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與中華傳統文化精神的重建和開顯
潘樹仁 董事
馮燊均國學基金會
(一)國學之文化精神
(1)大道文化之根
道,這個字的直接解釋是「道路」,《釋名˙釋道》對這個字之闡述:「道,路道,蹈也。路,露也。言人所踐蹈而露見也。」(1)人們所走過之道路,是建設之事物,另一方面,道有敍述引導和說話演示之意,《莊˙天下篇》:「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道也有廣闊之哲學意義,道本為一,是宇宙本體意義,也是天地無形之法則道理,故此道是有條理之現象,《管子˙君臣》說:「順理而不失之謂道。」宇宙之無形道理,人們要領悟參詳,因為宇宙內之事物都在其中,依道理規律而行,就是人類合理之德行。
道字之象形化字體有兩大類形,第一是「」「彳人亍」三個部份構成,是人在十字路口,人在道路之間要作出抉擇,選一條適合自己,而且自己也歡喜之道路。有形態之現代城市道路,都有非常安全之設計,但人生無形之道路,事物循環不息之成住壞空發展道路,便不容易被人看得清楚。還有人故弄玄虛神祕,令人模糊,其實玄字 就是前面一條路,後面一條隱蔽之道路,找出事物互相關連之切入點,很容易找到連繫之緊密部份。
還有道字另一類形,是「」「彳道手亍」四個部份,手在下提著人頭,即首,日本人白川靜之解釋,在往外走之時候,道路充滿外族邪靈,手執外族人頭,令人害怕,也不敢隨意傷害你。總括而言,道或大道文化是中華文化極有深度之開展。
(2)傳統人文精神
大道分成天、人、地三才,天道遙遠,人們要細心感悟,然後取用於日常生活之中,這是人文精神之展示,因此傳統上對領袖之要求很高,他們必須是有道德之人,才成為英明之君主,《淮南鴻烈˙泰族》列明:「故智過萬人者謂之英,千人者謂之俊,百人者謂之豪,十人者謂之傑。明于天道,察於地理,通於人情。大足以容眾,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知足以知變者,人之英也;德足以教化,行足以隱義,仁足以得眾,明足以照下者,人之俊也;行足以為儀錶,知足以決嫌疑,廉足以分財,信可使守約,作事可法,出言可道者,人之豪也;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比,見難不苟免,見利不苟得者,人之傑也。」明於天道被稱讚為第一等之英才,要通於人道情理,德行令邊遠之民眾都懷念,誠信專一,絕對不會有過份之行徑。
孔子以生命影響生命,提倡仁義孝慈等人倫道德,教化學生和民眾,成為萬世師表。仁者發乎內心,用行動去愛所有人,甚至天地間所有物類群生,《孔子家語˙王言解》中孔子說:「是故仁者莫大乎愛人,智者莫大乎知賢,賢政者莫大乎官能。」仁者是孔子理想中具有完美品德之人,而儒家特別推崇孝道,因為人之生命來自父母之愛,這是人文精神感悟之肇端,所以歷來有百行孝為先,曾子是孔子之學生,承先啟後,「以孝為本,孝道為先的孝道觀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相傳著有大學,後世儒家尊稱他為“宗聖”。」(2)
(二)精神重建之系統
(1)重建道器相合
《易經》被譽為群經之首,開創中華文化之燦爛花朵,筆者稱之為「中華哲學基本法」,當中之象、數、理、占,一直圍繞著中華兒女之日常生活,成為人們之思想法則。《易經˙繫辭》中提出:「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形是人之形象,「干干彡」分成三個部份,彡是日月星三光照臨,干是人,另一個就是光形之干。人由「道」本之精神和肉體之「器」物結合而成,人類隱含大道之最高本源,有別於所有動植禽畜,有道德有創造力,所以《孟子》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這是人性之基本道德力量。
但人們對創造器具,也有極高之智能,仿傚飛鳥而製造飛機,明白打雷而製造電力等等。古人了解到器物都是一時之用,不能久遠,所以集中研究人類之心性道德,希望人人安心立命,成就為道德君子。人類有身軀慾望,物質之誘惑現在眼前,很容易放棄道德之堅毅。墨子早已指出,人要義利相兼,《墨子˙節用上》:「聖王為政,其發令興事,使民用財也,無不加用而為者,是故用財不費,民德不勞,其興利多矣。」(3),節儉更是使用物質和發明科技生產之基本原則,要可持續發展,仍要道器相合,不能耗損天地之資源。
(2)天人地之十方
純粹之科學發展己經到達盡頭,因為人類知道在急速生產物品之時,生態環境已被破壞,必須重建科技發展之系統,要用:道器相合之大原則;以人類長遠利益為依據;器物在生產前先行解決棄置之處理辦法;共同維護地球生態。以上四點,除了要詳細訂立一個管理系統外,最理想是各國共同攜手,為人類可持續發展而聯手合作。雖然社會學(sociology)之概念和開展,由西方十九世紀而來,主要研究社會各種現象,包括經濟和人群對社會之影響等等。這裡提議用社會學之角度,加入道德人文思維,開設以上四項要點,除了教育人民此種新科技發展原則,還要社會大眾參與管理系統之委員會,才能收到實際效益。
