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传统文化精神重建的新特点
张振台
(新乡学院 学报编辑部 河南 新乡 453003)
摘 要:当前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建,不同于以往的国学热,它已经成为国家的世纪工程、系统工程,因而呈现出诸多新特点:重建主体多元,遍及社会各个层面;重建内容广泛,涵盖传统文化、新文化的所有重要领域;重建形式的多样,基于以上特点,应多管齐下,切实推动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建,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传统文化;精神;重建;新特点
作者简介:张振台(1954--),女,河南孟州人,新乡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国学研究。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界出现了不同名义的国学热。陈壁生先生评价这些国学热:“以立场而言,可称之为‘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以内容而论,可称之为‘国学热’,以实质所指而言,可称之为‘儒学复兴’。这种现象,容有相异的表述,但有共同的特点,即重新重视中华传统的意义与价值,并希望复活这些意义与价值,让它成为现代生活的精神与思想资源。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那场“国学热”不同,如果说那场国学热的特点是学院化,那么,这一轮的国学热的特点,便在于社会性。”[1] 笔者认为:仅仅看到它的社会性,尚不足以论述它的重要性。实际上,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建已经成为国家的世纪工程、系统工程,需要揭示出更多不同于以往国学热的特征。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特别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2]
《决定》所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本次会议的主题“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建”,尽管字面不同,但是二者密切联系,且内涵有高度的相容性。传统文化精神重建的目的是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此目的,就必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做好重建工作以及相关的宣传。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当前传统文化精神重建的新特点。
一、重建主体多元,遍及社会各个层面
传统文化精神重建的目的是服务于国内、国际的受教育者,乃至文化消费者。基于服务对象的广泛性,提供服务的主体(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建者)也必定具有广泛性。鉴于当代社会是全球市场经济、信息化社会,传统文化精神重建的主体绝不能仅限于少量的传统文化的研究、教育机构及专家学者,还应当包括执政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者以及涉及文化的企事业单位及其从业者。他们从不同的层面为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建奉献自己的辛勤劳动。我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将传统文化精神重建的主体狭隘化,只重视少量的研究传统文化的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那样必将导致传统文化重建成果的数量太少,难以满足传统文化受教育者、消费者的巨大需求。只有具备全球市场经济、信息化社会的宽广视野,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各类文化需求,才能真正做好传统文化精神重建的工作。
从另一个角度论述,今日的传统文化精神重建者在往日是传统文化精神的受教育者、消费者;同理,今日的传统文化精神的受教育者、消费者会成为未来传统文化精神重建者。我们应当以发展的思维理解传统文化精神重建主体,杜绝先自我禁锢、而后又禁锢他人的思维方法。
当前传统文化精神重建的实际运行状况也充分体现了主体的多元性: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进行顶层设计,适时推出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地方各级宣传、文化主管机关积极工作,落实分管的职责;高校及有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针对各自的课题、项目,开展辛勤的研究与教学;各类文化传播团体与组织(特别是各地、各级的国学会)的从业人员源源不断地推陈出新。
二、重建内容广泛,涵盖各重要领域
笔者认为:传统文化精神重建的内容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相当程度的吻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3]
2001年,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6年提出核心价值体系,到2012年的党的十八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将过去较长的表述精简为24个字,涵盖了广义文化的各个重要领域。这种凝练过程的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精神重建的绝佳证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成三个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这里的“国家”一词,不应简单地理解为抽象的国家,而应理解为具体的负有管理国家义务的机关及公职人员必须按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勤勉工作,认真履行职务。实现经济富裕、国力强盛,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生态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符合当代全体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是一个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活力、振奋精神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伟大实践的集中价值体现,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各种主体在社会交往中必须在公认的社会规范内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不违法剥夺他人的自由权,社会才能实现“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强调,各级各类公职人员在核心价值观的标准面前,就是公民中的普通一员,不得享有任何特权。他们应当率先垂范,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模范,只有如此,非公职人员的公民才会自觉自愿地践行。假如“裸官、懈怠、欺诈、凶恶”大行其道,不受谴责与惩罚,必将引发社会动荡。
三、重建形式多样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党报党刊、广播影视节目、出版物等译制播出出版。加强同香港、澳门的文化交流合作,加强同台湾的各种形式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
以传统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工作为例:囿于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我国传统文化典籍资源的保存依赖于甲骨、木石、丝帛、皮革、纸质等传统材料。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以及未来社会的数字化保存与传播的需要。古籍数字化大约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当时仅限于电子文本阅读,也因为计算机的普及程度低,参与的此项工作的范围极其有限,在数据质量、数据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现在,“通过光盘、U盘、网络等不易损坏的介质,以数字化形式储存,更便于古籍的保存、传播和使用。数字化尤其是网络的介入,使古籍资源迅速而最大程度地改变了只为少数人垄断的局面,古籍资源占有的地区性和地位性差异大大减少。而对文史研究者来说,数字化古籍的多样化检索功能往往使研究事半功倍,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5]
传统文化典籍资源整理、出版和数字化工作的最新成果是,继2008年完成的《中华再造善本》一期工程,共收录唐、宋、金、元善本700余种之后;今年《中华再造善本》续编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续编仿真影印了551种明、清时期以及少数民族文字的珍贵古籍,其中大部分是国家一、二级古籍及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以纸本《中华再造善本》为基础制作的“中华再造善本数据库”已在国内部分图书馆开通试用。在
结 语
进入21世纪,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建赢得了举国上下的共识,《决定》为重建工作指明了路径,“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7]愿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各尽所能,积极投入到此项彪炳千秋的宏伟大业中来。
[参考文献]
[1] 陈壁生. 重新追寻精神的根系 ——近十年来大陆“国学热”现象鸟瞰[J].文化纵横,2010,(4).
[2] [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N].新华社,
[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新华社,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N].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