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建”学术研讨会
暨第七届(2014)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工作年会
谈儒家六艺射道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建
──UIC中华射道馆《礼记.射义》教学心得分享
冯瑞龙副所长、李军阳馆长、冯振辉讲师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联合国际学院(UIC)
中国文化研究所
【作者简介】
1冯瑞龙副所长
(UIC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UIC中华射道馆顾问、香港中华礼仪振兴会副主席)
电邮
2李军阳馆长
(UIC中华射道馆馆长、UIC学生事务处副处长)
3冯振辉讲师
(UIC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项目副研究员、香港岭南大学社区学院讲师)
【大纲】
一.导论: 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建 与 儒家六艺射道
二. 联合国际学院(UIC)中华射道馆的建立
三.《礼记 射义》的讲课心得分享
四.结论:现今学校教育应引入现代版的儒家六艺推行射道,提倡全人教育
谈儒家六艺射道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建
──UIC中华射道馆《礼记.射义》教学心得分享
冯瑞龙副所长、李军阳馆长、冯振辉讲师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联合国际学院(UIC)
中国文化研究所
一.导论: 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建 与 儒家六艺射道
这次有幸来到兰州,参加由冯燊均国学基金会主办,“国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建”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2014)国学与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工作年会。与诸位老师聚首一堂,向老师们学习,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冯燊均先生自己过节俭的生活、却慷慨赞助全国众多院校的经典义理教育,其中也包括我们大学UIC十年来的国情国学教育,高风亮节实在令人敬佩!
无用讳言,虽然中国在现今的综合经济发展已经超英赶美,但是在文化精神方面却依然有待努力,才能符合汉唐文化大国的风范!
正如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毛勇先生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义理经典教育的实践与思考〉(2008)一文中指出, 我们众多的有心人一直呼吁中国儒家经典包括四书五经能进课堂、传统文化道德教育能进入现行教育体制。其实这个已经没有讨论的必要了,不是应不应该做的问题,只需研究怎么做的问题。[1]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的宗旨是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传承传统美德、提高人文素质、改良社会风气、提高汉语水准。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组委会紧紧抓住“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十大义理。[2]我们大学UIC中华射道馆的箭靶红心5环也分别由内到外名为:“仁、义、礼、智、信”。我们的大目标乃是相通的。
我校(UIC)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伍鸿宇博士在第3届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在教育全球化的时代,在教育方式、理念和资源充分国际化的同时,教育也必须回应本土的、民族的和国家的社会发展需要。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也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国家公民。联合国际学院作为一所在中国历史发展新进程中创建的新型大学,致力于培养既具有国际化的眼光和能力,又具备本土性的知识和素养的复合人才。[3]
联合国际学院在国情国学教育实践中,一直致力于以创新的方式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广国情国学的教育与研究,致力发展既有思想深度和文化魅力,又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传统文化的新型课程。通过互动、体验和富有创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语言文化的价值和魅力,激发文化创意,培育人文情怀,培养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怀。UIC中华射道馆的课程也是朝向这个大方向。
射箭在周代就被列入当时教育的内容之一,当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箭就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六艺反映了:文(礼、乐)武(射、御)合一,文科理科(书、数) ,学科术科(数、乐)不分家的重要特色。[4]
射箭是古代的一种礼仪,射箭活动要喝酒,还要奏乐,这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射箭活动了。据说当时的孔子、荀子以及墨子等,都是射箭爱好者,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同时也鼓励学生射箭。
射礼,是当今很陌生的词汇了,而谈起 “弓道”,或许不少人会津津乐道,大概是日本韩国潮流日渐侵袭的结果。“弓道”在日韩已经是民族文化的代表了,却很少有人知道其正源头乃是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及推广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之一的“射艺”。我们的射礼文化传播到日本和韩国,对他们的射箭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一直流传至今。[5]
但是,弓道并不等于更不能代表中国的射道文化,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儒家六艺中正宗的中华射道文化,因为它有3个重要的特征,是独一无二的:第一,中国射道在射箭过程中导入礼乐文化。第二,中国同修礼射与日本弓道对抗赛的分别。第三,饮不胜者礼。比赛完后,不是褒奖获胜方,而是罚负方饮酒,古代射礼中称 “饮不胜者”,为什么要罚负方饮酒?古人用酒来养身,所以罚饮酒就相当于委婉地警醒负方要注意身心修养了。
本文介绍中外(港)合办大学教育的先锋院校──位于中国珠海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简称UIC)提倡国学教育、振兴中华礼仪的一个案例: UIC中华射道馆的《礼记.射义》教案,以期抛砖引玉,集思广益,共同为复兴儒家的经典义理努力。[6]
二. 联合国际学院(UIC)中华射道馆的建立
《射道之歌》
曲:民歌
词:冯瑞龙 (UIC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UIC中华射道馆顾问)
1A
33345-65434- 2234-54323-
射以养 德,道 以安心,中华射道,建 馆珠海。
33345 65434 5555 2231--
礼乐射 御,孔 门六艺,自强不息,圣王务 焉。
2B
1111 3216 7777 2165
全人教育, 文武精神,博雅教育, 人文关怀。
1111 3234 5555 2231--
立搭扣注、举开发收, 心正体直, 庄重心静!
