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直属专案 > 韩星 2023年下半年课程总结报告

韩星 2023年下半年课程总结报告

字号:T|T

2023半年课程总结报告

 

尊敬的主席台鉴

您好!退休以后2023下半年2024年初在社会上有诸多讲座、演讲、学术会议、座谈会等。现总结如下:

2023年9曰2日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举办的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了“儒家‘德教’及其现实意义”的发言,1课时。

2025年9曰15日在郑州十六中学为高一年级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的重大意义和积极作用》的宝贵,2课时。

2023年9曰15-16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召开中华孔子学会2023年年会提交《儒家中庸观念与伊斯兰教中道观的比较会通》论文,并做主旨发言,1课时。

2023年9曰16-18在河南郑州“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展望天下文明”的“嵩山论坛”是发表论文《三才之道构架下的坤道关怀》,1课时。

2023年9月24日上午在四川绵阳参加团中央举办的全国“红领巾讲解员”传统文化主题系列活动的“如何加强少年儿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座谈会,发表讲话《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看法》,1课时。

2023年9月26日下午,在曲阜尼山圣境参加尼山世界儒学高峰论坛,发表论文《儒家文化与东亚现代化》,1课时。

2023年9月28日下午参加海淀区敬德书院2023年秋季院务扩大会议,发表讲话,1课时。

2023年10月11日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清源书院人文素养大讲堂讲课《中国文化中的文武之道》,3课时。

2023年10月14日陕西岐山县“周公治道与中国之治——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发表主旨演讲《周公德治思想探析》,1课时。

2023年10月20日下午在敬德书院讲课《从<论语>感知疏通致远之教》,3课时。

2323年10月21日在河南郑州本源书院参加第八届全国书院高峰论坛,发论文《嵩山书院与道统传承》,1课时。

2023年10月22日上午在河北衡水学院参加“2023衡水·董仲舒儒家思想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发表论文《董仲舒天道和生思想述论》,1课时。

2023年10曰24日中国历史研究院“侯外庐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学派的构建”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侯外庐的先王观述论》,1课时。

10月25-26日在北京参加第七届“福德论坛”学术研讨会,做主旨演讲《儒家与伊斯兰教中道观的比较会通》,1课时。

2023年10曰26日下午,“北京市社区大讲堂”昌平区霍营街道办讲《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3课时。

2023年10曰28日浙江瑞安“实学思想家故里行”浙江瑞安站暨永嘉学派思想当代启示主题报告会召开,做主旨报告《叶适的实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1课时。

2023年11月1日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讲课《孔子的教育家精神及其现代意义》,3课时。

2023年11月4日河北儒学会彝伦书院癸卯《孝经》会讲,《三才之道,五孝之教》,3课时。

2023年11月6、7日晚上,在宝鸡文理学院分别做了《孔子是怎样超凡入圣的?》,《儒家的修身观及其修养之道》的学术报告,6课时。

2023年11曰9日下午在在西安贾平凹邀您共读书126期暨延长石油销售公司大讲堂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现代传承》的讲座,3课时

2023年11月11日,在湖北武汉科技大学第八届全国君子文化论坛,发表论文《<论语>的君子之道》的主旨演讲,1课时。

2023年11月3日-12月10日,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经典会读讲解《大学》6次,每次3课时,共计18课时。

2023年12月2-3日,参加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儒学、新儒学与后新儒学:当代儒学发展的省察与反思”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儒家平等观的现代阐释》,1课时。

2023年12月7日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录制《经典的传承与研读——以<论语>为例》,3课时。

2023年12月16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加“新时代高校通识教育研讨会”,发表《以经典为主体,构建大学通识教育体系》的演进,1课时。

2023年12月28-29在山东嘉祥曾子研究院参加“曾子研究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为学员讲课《<孟子>的孝悌之道与家国情怀》,3课时。

2023年11月23日参加在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召开的“儒家五圣”丛书新书发布座谈会,发表讲话,1课时。

2023年12月30 日参加“燕京读书会”《中庸》31-33章解读嘉宾,2课时。

2024年1月10日下午在北京善品堂国学院参加中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编撰座谈会,发表讲话,1课时。

2024年1月25日在湖南永州参加竹山桥学校经典传承座谈会,发表主旨讲话并讨论,2课时。

2024年1月27日上午,在湖南沅陵县“悦读经典”教师培训班讲课《经典的传承与研读——以<论语>为例》,3课时。

 

课时总量74课时:课程名称见上,听讲人数都是社会个阶层,不好统计,

二、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评估

以上演讲、讲座、会议发言是在自己长期学术积累基础上,应不同部门、单位邀请,根据社会不同部门、不同领域需要,提前做好演讲稿和PPT,针对不同的听众,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促进我的学术研究不断深化,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听众方面取得的实效

对国学、儒学、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有积极作用,特别是我立足于扎实的学术基础,深入浅出,正本清源,澄清社会上一些人对儒学、传统文化的误解、曲解、糊涂认识有正面作用这几年在经典解读方面应传统文化三进的需要做了较多普及工作

四、经验总结及改进办法:

不断努力,面对社会不同方面的需求,立足于学术研究尽可能做普及推广工作,更好地发挥传统儒家社会教化功能,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五、下学期开课的计划与安排:

今后人人在社会上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演讲、讲座,参加学术会议,主题是以儒学、经典为主,包括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另外,我继续参与社会上经典研读活动,主要是北京的燕京读书会、《论语》讲师群微信群的讲解、知止读书会微信群的《论语》讲解,以及学术指导继续参与西安中和书院的活动,北京燕郊西柳河村正元书院暨仁德书院相关活动。

 

最后,深切缅怀赞助人冯先生,感恩主席

顺祝

大安!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2024310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