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直属专案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5年下半年总结 任秀芹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5年下半年总结 任秀芹

字号:T|T

《中国传统习俗文化》教学总结

                  云南财经大学  任秀芹

 

尊敬的冯燊均主席:

我是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的老师,在本学期(2015—2016学年上学期),我开设了全校性选修课《中国传统习俗文化》课程。具体汇报如下:

一、本学期开设的课程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习俗文化

开课时间:2015.9-2016.1

学生人数:291

授课班级:3

授课学时:108

学生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本科生

开课班级:K20021-JS0248-1 K20021-JS0248-2 K20021-JS0248-2

授课教师:任秀芹教授

二、授课内容:

本学期结合学生实际,并吸取以往教学经验及其学生的反馈,主要讲授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婚姻习俗文化”、“中国传统饮食习俗文化”、“中国传统服饰习俗文化”、“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文化”等5个专题。

三、授课方式:

1、以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为主。

2、经典视频短片与点评相结合。

3、课堂教学与师生互动相结合。

四、教学小结:

1.中国传统习俗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任课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学习,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做到身体力行,成为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开拓者。

2.教师也应全方位地加强自身的文化学养,通过课堂上的讲授和课后的不断学习,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的播撒者和实践者。

3.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围绕所讲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充实授课内容,使教学动起来、活起来,并学以致用。比如,本学期在讲到“中国传统婚姻习俗”这一讲时,我先设置问题“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恋爱观?”,然后请学生回答。之后,我就学生遇到的困惑和现实中的案例,谈了我自己的看法,学生们深受启迪。

五、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估:

通过学生选课人数、到课率、听课及记笔记的认真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主动的观测,我个人认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比较令学生满意的。

六、学生的反映与评价:

1、在期末考试中,我专门设计了一个20分的题“请你对这门课程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通过阅卷发现,96%以上的学生对该门课程持肯定意见。

     2、在学校举行的大学生科研训练(SRTP)中,因上了我的这门选修课,不少同学引起了学习兴趣,积极参加科研训练。本学期我指导的学生科研小组申报的课题为《从旗袍的变革看中国服饰文化的现代性转型》,目前已顺利通过学校的中期检查,本学期即可结题。由此可见,学生通过这门选修课的学习,即提起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

 

云南财经大学  任秀芹

2016116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