444-54321-222-44433--
立跪射 ,姿势有 不同, 心体技 道德源 为一。
444-54323-2222-23655
意气形 ,道 法自然 , 礼以节射,乐 以导志。
1A
33345-65434- 2234-54323-
射以养 德,道 以安心,中华射道,建 馆珠海。
33345 65434 5555 2231--
礼乐射 御,孔 门六艺,自强不息,圣王务 焉。
5555—6651--
自强不息,圣王务 焉。
射箭动作依循一定之节奏,使动作、气息与精神统一集中,整个过程则讲求:正(志正、心正、体正)、直(体直、弓直、矢直)、重(稳重、庄重)、静(心静)。
射道依据 “礼以节事”的精神,将射箭的动作过程分解成八大环节:立、搭、扣、注、举、开、发、收,称作 “射法八节”。
射道秉承古代射礼文化的精神,保持其中具有特殊意义并且对射箭技术有促进作用的礼仪形式,如搢三挟一、袒射、揖、行不举足等。
2011年6月,UIC在校外学生宿舍首先设立射圃,并在2012年8月迁入校园教学区。射圃长80公尺,宽15公尺,地表植草;射道馆长12公尺,宽6公尺,馆内并以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开设射道初级班的课程。2011年9月至12月第一期,2012年2月至5月第二期,2012年9月至12月为第三期,2013年2月至5月第四期,2013年9月至12月为第五期,2014年2月至5月第六期,并有外国教师学生英语射道班,不少学生已顺利完成修业。
三.《礼记 射义》讲课心得分享
UIC射道班的6项教学目标分别是:
1专注: 专注力集中,不易分心。
2沉稳: 沉着稳定,处变不惊。
3毅力: 做事耐心,坚持不懈。
4果断: 果敢决断,不犹疑迟滞。
5得失: 得失心不重,不易为得失影响情绪。
6反省: 善于反身自问,敢于承担,不推卸责任。
※ 参考材料:
1. 《礼记·射义》
She-yi (The Essence and Practice of Archery)
2. 《大学》
Da-xue (Great Learning)
3. 《射书十四卷》
Chinese Archery, by Stephen Selby (汉名: 谢肃方), Hong Kong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first 2000, reprinted 2003.
4. 李军阳编:《UIC 射道课程学生手册》(珠海:联合国际学院射道馆印刷, 2013-14年度使用), 共40页。
※教学大纲:
第1节 由站立开始感受身心功夫
第2节 张弛之谓射,正反之谓道
第3节 射以观德
第4节 志存高远
第5节 锁定目标
第6节 修身为本
第7节 为己而学
第8节 赡养身心
第9节 自立自强
第10节 善自养护
第1课 由站立开始感受身心功夫
1.学习开桩, 重塑身姿
2.开桩诵读, 学习《射义》
3.学习 “射法八节”(立搭扣注,举开发收)
白话讲解:
射箭是古代战场上一种重要的本领,贵族平时不但要练习射箭,还要定时参加演示箭艺的盛大礼仪。《仪礼》中的《乡射礼》和《礼记》中的《射义》两篇文献,详细介绍了乡射礼的过程和种种仪式,包括射前的饮酒、射箭时进退周旋的规矩、用《诗经》中的音乐做节拍、从射者中挑选人才等等。
按《礼记.射义》的解释,射箭演示不只可以表现一个人的眼界和力量,而且过程中进退周旋的礼节和从容不迫的气度,更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品德。所以射礼并非单纯的比武,而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含义的。
第2课 张弛之谓射,正反之谓道
《礼记.射义》原文: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然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白话讲解:
射箭蕴涵仁道的大学问。射箭讲求先正心修身,心正身直然后才发射,射不中目标,则不能埋怨胜过自己的人,只能自我反省罢了。
“正”字从结构与表义来看,就是 “止于一为正”, 故所谓 “内志正”就是 “心止于一”。这是形容人心在当下所存处和呈现之状态而言,与批评善恶所用之 “正邪”无关。
第3课 射以观德
《礼记.射义》原文:
孔子曰: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
白话讲解:
孔子说君子与人无所争,于事也无所争,。非要有所争的话,就是举行射礼的时候, 进退都应该符合礼节,志向正派,学问正统,更重要是内在心志正而专一,同时外在身体亦要正直,然后持弓扣箭、开弓审靶、稳固果断。唯有如此,才可以有射中的把握。所以说,我们可以在举行射礼的过程中观察到射者之德行修养如何。
第4课 志存高远
《礼记.射义》原文:
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故事之尽礼乐。
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谷也。饭食之谓也。
白话讲解:
在古代,射箭是男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古人志存高远,故在男子出生时,先代其射箭以立志于天地四方, 然后才喂养他。
第5课 锁定目标
《礼记.射义》原文:
射之为言者绎也,或曰舍也。绎者,各绎己之志也。故心平体正,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则射中矣。故曰: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故射者各射己之鹄。
故天子之大射谓之射侯;射侯者,射为诸侯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
白话讲解:
古文 “志”字的结构是上部为止,下部为心,这个结构明显表义就是“心之所止为志”。所谓绎,就是射者各自演绎自己之志向的意思。射者目标专一,则心无旁鹜,故能心平气和,身体端正,从容开弓和审察目标。
第6课 修身为本
《礼记.射义》原文:
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其节,天子以《驺虞》为节;以《狸首》为节;卿大夫以《采苹》为节;士以《采繁》为节。《驺虞》者,乐官备也,《狸首》者,乐会时也;《采苹》者,乐循法也;《采繁》者,乐不失职也。是故天子以备官为节;诸侯以时会天子为节;卿大夫以循法为节;士以不失职为节。故明乎其节之志,以不失其事,则功成而德行立。德行立则无暴乱之祸矣,功成则国安。
白话讲解:
古时候, 天子与诸侯以及诸侯之间举行射礼前,必然先举行燕礼。所谓燕礼,其目的就是要人明白君臣上下各自的本分和道义。
“同修射礼”,从两个人同练射礼的过程当中裨益学员体认团队精神之要义。
各人修养德行,则国泰民安,社会和谐了。
