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义理 > 儒家汇合东西两大文化 发现仁是孔子最大贡献

儒家汇合东西两大文化 发现仁是孔子最大贡献

字号:T|T
儒家汇合东西两大文化 发现仁是孔子最大贡献
 
 
1993年底,我突然陷入一种虚无状态。

那时候,我结束了在西藏长达10年的生活回到山东,精神突然没有了方向。我曾迷醉西藏的安详,是山东让我意识到灵魂一定要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居所。

我的灵魂要交给谁?我在痛苦中寻找着。

用了十几年时间,在山东,在孔老夫子的家乡,我像一个迷失的人突然找到了回家的路,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居所。我用过一句不一定准确的话来表达我的感受:孔子是山东人的“魂”。现在,我觉得我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山东人了。

山东人是一个特征鲜明的群体,以忠诚仁厚,讲究“仁、义、礼、智、信”著称于世。那么,究竟是谁“规定”了山东人?

山东土著东夷人的“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第一次站在“三孔”的土地上,内心充满了敬畏感和压迫感。走进“三孔”,我像进入巨大的文化迷宫,看到的是一个个神圣的影子。曲阜就是一幅古香古色的画卷,我就是这画卷里的一粒微尘了。站在曲阜的土地上,呼吸着孔老夫子曾经呼吸过的空气,我灵感顿生,一些思绪像春天里的柳絮一样飘飞着。

孔子的儒家思想产生并成长于封建社会萌芽时期,它继承的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整个华夏大地的文明成果。也就是说,孔子是一个承前启后者,也是一个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来源于之前中华大地上的所有文明,其中,山东土著的东夷文化,是孔子儒家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它的特征之一就是“仁”。

山东的土著人就是东夷人。《尚书》记载,东方的东夷部落比较温顺,民风淳朴善良,人民自觉遵守传统的礼仪习俗,所以又号称“君子之国”,“不死之国”。在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里,东方为生发之地,代表“仁”。古代“夷”与“仁”同音,说明这是一个崇尚“仁”的部落。

这种讲究“仁”的传统,经过蚩尤、少昊、大舜等,一代代传承下来。尧舜禹之前,东夷人的活动中心在胶东;到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就是夏商周时,他们开始出现在山东西南部;到孔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东夷文化就延伸在齐文化里了。

孔子的潜意识里,一定有一只凤凰在翩翩飞舞。而以“凤”为图腾的东夷人,是一个显示出“仁”的文化品格的民族。孔子在潜意识深处很向往“夷地”。《论语·子罕篇》记载,孔子想要迁到九夷地方居住。有人说:“那里很落后,如何能居住呢?”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还有什么落后的呢。”追求周朝的“礼”是孔子显性的一面,而追求东夷的“仁”是孔子阴性的一面。

孔子见老子:他们聊了些什么?

34岁的时候,孔子去周朝国度洛阳拜见了老子。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会见。据《孔子圣迹图》描绘,鲁昭公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518年,孔子和南宫敬叔驾一车二马到周地问“礼”于老子。他们此行目的很明确,就是学习周礼去了。因为老子曾经做过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这是一个负责藏书的官职,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熟知周朝礼仪。

河南洛阳东关,现在有条小街名叫“东通巷”。巷子北头,是洛阳市24中的一个家属院,传说这就是老子故宅。孔子和老子在这里见了面。年轻的孔子对老子十分崇敬,他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跑者可用网对付,游者可以用钓丝对付,飞者可以用弓箭对付。至于龙我却无法了解,它乘风驾云直上青天。我今天见的这位老子,大约就是像龙一样的人物了。”

此行孔子还游览了周天子召见诸侯和举行国家大典的明堂、祭祀祖先的太庙、祭天地的社坛等,从而对制定了西周礼乐制度的周公更加崇拜。而周礼是孔子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见老子回到鲁国后,除短暂离开,约10年时间,孔子没有参与大的政治活动,而是致力于授业传道,梦想着恢复“周礼”。从大的方面讲,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孔子说礼是“王之大经也”,是进行统治的根本法规,治国之纲。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等生活细节,按不同等级、身份,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这叫“仪”,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孔子一生都很重视“礼”,是一个“礼”的实践者。祭泰山最早的资料就保存在孔子整理过的《尚书》中,而封禅的仪式如此重要,以至于超过历代帝王登基的仪式。对于随时准备“克己复礼”的孔子来说,还有什么比封禅大典这样的国礼重要呢?

