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道家文化 > 老子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老子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字号:T|T

 老子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老子,名李聃。我国先秦时期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其代表著作《老子》中的许多言论,虽历经数千载,仍似长江大河流水,有着永久的生命力。它未因时空变换而被尘封,也未因时代久远而被遗忘。恰恰相反,好多思想就如同真理的燧石,愈是经时间老人的打磨,愈是闪现出耀眼的光辉。
                  先说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的老子,通过对社会矛盾的观察和思考,以他的宇宙观和思维方式,提出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慧见卓识。指出,人是自然化育恩养的万物之一,人类社会是整个自然界的一部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把人纳入到天的范畴。老子不仅崇尚自然,敬畏天地,而且主张人们师法自然,强调人道要服从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不仅在古代有它的积极意义,对于当今人类保护环境的主题思想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导致人们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同的。在远古农业文明早期,生产力低下,农耕生产受到大自然的严重制约,人们依赖自然,敬畏自然,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的儿女,对天地有着一种由衷的亲切感戴之情。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人们对自然的认知与感情也有了变化,不少人不再那么崇尚自然、敬畏自然了,甚至凌驾于自然之上,在发展经济的共同目标下,把原来相亲相近的自然万物当作可占有的财物任意践踏役使,森林被大量砍伐,矿产资源被过度开发,连野生动物也在劫难逃,从而而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人类自己给自己的生存带来危害。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有两种可供处置的财产:一是人类的智慧,二是全球环境。全球环境是全人类共有的“固定资产”。任何人对环境的破坏都会侵犯他人的利益,任何人对物种的不尊重都会影响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人类不仅需要和平,而且需要生态安全,需要洁净的空气、水和食物,需要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和质量。人类的命运是与自然息息相关的。人类的幸福来自于自然的馈赠,来自于自然的哺育,来自于人地关系的和谐。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自然的关系,都是互相影响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破坏大自然,和大自然对立,无疑会使人类自取灭亡。所以,人类应该也必须遵守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从自然的屈从者、使用者、破坏者,成为自然的看护者、建设者。
                  再说为人处世这一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读几千年前老子的慧语,体味一下他对人生修养和处世的见解,真有一种饮千年陈酿、愈老愈香之感。在老子的著作中,可以说充满了启人心智的铭言警句。譬如,对人生和欲望的看法。孰人无欲?饥欲食,渴欲饮,繁衍需性。从生命科学角度而言,欲望伴随着人的一生。人类绵延生息不绝,源于欲望驱动。同时,人的欲望的满足又是生命的消耗过程。但是,欲望绝对不可过高,尤其是对那些自然欲望之外的人为欲望必须要克制,因为“祸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第四十六章)。在这方面的欲望愈高,那么,由此引起的祸患可能就越大。过去民间广泛流传一首“不知足歌”,歌中唱到“整日奔忙之为饥,才得饱暖便思衣。绫罗绸缎穿身上,出门又嫌没马骑。高头大马刚置下,抬头又嫌屋檐低。高楼大厦也盖有,床头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屋中藏,有钱没势受人欺。一攀攀个知县尉,七品知县又嫌低。再攀攀个阁老尉,整天想着要登基。面南背北掌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造下,阎王老子他不依。若要人生不无常,上到天上还嫌低。”说明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但是,古往今来“千年良田八百主,唐宋王朝一场空”,“君在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金玉堆满堂中,没见有人能守得住。娇妻美妾一大帮,最后也没见有几人能做到白头偕老。所以,善于堵塞利欲的洞穴,关闭利欲的门户,发觉悟之心,破色魔之障,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人能自觉地做到理性而有效的节制欲望,便会终身没有忧虑,是升华生命价值、拓展生命长度、提高生命质量的最好选择。
                  在老子的著作中,还有许多启人心智的精辟论述。譬如,有与无、阴与阳、动与静、大与小、高与下、长与短、多与少、轻与重、反与正、前与后、盈与虚、彼与此、厚与薄、荣与辱、刚与柔、予与夺、众与寡、直与曲等。这些精辟的论述都在启示人们,世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重性,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有”和“无”相互依靠而产生,“难”和“易”相互依靠而形成,“高”和“下”相互包容,“音”和“声”相互应和,“前”和“后”相互跟随,“福”和“祸”形影不离,委屈就会保全,弯曲就会伸直,低洼就会充盈,破旧就会更新,索取少就会得到,索取多就会迷惑。不自我表现,所以就能明智;不自以为是,所以就能彰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成功;不自我尊大,所以能长进。因为不与人争,所以没有谁能争得过他。人,只有知道了这些道理,才能正确地处理周围一切事物。不因一时的得失荣辱而狂傲或气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知道满足的才能富有,死而不被人们遗忘的才是真正的长寿。人活着的时候柔弱,但死后却变得坚固强硬。草木生长的时候柔软易折,但死后却变得干枯。所以坚固坚硬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而柔弱的东西却属于生存的一类。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破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更换它。所以柔能胜过刚,弱的能够胜过强的。辅助万物生长而不据为己有,对万物有所施为而不自恃有恩,事情成功而不自居有功。
                     
                  老子最精彩的思想是他无为而治的思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之教”,老子这一思想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看自然界万事万物,一切有生命力的东西,春天并没有谁去号令它们复苏生长。可是一到了春天,万物就从沉睡中醒来,竞相生长。甚至有的小草经过石头的几重挤压,最后还是顽强地生长起来;秋天也没有谁去指挥它们进入冬眠。可一到了霜雪时节,就百草枯竭,万木凋零,进入冬眠。正可谓“天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流,地不言自厚,草不言自生,鱼不言自游。”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有着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万物有的行于前,有的随于后,有的暖,有的寒,有的强,有的弱,有的成,有的坏。因此,必须去掉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东西。“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人到无为时,无处不能为”。
                     
                  由老子的哲学思想联想到现实。现实生活中,对“功名”的追求是人们普遍的追求,人们并把功名的实现视为人生价值的实现,“人为物役”,“人为物累”,乃至“殉物”的几乎随处可闻。但是其结果呢?有的人得到了金钱地位名誉,却失去了知识人格声望;有的人得到了知识人格声望,却失去了爱情健康娱乐;有的人得到了爱情健康娱乐,却失去了理想动力锐气。所以,读一读老子的论述,体味一下先哲对世界、对人生的一些慧识慧语,会对人生大有好处。
                     
                                           (张华)  (原载《东北道教》)

                                                                                                         来源于道家网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