第7课 为己而学
《礼记.射义》原文: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射至于司马,使子路执弓矢,出延射曰: “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盖去者半,入者半。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而语,公罔之裘扬觯而语曰: “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盖去者半,处者半。序点又扬觯而语曰: “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盖仅有存者。
白话讲解: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人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与弟子在矍相这个地方的一个射圃里举行射礼,参观者人山人海,这是一种观摩学习法。
第8课 赡养身心
《礼记.射义》原文:
孔子曰: “射者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发,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诗》云: “发彼有的,以祈尔爵。”祈,求也;求中以辞爵也。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求中以辞爵者,辞养也。
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
白话讲解:
孔子说: 射者如何射?如何聆听雅乐诗词?能够应和着雅乐的节奏来发射,每发都能中式、中礼和中的,大概只有贤者才能做到吧。
比赛完后,不是褒奖获胜方,而是罚负方饮酒,古代射礼中称 “饮不胜者礼”,有一套专门的礼仪程序。从上述两节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我们中国文化是侧重人本位的,信仰个人可以自我完善,因此胜负只表示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程度对比结果而已,并且是一时一地的对比罢了,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人本来就该如此,正所谓 “当仁不让”,所以不用褒奖胜方。那为什么要罚负方饮酒?这跟古代的酒文化有关,古人用酒来养身,一般是给老、弱、病等人士保养饮用,所以罚饮酒就相当于委婉地警醒负方要注意身心修养了,因此《礼记·射义》说: “诗云:发彼有的,以祈尔爵。祈,求也,求中以辞爵也。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求中以辞爵者,辞养也。”[7]我们射道保留这一文化传统精神与仪式,但只用少量的低度酿酒来表示。绝不敢把酒当作日常饮料,更不敢酗酒。
第9课 自立自强
《礼记.射义》原文:
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
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已射于泽,而后射于射宫。射中者得与于祭;不中者不得与于祭。不得与于祭者有让,削以地;得与于祭者有庆,益以地。进爵绌地是也。
白话讲解:
古代通过射礼来选拔人才,考察他们的德行和才艺,适当地任用。
第10课 善自养护
《礼记.射义》原文:
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 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数与于祭而君有庆;数不与于祭而君有让。数有庆而益地;数有让而削地,故曰射者,射为诸侯也。是以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夫君臣习礼乐而以流亡者,未之有也。故《诗》曰: “曾孙侯氏,四正具举;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处,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言君臣相与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则安则誉也,是以天子制之,而诸侯务焉。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而兵不用,诸侯自为正之具也。 故曰:射者,所以观盛德也。
白话讲解:
古代通过射礼来适当地任用人才,才能治国平天下。天子在射宫中举行射礼来考察贤士,谁的容体、举止合乎礼乐,且射中目标的次数多的,就可以参加天子的祭礼。因此说:射礼小则修身立德,大则治国平天下,所以盛德可观也。
四.结论:现今学校教育应推行射道、振兴儒家六艺与全人教育
由中国万世师表孔子提倡的儒家六艺,是儒学以至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在世界文化之中,只有古希腊七道(七艺)差可比拟,具备了古代博雅教育、全人教育的精神,乃是 “文武合一之谓士”的真正实践。[8]时移世易,我们在当代社会当然不可能照搬古代的儒家六艺,但如何将六艺的科目及教育思想现代化,却是不少儒家学者和教育家共同关心的课题。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等传统义理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复兴和重建中华文化的根基。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通力合作。
本文介绍中外(港)合办大学教育的先锋院校──位于中国珠海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对国情国学教育的一个案例──UIC中华射道馆《礼记.射义》教学心得分享。[9]
《礼记.射义》说: “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10]说明3,0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将礼、乐、射三门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融合,相互作用,达到修身立德之目的。
以上是我们对儒家六艺射道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建的一点浅薄的体会,谨此向诸位提出报告,向诸位专家学者,老师请教!
