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
从1993年至今,超过8000万人次的青年志愿者在支教扶贫、社区服务、环境保护以及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等领域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志愿服务工作。其中社区“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已达250万对;参加扶贫接力计划的青年志愿者累计达4000多人,目前有2500多名青年志愿者正在150多个受援贫困县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青年卫生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和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也逐渐铺开。青年志愿者以自己的行动,使传统的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等道德内涵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有了固定的形式和新的内容。
对见义勇为,不仅仅要大张旗鼓表彰,而且要借助法律予以保护。中国已有十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颁布了保障见义勇为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地、市级颁布法规的有五十余个,全国性的见义勇为立法工作目前在积极进行之中。这标志着社会公德建设开始走上德治与法治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轨道。
在德国,交通法规中明文规定,路遇车祸遇难者而不伸出援手的驾车人,视为犯罪。在我国,目前许多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尚未受到相应的法律约束。在一个社会中,道德极其高尚和极其沦丧的人都是少数,大多数人的行为倾向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如果违反和破坏社会公德的人所承担的风险甚至低于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德的人所受到的损失,公众的道德底线就必然会降低,进而导致整个社会的风气不正。倡导高尚,制约卑劣,既要依靠公众舆论的力量,又要借助法律的有效保障。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几乎人所共知,关键是行动。许多群众虽然讲不出多少大道理,但他们对这个问题有着非常鲜明和深刻的认识。而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强调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着力点,把恪守社会公德摆到了突出位置。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与社会生活中应该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维护的是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全体公民的整体利益,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准则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并且是所有公民都能够做到的。社会公德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于它是公民的个人修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对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建设都有着引领的作用:一个好公民,是一个好职工和好家庭成员的前提;同时社会公德也是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等更高道德境界的基础。实际上,对任何地方而言,这每一天、每个人、每件事上往往只差一点的文明,积累起来不得了,或许这点点滴滴正是制约本地文明程度提高的最大羁绊。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党和政府的倡导和组织下,加强道德建设,倡导良好风尚,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一个讲道德、树新风的热潮正在神洲大地蔚然兴起。城市争创文明城,乡镇齐建文明村;道德教育读本《新三字经》在广东不胫而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的“七不”教育获得上海市民广泛响应。大学生自发成立“爱心社”,大连出现7万个学雷锋小组,杭州市民争相领养孤儿,徐虎、吴天祥、济南交警、徐州“下水道四班”等一批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不断涌现……
一个民族的强盛,人的道德精神很重要。通过实施《纲要》,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是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措施。公民道德建设贵在落实。北京大学哲学系80高龄的黄楠森教授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在“实施”二字,这是关键。如果不落实,就没有实际意义;如果能坚持落实下去,社会风气和公民道德水平就能上一个台阶。公民道德建设的落实,需要在全社会弘扬道德高尚,崇尚美德的典型。全国学联主席申跃说,要做“以德治国”方略的积极实践者,自觉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构筑强大精神支柱。广大青年学生尤其要努力学习《纲要》,掌握内容,领会精神,明确任务,并利用自身优势,通过课堂教学、班会、团日、社团活动、理论报告会,演讲大赛、知识竞赛等方式,认真学习、广泛宣传《纲要》的内容,促进全社会学习实践《纲要》的良好局面的形成。
“德”字从行,本义“攀登”。中华文明的创建者用这个含义丰富的汉字告诉数千年之后的我们:道德建设如同攀登险峻的高山,是一个长期、艰辛的过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发布,是落实“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纲要》,踏踏实实开展工作,就一定能把我国的道德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铸造强大的精神支柱。(亳州银监分局 苏雪娟)
(来自:安微文明网)
- 上一篇:浅谈中华礼仪的作用
- 下一篇:礼仪之邦如何展示人文奥运? 知名学者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