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历史 > 说说关公那点事

说说关公那点事

字号:T|T
说说关公那点事
 
 
 
名著解读:关羽是谁

关公史记

关羽 生于160年卒于220年。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其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著名将领。关羽的外貌特征《三国志》并无记载,如今关公的形象多来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书中描写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使82斤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汉中王刘备于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拜关羽为前将军,五虎上将之首。蜀汉景耀三年(260年),后主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小说中其经典故事包括“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宴”“华容道义放曹操”“水淹七军”“刮骨疗毒”“大意失荆州”“走麦城”等。

4月26日,由麦兆辉、庄文强导演,甄子丹、姜文主演的电影《关云长》即将上映。同任何一部以关羽为题材的影视剧一样,《关云长》面临着诸多考验:关羽在国人眼中的形象至为完美,如何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关羽英姿,是首当其冲的难题。1995年电视剧版《三国演义》中陆树铭塑造的关羽堪称经典,其后诸多影视作品中的关羽形象,都难以望其项背,此番功夫巨星甄子丹塑造的关云长,同样因为面容、身高问题而备受争议。

如何诠释关羽、谁能塑造关羽?是否能够一边维持人们心目中对关羽的既定形象,一边在这个人物身上找到新意、寻求突破?这是《关云长》努力的方向,也是所有向关羽致敬的影视作品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而历史上关羽也被赋予了众多符号化的定义,武将、忠臣、义士……通过文化上的解读让这位风云人物更加真实化。

他是红脸长髯大个熟男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关羽“身长九尺”,有资料显示东汉三国时期一尺合今24.2厘米,如按此推论,关羽身高应在2.17米左右,比我们熟知的篮球明星王治郅、易建联还要高4厘米。此身高在书中一流武将中首屈一指(华雄是九尺,可惜做了关公刀下鬼,张飞则只有八尺)。对于马上战将来说,武器长度有限,身高臂长则攻击范围大,优势明显,也难怪关羽与人交手一般都是一回合手起刀落斩敌将于马下,个矮手短的对手根本碰不到他就做了冤死鬼。

论长相,关羽绝对是《三国演义》中最有特点的,“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声如巨钟,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与书中其他吕布、赵云、马超等偶像型帅哥不同,关羽有着四十多厘米的胡子(曹操曾以纱锦为囊送关羽护髯),窄长的眼睛(有凤眼一睁就要杀人之说),身穿绿锦战袍(这是刘备赠与他的结拜信物),史载其好读左氏春秋,能诵读如流,一副文武兼备的气质熟男造型。

他是装备超前的特种兵

《三国演义》中,青龙偃月刀与赤兔马成为关羽形象的一部分。青龙偃月刀堪称“三国”最著名的宝刀,书载“又名‘冷艳锯’,重82斤”,因刀身刻有青龙,刀口如半月,刀背呈锯齿状而得名,按三国时期1斤合今220克,82斤应是现在36斤左右,单臂抡此刀冲杀,关羽力量也可见一斑。实际上,三国时期并没有“偃月刀”这等兵器,当时马上主要兵器是矛,“偃月刀”要到唐宋时代才出现,但也只是做仪仗之用,非实战兵器。《三国志》记录关羽杀颜良是“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一个“刺”字既说明了兵器是矛一类的锐器,也说明了关羽是靠偷袭“刺杀”了颜良,一战成名。

再说赤兔马,乃《三国演义》第一神驹,先后经董卓、吕布之手终归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均有凭马快占便宜的桥段。关羽死后赤兔马也在东吴“数日不食草料而死”,可谓义驹。实际上,赤兔马在《三国志》中并未提及,号称“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速度直追汽车,也是不可能的。此外,在小说中赤兔马服役近三十年(从公元189年董卓入朝至220年关羽死后),战马也决不可能这么长寿。所以,罗贯中显然是为了尊重当时已经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给关羽这位本就能打的战将,配备了超越三国时代的装备,成为一代“万人敌”。

他是骄傲义气的狮子座

由于历史上蜀汉不修史,关于关羽的正史很少,所以其身世至今疑点不少,难有共识。有资料称,清初康熙年间,解州守王朱旦在浚修古井的时候,挖掘出关羽的墓砖。据墓砖上文字记载,关氏实是个文人世家。“羽父关毅,字道远……于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关羽。”

如依此推断,当年阴历六月二十四日出身,阳历应是狮子座。《三国演义》中关羽性格豪爽重义气、坚韧不拔,尊严而有激情,具备领导能力,都是典型的狮子座男人优点。《三国演义》中关于关羽的“义”有多次描述,包括白门楼救张辽,白马坡为曹操解围,华容道放曹操,战长沙义释黄忠等。

当然,关羽的狮子座缺点同样明显,最突出的是高傲自负,小说中他瞧不起马超、黄忠乃至诸葛亮、孙权都有迹可循。性格决定命运,骄傲自大的性格缺陷最终导致了关羽的失败,成就了一位悲情英雄。《三国志》作者陈寿评关羽曰:“然羽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文化解读:从武将到武圣,从关羽到关公

