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民俗 > 龙的原型、龙崇拜的产生和龙形的演变

龙的原型、龙崇拜的产生和龙形的演变

字号:T|T
 
龙的原型、龙崇拜的产生和龙形的演变
 


  从我们现在所掌握的古代文献民俗资料、文物考古资料和近现代民俗调查资料来看、龙的主要形貌特征是蛇身。秦汉以后,龙的这一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东汉王充说:“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王充所说“马首蛇尾”其实就是指马头蛇身。南宋罗愿《尔雅翼》所载画龙口诀“三停九似说”也说到“项似蛇”。这些材料都说明龙的主要形貌特征是蛇身,我国近年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几条龙是较为原始的龙,也能说明这一点。濮阳蚌塑龙是马头蛇身,黄梅卵石龙是牛头蛇身,三星他拉玉龙是猪头蛇身、等等。这些龙的共同特征是蛇身。由此可以推断:龙的原型只能是蛇。查海龙形堆塑的出土,便可证实这一点。这条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龙,也是最原始的龙,其形状就是蛇形。查海遗址还出土了两块龙纹陶片,其形状也都是蛇形。由此可见,龙的原型确实是蛇。
  数干年以来、中国人所崇拜的龙,其原型为什么会是蛇呢?
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一书揭示出禁忌所包含的两种矛盾情感。他说:“Taboo‘塔怖’(隙忌),就我们看来,它代表了两种不同方面的 义:首先,是‘崇高的’、‘神圣的’;另一方面,则是‘神秘的’、‘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弗氏在这里所说的禁忌是由图腾崇拜所产生的禁忌。可是,在民间信仰中,除了图腾崇拜及其所由产生的对图腾神的禁忌之外,还有对其它神灵的崇拜及其所由产生的禁忌,也还有由禁忌转化而来的崇拜。弗氏对后面两种现象缺乏考察和研究。
  弗氏对于禁忌所包含的两种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情感的揭示是准确的。实际上,在崇拜中也同样包含着这样两种相互对立的情感。第一种情感产生崇拜、第二种情感产生禁忌。无论在崇拜中还是在禁忌中,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情感始终存在,只是两种情感各自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第一种情感占主导地位,便是崇拜,产生崇拜习俗;第二种情感占主导地位便是禁忌,产生禁忌习俗。崇拜与禁忌这对矛盾可以相互转化,只是这种转化需要适当的条件。
  人们不会无缘无故地禁忌某物或者祟拜某物。人们禁忌某物,一定是由于人们认为该物有某种特殊之处,不能冒犯、亵渎,不能惹它生气,否则就会招致灾祸;人们崇拜某物,也一定是由于人们认为该物有某种特殊之处,预期能够给人们带来某些好处。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制造神灵崇拜、向神灵祈求和索取的。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铁的规律。
  龙崇拜的产生也是如此。把龙当作保护神,是龙崇弃的最原始的文化含义之一。人们崇拜龙,把它当作保护神、是因为他们认为龙具有避邪御凶的作用,能使他们起居平安、吉祥幸福。为什么人们会形成这种想法呢?其中道理,我们只有从分析龙的原型才能得知。
  龙的原型是蛇,蛇被我国汉族先民视为五毒之一,乃至被视为五毒之首。上古时期中原地区人民对它是持禁忌态度的。《韩非子·五蠹篇》曰:“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贪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说文解字》在解释“它”字时说:“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它”,古“蛇”字。从这两条材料可以看出:上古时期我国中原地区人民是怕蛇的,对蛇存在一种恐惧心理。