每一次到泰山,我都要在瞻鲁台上站一会儿。站在这里,豪情顿生。瞬间,人就成为一棵天地间最高的松树。乱云飞渡仍从容啊!周围小的不仅仅是山,还有天下。此刻,我读懂了孔子。有泰山的地方才有孔子,有孔子的地方才反衬出泰山,孔子不就是“五岳独尊”的泰山吗?泰山和孔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遥遥相对的两座高峰。

6个小人物使他明白了

人生大道理

一个晚上,我和一帮朋友谈起了孔子。一个朋友说,“在山东,为了一个仁字,多少人献出了生命。为了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山东人的行为准则。在山东,这种人还特别多,从张治中、焦裕禄到孔繁森,都是。”另一个朋友说:“我们的文化里就没有个体灵魂的观念,没有一个抽象的人格。从仁字的结构上分析,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对任何一方下定义。中国人个体的精神状态,必须在别人身上完成,所以不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在那个晚上,我失眠了。

我仿佛看到了孔老夫子笑盈盈地向我走来。他身后有一个巨大的“仁”字,慢慢扩展,覆盖整个天空。我不明白,他老人家一生就像被装在一个黑色的容器里,密不透风,一般人也许早窒息而亡。他为什么能从容面对呢?也许,因为在他追求“礼”的过程中,在自己的内心寻找到一个“仁”字,它是可以从内心发光的,能照亮孔子的一生,乃至照亮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天空。

在周游列国的14个年头里,他曾和很多小人物打交道,备受凌辱,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有6个小人物给他以极大的刺激。这六个人里,第一个出场的是河南新郑一带的人——“郑人”,他对子贡形容孔子“累累若丧家之狗”。接着碰到“有荷蒉而过门者”,听孔子敲磬就听出了他的全部心思。后来,他遇到3个莫名其妙的怪人——长沮、桀溺和荷蓧丈人,他们都对孔子大加讥笑。还有楚国那位狂放不羁的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的马车旁,孔子下车想要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使得孔子没办法和他说话。

公元前484年,孔子回到鲁国,表面上,孔子过着优越的生活,鲁哀公和季康子经常向他询问政要大事。孔子仍然向他们讲述“礼”,然而这个“礼”已经有了一个主宰者——“仁”。

从“礼”到“仁”,孔子的思想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孔子步入社会之初,名声日隆,在于他对周代礼乐的精深造诣。随着他对社会的认识逐渐深化,他在推行“礼”的政治主张时到处碰壁,不得不进一步考虑“礼”之不行的深层原因。这个时期,他越来越多地提到“仁”,议论“仁”与“礼”之间的关系。进入“知命”之年后,孔子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佳境。

有人作过这样一个统计,在《论语》中,“仁”字出现的次数最多,达109次;而“礼”只出现了75次,表明了孔子对仁的重视。当“仁”与“礼”发生冲突时,孔子毫不犹豫地站在“仁”一边。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注重仁和礼的结合,实质上是注重了人道与政治的结合,从而实现了对周礼的一个重大突破。

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这确实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在孔子身上,我分明看到了两条明晰的线条:一条是从蚩尤、少昊、舜到殷商一脉相承的东夷“仁”文化,另一条是诞生于西周、被周公之子伯禽完整带到鲁地的“礼”文化。儒家的产生是商周东西两大文化汇合的成果。从此,山东人有了精神之魂。(郝桂尧)


来源:大众日报  

来源:大众日报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