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会工作 > 第三届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研讨会

第三届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研讨会

字号:T|T

                         大会主席冯燊均先生在开幕式上发言

            第三届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研讨会回眸

                         
                                                               任秀琼 尹航
 
2010年7月24日到26日,第三届中华义理教育工程研讨会在由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指导委員会主席、香港浸会大學荣誉院士、香港孔教学院副院長、香港广义和船厂董事长冯燊均于2008年5月发起成立的“香港冯燊均国学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在云南昆明举行拉开了序幕,三百余名专家、学者以及工作在国学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会议于7月24日开始举行,香港秘书长鲍俊萍主持开幕式,国学基金会主席冯燊均致了开幕辞。之后,冯燊均主席分别向北京大学张国有副校长和香港大学蔡亚丛副校长赠送了纪念品,北京大学张国有副校长向云南高校德育研究会会长杨继武赠送了纪念品,云南传统文化研究会向冯燊均主席致送了书法作品,云南高校德育研究会向冯燊均主席、鲍秘书长致送了锦旗。接着,北京校务委员会副主席张国有、云南高校德育研究会会长杨继武、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蔡亚从等人先后发表致辞。
本次会议延续了上两届会议的习惯,对中国的经典礼仪文化进行了讨论研究。会议上,与会的专家和学者纷纷对云南高校德育研究会会长杨继武提出的“文化认同视野中的民族凝聚力”、安徽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郭淑新提出的“《女论语》特点及影响探索”进行了提问与讨论。会议期间,云南汉服协会组织的儿童经典教育展示以及汉服表演活动,把会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宜良安家乔小学的学生现场的《三字经》朗诵表演,云南省圆通寺静空法师的古琴演奏也成为了会议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7月26日下午,全球读经教育第一人王财贵教授对《经典教育的理论与实务》做了专题报告。之后,与会人员自愿报名作总结发言。7月26日晚,王财貴教授针对大家的兴趣,对经典教育进行了精彩的解答。到此,会议落下了帷幕。
 
本次会议以“国学与学校德育”为主题,总结了中华义理经典教育的经验,探索了中华义理经典教育的方法,并結合国学经典研究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围绕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等十大义理及其他传统統道德内容以及挖掘国学资源,探索中国当代高校德育教育新模式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讨,为云南以后进行义理教育和传承国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让我们衷心的祝愿国学基金会越办越好,越走越远。
 
 

                冯燊均主席致送纪念品给北京大学张国有副校长

          冯燊均主席致送纪念品给香港大学蔡亚丛副校长

          北京大学张国有副校长向云南高校德育研究会会长杨继武赠送纪念品

       云南传统文化研究会向冯燊均主席致送书法作品

云南高校德育研究会向冯燊均主席、鲍秘书长致送锦旗

   会议现场讨论

     会议发言者向与会代表致礼

                           宜良安家桥小学学生表演

                  圆通寺静空法师在会场上演奏古琴助兴

    张燕身老师发表演讲

香港陈乃森夫妇介绍香港儒家课程

    云南儿童经典教育中心王仪祥主任在会上发表演说

     会议现场

肖先华副主任发表讲演

 

 

云南汉服协会组织的儿童经典教育展示

云南汉服协会组织的汉服表演活动

云南汉服协会组织的汉服表演活动

    黄河源头玉树小学校长同冯主席、鲍秘书长合影

黄河源头玉树小学校长在会上发言

鲍秘书长向台湾王财贵先生致送纪念品

台湾王财贵先生发表讲话

冯主席在闭幕式上讲话

台湾王财贵先生发表讲话

  冯主席、鲍秘书长同与会代表在云南民族村合影

冯主席、鲍秘书长同与会代表在云南民族村合影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