再从汉语发展史来看,先有“它”字,然后才有‘蛇”字,“蛇’字是由“它”字演变而来的,只不过在左边加了一个“虫”旁,但是意思没有发生变化。“蛇”字产生以后,“它”字的意思反而变了,成为人们对除人以外的一切东西(单数)的称呼,用来代表除人以外的一切东西。“它”(蛇)与人的对立和对抗由此可见。从中也可以看出人们对蛇是持禁忌态度的。汉族遗留至今的许多习俗也可以说明达一点。除了龙拾头节撤灰除虫、辟除蛇蝎等毒虫的习俗之外,端午节期间在房屋周围和墙角洒雄黄酒也是为了辟除蛇、蝎等毒虫而采取的一种措施。雄黄酒一般用雄黄、大蒜、酒和米潲水制成。雄黄,又名石黄、鸡冠石,性温,味苦,有毒。中医用作解毒、杀虫药,可治疥癣恶疮、虫蛇叮咬等病症。大蒜也具有杀虫灭菌的作用。酒和米潲水的气味都很浓烈、刺鼻。采用这些材料制成的雄黄酒,其气味就更怪了,其杀虫灭菌的作用也更加显著。蛇是伯雄黄酒的,一闻到这种怪味就逃走了、因此,人们在屋前屋后洒雄黄酒,并且饮少许,儿童则在额头和脸部抹上一些,用这种办法来驱赶蛇、蝎等毒虫,避邪御凶。
  龙祟拜是从毒蛇禁忌转变而来的。毒蛇的攻击能力很强,令人恐惧,没有哪一种动物朗够成为它的对手。一旦被它咬上几口,如不采取紧急救助措施,任何生灵都有迅速丧失性命的危险,即使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不例外。人们对毒蛇极端恐惧、但是又觉得它的本领确实非常高强,便想利用它来保护自己,为自己服务。人们自己害怕毒蛇,以为其它东西也都害怕毒蛇。把活生生的毒蛇放在房屋周围来保护自己是不现实的、不切合实际的,只好利用毒蛇的形貌:制造蛇的形貌,把它放在房屋前面,利用这个形貌象毒蛇的东西来吓唬、驱赶蛇、蝎等一切毒虫,避邪彻凶。这种习俗是从撒灰除虫习俗发展而来的。这个形貌象毒蛇的东西就是龙,人们把它当作能够避邪御凶的保护神进行崇拜,毒蛇禁忌便转变为龙崇拜。龙被神化,成为一种神灵。  人们利用龙来避邪御凶是龙神化的开始,也是人们把龙当作自己的保护神进行崇拜的由来。最初,人们将柴灰或石块撒成蛇形,利用这些东西来阻止毒虫,利用蛇的形貌来吓唬某些东西。柴灰对于阻止毒虫尚有一定的效果、利用蛇的形貌来吓唬某些东西却只能具有象征意义,不可能产生实际效果。然而,这是地地道道的民间习俗。许多民俗事象均是如此。
  龙被人们当作保护神进行祟拜、被人们神化以后,自然不会总是一般的蛇的形貌,因为龙本来就是人们以蛇作为原型而想象出来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只是把它的本领神化,也会对它的形貌逐步地加以改选,渐渐地把其它动物的某些形编特征加到它的身上。时间晚,所能加的其它动物的形貌特征就会起步。仍是万变不离其宗‘蛇’的主要形貌特征——滚圆的、修长的身躯却一直保留下来,成为龙的主要特征。经过如此这般改造之后的龙的形貌自然就成为一种集许多动物特征于一体的、现实生活中根本术可能有的动物的形貌,龙也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百虫之长了。
  各地出土的、原始社会时期与龙有关的文物已经很多了,以下三处发现尤其值得我们注意: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朗的大凌河和辽河流域出土的从8000多年前至3000多年前的一系列与龙有关的文物,河南濮阳出上的6000多年前的蚌塑龙,湖北黄梅出土的5000多年前的卵石龙。
  前者主要有:辽宁阜新查海遗址的龙形堆塑和龙纹陶片,内蒙古敖汉旗小山遗址刻有龙的陶尊(距今7200年左右),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红山文化遗址的大型玉龙(距今约5000)和敖汉放大甸子遗址龙形纹饰的陶器。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地区龙形的产生和演变过程:蛇形→猪头蛇身形。查海遗址的龙形堆塑和龙纹陶片,其龙都是蛇形,属于龙的最原始的形态,有滚圆的、修长的身躯,龙纹陶片还有鳞状纹的表现纹饰,均已经具备龙的主要形貌特征。小山陶尊上动物的头部乃是分别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猪、鹿和鸟的头形提炼而成,猪头以下是蛇身,鹿头和鸟头右侧纹饰系由羽翼抽象而来。显然,它们已经不是现实生活中动物形象的写实,而是人们根据自己对于理想事物的愿望和要求、运用想象力创造出来的崇拜对象,是神化了的灵物。