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直属专案 >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焦绪霞总结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焦绪霞总结

字号:T|T
尊敬的冯燊均主席:
您好!感谢您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感谢您对经典教育所做的巨大贡献!
我是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焦绪霞。2010年3-7月份,我为师范学院中文系
2008级学生开设了《先秦两汉历史散文专题研究》课程,共36课时。修习本课程的学生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二年级的学生30人。课程内容分为“《尚书》中的尧舜之德”、“《春秋》——礼义之大宗”、《国语》中的女性与道德”、“《左传》中的儒家思想”、“《战国策》人物传奇”、“《史记》的悲剧精神”、“《汉书》的儒家思想”七个专题。主要讲述先秦两汉经典历史散文著作的思想与文学艺术。本批学生多数曾经跟与我一起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专题》课程、《中国文学史》,有较好的文学及经典阅读功底。另外,本学期参加青岛市“国学进课堂、进社区”系列公益活动,为小学讲课8次,每次一小时;为社区讲座2次,每次一小时。参加青岛科普周讲座1次,2小时。共12课时。
教学经验总结:本课程补充了文学史课程不能深入的内容,但是难度明显加大。如《尚书》部分。在大学之前的教育中经典阅读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我们的课程上起来比较艰难。名义为专题研究,实际上并没有达到“研究”的程度。教学中采取阅读式教学,尽量让学生多去阅读,锻炼自己古文阅读能力。针对中文系女生尤多的情况,特别选择“《国语》中的女性”为专题,并展开自由讨论。让学生了解传统妇女的美德,增进德育,培养淑女风范。本课程结合《中华十大义理》、《祭孔大典》、《弟子规》等材料,开阔大学生的思路。学生的小论文中透露出他们对中华经典的理性思考和热爱。从学习过程看,中文专业的学生对历史经典的兴趣较低,所以特选具有文学价值的篇章进行学习。经过师生共同努力,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反映较好,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华经典的认识。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1、课时量太少,不利于对经典展开深入学习。2、已经编订并免费发放简明教材,免去抄写课件之苦,方便学生使用。3、继续加大经典阅读的力度和广度。4、开展经典诵读比赛以及节庆活动等多种方式的教育。
最后,祝您和夫人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此致
 敬礼!
                                                             焦绪霞敬上
                                                       2010年7月19日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