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直属专案 > 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

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

字号:T|T

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

——二O二一年上半年国学经典教育报告

 

尊敬的鲍主席台鉴:

您好!衷心感谢您继承冯老先生的大德继续开新传播中华文化的忠贞不渝的信念和人间大爱之心!并祝您身心康泰!工作顺心!

白银市国学会始终秉承复兴中华文化的使命担当与责任心,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本学期配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传统文化中的十大义理为引领,结合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内在联系,使受教育者得到了一次生命的升华。累计超过100课时。

经典是符合人性的书籍,故能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地点、任何人群。《论语》,作为经典中的经典,当然也具备经典的一切特征,它不只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不只是古人的,更是现代的,乃至是未来的。只要一个人把任何一本经典读一百遍,他必能从经典中提升其为学的能力,必定能从经典中领悟其为人处世之道,必定能变化其气质,开阔其胸襟,启发其智慧……文化者,以文化人也!特别是儒家经典文化,他的精气神,造就历代无数的仁人志士,也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有一种信念与信仰。今天,我们倡导学习先贤圣德创造的经典文代,作为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要有认同感,有了认同感,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天下为公,为人民谋幸福,从而达到天下大同,无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精神……他都是中国精神,我们必须传承与发扬光大,因为这些精神都涵盖了老祖宗的大智慧、大理念,所以红色文化与传统经典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在今天在开启新征程的道路上,不能一味地只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人文的发展,两者应有机的结合才是正道。因此惟有复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幅度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才能继续前进也才能造就无数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科学家以及无数的大国工匠……文化的复兴才是中民族真正意义上的伟大复兴!

传道播德开新局,人间正道是沧桑。

感恩圣贤!感恩老一辈革命家!感恩鲍主席!感恩同仁!

手机号:13884288981

 

 

陇白银市国学会

张守海  敬呈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