器身空白处布满勾连云纹,三种灵物图像都向左仍,绕器一周,颇有宇宙无穷任遨游的宏大气魄,形象地表现了灵物神奇的力量和非凡的本领。从中可以看出:它们都是人们将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形貌经过高度抽象而创造出来的。其中龙的形貌已经基本上脱离了查海龙的原始形态、向猪头蛇身演变。三星他拉玉龙已经完成了这个转变。这是一件经过精心雕刻的墨绿色大型五龙,高26厘米,呈C型,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鼻端截平,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前角因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额及颚底刻方格网状纹;颈脊有鬣毛,呈薄片状,弯曲上卷,末端尖锐。玉龙全身呈环状,无足、无爪、无角、无鳞、无鳍,显然是蛇的形貌;头部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并排有两个鼻孔,颈脊有高高耸起的长鬣,这些都是猪头的特征。辽宁喀左县东山嘴出土的双龙首玉璜和建平县牛河梁出土的兽形玉也都是精心制作的猪头蛇身玉龙。可以说明这些地方的文化与三星他拉村遗址的文化属于同一类型的文化,处于同一发展阶段。敖汉旗大甸子陶器龙形纹饰的风格则迥然不同。它是黑陶彩绘的一首二身龙;龙头侧向,有目,其下双身作“几”字形分开;龙的头部除服外,耳、口、吻、鼻都已经商度抽象化。龙头加绘四道竖直相连的朱色条纹、似是鬣的象征:身上有鳞纹。它是大约3400年前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遗物。这种高度抽象的龙纹也许应该视为这一地区文化处于衰落时期的标志。与其它地区相比,这一地区龙崇拜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产生时间早,其它地区还没有发现更早的与龙有关的文物;(二)成熟期的龙形为猪头蛇身,没有角、翅膀和足;(三)在大约5000年的时间里,这一地区龙崇拜发展具有连续性,基本上不受其它地区文化的影响。有资料表明,这段时间这一地区的气候比后来温暖、湿润,其自然植被属温带森林,所以成为新石器时代文化繁荣较早的地区。大约3400年前,这个地区的文化开始衰落了。这与它本身的素质有看密切的关系。这一点从龙形的演变、发展过程就可以看出:形象呆板,不善于变化,势必很难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客观原因也不容忽视:气候变化较大。
  1987年5月,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了三组蚌塑龙,距今大约6000多年。第1组蚌塑龙的发掘工作已经完毕。这组龙以未经加工的天然蚌壳为原材料,采用仰、俯、叠、压等技法摆塑而成,与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龙的形貌基本一致:马头,鹿角,蛇身,鹰爪,鱼尾。中国龙的外貌特征至此已经基本完备。它与查海龙和三星他拉龙主要有两点不同:其一,是动态,而不是静态;其二,不是简单地把蛇的头换成其它某种动物的头,而是在仅仅保留蛇的躯体的基础上对蛇的其它部位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加工,使龙成为“名副其实”的百虫之长——想象中的、动物界有着很多动物特征的头领。为了塑造这个假设的“百虫之长”,不仅把蛇的头改造成了马的头,而且加上了许多其它动物的特征;不仅摆塑了龙的形象,而且还生动地表现了龙的活动姿态。这就说明当时中原地区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蚌塑龙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原始社会时期与商周以后龙的形貌最接近的龙,是原始社会时期最成熟、形象最逼真的龙,后来历代的龙形即来源于此。
