的楚人怎能借口路途遥远不来朝贡,在礼仪上,还比不上属于蛮族的氐羌。当然要受到惩处。这段诗句就是表明华夏之份。

                  
                  [太常案:夷夏之辨是春秋大義,這裡補充一下春秋中的楚國問題。
                  荊為州名。以珞以《禹貢》證,恐難服眾。那麽《公羊》莊公十五年:秋,九月,荊敗蔡師于莘,以蔡侯獻舞歸。
                  (傳)荊者何?州名也。州不若國,國不若氏,氏不若人,人不若名,名不若字,字不若子(穀梁同)。如果傳統上言荊必楚的話,那麽這句大義就無從存在了。況且左傳宣公十二年,載“若敖、蚡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可見楚國早期内政尚不統一,荊州亦未開發,當時戎蠻居荊,正如淮夷夾陳,何足怪哉?

                  楚是周之封國。首先,《樂記》載,《武》“四成而南國是疆”,是武王伐商,先服南方。《牧誓》載“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可見,方武王克商分封時,楚國先人或在其中(不過可能當時國力貧弱,所以提不到他)。所以,左傳僖公四年,桓公伐楚,管仲責曰:“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屈完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可見楚國確在封貢之列。

                  《春秋》何以以楚為夷狄。榖梁:“荊者,楚也。何為謂之荊?狄之也。何為狄之?聖人立,必後至;天子弱,必先叛。故曰荊,狄之也。……荊者,楚也,其曰荊何也?州舉之也。州不如國,國不如名,名不如字。”公羊:“師在召陵,則曷為再言盟?喜服楚也。何言乎喜服楚?楚有王者則後服,無王者則先叛。夷狄也,而亟病中國,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帖荊,以此為王者之事也。”這是《春秋》之法謹嚴的一面。但我們首先要明白夷夏之辨的意思。公羊甞以晉為狄,榖梁曾以衛為戎,但並不是說公穀以晉衛為異族。事實上,古代只有五方之民異性的概念,並無内外種族之分。所以公羊曰:“《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曷為以外內之辭言之?言自近者始也。”天下皆王之子民,夷狄亦然。但是,禮樂之化有遠有近,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所以,政治不是理想,必須區別對待。於是,周禮有九服異政,原其情也;公穀則夷夏有別,尊王道也。春秋之中,用夷俗者,雖來朝不與爲禮;行暴政者,雖諸姬必以貶爵。而楚子、吳子能憂中國,能行禮樂,能奉王事,皆稱以爵。中原不修德政,君臣相殺,則為“新夷狄”。不過夷狄者,“輕而不整,貪而無親;勝不相讓,敗不相救”,故“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雖義之而稱爵,必後書於晉,“不與夷狄之主中國也”。如果我們細讀春秋,還會發現,三傳在引用楚國史料時都不經意稱過“楚王”,這説明在春秋經師心中並沒有把楚當成外人。從經文看,春秋稱楚子的頻率是漸漸增多的,這接近公羊的三世說。從左傳的角度,當年漢陽諸姬,楚實盡之,加之自稱夷狄,不尊禮樂,諸國自然不與之交往,多所詆毀。後來召陵與盟,莊王復陳,諸侯皆知豈能守禮義,則與之渳兵,與之朝聘。不過公榖本為立意,不能不藉楚事闡發大義,以明王道之漸也。

  轉貼自:華夏復興網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