我们祝愿儒家学者群策群力,在现今学校教育课程或课外活动中推行射道以至儒家六艺、复兴孔子儒家所提倡的:文武合一、文理不分家、学科术科并重等身心灵一贯修练的全人教育。
(正文完)
[注释]
[1] 毛勇:〈中小学开展中华义理经典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工作年会(2008)论文。
[2] 转引自:“国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建”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2014)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工作年会,大会邀请函。
[3] 转引自:伍鸿宇博士, 第3届(2010)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工作年会, 开幕礼大会致词。
[4] 关于射艺在中国历朝及外国的发展, 可参考:
(1) 锋晖编写《中华弓箭文化》(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 ;
(2) Selby, Stephen(汉名: 谢肃方). Chinese Archery (Hong Kong :
[5] 射礼文化传播到日本,日本结合其本土的神道教以及后期的禅宗而形成今天的弓道,可参考:
(1) Onuma, Hideharu. Kyudo : The Essence and Practice of Japanese Archery. (
(2) 马明达,马廉祯: <追寻失落了的中华 “射学”——读谢肃方《Chinese Archery》有感> [J]; 《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06期。
(3)<古代 “射礼”在中国消亡 日本依然延续>,
(4)王开文:<朝鲜射技的历史成因及社会现状探析>,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第27卷, 第10期(2004年10月), 页1333-1334,1342。
(5)大射礼仪轨 ([Seoul] : Sŏul Taehakkyo Kyujanggak서울大学校奎章阁, 2001) 。
[6] 关于UIC中华射道馆的案例分享,我们先后在以下场合作出报告:
(1)冯瑞龙、李军阳、冯振辉、朱宇: 〈新儒家六艺与全人教育──UIC中国射道馆的 “礼乐射诗教学”案例〉,香港树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香港中华礼仪振兴会合办: 《国际儒学学术研讨会》(香港:树仁大学 2012年5月17-18日)。论礼、乐、射。
(2) 冯瑞龙、李军阳、冯振辉: 〈论儒家古代射艺礼仪的现代化,兼论与日本韩国弓道之别〉,香港珠海学院主办:《汉学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香港:珠海学院,2013年10月5-6日)。论中日韩射道及中华射道礼仪。
(3) 香港电台第5台与香港中华礼仪振兴会合办:《礼义中华》26集广播节目(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播出), 我们主论其中4集,谈及射道与仁义礼智等道德项目的关系。
[7]《礼记·射义》,《礼记正义》(全三册),(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8年9月,页2323。
[8] 所谓古希腊七道(七艺), 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提出了
七艺”,也称为 “自由七艺”(Liberal arts)。到欧洲中世纪初期成为学校中的七门课程:文法(包括拉丁文和文学)、修辞(包括散文与诗的写作,以及历史)、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前三科又称为初级学科或 “三艺”(trivium),后四科定为高级学科,称为 “四术”(quadrivium) ,参见(1)金常政 《百科全书的故事》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5);
(2) Charles Blaich, Anne Bost, Ed Chan, and Richard Lynch. Defining Liberal Arts Education. (
[9]李军阳编:《UIC 射道课程学生手册》(珠海:联合国际学院射道馆印刷, 2013-14年度使用), 共40页。
[10]《礼记·射义》,《礼记正义》(全三册),[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8年9月,页2309。关于射艺的科学分析及教科书, 可参考:
(1) Lee, Kisik and de Bondt, Robert. Total Archery. (GimPo-City : Samick Sports, 2005);
(2) Haywood, Kathleen M., Lewis , Catherine F. Archery: Steps to Success (Champaign, Ill. : Leisure Press, 1989);
(3) Haywood, Kathleen M., Lewis , Catherine F. Teaching Archery : Steps to Success. (Champaign, Ill. : Leisure Press,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