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直属专案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韩 星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韩 星

字号:T|T

2018半年“中国思想史主文献研读”“《孟子》研读”课程总结报告

 

尊敬的冯燊均主席:

您好!2017年半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为国学院微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了“中国思想史主文献研读”一门课程,为海淀区敬德书院教师上“《孟子》研读”课(新课程、新坐标、新教学:敬德书院2018秋季学期开学巡礼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AyNTI5OA%3D%3D&idx=1&mid=2651150513&sn=7dc0977eecd954ae6f87c2529cf5f93a)。现总结如下:

一、课程名称、学生人数、课时总量:

“中国思想史主文献研读”是与黄朴民教授合开的博士生课,各个不同专业的博士5名,每周3课时,共16周上课,第17周考试。课时:3×16+期中课堂作业5+期末阅卷5=58课时。因为两人合开,我的实际课时是29课时。

二、“《孟子》研读”是我与北京大学吴国武教授合开,总共10次,我讲了5次,每次3课时,共计15课时。

二、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评估

“中国思想史主文献研读”主要是研读以儒家为主的中国思想史代表性文献,如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中的《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一面相》、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一章“中国古代社会和古代思想”、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之《孔子再评价》和《试谈中国的智慧》、蔡尚思《中国思想研究法》、张岂之《中国思想史》、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

最近几年在做科研的同时分出部分精力研读“四书”,先后出版了《大学 中庸读本》《孝经读本》《<大学><中庸>解读》,以满足社会各方面对国学经典研读的需求。敬德书院是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办的一个半官方性质的书院,主要是为中小学教师进行国学经典培训,提升他们的国学素养,以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国学转向。他们主要是聘请北大、清华、人大著名教授对教师进行国学培训,研读国学经典。中小学教师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有助于他们回到学校在本质工作岗位上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提升体制内国学教育的教学水平。

三、学生方面取得的实效

“中国思想史主文献研读”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读思想史著名篇章和代表作主要是学生讨论,老师指导、启示等,使学生接触思想史大家的作品,对中国思想史上的重大理论问题有所把握和认识有利于他们的专业发展与思想深化,学生还比较满意。

“《孟子》研读”通过对《孟子》文本的讲解与研读,引导教师真正掌握经典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经典的习惯和能力,并进一步发挥“孵化器”作用,支持和引导中小学学校老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教师再回到学校带领学生研读经典,以国学经典滋润师生的心灵。

四、经验总结及改进办法:

“中国思想史主文献研读”教学中,我还注意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课堂内外结合起来,让他们通过思想史文献的研读,把握思想史研究的方法。

“《孟子》研读”我的讲解特点是梳理历代代表性注释,以求对经典文本的准确理解,同时尽可能地引用其他经典来加以佐证,即以经证经,以子证经,以史证经。只是学时有限,还不是做的很理想,需要改进。

五、下学期开课的计划与安排:

在中国人民大学分别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开设“儒学研究”“儒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概论”。在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给硕士研究生班开设“中国文化通论”。

另外,我继续参与社会上经典研读活动,主要是北京的燕京读书会、论语讲师群的《论语》讲解、“知止”微信群的讲解和学术指导。

 

最后,感恩赞助人冯先生和鲍小姐,并对陈杰思老师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和支持!

顺祝

大安!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2019323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