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直属专案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7年下半年 焦绪霞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7年下半年 焦绪霞

字号:T|T

尊敬的冯主席:

您好!

春天来了,恭祝您身体安康!精神愉悦!

2017年秋季学期大致工作汇报如下:本学期共上课两门,一为文学院师范16级开设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课学生46人,周课时4,共16周,64课时;一是为文学院中文系15级开设的“先秦两汉历史散文专题研究”,学生100人,周课时2,共32课时。由于第一次面对新的专业学生,运用多年的课程内容需要重新架构,从原典解读转换到比较纯粹的理论讲述,上课颇费心力,真的体会到教师职业之不易。还好,努力总会有收获。在弘扬中华经典文化的精神鼓舞下,我认为一切苦和累都是值得的。

科学研究方面:完成李昌龄《太上感应篇传》的点校整理,继续进行郑玄《论语》《孟子》注的点校整理,争取年内完成。撰成文章《李昌龄其人及<太上感应篇传>版本流传相关问题探讨》,并参加中国历史文献学会第38届年会(镇江,2017.10)。

社会服务方面:参与童学馆(青岛)国学提高班课程开发,与姜汇峰副会长一同参与青岛市李沧区国学进社区大型活动的谋划,目前活动准备就绪,本月底启动。参加进社区讲课,为时一年。工作辛苦,但是能够为弘扬经典文化出力,也乐尽绵薄。

春风和暖,一切正在萌发,伴随着和风,我们的事业也不断前进!新时代的大幕拉开,真诚祝愿基金会支持的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能够借时代东风,助力国家文化教育事业大发展!

最后,恭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焦绪霞

2018年3月25日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