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论丛 > 《国学与文化建设》研讨

《国学与文化建设》研讨

字号:T|T
《国学与文化建设》研讨
湖北襄阳以文化精神引领城市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襄阳市委党校  张绍良  贺芳丽
 
岘山苍苍,汉水泱泱,山环水抱,美哉襄阳。
襄阳位于湖北省北部,周属樊国,战国时为楚国要邑,三国时置郡,后历代多为州、郡、府治。历史上古城襄阳曾是军事、政治、文化、商贸的中心。2011年提出建设四个襄阳(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战略定位,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
如何以城市文化引领城市战略发展?襄阳市提出了以文化精神引领城市跨越式发展的战略。
有着2800多年建城史的襄阳,因文化底蕴深厚,而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书法名城等称号。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实施“一主两副”重大决策中,襄阳要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实现率先跨越式发展,随着定位提升,襄阳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强化“文化立市”理念
古城襄阳因文化而兴,必将因文化而立,因文化而强。文化襄阳是特色,也是城市建设的活力之源。强化文化立市理念,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尊重并科学保护和开发襄阳的历史文化资源,把文化资源变成竞争优势、产业优势,不断提高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扩大襄阳地域文化的影响力,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建设兼备历史文化魅力和现代文明气息、在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名城,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化生态型旅游目的地,区域性书画文博交易中心、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二、打造文化名城提升软实力
首先推进五项重点工程
一是“襄阳文化旅游核心区”建设工程。文化软实力的底力,来源于历史,但实力的体现,则是以现代文明、时代文明和城市精神相适应的大都市文化为依托的文化产业。按照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的标准,借鉴西安“曲江新区”建设模式,重点建设襄阳古城文化旅游区、古隆中文化旅游区、岘山文化旅游区和鱼梁洲汉水文化旅游区、鹿门山文化旅游区、保康九路寨文化旅游区、南漳古山寨文化旅游区、谷城大薤山文化旅游区、枣阳白水寺文化旅游区等;加快唐城、汉城等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建设。
二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工程。山、水、城、文是文化襄阳的核心战略资源,决不能破坏。坚持保护为主、科学开发,对襄阳城区内的历史文化古迹和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修复和高品质开发。
三是文化品牌培育工程。推动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主题公园建设、精品文化建设、文化名人培育等工程,高水平举办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以及全国性、国际性文体节会和商务会展,在国际国内营销好现代版“襄阳好风日”品牌,进一步扩大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力。
四是文化惠民工程。合理布局,组群建设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档案馆、群艺馆、美术馆、城市印象馆、大剧院、会展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完善惠及全市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五是发展文化的培育工程。发展文化是城市跨越发展的核心。就像气候和土壤,有了良好的发展文化、发展环境,创新创业的活动就会像森林里的蘑菇成片生长。培育发展文化、弘扬时代文明,是文化襄阳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要营造出开放、包容、亲商、创业、法治、公平公正的文化氛围。
其次,着力文化产业实施精品工程
襄阳智谷文化开发公司投资兴建的唐朝风格仿古建筑群,总投资24.5亿元,集文化、旅游、商贸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示范区,已经开工在建,今年以来,全市在建和已建成的文化产业园区,总投资额过49.7亿元。其中“襄阳文化旅游核心区”建设工程,有13个子项目已经签约,计划投资117亿元,其中12个项目已开工。
中国中部(襄阳)文化产业基地暨中国中部(襄阳)绿色生态印刷工业园、米芾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古隆中文化产业园、九天玄女文化产业园等相继落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打开了一道大门。2010年襄阳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77.37亿元,比上年增长31.47%,总体规模居湖北省第二位。(摘自《襄阳日报》2011年12月7日)
为了传承发展丰厚的历史文化,襄阳市大力挖掘历史文化题材,按照一年一台大剧(片),两年打磨一部精品的原则,推出系列文艺精品。近年来,《襄阳米颠》、《宋玉悲歌》、《刘秀还乡》等精品剧目,均获得较好社会反响。反映千年古城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大型古装战争片《襄阳》在“2011年中国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上正式揭幕,这是湖北首部在全球上映的影片。目前正在策划《楚庄王》、《汉光武帝》、《卞和献玉》等一些襄阳本土历史著名人物和故事的题材和影视剧,初步展示了襄阳文化软实力。
再次,文化惠民形式内容丰富多彩
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从2009年开始,襄阳大力推进“政府买单,群众受益”的“文化惠民”工程。对图书馆、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实行免费开放。五年来,全市10家专业剧团共完成900多场的送戏下乡任务,观众达数万人次,每逢重大节日,都举办文艺汇演、演讲会、歌咏比赛、广场文艺晚会以及篮球、乒乓球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平均每年举行各类大型活动50场次以上。五年来,市属专业院团共完成艺术精品创作20多部,襄阳广播电视连续五年举办了大型“无门槛”群众参与性文化活动“唱响襄阳”,《舞动襄阳》等,每年吸引数万人参与。连续多年举办了“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活动,每年吸引数万名群众参与。
第四,实施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新活力
去年,襄阳市以“大部门制”改革为契机,用行政力量整合文化管理部门。在文化资源整合利用、文化企业兼并重组方面,通过采取买断、参股、人员安置等市场的办法,使市直和7个县(市)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全部整合到楚天网络公司,实现全员参加社会保险、全员签订劳动合同,实现了全市一网、同城同网、三级贯通的格局。在改革中,市政府出台了有关财政、工商、社保、土地等一系列配套政策,解决了转制单位员工的后顾之忧。市电影公司、文艺院团等25家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后,全员上岗,全员签订劳动合同,自工商登记之日起,养老保险视同交费年限,财政执支1.2亿元,使文化事业单位的职工得到有效安置。今年,襄阳市又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
大刀阔斧搞改革,增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劲。去年,襄阳市先后引进建设了中印南方印刷工业园,古隆中文化产业园、九天玄女文化产业园、唐城影视基地等重大项目,总投资达100多亿元。目前,襄阳市正在大力建设“三城”(唐城、汉城、三国文化城)、“五园”(汉水文化产业园、汽车文化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传媒产业园、文化科技产业园),重点推进古隆中、襄阳古城、鱼梁洲、岘山、鹿门山、南漳古山寨、保康九路寨、谷城大薤山八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三、对襄阳市文化精神引领城市发展方法途径的思考
襄阳是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主两副”战略的重要支撑。历史文化资源是襄阳的宝贝,产业园区化是文化产业发展升级之路,建设文化襄阳,铸造城市之魂,用文化引领跨越发展,使古城襄阳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是建设美丽襄阳的不竭动力。
襄阳作为一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它的基础好,条件优越,潜力巨大。从现实看,襄阳与西安曲江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很明显。站在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角度思考,我认为第一是创新文化发展思路,加快文化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第二是要狠下特色工夫,做大做强新型业态;第三是做好开发商业模式,做活市场运行机制。
唐代诗人王维说:“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今天,襄阳要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襄阳、认识襄阳,就必须创造特色,锤炼品质,建设独具魅力的文化襄阳。襄阳以城市文化精神引领城市跨越发展的思路应该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不断改革、提升新的高度。古城襄阳在当代一定能够建设成为美丽襄阳。
 
 
                                   2013年6月8日
 
张绍良   中共襄阳市委党校  教授   电话:15927365406
贺芳丽   中共襄阳市委党校  馆员
QQ:915955116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