五“符”上将千秋载 忠义神武万古传

中国古代名将成千上万,关羽作为一个兵败身死的武将最后却被尊为“武圣”,靠的不是“武功”,而是“文治”,是其自身体现出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从武将、忠臣、义士、财神到“关圣帝君”,关羽的文化符号逐渐升级,遵循着“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神化轨迹。自三国时代起,官方的宣扬与民间的崇拜使“关公”成为历代文人创作的最佳原型,千秋万代履行着中华民族道德先驱与文化榜样的职责。

历史上关羽文字记载不多,《三国志》曾评“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后世流传无数经典战役,包括“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等等,实际上其中大部分是《三国演义》“移花接木”或虚构而来。民间也认为“吕布、马超、典韦”武艺都在关羽之上,后世以其为武将标志,主要是因为书中把他描绘为文武兼备,是少数能独自镇守一方的大将。刘备称汉中王时,拜关羽为前将军,总领荆州;关羽死后,由后主刘禅追谥“壮缪侯”。

除了武功,关羽为后世称颂的,便是他对刘备的忠诚。从桃园结义开始,对刘备不离不弃,《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称之为“随其周旋,不避艰险”。其中“屯土山约三事”“挂印封金”护送嫂子“千里走单骑”直至最后败走麦城宁死不降吴都体现了为人臣的忠心耿耿。实际上,关羽身份被抬高与历朝历代统治者对其“忠诚”的推崇有关,历代君王都会赐关羽封号,借此宣扬忠君思想,有益于对下属乃至百姓的统治。

忠臣之外,关羽更为普通人敬仰的是超越政治的“讲义气”。曹操曾赞“云长真义士也!”,他用尽金银女色爵位均不能打动关羽“降曹”,关羽曾叹道:“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如此做法使曹操不但没有怨恨关羽,反而认为其有仁有义,更加器重他。此后,关羽为曹操斩颜良诛文丑,最终还在华容道冒违军令状杀头之罪,放走曹操,有恩必报的态度使其忠义形象深入民心,其“义举”也恰好符合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的信条。

关羽的形象经过文艺作品与统治阶级的一步步“加工”,逐渐成为仁义智勇礼信的化身,“关帝庙”自宋代开始在民间日趋增多,因民间流传关公保佑卫尽忠尽义之人,而这样的信条在任何文化中都是人们必备的美德,所以儒释道等宗教均将其作为神灵供奉,没有信仰冲突,关公的形象更加显赫。除了原先供奉关公的军人、武师外,其他不相干的行业也推崇关羽。其中,商人以拜关羽像昭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遵义守信不背叛承诺。此外,据称关公像朝向大门,既可招财进屋,又可镇守门户,阻挡外邪。日久经后人神化,渐有“武财神”之名(历史上有武财神赵公明关云长,文财神范蠡比干)。关羽在成为“财神”前,更倾向于是统治阶级、军人好汉、知识分子崇拜的对象,在其宗教化与财神化后,才更贴近普通百姓,历久不衰。

综合以上身份,关羽文化符号的演变遵循着“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过程,经历代朝廷褒封,至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明神宗封其为“单刀伏魔、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正式成为“关圣帝君”。清朝,光绪皇帝奉其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成为与“文圣”孔子齐名的“武圣”。统治阶级如此推崇,民间关帝庙愈加兴盛,至今两岸三地,海外华侨,整个东南亚乃至西方国家均存在对关公的膜拜。关羽因凝聚着勇、忠、仁、义、礼、智、信等伦理美德,俨然成为了最重要的中华文化符号。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德威克曾表示,“我尊敬这位大神,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如果人人都像关公一样,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娱乐解读:对关羽的演绎与颠覆

 《三国演义》对关羽的演绎

1.《三国志》中并未提到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只用“先主(刘备)与二人(关羽、张飞)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描绘了三人的感情。

2.关羽“刺颜良”但未有“温酒斩华雄”及“诛文丑”之说,华雄实为孙坚所杀。《三国志》中“挂印封金”确有其事,其走后曹操下令“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都是罗贯中杜撰的。

3.《三国演义》为了塑造关羽的忠义形象,特地写了“华容道”关羽因报恩放曹操的故事。实际上,这在《三国志》中没有任何记载。

4.“刮骨疗毒”“水淹七军”在《三国志》均有记载,但医者并非华佗,“水淹七军”也并非关羽妙计决堤,而是于禁、庞德大军赶上秋雨汗水泛滥,遭遇天灾。

5.关于关羽后人,《三国演义》中描述关平乃是关羽养子。据《蜀记》载,关平是关羽亲生儿子,为长子,与关羽一同被孙权擒获并斩首。关羽死后其子关兴,其孙关统、关彝先后继承其封号。庞德之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蜀破,尽灭关氏一族。所以有学者认为,关羽一族至灭蜀后是没有后世子孙的。

