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研讨会通讯
李煌明
冯燊均主席讲演
2009年7月25至7月28日,冯燊均国学基金会在广西•桂林举办第二届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研讨会,海内外40余家单位近百名专家、学者、致力于推广国学教育人士参加、出席。研讨会由国学基金会执行主席冯燊均、秘书长鲍俊萍、行政总监萧汉诚、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组委会主任陈杰思、副主任肖先华等主持。研讨会以中华义理经典教育为主题,以推广国学经典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宗旨。研讨会全程大致有四个阶段:冯燊均先生致辞、嘉宾发言;代表演讲、讨论;讨论、修改、通过中华义理经典教育管理章程、考评方案;各办学点交流教学经验。嘉宾、代表积极发言,讨论热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从演讲内容上看,远至《周易》、《论语》,近至当代儒学;既有科研专题,也有教学示范。从表现形式上看,既有形而上的理论研究,也有声情并茂的现场演示;既有深层的理论探讨,也有即兴的情感抒发,还有实践的体会交流。从与会人员的组成看,既有老至耄耋,也有小至蒙童;既有理论工作者,也有身体力行者。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研讨会重点探讨了经典教育中的诸多问题与心得体会,如经典的诠释方法、经典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经典教育方式与方法、经典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等。此次研讨会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概念,如“大儒学”、“华族”等,进一步明确和发展了一些核心概念的内涵,如“国学”、“传统文化”等,而且还提出了诸多新颖的观点,如“经典即生活,生活即经典”、“放下成仁”、“以经典为宝,以圣贤为师”等。
研讨会以别开生面的形式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方面、多视角地明确阐发了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的重要意义,不仅再次明确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宗旨,而且逐渐形成了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研讨会独特的风格——多姿多彩、兼容并蓄,充分体现了“知行合一”这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更重要的是研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义理经典教育管理章程、考评方案,对以后经典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向与原则。
(一)报到
2009年7月24日下午3:00-6:00报到
(二)开幕式
2009年7月25日上午
主持人:基金会秘书长鲍俊萍
1、申自强先生介绍先师礼
2、告文:告至圣先师文
3、冯燊均先生行拜先师礼
4、广西社会贤达,行拜先师礼
5、介绍主要发言人事迹
6、冯先生赠礼物、致辞
(三)演讲、发言
2009年7月25日上午
主持人:基金会秘书长鲍俊萍
1、张华:传统文化给社会、个人带来什么?
2、潘树仁:礼之以行,古为今用
3、周北辰:儒家义理与文化精神
4、陈琦萍:如何学习《论语》
2009年7月25日下午
主持人:基金会行政总监萧汉诚
1、肖先华:站在黄河边上看中华文化
2、孔卫东:儒学复兴运动中的孔氏家族
3、韩星:和而不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
4、马群鸣:中华义理经典教育中的多媒体运用
2009年7月26日上午
主持人: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组委会主任陈杰思
1、张葆全:广西师范大学经典诵读工程的介绍
2、陈杰思:中华义理经典教育的宗旨
3、天津柯兰:《论语》声中日日新
4、桂林至德经典教育机构:中班<弟子规>教学示范(示范者:吴玉兰)
5、桂林至德经典教育机构:学前班、大班<论语>教学示范(示范者:李林秀)
6、李煌明:“孔颜之乐”与儒家核心概念
2009年7月26日下午
主持人: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组委会副主任肖先华
1、汤霞玲:复兴仁爱的伦理道德教育
2、张乾栋:国学推广的行道精神
3、韩海燕:燕翼堂义塾
4、李燕:至德经典教育学校创办体会
5、毛勇:经典教育与社会实践
2009年7月27日上午
游桂林
2009年7月27日下午
主持人: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组委会副主任肖先华
1、钱宗范:孔子仁学的起源与历史作用
2、谭之萍:我的成长之路
3、梁一仁:国学教育的三项内容
4、段炎平:礼乐文化与经典教育
5、曾明:周易与儒家文化
2009年7月28日上午
1、孙君恒:岳飞忠孝再湖北
2、何可永:经典教育的普及
3、申自强:国学教育与礼仪
4、李宇平:经典即生活,生活即经典
2009年7月28日下午
主持人: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组委会主任陈杰思
1、焦绪霞: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论语》人物分析
2、郭淑新:朱熹格物补传意义再诠释
(四)讨论、通过经典教育章程与考评方案
2009年7月28日下午
主持人: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组委会主任陈杰思
1、讨论、修改、通过陈杰思提出的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六不要”章程
2、讨论、修改、通过陈杰思提出的中华义理经典教育考评方案
3、交流各办学点的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