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学习走向其他院校
——(山西)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開展院级选修课
《中華十大義理》總結報告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2012.9——2013.1《中华十大义理》院级选修课开课规模仍然保持在400人的规模。到目前为止,其教学已由学院开展到其他相关兄弟院校,如山西省轻工业学院和山西省艺校等学院。《中华十大义理》课累计教授学生有3000多人,据结业的学生反馈,都说在社会上受益匪浅。尤其在外出实习期间,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增进个人魅力,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给学院争了光。这学期在我爱人张瑞琴开设的经典诵读班和“母亲成长俱乐部”,的活动中,每周三免费与家长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张燕身老师也亲临指导,与家长交谈并解决一些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读经班还继续与学院国学社相联系,使学生与孩子、家长共同成长。这些形式的开展,主要得益于基金会和各位老师的支持。院级选修课程分成两期上,每期两个班,每班100人,每期六周,每周两次,两期总共72课时。每周还要辅导和培训学院国学会的学生,这样折合课时已超100课时,还有其他兄弟院校的学生们国学的共同学习。这不仅使学生们都有一定感悟,家长们也感受颇多,得到一定收获。在上课的时候,我继续坚持注重以下几点:
一、继续沿用上学期上课前15分钟播放国学经典歌曲,并以其内容切入话题让学生们一次次地分享、体会。
二、再花15分钟的时间领读《弟子规》,要求学生在结束时背过《弟子规》。(由于每期所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此还是从《弟子规》开始)从中理解其含义,尽量在实际中践行,每次在结束前10分钟通过学生践行《弟子规》的感人故事分享。
三、按进度读、讲、体会《中华十大义理》的内容,其中穿插影片资料,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中深刻感悟义理带来的无限力量。
四、结合前面的学习,最后让学生写一篇2500字的命题论文。要求按《中华十大义理》中的十个论题并结合现实情况进行论述,一定要自己有感而论,不能抄袭,否则重修。
学院国学会的学习:
一、每天早晨从6:30开始晨读到7:30为止,学院有固定的教室供学生们使用。7:30吃早饭上课。现又增加了晚读时间为一小时。
二、在一些学院的活动中和国学会举办的活动中,为学院的学生们宣传和讲解国学知识和理念,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基本素质。
三、定期(每两周一次)举办国学讲座,以请名人和播放国学大师的光碟为主要形式,提高在校学生们的修养。
四、国学会在假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贫困乡村的小学、幼儿园送去《弟子规》并讲解,受到好评。
读经班的学习:
一、先用5——10分钟时间读“感恩词”、“常礼举要”
二、复读上一节课的内容,在读新内容。需要30——35分钟时间。
三、10分钟的课间活动。
四、再读30——35分钟的新内容。
五、10分钟的“弟子规操”
总之,在《中华十大义理》课的教学和践行过程中,教学范围不断扩大,受众面不断增加。学生、老师尤其是学龄儿童和家长们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感悟和体会。使学生们清醒地认识到国学里蕴藏着的无穷智慧,其终极关怀是“和谐”二字。大到宇宙的和谐秩序,自然的和谐风光,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小到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人与自身的和谐对话,都囊括在国学智慧之中。我们要深刻体会其中的道理。家长们也能有所开悟,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上有所改善,逐步向正确的教育规律上靠拢。
20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