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峪学校2016年下学期国学教育总结
张青鹏
尊敬的冯燊均先生:
您好!2016年度教学任务结束之时我把我校的国学教育情况向您作简要汇报。
我校从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把其目的不仅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重要的是让他们践行,在践行中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在熟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把经典诵读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地开展,让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回归教育本质,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本学期我们具体地做了如下工作:
一、温故知新
开学初,我们组织学员温习了《弟子规》、《三字经》,熟悉并践行这些内容是我校教学的宗旨。让高年级学员讲心得,谈收获,低年级学员注意聆听,深深体会,把新学员引入学习国学的行列。通过温习,大家加深了对《弟子规》、《三字经》的理解,有了新的见解,明确了今后学习的方向,确定了新的学习任务。
二、践行孝悌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运,让所学成为行为。我校当初选定让学员学习《弟子规》、《三字经》就是让学员掌握其精髓,应运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以此引导学员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所以我校非常注重培养学员的孝悌品德,让学员深入学习理解《弟子规》、《三字经》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中去践行它,体验它,把理论应用到实践,成为行为,升华为品德。学校把学员分组、结对,以大带小,以旧带新,从每个学员的家庭做起,从学校的每个班级做起,从学校的班与班级做起,学员与学员,师与生做起,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了解、相互照顾、互相促进。学校时时关注,定期了解,及时总结,适时推广应用。通过上下努力,一致奋发,我校的生活风貌不言而喻了。
三、余力学文
我们在组织学生践行《弟子规》,学习《三字经》形成风气后,不忘新生对《弟子规》、《三字经》的学习,孝悌故事的了解。同时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圣贤书,怀天下志,立君子品,做博雅人。学校充分利用楼道和教室的空间,用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教育墙壁。悬挂学生的诗文书法作品,举行书法、诗词诵读比赛。教育环境体现班级特色,重在展示学生阅读经典的活动成果,包括读后感、手抄报等等。鼓励学生家长为孩子订阅报刊、购买图书,建立小书柜。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每天定时(每天时间在20分钟以上)朗诵,每周定时安排周一、周四两节传统文化教育课,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通过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为此,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合理穿插安排,即每天利用晨诵和午读时间,检查学生的诵读进度,总结交流诵读的经验,更可以开展有趣的诵读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避免单调枯燥的背诵,学校采取多种诵读方式穿插其间,例如:师生对诵、男女生对诵、接龙读、擂台诵、诗词诵读大比拼等生动活泼的愉快形式;有时还积极引导学生经典诵读手抄报,融诗词、绘画、书法于一体;有时也指导学生在课外游戏中借用琅琅上口的诗文诵读。本学期还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同与支持,让孩子和家长一起背诵,一起学习,一起行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这样,既巩固和传播了经典文化,又提高了学生诵读的兴趣。
四、硕果喜人
通过诵读经典,学生的语文水平、审美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普遍的提升,而且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与践行对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了我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201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