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玲
尊敬的冯燊均主席,在2015年3月——2016年7月的经典诵读工作中,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向您汇报如下。
云南省红旗小学二年级6班,学生人数50人。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利用每周研究性课程的学习时间,每周进行两次经典诵读,总课时量为30课时。
上学期处于一年级的小萌童。升至二年级上学期,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不断地描绘着成长的蓝图。他们活泼、可爱。但也处在识字量很少,记忆力很强的时期,对学习新的知识充满兴趣。通过上学期的启蒙,孩子们初步感知了经典名句的魅力,对每次学习都是期待的、欢迎的。
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我仍然从最简单的句子入手。第一步,反复把每个字音读准;第二步,初步感知这个句子的含义;第三步,借助学习生活中的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第四步,指导学生当堂背诵;第五步,放学后及时与家长分享;第六步,指导孩子生活中去践行。在实践活动中,让经典名句成为孩子们的行动指南。
学习中我选取了《中华义理经典》中最简单的句子开展学习。第四章,仁爱。“四海之内,合敬同爱”普天之下,互敬互爱,给孩子从小就灌输相互尊敬,相互珍爱的观点,不去做伤害别人的事,尊重劳动者的所有付出,尊重爸妈的辛勤劳动.“仁是根,爱是苗。”仁就像是根,爱就像是苗。“仁是根,恻隐是萌芽。亲亲、仁民、爱物,便是推广到枝叶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一个学期,孩子们都浸在爱的教育中,诵读、感悟、践行,再诵读,升华。有了经典诵读,班级的灵魂有了根,一学期来,孩子们真的做到了互敬互爱,同学之间关系和谐,对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同学,大家对他的态度都是非常友好,平时都是积极鼓励的言语。 经典诵读的开展,对一个班级的建设作用很大,对古代先贤的崇拜,对经典句子的学习领悟,孩子们真的用行动实践了。
实践证明,我们二年级6班,班级和谐氛围年级最佳,同学们相处特别友好,家长和老师都对他们积极点赞,在年级上也堪称优秀集体。
低年级小朋友的诵读学习,学得很慢,一节课四十分钟,从读通,直到背诵、明理,只能学习3——4句。但是实践中,行动的效果很好。因为他们小,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特别容易,感觉诵读后对他们的行动指导特别有实效性。
本学习我还参加了陈老师组织的培训学习,两天的紧张学习,受益匪浅,与众多对国学钟爱的人聚在一起,分享、畅谈,心是相通的,感到精神世界都得到一次次升华。陈老师这样一位务实、敬业、博学的人,带领着我们一路前行。
非常感谢,冯先生对孩子们的关爱,作为班主任,亲眼目睹孩子们的进步,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欣喜地看着孩子的渐渐懂事,学感恩,会关爱,他们对冯先生也是充满非常的感激。感谢冯燊均先生、陈老师对我们开展诵读活动的支持与指导。作为一位班主任、一线教师,会积极、认真开展经典诵读,让经典深入人心,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让家长感受到诵读经典的孩子更优秀。作为我自己,还得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内涵,才能把经典诵读工作开展得更深入。
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