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直属专案 > 陕西榆林市佳县木头峪中心学校

陕西榆林市佳县木头峪中心学校

字号:T|T

木头峪中心学校2018年下学期国学经典教育工作总结

 

尊敬的冯燊均主席:

我校在本学期的国学经典教育工作中,我和全校几十名学生一起欣赏经典诗文的无穷魅力,共同感受诵读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在经典诗文的润泽中我们感受着成长的快乐,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颇收获。
    首先,我们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保证诵读的质量。每天保证学生有一到两节课的诵读时间,一学期达到一百三十节以上。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排在第一位在经典诵读课教学方法力求趣味化,千方百计调动学生投入激情,以兴趣作为原动力。如:故事法:把经典诵读的内容改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探究经典、记诵经典,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巧用法:让经典走进生活,在平时生活中时不时把经典名句用出来。诗词接龙法:老师或一学生读出诗词的上一句,其他学生对出下一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是经典,感觉到诵读经典的重要性。
    其次,随着国学经典学习的深入,文的内容难度也逐渐增加,想要学生一下子就能把握住内容,难免过于急于求成,我想还是采取不求甚解化吧。因为我深信书要慢慢读、细细品,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了解书中的道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力求甚解,意在提高学生文化底蕴,精神修养不需要学生字字会解释,句句能分析让学生开心地学,有趣地读,多多地记;学习的特点是删繁就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触摸语言。

第三,诵读形式应该多样化。重视朗读,强调背诵,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读出节奏、音律,可以集体读、分组读,也可以个人读。多样的诵读延续了学生的诵读热情,使得他们深深地喜爱上了诵读诗词。本学期我校三至六年级的大部分学生能熟记八十首以上古诗词。开学初,由于没有及时调回诵读课本,有的同学便迫不及待地问:古诗老师,这学期我们背哪些诗啊?什么时候学啊?”看着孩子迫不及待的样子,我感到异常欣慰。让我激动的是孩子们总是叫我古诗老师,这是我从事国学教育工作几年得来的殊荣。
    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语言不断得到积累。我觉得背书,就如练字、解题,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学员们时不时地能够触景生情地诵读出一句或一首古诗同。每到此时我们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了。经典诵读增强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大量诵读丰富了语言积累,增强了语感,获得了审美体验。 同时,说写能力也不断得到了提高。多样的诵读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积累,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就要放寒假了,六年级的学生说他们要在假期学习《弟子规》,这是我校每届毕业生的必修课。由于一些原因,本届学生还未来及教学《弟子规》,同学们却主动提出来了,我高兴地把课本发给了他们。这就是国学的魅力!
    自从国学经典教材走进校园的课堂以来,我与孩子们一起行走在这开满鲜花的诵读之路上,体验着诵读的快乐,欣赏着经典的魅力。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学生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思维开阔了,兴趣广泛了,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时间飞逝,期间不乏有许多困惑,有几许收获。时间在变,但我们的信念不变,我们的行动不变,期待收获更多!

 

陕西榆林市佳县木头峪中心学校

2019-1-7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