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张恒 刘娣
摘要:回顾历史不难看出在每一个时代,儒学都是发展的、变化的;儒学的表现形态都不同,即使在同一个时代,儒学的社会作用也略显不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儒家的政治理想和追求不谋而合,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找出其相通之处,让儒家思想更好的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字:儒家 和谐社会 当代价值
一、 构建正义的社会秩序是儒学的价值追求
儒家的社会理想与制度设计多是针对当世的社会弊病提出,并用来批评、指导当世的。随着小农经济的瓦解,儒家思想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也随之消失,意识形态的中对封建王朝的统治作用已经不存在,但是不妨碍儒家文化的道德体系对社会秩序的作用,关于人的社会,有大小之分,无论怎样社会都是根据其发展的需要和人的需要进而演变的,无论如何发展,都脱离不了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这是维护社会发展与社会存在的根本。无论是具体的社会发展还是从人类道义的角度讲,公平公正的秩序都应该建立在生命需要之上。工业化以来,社会财富突飞猛进的增长,社会道德沦丧,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失衡,社会秩序混乱,人的异化等等。在儒家看来,公正是天道固有的价值。“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反无侧,王道正直,”“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孟子》书中谈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其中的“八口之家”、“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理想。人民有自己的土地,有桑麻、家禽、家畜,不对吃穿有担忧,有丝衣,有肉食。在战乱频仍之际,孟子反对不顾人民的死活,驱民耕战来满足人君的私欲,而主张轻刑薄税。所谓“王道”就是使得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他也强烈反对和抨击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这无非就是追求的公平正义重要表现。
而今我们讲的社会的公平是必须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权利上的平等;必须保证人民的经济权利不受侵犯;必须使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社会主义的公正观既要满足人民的物质利益,又要实现人民的政治利益;既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生产力的积极作用,又要遏制非公有制经济侵害社会利益的消极作用;既要维护投资者的合理利益,更要维护劳动者的正当权利。能做到这样几个方面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是儒学的中心观念,在我国传统儒学中包含着“和谐社会”的理想以及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大量的有意义的资源。《礼记•礼运》的“大同”思想可以说是最早为中华民族勾画出一幅“和谐社会”的蓝图。《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将会对调节人们社会生活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而“和而不同”又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和平共处”提供了理据。当今社会必须要有一个维护生命秩序的知识体系,维护知识体系的道义体系。当然,今天的人类历史还没有发展到这样一个能维护生命与知识的正义体系,使人们在生活中可以享受和平、安全与生活的福利。但充实生命,开拓知识,可以进一步来完善我们的社会及其道义的秩序。完美的社会是可以追求的,也是可以作为目标来现实的,至少是我们生活的动力与生命的价值所在。 在多极矛盾冲突中为全球化的世界促进和平秩序,在经济萧条与金融萎缩的危机中提供信念希望与实质的关切,重建经济伦理,为人类的生态环境恶化提供出路,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成为儒学的当代使命。
二、“内王外圣”的浩然之气
儒家提出了现实生活的理想原则这就是内圣外王的思想,教人做人的同时,“政者正也”、“为政以德”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治国理念,更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刻认识。面对礼崩乐坏的乱世,孔子思考的是人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社会的安定、国家的稳固,基础在人,不在物;社会和国家的治理,实质不是管制,更不是镇压,而是“正”。使社会秩序和人心走上正道;治理的手段主要不是强制,而是教化,恃德不恃力。在孔子的思想中,人是一切的主体,人的完善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从《论语》中不难看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在于提高每一个人的素质,从人出发,立足于人的完善,把治国平天下的希望建立在人们“有耻且格”的基础之上。 为此儒家也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和规范,如:“礼、仁、忠、孝、义、信、恕,”等等至于如何实施这些理论,儒家人为除了人本身潜心的修养外,还有依赖与社会对个人道德的教化,将伦理的规范转为心理发展过程,然后转化为人们内在的品质与性格,因此孔子注重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外王”思想中,就其政治内涵而言,是指德治仁政,提出“民本思想”是儒家一套治国安邦重要的思想,“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然后在孟子之后,荀子提出了“庶人安政”的思想,他以舟与水的关系说明,“庶人安政”的作用,儒家还有很多推行王道的政治思想,“内圣”与“外王”并不对立,而是统一,孔子人为“修己”可以“安人”;荀子认为“圣者”可以为王,圣王是合一的,即修养自己,安顿家庭,到达至圣,就可以治国、平天下。样的一种王道政治,因为有了良好的社会制度为之保障,才能够营造出上下同心德被四方的和谐局面。
现代社会正经历着剧变,由于利己主义和物质万能主义的泛滥,个人主义和物质中心的价值观正持续着恶循环,已达到了精神文化的荒废状态。科学与经济无论怎样发达,运用这些的主体仍然是人类。所以,当今社会最迫切的课题就在于:随着物质文明的发达,弥补被忽视了的道德性,从而使人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成熟的人格,认识到礼在正面意义的重要作用,“礼坏乐崩”就不能构建井然有序的和谐社会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真正内涵。
