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学总结
八年级
在这学期的国学课上,学生有很大的收获。
一、了解了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中华十大义理:仁义理智信忠孝廉毅和,然后分别解释含义;孔子学说核心思想:“仁”。学生由原来的对国学的模糊认识转变为概念认识,对国学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上的认知。
二、《论语》经典语句诵读、理解。
1、诵读要读准字音、停顿、重音。诵读要多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标准。诵读的环节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审美能力。
2、对《论语》经典语句的理解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在教学中可以把《论语》划分为几个方面来讲解。例如:仁爱方面、礼的方面、学习方面、为人处事方面。
①仁爱方面: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②礼的方面: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③ 诚信思想: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④学习方面: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为人处事方面: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国学经典中所体现的诚信思想、礼让思想以及严谨的学习品质都具有现实意义。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生活等领域,不讲诚信是寸步难行的。目前中学生的诚信意识比较淡薄,教育存在很大难度。以前的学生做错了事会脸红,现在的学生有许多不知道脸红了。学生的诚信度降低了。学校教育要跟上,要晓之以理,让他们明确诚信是为人之本。新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学生,礼让意识比较淡薄。在家庭中,孩子真正成了“皇帝”,父母成了“奴才”。家庭教育的失败,也给学校教育造成了很大难度。不尊重父母就很难尊敬老师。在学校中,对老师缺乏应有的尊重。且不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最起码应该尊重老师的劳动,上课认真听讲,犯了错误勇于承认并接受老师的教导。但是很可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顶撞老师,不服从管理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仁爱、礼让的教育学生们的言行有所改变,懂得帮助同学、礼貌待人了。由原来的我行我素,不尊重家长老师同学的散漫学生逐渐转变为听话上进的好孩子。在国学诵读中我们还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耐心、恒久、严谨的意志品质。学习的品质和做人的品质是相通的。学习上懈怠的人,做其他事情也不会精细。目前中学生的学习品质不容乐观,早起晚睡、挑灯夜战的少了,抄袭作业、应付检查的多了。所以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也是提高他们优秀的工作素质。国学诵读,我们不仅要诵读那些经典语句,更应品味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与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达到教学与育人的双重目标。
三、组织活动
包括:《故事会》《成语接龙》《经典名句背诵比赛》《国学知识竞赛》《成语故事欣赏》《成语表演,猜成语》《情境小品——成长琐事》。
设置的这些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自尊心、荣誉感。
我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很有收获。体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修身养性,勤于好学,诲人不倦,仁爱至上。
1、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教育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并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师必须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2、同时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以知识,更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品质,即坚持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职责;是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读书成为习惯,终身不懈;新课改的新目标,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教师除了自己终身学习外,还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人生过程中,勤于好学,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利于将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人。
3、一是要有终生从教(至少是从教期间)无怨无恨无悔无倦,充满激情,始终如一,热爱教育的情感。二是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不分城乡、干群、贫富,男女等因素,对他们的态度要一样。三是教法要灵活,要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包括表扬、批评、要求等。
4、教师要培养有独立个性,执着追求,宽容他人,忠于祖国,有益社会的人。教师要诚信做人,教师的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它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因此,教师在与人打交道过程中,一定要讲诚信,否则,你就会失去影响力,号召力,有损自身的形象,尤其是在和家长、学生打交道时,事先一定要认真思考,不能做到的不要承诺,已承诺的要准时按要求兑现,包括我们对学生的奖惩,对学生的要求等。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要慈善,就是要关心、关爱、关怀学生,这种关心、关爱应该是全面的,不仅是学习方面,还有生活方面,情感思想方面,不仅是大事情,而应该体现在细微处。对待家长和学生要宽容,教师观念要改变,不能居高临下地要求和训斥家长和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我们发现学生缺点和错误时,要有宽容的态度,善意地指出并引导他们改正,日后会对他产生终生的有益的影响。
培杰中学 宋婷婷
- 上一篇:燕翼堂义塾2011年下半年教学总结
- 下一篇:任秀芹《中国传统文化专题》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