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作总结
西安明诚书院 贺联彬 2018年3月23日
一、完成了传播方向和传播模式的转变
1、转变的内容
从之前的“以学术性讲解、公益化传播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实用化应用、注重盈利能力为主”的模式。
2、转变的原因
在我之前的“以学术性讲解为主”的模式中,理论性的讲解比较多,与受众群体的工作、生活和人生苦恼结合的少,导致课程受欢迎的程度较低。实际上,这是我自身能力中有待提高的地方,真正的国学一定是能够“快速解决实际问题”的。
我之前的授课方向以“公益性传播为主”,这导致受众群体对讲师和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难以获得较好的互动和深入沟通。在这种模式下,讲师的收入寥寥无几,既导致了讲师积极性的降低,又疏远了我们与愿意付费学习群体的距离,形成了一种“双输”局面。另外,很客观地讲,在“国学热”表面热热闹闹的背后,来自意识形态上的阻力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传统文化在进入体制内教育本身是很艰难的,这是一项“世纪工程”,需要大量的投入,我们能够提供的推动力极为有限。
因此,我们要寻求一条“生存→发展→反哺”的道路。先设计出一套“非常接地气”的课程体系,把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和企业经营管理、家庭教育结合起来,获得社会的认可并获取利益;在“生存无忧”之后,量力参与公益化的传播工作。
3、转变的实质
其一,经营思路的转变;
其二,受众群体的转变;
其三,课程体系的转变;
其四,讲师能力的转变。
二、初步完成了课程体系的研发和教学实践
当前,我已经在学术型课程、企业文化建设课程、企业营销课程三个方面初步完成了课程体系的研发。具体情况如下:
1、“中华义理与儒家四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研发
课程要点:从学术理路上把中华义理学科体系和儒家四书体系的关系梳理清楚,充分发挥中华义理学科体系“高度凝练”的特点,帮助学习者快速把握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实践基地:西安海方商厦。在该企业,我在讲解四书的过程中,把《论语》中“仁”的主题、《孟子》中“义”的主题、《中庸》中“和”的主题等进行了深入讲解。
2、“中华义理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课程体系研发
课程要点:把中华义理中蕴含的“构建团队秩序”的价值进行充分发掘,把其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设计出“能落地”的企业文化。
实践基地:西安博润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企业文化是“立诚致远,以一行万” 。我在该公司的授课中,把中华义理的思想体系和该公司企业的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使该公司的企业文化获得了理论体系上的深入和升华。
3、“中华义理应用于企业市场营销培训”的课程体系研发
课程要点:一般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主要涉及“以利益分配为核心的顶层设计”、“以执行力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和“以员工工作动力、工作能力、人格魅力为核心的企业培训”这三个层级(高层、中层和基层)。中华义理学科体系在构建这三个层级的过程中,能够提供立体、全方位的智力支持。
实践基地:陕西旺泰装饰公司。我在该公司工作中,探索了中华义理的思想体系在营销团队培训大纲编制、营销团队培训中的实践应用。
三、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1、完成从“点对点”到“面对面”的课程升华
所谓“点对点”,是指讲师根据受众企业的特点编制出了有针对性的方案和课程。但是,讲师需要从这些差异化的课程中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性,做到“用一套课程走遍天下”,这就是“面对面”的课程。
2、培养能够面向企业传播中华义理的讲师。
3、开启“企业化经营、专业化运作、团队化协作”模式。尽快完成注册公司、组建团队的工作,力争获得较大的经营收益,给发起本项事业和赞助本项事业组织创造“经济回报”。
汇报单位:西安明诚书院
汇报人:贺联彬
汇报时间:2018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