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论丛 > 于丹:中国是文明大国,还怕当下的一点误解吗?

于丹:中国是文明大国,还怕当下的一点误解吗?

字号:T|T

编者按 吃中国菜,学中国功夫,挂中国结,说“你好”……中国文化的符号在海外变得越来越热闹。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到上海参观世博会,但大多数人会通过各种方式认识中国馆那宏伟的大红“斗冠”造型。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文化已经被海外广泛接受?中国的文化品牌树立,已经具备了屹立不倒的定力

针对中国文化发展话题,本报记者专访了部分专家学者。他们是: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赵丽华(北京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林勇(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教授)

姜申(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博士生) 

中国巨大的市场很有诱惑力,海外对中国文化的欢迎程度越来越高

赵丽华:我们公司转企改制5年多来,共赴国外演出150多场,观众约为61万人次。我切身的感受是海外对中国文化的欢迎程度越来越高,过去只是一些华人、华裔比较喜欢,现在一些本土人士也开始热衷中国文化。2008年2月,我们在伦敦剑桥商圈、特拉法格广场、市政厅、斯特拉福德剧院、大英博物馆等五地连演了8场,场场爆满,特别是展现中国历史文化的节目,反响最为热烈。

于丹:以前我去欧洲国家,进餐馆吃饭,服务员上来就用日语问候,他们很自然地觉得你有张东方面孔,肯定是日本人。这几年我再去这些国家,在餐馆里他们会先用英语问一句你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当我回答说是中国人时,他马上就用中文说“你好”。这个细节的变化,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化正在海外受到重视。

姜申:我最大的感受是,外国人对中国感兴趣的是中国菜和价廉物美的出口商品。对于中国的日益强大,西方人有崇拜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担忧和害怕。他们留恋自己的黄金时代,但如今他们的市场又不可避免地被中国的商品所取代。他们了解中国文化,有时带着这样的心理,我们要心中有数。

林勇:根据我的观察,30多年来海外对中国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国门打开了,外国人以前没有机会接触到中国文化,觉得很好奇,想了解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国家。这个阶段,中国文化在海外形成过不小的热潮。但他们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带有优越感,用俯视的眼光审视中国文化。

第二个阶段就是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一些国家把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而且中国巨大的市场很有诱惑力,如果不了解中国,做不到知己知彼,他们的进出口贸易就会遭遇损失。所以这时海外就带着利益的诉求来了解中国文化,想着的是咱们之间怎样更好地做生意。

文化交流应该更多地讲个人的感同身受,要有具体的事例,要有生命感受,不要空对空地说道理

赵丽华:如今,中国文化的海外推广更多是通过市场来运作,其中有些环节亟待改进。

比如说,组织赴国外演出的中介组织管理不够完善,鱼龙混杂,导致演出报价高低不均。有时演出单位之间为了争取演出场次,不得不竞相压价出演,搅乱了整体上的演出行情,演出团体的收入都不高。

所以,建议规范各类协会、社团组织私邀演员外出演出的行为,因为从被邀演员的角度看,他们有时更关注是否能出国开阔视野,宁肯个人承受低价演出的损失,但是这样一来,整个演出市场的报价行情就被搅乱了,直接影响了专业院团的市场报价和专业院团对演员的管理。同时,这样临时组团的演出团队,从节目的整体策划编排、演出节奏把握的缜密性方面,都有欠缺,容易给中国文化品牌建设带来不好的影响。

于丹:中国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以国家的力量主动出击,推进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是非常必要的。不过,随着赴海外旅游的热潮不减,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意识到,每个公民在国门之外都是你这个国家的新闻发言人。

我到海外和观众交流,慢慢摸索出了一点门路。首先是要让他们来提问,让他们呈现出好奇心,有时甚至是误解,但是没关系,千万不要本着自己的系统去灌输或者是教化;再是在回答问题时,我觉得文化交流应该更多地讲个人的感同身受,要有具体的事例,要有生命感受,不要空对空地说道理。具体的事例是容易被人接受的,而你个体的事例更容易被人接受;然后在态度上应该从容、宁静,坦诚地交流。中国是文明大国,走过了几千年,还怕当下的一点误解吗?

有一回,有个外国记者向我发问,说你们中国没有信仰,不像我们有教堂。我就告诉他,我们有伦理,你在敬神的时候,伦理亲情就支撑着我的信仰。比如说现在打翻了个杯子,你会说“Oh,myGod”?(啊,上帝),我会说:“哎哟,我的妈呀!”我喊的“妈呀”就是当你们的神用的。这位记者说他对这个回答很满意,自己的一个心结打开了。

另外,我觉得有必要用比较文化学的方式去确立作品的坐标。不要夸大单一文化,文化只有在碰撞、比较中才能看出差异,也才能看出最大的共同之处。文化应该是多元的,要尊重文化差异性。

我读博士时,外教是个华裔姑娘,生长在美国,整天蹦蹦跳跳的,很快乐。班长邀请她参加新年联欢会,给她看节目单,说已经有跳舞的、唱歌的了,你想表演什么节目,想什么时候登台。哪知道外教勃然大怒,说你这是联欢,凭什么要限制我?我不参加了。

这就是文化差异。她有她的理解,我有我的理解,这中间谁都没有恶意。我们的作品如果一味地站在我们单一的坐标上去呈现我们的好意,有时候得不偿失。

说到中国文化的民族气派,我觉得差异本身就是气派。真正的气派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是专制下的强大。中国气派是什么?小时候做物理实验,一张圆圆的白纸,七等份,画上七彩,用笔尖戳在中间,“啪”一转,出来的是白色。白色是最平和的,但它是七彩动起来的颜色,如果你的文化只有红,那转起来就只有红。只有你具备赤橙黄绿青蓝紫,才能呈现出白色。这就是气派。真正的气派是包罗万象、异彩纷呈。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