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儒家文化 > 刚强在于寡欲

刚强在于寡欲

字号:T|T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孔子说:“我没见过真正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是。”孔子说:“申枨还有不少欲求,怎能算是刚强的呢?”

真正的刚强,在孔子看来可能是指一心向道的志向。有些人的表现,人们也认为那是刚强的,但那是强烈的欲望和追求造成的,这和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志士仁人,其实相去甚远。孔子对于“刚”提出高于一般人的见解。

老子的老师常摐病重,老子去探望他。

老子问:“先生病了,有什么要对弟子说的吗?”常摐说:“过故乡要下车,你知道吗?”老子说:“过故乡要下车,是为了表示不忘故吗?”常摐说:“对。过乔木要低头,你知道吗?”老子说:“过乔木要低头,是要表示敬老吗?”常摐说:“对。”常摐又张开嘴对老子说:“我的舌头在吗?”老子说:“在。”“我的牙齿在吗?”老子说:“不在了。”常摐说:“你知道吗?”老子说:“舌头在,难道不是因为它柔软吗?牙齿都掉了,难道不是因为它刚强吗?” 常摐说:“是啊!天下的事情已经都说尽了,还有什么再跟你讲呢!”

有时候柔弱胜于刚强!舌头,相对于牙齿来说,是比较柔弱的。但是随着年岁的延伸,舌头还很好的存在,坚硬的牙齿因为总是要去品尝咀嚼美食都掉没有了。

为世代传颂的“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独领风骚,无与伦比。究其因,则是因为唐太宗的圣德所为。从以下的历史纪录中即可见一斑。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了人家贿赂的绢,太宗知道后说:“顺德这样的人才如果对国家有用,我可以和他共同分享国家的财富,他何必这样贪恋财物呢!”太宗爱惜他有功于国家,没有治罪,并且赏赐他数十匹绢。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反法律接受财物,本来不应该免罪,为什么又赏赐他呢?”太宗说:“如果他有人性的话,接受赏赐比遭受刑罚还感到屈辱;如果他不知道羞愧,与禽兽无异,杀了他又有什么用呢!”

太宗在位的时候,突厥经常进犯唐朝边境。有一年,突厥遭遇大雪,羊马死亡甚多,民饥畜瘦,羣臣劝太宗借机进攻突厥。太宗说:“我和人家刚结盟就背弃盟约,这是不守信用;在人家遭灾的时候牟取好处,这是不仁爱;乘人家在危难的时候取得胜利,也不是正当的武装行动。即使突厥各个部落都叛乱了,牲畜一只不剩,我也不进攻,一定待到他有罪了,我再讨伐它”。

太宗对左右说:“皇帝依赖于国家,国家依赖于人民。如果苛求人民侍奉皇帝,就等于割下自己的肉填饱肚子,吃饱了也死了,皇帝富裕了国家也灭亡了。所以,皇帝的忧患不是来自于外面,而在于自身。皇帝欲望多,花费就高,开支多,人民的赋税就重,民众因此就会十分愁苦,国家就危险,皇帝也就当不成了。我常常这样想,因此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

孟子讲过“养心莫善于寡欲”、“操者存舍者亡”的思想。朱熹继承了孟子的思想,他从“性即理”的思想出发,认为道德修养必须注意把无有不差的“心”存养起来,要收敛其身心,使精神常集中在这里,而勿便失忘。他说,“如今要下工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不须枉费工夫,钻纸上语。待存养得此昭明洞达,自觉无许多窒碍,方取文字来看,则自然有意味,道理自然透彻,遇事自然迎刃而解,皆无许多病痛”。所谓“存心、养心”,是专指心而言。从另一面说,就是不要失忘此心,“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

寡欲不是禁欲,而是要杜绝贪欲,只有不过分的欲求,能促进人上进的动力,能阻止人走向骄奢堕落,所以,寡欲而刚!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