三、 相辅相成的“礼”“法”制度
《周礼》用现在的语言讲其实是各种律法的综合,因此叫做“礼法”,就是“礼”为“法”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两周时期若是一个人要是有“非礼”行为,等于今日的“非法”行为。古代说你是个有礼的君子,其实用现代话来说,某种程度上就是夸你是个守法的公民。孔子恢复《周礼》治国,实际上是要求依礼治国,等同于今天我们所讲的依法治国。“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这也是“礼”与“法”的相辅相成之处。
鲁国大夫季孙子在家里举办大型舞会,用的是“八佾”之舞。所谓八佾,就是舞者共有八排,每排八人,八八六十四人的大型舞蹈。六十四,合周易六十四卦之数,在周朝按当时的礼制,只有天子才有资格那么做。“八佾舞于庭”《论语》,按礼制 “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所以季孙子只能欣赏三十二人的中型舞蹈。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制度是否合理咱另当别论,因为我们现在讲的是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思想,但是在当时的中国是封建等级社会,“等级制度”就是如法律一样严格。因此身为诸侯大夫之类,自然应该遵守这个标准。就是现在,各个级别的干部,所配备的车辆是不一样的,照样也不能按自己的意志随意更换自己的专车。 孔子谈到上面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让人们知道,人的行为首先要符合当时当地的礼法制度,如果连最基本的守法观念都没有,那还谈什么道德呢?“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从后半部分的问答我们看出,“礼”“法”的本质高于“礼法”的形式,本质是第一性的,这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民主法制相通的方面以及对立法执法工作仍然极具积极的指导意义。
四、 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
构建和谐社会的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的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并存以及和谐相处的智慧之说,蕴含着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它依照天、地、人、三者为基点,主张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统一。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然而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之学,就是一种深层生态学,在今天仍有其普遍价值。儒家肯定了人类是万物中的主体地位,即肯定了人的主体性;但人绝不是与自然界绝对呈对立而二分的矗立主体,而是与自然界相统一的德性主体。天人合一之学实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天既不是超自然的上帝,也不是没有生命的物理世界,而是处在生命创造中的自然界。天有不同层面,其中有超越性的一面,但不是绝对超越的实体,而是生命和价值的创造之源,即天道。天道生生不息,就在生命创造的过程之中。因此,自然界是一个生命整体,有其内在价值,人与万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合一论的核心是“生”的哲学。《论语•阳货篇》中讲“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其中就有自然界生命的意思以及“天”的功能和作用。《论语•泰伯篇》中谈到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把人的德智与山水联系一起,从内心中表达对自然界的热爱。然而近代以来,由于对自然界无量的开发,残酷的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可是人们依旧片面追求物质利益和权力欲望的无限膨胀,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甚至导致残酷的战争。由于过分注重金钱的感官享受,致使人们身心失调,人格分裂,造成自我身心的扭曲,已成为一种社会病。因此,当前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甚至今后还要长期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我身心”之间的种种矛盾问题,这些无疑是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
儒家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内容丰富,以上内容主要从安定有序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民主法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四个大的方面进行讨论,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与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有着共通之处,既有着历史的传承,又有古今一理的启示,值得我们去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明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
[4]冯友兰:《新事论》,《三松堂全集》第四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作者简介:
张恒,河南商丘人,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湖北省基金会研究所编辑,参加2010年昭君文化高层论坛,2010年受邀参加世界国际儒学大会暨2010年孔圣诞环球庆祝大典,2011年参加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
刘娣:山东青州人,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第四届、第五届安徽管子学术研讨会,2009年中国兴山昭君文化高层论坛以及2010年昭君文化高层论坛,2010年受邀参加世界国际儒学大会暨2010年孔圣诞环球庆祝大典。参与编写《湖北民间伦理》
- 上一篇:论先秦时期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成熟
- 下一篇:以仁为本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