《中庸》講得很清楚:「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人在天地十方之中央,必須保持率性之天真,維護天地之秩序和無形之精神力量,否則天崩地裂,最終受苦者就是人類自身,人要保有道本之精神,便要有責任教導其他人,共同維繫天地之精神。天地之大道不容易被人理解,故聖哲提醒人們由自己做起,維持人倫之道德和諧,是一個重要之原點。所以禮行出於易,用禮之秩序系統,既符合天地大道,又有深遠之教化作用,亞里士多德在《論哲學》中論述:「看見希臘軍隊以良好的秩序與整齊的步伐向平原前進,必定會聯想到士兵們是服從在一位英明軍官的指揮下。」美國博物學家說:「倫理不是為了讓人過得舒適而發明的文化產物,它是社會重要的黏合劑,是確保各種交易能夠進行和兌現的手段。(4)西方同樣發現人有參天地化育之能力,天文物理學家惠勒(John A. Wheeler)在1982年講述:「宇宙並非獨立存在於我們之外,我們無可避免地涉入並引起了即將發生的事件。我們並不只是觀察者,我們是參與者。說來有些奇怪,這是一個參與的宇宙(participatory universe)。」(5)
(三)文化共融之開顯
(1)當今共融之契機
反觀中國在盛唐之時,能夠融合印度之佛敎,是中華文化早有包容和諧之根基,到宋明理學,大肆討論,各種學派在爭論之間,又互相吸納哲理,最終儒釋道三家都可以融入每個中國人之心扉內,文化共融在生活裡可以落實。明末清初西方科技和宗教哲學傳入中國,中西文化未能把握契機,到清末年間,西方科技大量生產,而清朝受鴉片窘擾毒害,形成中華文化被壓迫和貶低,國人甚至要放棄自我之文化本位,可嘆矣!陳寅恪這樣闡釋:「一曰,中國思想文化,可以儒釋道三教代表之,其演變歷程,至繁至久,“要之,只為一大事因緣,即新儒學之產生,及其傳衍而已”。二曰,中國自今以後,在同一切輸入思想之“中西會通”中,“其真能於思想上自成系統,有所創獲者,必須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6)
西方只談到自由客觀,缺乏道德之考量,重要之前題,是人們之教育普及,道德水平較高,才有自由之理性抉擇。文化不能自大,時代之適應能力,是文化存活其中因素之一。國學要自我反思,其一是中華文化之精辟,是人文精神和倫理道德,必須保留而轉化成「古為今用」,才能持續保有這些人類之普世精神價值;其二是中華文化之共融理念,自身之五十六個民族,在目前之狀況,是史無前例之融洽,藉著此國學復興之際,國人更應該包容西方文化,加以消化和吸納,並非單以國際化之西方為標準,排斥道德倫理;其三是國人必須反思,中華文化道德數千年,每個人都要反省德行之修養,不是指責他人不道德,自己卻在背後壞事做盡,這是可悲之人性。
(2)人類和平之開顯
蕭昌明大宗師(以下尊稱蕭大宗師)(1895-1943年)生於混亂戰禍時代,帶著慈悲救世之情懷,在七歲時創造先天炁功(1901年)(7),用以治病濟世,最終在1927年結合成廿字哲學:「忠恕廉明德正義信忍公博孝仁慈覺節儉真禮和」。蕭大宗師解釋:「我們無所為宗,所宗者,即是各教之成法,與各教之精神,如儒教的忠恕,釋教的慈悲,道教的感應,耶教的博愛,回教的清真,合為二十字為歸宿,庶幾人道正,而天道自正。」這種中西哲理精神之融和,是值得人類深思。
以下為蕭大宗師所創建之哲學理論:
(
(
(
(
(
(
(
(
(
(
蕭大宗師所創建之哲學,貫通中西,匯集古今之精粹,人們切實踐履篤行,締造幸福樂土,確是人類和平之開顯。
(四)結語
綜合以上簡略之討論,約有數點為結:
(1)國人不可以國學為獨大而自驕自傲,必須由自我修心養性開始,孝順父母長輩,治理好家庭和國家,努力工作,培養理想之人格品德,展現國學之軟實力,就在每一個中國人身心之內;
(2)中華文化傳統在人文精神之發揮,抱持開放之態度,當今應吸納西方思想,以完成「道器相合」之永續發展原則,武器力量強大後,武備精良而節用為上,用「以德服眾」為外交政策;
(3)中華文化包容博大,厚德載物,接納西方文化,更要以禮相待其他所有國家民族,開放共融,有了溝通和融洽,中華文化才能轉化為普世價值,讓全人類吸收採納,使人類可持續發展,「選賢與能」,進入和平大同之理想。
注:
(1)龔鵬程@著,《道教新論》,<三:道,道家,道教,道教史>第52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ISBN987-7-301-14838-9。
(2)錢文忠@主講,弟子規,<第二講:入則孝之一>第17頁,中國青年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2次印刷,ISBN978-7-5006-9454-0。
(3)楊武金@著,<從墨家節用思想看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和實現途徑>,《職大學報》第6頁,中国˙包头,2013年第5期(總第96期),ISSN1671-1440。
(4)[美]威尓遜@著,《自然二十講》刘华杰@編,<第十八講:生命的未來--出路>第278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ISBN978-7-201-05819-1。
(5)余英時@著,《人文理性的中國》,<歷史學的新文化轉向與亞洲傳統的再發現>第627頁,聯經出版事業,2008年6月初版,ISBN978-957-08-3289-1。
(6)陳俊民@著,《三教融合與中西會通-中国哲學及其方法論探微》,<中國近世“三教融合”與“中西會通”>第562頁,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ISBN7-5613-2560-6。
(7)潘樹仁@編著,《歷海笙歌-蕭大宗師昌明傳奇一生》,<(二)十相逍遙>第38頁,博學出版社,2007年12月初版,ISBN978-9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