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至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国学教学实践汇报
天津市培杰中学
国学是我校的校本课程,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在不断地学,也是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活动,学生对我国的经典文化已有了浅薄的了解,受到了一定的启蒙教育。
本学期开展了“走近汉服”,的学习活动,学习了汉服的简史,汉服的形制、种类等。同学们都为民族服饰的消亡感到惋惜, 他们认识到了汉服是民族的象征符号,看到日本韩国这些国家依然保留着民族服饰传统再反思我们民族却丧失了这一传统,学生们大多认为应该在必要的传统节日着本民族的服装,将这一民族传统延续传承下去。为了让学生对汉服有一个亲密的接触和更深刻的认识,教师还购买了两身曲裾服在课上教学生穿着的方法,让学生当模特来感受汉服的魅力。同时发起了“我的汉服我作主”主题绘画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发挥想象力绘出自己心中美丽的汉服。我们将优秀作品在学校走廊展出,获得了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赞誉。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这部经典的前三章。通过对这部经典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孝悌忠信”的做人准则。学习经典不仅要理解内容含义,更要将圣人的教诲落实在现实生活的待人处事的方方面面。所以要让学生把孝敬父母摆在第一位并切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学生可以通过日记记录自己对父母孝敬的行为和心得体会。在学生们上交的日记中,有的表达对父母往日的失礼和不孝的悔意,有的例数父母对自己的辛苦付出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有的记录了为父母亲手做一顿晚饭,有的记录了主动帮父母做家务,还有的通过一次给父母洗脚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之心。看到学生们能够将孝敬的心付诸于行动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
本学期我们国学吟诵社团的同学们经过紧张而刻苦的排练,完美地呈现在河西区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的舞台上,获得了三等奖。
本学期几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展现了我校本学期国学校本课的教学成果,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国学课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经典传统文化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内化,用经典的精华来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传统文化教育犹如一道风景,带来勃勃生机,它时时唤起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一学期来,我与孩子们一起行走在这开满鲜花的国学之路上,体验着学习国学的乐与苦,喜与忧,并不断收获着成功的喜悦。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学生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明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多了,对自我的约束也提高了,自我修养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