甄子丹版 身手了得,外形颠覆

出处:电影《关云长》

外形特色:《关云长》中甄子丹的造型可谓做了最大的改革,最先颠覆的就是“红脸关公”的概念,在已曝光的片花及海报上,甄子丹均以黑脸示人,影片导演麦兆辉、庄文强认为,“《三国演义》中有‘红脸、白脸、黑脸、黄脸’,其实每一种面色都代表了某一种‘含义’,红脸关公代表的是‘忠义’。但是作为现代的一部电影,不会这样处理。”此外,标志性的绿帽也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一身精致的戎装。

优势:就造型而言,除了放弃了一些符号化的设计,甄子丹版也算做到细致入微。为了配合众多动作戏,服装上特意为甄子丹加上了一个布袋以护住其美髯。而就表演本身来讲,在经历了《叶问》系列的磨砺后,甄子丹的文戏绝对过硬,而本就了得的真功夫更是加分的利器。功夫巨星出演“关云长”的前例并不多,想必片中武戏应该十分精彩。

劣势:说到劣势也就只有身高了,甄子丹与肌肉男邵兵扮演的张辽站在一起,略显寒酸。此外,影片虚构了由孙俪扮演的女性角色绮兰,其与关云长有不少感情戏,在丰富了人性化的同时也令这版关羽少了几分硬朗。

陆树铭版 身高接近,凤眼靠吊

出处:95版《三国演义》

外形特色:如果关二爷真的“投胎转世”,那陆树铭说不定就是他现世的肉身,他也是至今为止从身高到外形均符合原著人物的演员。当然最重要的是气质,其一脸正气、威风八面的模样,正是他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重要原因。据悉,这位曾在《古今大战秦俑情》中饰演过秦始皇、《大话西游》中饰演过牛魔王的陆大叔,将在电视剧《忠义千秋》中再演一回关公。

优势:这位身高186cm的山东大汉,体格魁梧强壮,虽然赶不上关二爷的“真身”,但已然是迄今为止身形最接近小说描写的。

劣势:相比较而言,陆树铭唯一的劣势就是没有习武经历,但其曾担任过专业篮球运动员,也算动作灵敏不失水准了。

后天加工: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虽然陆树铭底子好,但离关二爷还有一定距离。据说当年为了打造“丹凤眼”,化妆师用京剧的“缠头”把他的眼睛吊起来,缠得他头晕恶心影响表演,不得已化妆师只得改用一种美国进口的胶带,粘在他的太阳穴上,每天粘了又撕,长年累月,陆树铭的皮肤都流血化脓了。

于荣光版 功夫打底,胡子乱飞

出处:新版电视剧《三国》

外形特色:新版《三国》播出时,于荣光版的关二爷遭到不少质疑,“脸不红,丹凤眼变成了眯缝眼,个子不高,没气势。”不过除了身高确实在刘关张中难分高下,少了几分关公应有的神勇与威严外,不那么红的脸反倒更接近真实一些。

优势:于荣光的造型虽然没有陆树铭完美,但自小就看《三国》也让其熟知此角色。此外,于荣光的京剧功底也派上了大用场,别看他成天眯着眼睛不讨人喜欢,但一上战场立马就神气起来,华丽丽的马战、刀战演活了“武圣”。在新版《三国》中关云长最后是自杀而亡,更突出了一个“傲”字,符合其“狮子座”的性格。

劣势:于荣光身高1.82米,比陆树铭矮4厘米。

后天加工:除了“眯缝眼”也是刻意化妆设计外,剧中关云长的“二尺美髯”是用11块胡子贴成的,这也是于荣光最大的麻烦。这一尺半长的胡子,稍微走快一点,就满天飞。拍动作戏时刚要打,导演就喊停,因为胡子遮住了脸。为了胡子好看,一场戏要反复地拍,经常因为满天飞的胡子而NG。

电影《赤壁》巴森扎布饰

娱评:内蒙古演员巴森扎布饰演的关羽在外形上还算符合大众心目中的形象,除了身高目测不够外。但其唯一的劣势也是最为明显的:《赤壁》中基本全是步战,而无论历史还是小说,关羽都是绝对的马上将军。

电影《江湖告急》 黄秋生饰

娱评:黄秋生的脸形和身板还真有关公的底子,拿把大刀,脑袋一抬,如果再把眼睛吊得紧些,简直是一个相当有范儿的港版关公了。不过,老黄的气质还是给人倜傥有余、忠义不足的感觉。

电影《见龙卸甲》 狄龙饰

娱评:纵然老版影星的气场很足,但狄龙的年纪太大了,松弛的面部肌肉,实在难以扛起关二爷的神武形象,演老年关公还差不多。重点批评一下服装,身上披的那块毯子,把关二爷弄成了西域番僧!

电影《越光宝盒》 方力申饰

娱评:片中的关二爷本是白脸,变成红脸的原因竟然是因看了成人书籍憋的,太毁“武圣”形象了。片中方力申举着望远镜,叉着小蛮腰的表演不但穿越,而且娘气十足,还是让我们假装没看过这个版本吧!

统筹/金秋 吴冬妮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金秋 牛萌 孙琳琳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