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出发,走向世界
——第三届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圆满落幕
第三届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于12月6日上午在冯燊均演讲厅(B101)拉开帷幕。在为期一天半的时间里,来自两岸三地和日本、马来西亚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参与世界"的主题展开研讨,在UIC中掀起一股关注中国当下,放眼未来世界的热潮。我校常务副校长郭少棠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做主题演讲。香港广义和船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我校国情国学教育基金捐赠人冯燊均先生携夫人鲍俊萍女士及助手萧汉诚先生全程参与会议。研讨会由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伍鸿宇博士主持,UIC众多师生参加会议,聆听学者讲学,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向各位学者请教。
第三届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与会学者和嘉宾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谢正一、鲍俊萍、连清吉、周志文、郭少棠、冯燊均、郁龙余、龚鹏程、王琛发、赵树同、萧汉诚、伍鸿宇)
研讨会主会场现场
B102转播会场现场
一、精彩的开幕演讲
在开幕式上,冯燊均先生首先致辞。冯先生说道,中国走怎样一条发展道路,是由国情决定的。中国人民能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则取决于国人对于国情的认识水准。当今非西方国家对于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不一,中国应该走一条追求现代化但拒绝完全西方化,重在复兴本土文化的道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华民族重新获得了民族自尊心,国人将能以更自尊自信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传统文化。冯先生认为,弘扬国学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国人的道德素质,提高精神生活品质,更在于改正社会不良风气,强化对本民族的认同,从而传承民族文化,维护国家民族的统一。
我校常务副校长郭少棠教授为开幕式作精彩的主题演讲。郭校长首先感谢冯燊均先生对于联合国际学院的支持。关于本次主题,郭校长说,回顾过去的一百多年,世界在不断变化更新,中国要参与世界,要和世界竞争,必须从人才的培训做起。今天我们用国情国学教育的方式来研讨,是希望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探讨究竟未来世界需要什么人才,在内地为中国开拓一种新的教育典范,寻找一个新的文化方向。中国参与世界,不单是政治、经济、社会层面的考虑,更是一种关乎人本身的考虑。我们要开放心灵,解放我们的思想,把科学观、人文观相结合,把整个社会以及人类的群体,吸收在我们个人的心灵中间,把它变成生命的终极价值。郭校长希望同学们在联合国际学院学习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的文化根源,不要忘记自然、人类给我们的使命。这样,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参与世界才有意义。
常务副校长郭少棠教授做主题演讲
二、多元的研讨视角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参与世界",分为中国与日本、中国与东南亚、中国与印度、中国与欧美等四个专题。各位与会学者分别从民族往来、宗教关系和政治比较等多方面、多方位探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历史渊源、现实联系,并藉此展望地球村时代的中国未来。UIC特聘教授、著名学者龚鹏程先生在演讲中指出,中国与西方因为地域的阻隔、缺乏交往而形成的误解,在现代世界渐趋同质化的今天,仍然不能完全消除,时有冲突。如何面对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龚教授认为应该以更客观公正的态度来对待,而不是简单的全盘西化或者完全拒绝。台湾佛光大学推广教育中心主任谢正一教授在谈到中国与日美两国关系时指出,在全球化、地球村的二十一世纪,中国应该更开放更有自信,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欧亚大学副校长王琛发教授对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解析,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郁龙余教授对中国和印度佛教渊源的阐述,为学生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复杂渊源提供了不同视角。台湾大学中文系周志文教授指出,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贡献程度不一,但都深远持久,一直不曾停歇。日本长崎大学环境科学部连清吉教授则认为,中国文化的传承既要有继承发展的复古,又要有科学理性和进步突破的创造,以满足中国自身文化发展的需要,适应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与会学者在演讲中(上排左起:周志文、龚鹏程、郁龙余,下排左起王琛发、连清吉、谢正一)
三、良好的参与互动
为了照顾同学们在本届研讨会上的听讲热情,让更多的同学能够有机会在第一时间接收到研讨信息,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经过努力协调和沟通,设置了两个会议现场:即作为主演讲厅的冯燊均演讲厅外,还在B102会议厅开设了转播会场,两个会场一共可容纳近500人同时参与。
正在聆听演讲的两个会场的同学
记者观察发现,不少同学在研讨会开始前一个小时就已来到会场等候。主会场的过道都摆放了椅子,并且有不少没有位置的同学选择席地而坐,分会场也都座无虚席。学生不仅在研讨会上专心听讲、积极提问,就连在会后短暂的茶叙中,也有不少求知若渴的同学围着教授请教问题。
同学们在研讨会现场向学者提问
茶叙时间,仍有不少同学围着学者继续请教问题
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与会学者们的一致赞赏。来自佛光大学的谢正一教授和来自长崎大学的连清吉教授表示,以他们不多的观察来看,UIC的学子们比台湾、日本的大学生更有热情,更勤奋好学。同时,对于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教授们的评价是:质量很高,思考很深。
不少同学告诉记者,为期一天半的国情国学研讨会,使他们开拓了视野,受益匪浅。一位公告关系与广告的同学告诉记者,她是第一次接触到南洋华人的历史与现状,龚鹏程教授和王琛发教授有关中国与东南亚的演讲使她感到震撼,让她认识到一段前所未闻的历史;而来自国际新闻的一位同学说,透过学者对待学术的认真态度及对学生问题的耐心解答,他享受到的不仅是一场思想盛宴,更感受到了学者们的人格魅力。有同学向记者反映,尽管老师已经给出许多时间让同学们参与讨论,但大家还是觉得研讨会讨论时间不够充裕,许多问题都没办法更深入探讨。于是,有许多意犹未尽的同学在会后纷纷请求学者们留下联系方式,希望能向学者们进一步请教。
四、丰富的体验收获
龚鹏程教授在会上指出,中国目前的国情国学教育仍处于被工具化的困境,内地大学虽然有这方面的课程设置,但效果不明显。从第一届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以来,UIC不断对国情国学教育进行补充和完善,使之更能适应新的历史形势下学生们对于历史、当下和未来的求知需求。本次研讨会"中国参与世界"主题的设定,即是帮助同学们打开历史视野,以开阔的胸襟和文化的立场来思考当代问题,以积极的态度来寻求解决方案。
冯燊均先生的助手萧汉诚先生在闭幕式上讲话,他认为,本届研讨会举办的非常成功,各位学者为同学们送来丰盛的思想大餐,这样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使学生获益良多。研讨会上同学们勤学善思,表现也可圈可点,多有值得赞扬之处。
作为第三届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的主办者,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伍鸿宇博士指出,虽然研讨会的时间很短,但是知识是有生命的,是可以延续的。希望学生能够从学者们的学识和经验中学会听不同的声音,用不同的视角来关注当代中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与会学者和嘉宾与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同事合影留念
撰稿:林群贤 吴怡
摄影:贾朔、赵忆雯、黄嘉声
(来源于珠海联合国际学院网站)
- 上一篇:胸怀义理面向世界
- 下一篇:萧汉诚先生在第三届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