  遗憾的是,在中原地区尚未发现比濮阳蚌塑龙年代更早的龙。但是,濮阳蚌塑龙已经成熟到这种程度,以至于我们完全可以断定:在此之前,中原地区龙崇拜的产生和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至少有两、三千年的历史。由于数千年以来黄河下游泥沙的淤积、冲压,将许多文物掩埋在地下、年代越早埋得越深(濮阳蚌塑龙埋在离引黄供水调节他地面近5米深的地层里),可以预言:今后的考古发掘有可能找到蚌塑龙的原始形态。中原地区龙崇拜必定也经历了类似于大凌河和辽河流域龙崇拜的发展历程,并且也是由毒蛇禁忌转变而来的。1993年6月底,湖北黄梅焦墩遗址发现了一条5000多年前用河卵石摆塑的龙,“龙头形为牛头并作冠状,龙口大张,长舌吐出并向上卷至头部;腹下两足为爪状;龙身呈波浪状,尾上卷。龙背上有一不规则状鳍”。黄梅卵石龙与濮阳蚌塑龙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除头部外,其它部位差别很小。它们分别是两种形貌大致相同、但又各具特色的龙。这就说明:5000多年前,这两个地区的文化已经很接近了。与濮阳蚌塑龙相比,黄梅卵石龙所属时代略晚一些。濮阳蚌塑龙早已是马头蛇身了,它还是牛头蛇身,后来被广泛接受的却是马头蛇身。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原地区崇龙习俗向周边地区流播过程中所留下的蛛丝马迹。
  特别引人注意的是,濮阳蚌塑龙和黄梅卵石龙都是一前一后两条腿。世界上哪会有这种怪物?这就说明:龙的形貌不是完全写实的,而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是逐渐将很多动物形貌特征拼凑起来的、人们想象中的一种动物。一前一后两条腿便是龙形演变过程中所留下的痕迹。
  龙与蛇的联系和区别由此可见。龙是人们借助了蛇的某些特征进行加工、改造和神化而形成的想象中的动物,蛇只是充当了龙的模特而已。人们借助于蛇的某些性能特征和某些形貌特征,进行各种加工和改造,赋予龙以种种非凡的本领和神奇的力量,使龙成为想象中的百虫之长,用它来避邪御凶,把它作为自己的保护神进行崇拜、龙因此成为一种灵物。这就是毒蛇禁忌转变为龙崇拜的现实条件和简单过程。
  龙崇拜只能由毒蛇禁忌转变而来,不能由蛇图腾崇拜发展而来。这是因为,蛇图腾祟拜是一种图脚崇拜,人们认为蛇与自己有着某种特殊的亲缘关系,把蛇作为图腾神物,敬奉蛇,祭祀蛇,祈求蛇保护自己。由此使产生了对于这种图腾神物的崇拜习俗——尊敬和在感情方面的全盘接受。这种民间信仰完全以图腾神物与自己的特殊的亲缘关系作为信仰的基础,不可能加上其他动物的形貌特征。龙崇拜则是起源于人们把毒蛇当作恶毒的东西对待以及由此形成的对于这种恶毒的东西的禁忌习俗——恐惧和在感情方面的绝对排斥。人们只是利用了毒蛇的某些特征,以它为模特,进行全面的改造和加工,使其成为想象中的百虫之长,用它来避邪御凶,把它当作保护神进行崇拜。这种民间信仰完全以想象中的灵物所具有的非凡的本领和力量作为信仰的基础。蛇图腾崇拜与龙崇拜是两种不同的民间信仰习俗,各自产生的原因不同,信仰的基础不同,习俗内容不同,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蛇图腾崇拜不可能发展为龙崇拜可以由越人的崇蛇习俗得到证实。古代越人祟蛇,很多越部落都以蛇作为本部落的图腾神物,但是他们的蛇图腾崇拜都没有发展为龙崇拜,他们的崇龙习俗是受汉族崇龙习格的影响而形成的。许多地方至今仍然较为完整地保留着古代的崇蛇习俗,即使移居此地的汉族也不免受到影响,被他们部分同化,接受了他们的崇蛇习俗。例如,移居宜兴的汉人就是这样。
  撤灰除虫和毒蛇禁忌习俗发展分崇龙习俗也可以由外国民俗材料得到证实。圣伯特力克(st.Patrick)之所以被爱尔兰人视为保护神,就是因为据说他曾经把蛇从爱尔兰赶走。既然爱尔兰人把赶走毒蛇的人奉为保护神、那么中国汉族就很有可能把龙当作保护神进行崇拜,因为他们认为龙具有避邪御凶的功能和作用。
  从龙形的演变可以看出:对毒蛇的形貌进行改造与对毒蛇的性能进行改造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毒蛇的主要形貌特征是滚圆的、修长的身躯,人们便在保留这一特征的的提下对毒蛇的各个部位进行了改造,同时也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毒蛇的性能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将代表邪恶事物的毒蛇改造成了人们所爱的、具有神奇力量和非凡本领的、可以用来避邪御凶的、想象中的灵物。

  文/吉成名载

责任编辑:wenming    来源:《龙崇拜起源新论》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